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日本鲁迅学史论纲

書城自編碼: 408472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世界各国文化
作者: 蒋永国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972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1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纯粹·破壁与神游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HK$ 657.8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HK$ 162.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9
《西方文明的未来(下卷:美国与全球资本)》
+

HK$ 78.2
《幸福地理学:寻找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远方译丛)》
+

HK$ 53.9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
+

HK$ 140.8
《摩诃婆罗多》
+

HK$ 221.8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法国卷)》
+

HK$ 78.2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
編輯推薦:
本书清晰地勾勒出日本鲁迅学研究的百年进程,对每一个时期代表性研究者的作品和思想都有详尽的介绍,包括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同时对不同时期研究者的研究倾向的转变及其原因作者也都作了深入分析。回望日本百年的鲁迅研究,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学人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他们研究鲁迅的出发点和结论与中国学者不尽相同,但鲁迅研究加强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了解,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內容簡介:
本书从日本鲁迅学的发轫、日本鲁迅学的成熟、日本鲁迅学的多元化和日本鲁迅学的式微四个方面,通过文献实证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围绕“原鲁迅”和“真鲁迅”,历时性地发掘了代表研究者的知识谱系以及他们的研究史贡献,梳理出日本百年鲁迅学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和演变理路,形成了百年日本鲁迅学的概貌史、观点史、方法史、文献资料史,初步构建了百年日本鲁迅学的学术、学科体系。
關於作者:
蒋永国 1974年生,文学博士,现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鲁迅小说形象流变新论——从中西文化之“个”切入》《鲁迅早期思想与他的新文学创作》《鲁迅与时代的“知识地层”——比较文学研究文集》等。
目錄
绪论
第一部 日本鲁迅学的发轫(1920—1943)
引 言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和研究的肇始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鲁迅译介
第二节 “革命文学”的鲁迅评介
第二章 日本对鲁迅的广泛接受
第一节 鲁迅作品的译介盛况
第二节 增田涉的译介与《鲁迅传》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 小田岳夫及其《鲁迅传》

第二部 日本鲁迅学的成熟(1944—1980)
引 言
第三章 “竹内鲁迅”的诞生及其贡献
第一节 竹内好进入鲁迅的契机
第二节 竹内好对研究传统的继承
第三节 竹内好的创新
第四章 “丸山鲁迅”的“实证”与“革命人”
第一节 丸山升及其著述的概说
第二节 也说丸山升的“实证”
第三节 再谈丸山升的“革命人”
第四节 丸山升的贡献
第五章 “伊藤鲁迅”的“终末论”与“个”
第一节 伊藤虎丸与鲁迅的相遇
第二节  “伊藤鲁迅”的“终末论”
第三节 “伊藤鲁迅”的“个”思想
第六章 木山英雄的鲁迅研究及其地位
第一节 木山英雄的《野草》研究及其他
第二节 木山英雄的贡献和地位
第七章 “仙台鲁迅”的调查与“幻灯事件”研究
第一节 “仙台鲁迅”的调查
第二节 “幻灯事件”的研究

第三部 日本鲁迅学的多元化(1981—1994)
引 言
第八章 新岛淳良的“乌托邦”
第一节 新岛淳良的生平著述
第二节 新岛淳良“乌托邦”的内涵及其谱系和贡献
第九章 竹内实鲁迅研究的特点
第一节 竹内实的生平著述简况
第二节 竹内实鲁迅研究的特点
第十章 北冈正子的“材源鲁迅”
第一节 北冈正子的“材源”探索
第二节 北冈正子的贡献
第十一章 片山智行的“现实主义”和“全释”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界定及其论证逻辑
第二节 关于《野草》的“全释”
第三节 片山智行的学术谱系和创新
第十二章 山田敬三的“存在主义”
第一节 在搏斗中走进鲁迅
第二节 “存在主义”的概念及其论证过程
第三节 山田敬三鲁迅研究的独特性
第十三章 “丸尾鲁迅”的历史新阶段
第一节 丸尾常喜的生平著述概说
第二节 从“耻辱”到“鬼”
第三节 丸尾常喜的研究史系谱、贡献及问题

第四部 日本鲁迅学的世纪转型(1995— )
引 言
第十四章 代田智明的“文本主义”和“现代批判”
第一节 崇尚文学内部研究的“文本主义”
第二节 反思现代的“现代批判”
第十五章 藤井省三鲁迅研究的新进展
第一节 藤井省三及其鲁迅著述要略
第二节 富有开拓性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阅读史和研究史的新进展
结语 日本鲁迅学的核心问题及历史走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 记
內容試閱
序一 日本鲁学史的全景式观照
董炳月

永国敢于撰写并且完成这部《日本鲁迅学史论纲》,让我略感意外。因为,这项工作的挑战性太大。挑战性来自百年间日本鲁迅研究的丰厚积累,来自既有的对于日本鲁迅研究史的大量评述。
梳理日本鲁迅研究史的工作,中日两国有许多学者做过或者正在做。日本方面的丸山升、藤井省三、尾崎文昭等中国文学研究名家,中国方面的吕元明、刘柏青等前辈学者与赵京华、靳丛林等中坚学者,都有相关著述。丸山升发表连载文章《鲁迅在日本》是在1971年3月至1981 年7 月,吕元明发表《日本的鲁迅研究史》是在1981年,刘柏青先生发表《战后日本鲁迅研究》(见其专著《鲁迅与日本文学》)是在1985 年。可以认为,20 世纪80 年代前期中日两国学者共同拥有了梳理日本鲁迅研究史的自觉性。从那时至今,这种梳理工作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历史。这可以称作“鲁迅研究史学史”,算是鲁迅研究学科的一个分支。意味深长的是,这方面的研究专著日本国内似乎未曾出现,而中国近年却出版了厚重的两部。一部是靳丛林、李明晖等人合著的《日本鲁迅研究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年),一部是赵京华的《活在日本的鲁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
在这种情况下,撰写《日本鲁迅学史论纲》,并且写出深度、写出特色,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我读永国这部《日本鲁迅学史论纲》的书稿,觉得他的挑战是成功的。永国在最大限度地占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论述框架,深化了对于某些问题的认识。
《日本鲁迅学史论纲》占有资料的充分,看看书中的大量引证、书后的参考文献即可明白。显然,新时期以来中国学界对于日本鲁迅研究成果的系统译介,为该书的撰写提供了诸多便利。大量的引证也许看似烦琐,但是,对于一部论述日本学者鲁迅研究成果的著作来说,这种引证很有必要。充分的引证有助于中国读者整体性地、准确地理解那些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
掌握资料之后,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意图明确的论述框架。这方面永国有自觉的追求,而且确实建立了自己的论述框架,正如他在书稿“后记”中所说:以日本的主要鲁迅研究者为线索设置章节,呈现日本鲁迅研究的知识系谱和逻辑过程,并努力引入研究的地缘辐射和日本中国学的视野,以完整把握日本鲁迅学的“点”与“线”。在我看来,这一框架中创新性较强的有两点,一是对于日本诸位鲁迅研究者的把握方式,二是对于日本鲁迅研究区域板块的划分。《日本鲁迅学史论纲》的主体部分共十五章,永国用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位日本鲁迅研究名家,从竹内好论到藤井省三。就论述对象而言,这自然与靳丛林等人的《日本鲁迅研究史论》、赵京华的《活在日本的鲁迅》基本相同,对于论述对象研究成果的阐述也难免有重叠之处。因为那些日本鲁迅研究者的学术履历、研究成果不会改变。不过,永国的评述还是有自己的构思。他是在做“学者评传”式概述的前提下,突出各家鲁迅论的核心内容——比如伊藤虎丸的“终末论”,丸山升的“革命人”,丸尾常喜的“耻辱”与“鬼”,山田敬三的存在主义,片山智行的现实主义,等等。以论述藤井省三的第十五章为例,该章由三节构成,分别是“藤井省三及其鲁迅研究著述要略”“富有开拓性的比较研究”“阅读史和研究史的新进展”。由章节设置可知,在藤井的大量研究成果中,该书突出的是比较研究、阅读史研究方面的成果。对于不同研究者研究重点的凸显,有助于整体上呈现日本鲁迅研究史的结构与历史脉络。所谓区域板块的划分,即永国在该书“绪论”中所说的“战前日本鲁迅传播研究的本土和中国的地域分布;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三个中心”。这确实是个问题。战前日本人的鲁迅研究并非都是在日本本土展开,不少论述者是身处中国(主要在北京、上海),而身处的环境正是立论“语境”的重要构成因素,会影响立论。永国对于“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三个中心”(关西、关东和东北及北海道)的划分,已经涉及日本鲁迅论的某些本质问题。例如1952 年以东京大学的学生为主体成立的鲁迅研究会,丸山升代表作《鲁迅——其文学与革命》的撰写及其“革命人”概念的提出,无疑都与当时东京的政治风土、研究者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资料占有的充分,研究方法的自觉,使得永国能够对许多旧问题提出新见解。即使是对于被许多学者论述过的竹内好,也是如此。比如对于竹内好《鲁迅》与小田岳夫《鲁迅传》之关系的发现与论述,即可被最近才翻译成中文的伊藤虎丸先生的论文《小田岳夫先生与中国文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24 年第3 期)所证实。竹内好《鲁迅》与李长之《鲁迅批判》的密切关系是鲁迅研究者们熟知的,但是,吉村永吉在这种影响关系中发挥的功能,是到了永国这里才得到关注。
我作为鲁迅研究者,多年来也一直研读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著作,获益良多。“鲁迅”的诞生、传播本来与日本密切相关,而日本鲁迅研究者身处独自的社会环境,有自己的观念、方法、知识体系,因此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许可以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曾经一度走在同时代中国学者的前面。这也是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成果在中国受关注、产生影响的原因所在。不过,在中国研究者接受那些成果的过程中,有两个现象耐人寻味。一个现象是,对于某些重要的日本鲁迅研究者关注不够,或者近年才有所关注。例如对于小田岳夫、新岛淳良、竹内芳郎、竹内实、长堀祐造诸位。另一个现象是,对于日方某些特定的鲁迅研究成果的认识或评价,与日本学者差异甚大。典型例证是对“竹内鲁迅”的认识。2005 年收录了专著《鲁迅》一书的竹内好译文集《近代的超克》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大概是从那时至今,“竹内鲁迅”成为中国鲁研界的话题,“回心”被许多人讨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日本,伊藤虎丸、丸山升、藤井省三诸位的研究早已超越了竹内好。2011 年,尾崎文昭在当年第1 期《鲁迅研究月刊》上发表文章《从〈鲁迅〉到〈鲁迅入门〉:竹内好鲁迅观的变动》,明确指出:“《近代的超克》收入《鲁迅》一书,有很多学者以《鲁迅》为材料讨论竹内好的鲁迅观。我看了部分的文章,感觉很不满意。总体印象就是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竹内好就开始立论,结果竹内好鲁迅观的精华之处没有得到关注,反倒是随着其旁枝错节之处越走越远。其实在日本国内能全面认识竹内好鲁迅观的学者也是很少的,片面性立论的情况也很常见。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被竹内好的《鲁迅》迷惑。”同样是在2011 年,尾崎文昭在访谈稿《战后日本鲁迅研究——尾崎文昭教授访谈录》(《现代中文学刊》2011 年第3 期)中又指出:“竹内好的‘回心’这个概念在战后用得很少,因为本身没有说明什么东西,是一个用错的概念,失败的概念。”尾崎的这些观点我完全赞同。《鲁迅》如竹内本人所言是“不成熟的研究笔记”,多有不切实际的评判、修辞性的空论;所谓“回心”,只要我们意识到这是个多义性的日语汉字词、将其翻译为“忏悔”“自省”等汉语词,竹内好“回心”话语的漏洞便暴露无遗。上述两个现象,与语言、视野、学术观念、身份意识、中日两国的“社会时差”等多方面的问题直接相关,很值得探究。就像鲁迅需要很多学者来研究,为了促进中日两国鲁迅研究者的交流、更有效地吸收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多的人参与日本鲁迅研究史的研究很有必要。因为这研究史中不仅存在着“鲁迅”,而且存在着同时代的“日本”。对话越广泛,理解越深入。即使是在这个意义上,永国作为中国的鲁迅研究者撰写这本《日本鲁迅学史论纲》也很有必要。
永国从事鲁迅研究多年,已经出版了《鲁迅小说形象流变新论》与《鲁迅早期思想与他的新文学创作》两部专著。对于鲁迅的认真研读,当然是他评说日本学者鲁迅研究成果、撰写《日本鲁迅学史论纲》的前提。2018 年7 月,永国曾经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做为期一年的研修。那期间我对他多了一些了解。他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敏感、勤奋而又执着。这样看来,他敢于撰写并且完成了这部《日本鲁迅学史论纲》,也并非偶然。他在本书“后记”中所说,这部《日本鲁迅学史论纲》是他计划撰写的《日本鲁迅学通史》的替代品。实际上,百年的时间跨度,论述对象的经典性,问题意识的鲜明,已经使这部《日本鲁迅学史论纲》具有“史”的属性。我想,以此为基础,假以时日,永国能够写出一部《日本鲁迅学通史》。

2024 年7 月6 日于寒蝉书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