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184.8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HK$
160.6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好家风造就好人生。信息时代,人格的底层逻辑来自家庭;以文化人,孩子的未来成就从家开始。李洱、成君忆、李成才、荣宏君推荐阅读。
★觉察古今,深化家风认知。“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
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顺应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家风建设,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解析典范,发现家教新思路。金牌阅读推广人宸冰用“全息阅读法”,读书、读人、读世界,总结千年家庭教育精华,重塑现代家庭教育观!
全书包含诸葛亮、颜之推、苏轼、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等13位历史名人,“读书”是他们自身的励志学习之路,“读人”强调性格的剖析和传承的心路,“读世界”则突破藩篱,用全球视角看待教育问题。
★直面当今教育焦虑,破解原生家庭的困惑,从古人智慧中探求青少年教育新方法,养成孩子的健康人格,让孩子的成长不留遗憾。
今天的社会上,各种关于青少年的教育悲剧与乱象层出不穷,父母们忙于工作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通过讲述名人家风故事,给青少年带来启迪的家庭教育类图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文化人”的基础与核心,无疑就是家庭中的文化教育养成。教育的本质,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运用,还是生命的塑造、心灵的启迪和人格的培养。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家庭。
好家风,造就好人生。从“诸葛亮诫子格言”到“康熙帝庭训”,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历史上的很多故事都告诉我们“家风决定孩子的未来”。据统计,曾国藩传承的家风家训让家族子孙受教良多并代代相传,两百多年来,自曾国藩以下八代人中没有一个“败家子”,有名望的超过240人,构成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华夏望族。
为了借鉴古人成功的教子经验,本书选择了诸葛亮、颜之推、苏轼、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等13位历史名人,总结他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方面的见解,通过“读书、读人、读世界”三个视角,在他们如何对待家庭与子女教育,如何看待世界、人性和未来的态度中,剖析他们所思所想所为,打通时空的阅读界限,汇聚成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手记,给现代父母指出一套成熟的教育法则,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广大父母、教师、孩子进行家风的教育和学习提供优秀的读本。
|
關於作者: |
宸冰,本名李琛,全息阅读法创始人,宸冰阅读文化传媒创始人,金牌阅读推广人,北京读书形象大使,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榜样人物,全国妇联网络及新媒体工作专家智库成员,北京第十四届妇代会代表,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女大学生创业导师,首都职工素质工程读书导师,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十三所高校客座讲师,《女性幸福密码》《中国家书家训》作者,《中小学生读书法》主编,CETV《国史演义》主讲人,喜马拉雅最具人文情怀历史主讲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独家签约主播,《职业女性》杂志专栏作家。
|
目錄:
|
01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与《诫子书》
02 涵养千年清正家风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03 绵延千年的传承典范
——钱镠与《钱氏家训》
04 北宋名臣的价值观
——范仲淹与《家训百字铭》
05 既知爱,更知教
——司马光与《温公家范》
06 非义不取清廉身
——苏轼与苏氏家训
07 “大明脊梁”的清正家风
——张居正与《张居正家书》
08 不走弯路的质朴教育
——朱用纯与《朱子家训》
09 皇家教子秘本
——康熙帝与《庭训格言》
10 一封书信万里心
——林则徐与《林则徐家书》
11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
12 教育,不只是学习
——梁启超与《梁启超家书》
13 “精神贵族”的华夏传承
——“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的家风
|
內容試閱:
|
作者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人历来重视“以文化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人文的熏陶和启迪,提升人的内在修养,促进人性的完善与社会的和谐。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践行“以文化人”最开始、最基础、最核心、最扎实的无疑就是家庭中的文化教育养成。当我开始创作《中国好家风》的时候,对这一点更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2024年10月,我有幸访问了梁漱溟先生的儿子梁培恕先生,当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地给我们讲述其父亲和祖父故事的时候,他眼中闪着的光和那些温和睿智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先生围绕“人到底该怎样活着”这个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家风。因父亲梁济中西结合的宽容教育方式而成就的梁漱溟先生,为自己两个儿子取名为“宽”和“恕”,他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国的儒学与教育理念。
无独有偶,我与丰子恺先生的外孙宋菲君聊天时,听到“缘缘堂”中“课儿”的故事,更是为之感动叹服。那是战乱时代,丰子恺先生给家中所有儿女开办“家庭私塾”,在那里,纯粹的、艺术式的教育传递给孩子们满满的爱、尊重和信任。在丰子恺先生看来,家庭往往是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好的教育应该既有爱又有规矩,既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又在爱与严厉之间找到平衡,注重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强调感情世界的丰富。这样充满爱与艺术的家风,也使得丰家后辈子孙们个个满腹诗书,即便外孙宋菲君后来成了国际有名的光学专家,还享受着国务院的专家津贴,日常生活中最爱干的事儿也还是画漫画、写文章、背诵诗词。这不仅没有影响他的光学研究,反而给物理世界带来了更多的艺术灵感。
梁培恕和宋菲君两位老人都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他们身上的活力与精神却令人如沐春风。他们也曾经历无数的坎坷磨难,但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他们的生命与家庭血脉紧密相连,时刻被如玉般温润的巨大能量滋养着,永远积极向上,这样真正“以文化人”的底层逻辑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本质。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天的社会上,各种关于青少年的教育悲剧与乱象层出不穷,父母们忙于工作,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家庭的沟通越来越少,教育的焦虑却越来越多。很多父母试图通过各种培训班、教育方法来弥补这种缺失,却忽略了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外在的技巧,而是内在的滋养。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风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力量。教育的本质,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是生命的塑造、心灵的启迪、人格的培养。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家庭。家庭,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第一个课堂,是我们感知世界、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原点。家风,则是这个课堂的灵魂,是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共同生活所积淀下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文化传统。教育的核心意义,其实是帮助孩子找到生命的方向,塑造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爱心的人。
作为一名专业阅读工作者,从上一本书《中国家书家训》开始,我已经接触家风推广工作五年了,尤其是今年,我还撰写、播讲了100集“中国好家风”系列短视频,并开始了全国学校的巡讲。每当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讲起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家风故事时,我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那些真实故事背后的鲜活生命与伟大精神,不仅令人感动不已,更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力量。我常想,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多了解一些这样的感人故事,走近这样的人生历程,真切地感受那种心灵和灵魂的洗礼,他们就一定会被感染、打动和影响,而每一个听着这样故事长大的孩子,也会带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成长为我们的希望。我常想,如果每位父母都能在这些故事中感受到,好的家风与传承是家长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是成年人在自我提升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和孩子一起渴盼的共同目标,是整个家庭一起完成一份守则与约定,那么,家风才能像源头活水一样,流进孩子们的心田,成为他们信任的力量。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家风文化就生动映射出深厚的中华文化基因,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家庭教育既不是一种简单学会就行的知识,也不是一种可以不断纠错的练习,而是一种既能关照现在,也能回望过去,并且影响未来的智慧。好的家风,能够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甚至影响几代人的命运;而缺失深厚家风的家庭,则往往让人迷失在浮躁与焦虑中,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来自各种文化的冲击,像迷雾一般遮住了我们的心灵。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困惑;物质的丰富带来了舒适,但也带来了精神的迷茫。那么,就让来自历史的声音照进现实,唤起家长的觉醒与进步,通过从根本上提升家长的认知与素养,帮助父母们找到教育的本质意义,学会更高纬度地看待和理解教育的本质,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应对机制与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身为父母的使命与责任,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新书《智人之上》中提到:“是信息不同的连接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塑造了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未来的时代,这样的连接不仅由人类完成,还有智能机器的参与。面对越来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该给孩子们怎样的能力和能量,才能让他们安全、健康地迎接挑战?我们该让孩子们用怎样的价值观去连接信息,又该在什么样的维度下理解人类真正的优势?你会发现最终帮助一个人获得幸福与成功的,还是那些个体生命中最宝贵的品德、最善良的人性、最有爱的心灵以及最坚韧的毅力,而这些都是好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也都将在这本书中读到。
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本记录优秀家风的书,也是一面映照当代家庭教育的明镜。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可以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更可以找到化解当代教育困境的智慧。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从中汲取营养,我基于全息阅读法的研究,对颜之推、诸葛亮、苏轼、曾国藩、张居正、梁启超等13位历史名人的家风进行了解读,不仅总结了他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方面的见解,还通过“读书、读人、读世界”三个维度,从他们如何对待家庭与子女教育,如何看待世界、人性和未来的态度中,剖析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打通阅读的时空界限,汇聚成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手记。希望这种特殊的信息连接方式和思想方法,能为现代父母带来成熟的教育启示与帮助。
写作《中国好家风》的过程,对我自己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那些质朴而深刻的家训,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大智慧的家教方式,无不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坚信,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些优秀家风的滋养。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应对教育难题,更能够为我们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这些优秀的家风不仅承载着过去,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我由衷地期待,每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养分,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成长之道。
家风,正是人文的起点,是文化传承的根基。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为我们的家庭、社会和国家,注入更多的温暖和力量。
1975年,3岁的我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论语》,那时的我完全不懂每句话的含义和道理,燕京大学毕业的爷爷耐心地给我一句句讲解,还鼓励我在家庭聚会上讲给别的小朋友听,当时屡屡被称赞的我决不会想到,50年后,我会成长为一个把中国文化讲给更多人听的老师。此刻,写下这些文字的我,无比感恩有这样的家风,希望你们亦如是。
最后,本书参考了一些必要的文献和资料,如有谬误,均是本人才疏学浅,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宸冰
2024年11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