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HK$
63.8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HK$
109.9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HK$
96.8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HK$
63.8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HK$
279.4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HK$
74.8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支持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程”子项目的重要著作。在写作风格方面,本书在严格遵循学术著作写作规范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通俗案例等,便于读者理解。在写作内容上,本书基于我国传统和合文化智慧,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和具体情境,提出了创新性见解。本书的出版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书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和学生阅读,同时也对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很有帮助,甚至大众读者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
內容簡介: |
21世纪以来,有关和合文化的研究逐步由探源考证走向宏扬应用,在研究热度有所减弱的同时,研究的细度与深度也有所提升,研究人群也明显由小众走向分众,并逐步进入主流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也由单一的伦理哲学领域转向多元化学科领域,有关和合主题的研究,逐步向各个社会层面展开。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阐述中华和合文化;第二章是和合管理总论;第三章论述了和合思维;第四章提出了和合人假设;第五章全面分析了和合管理体制;第六章阐述了和合激励;第七章提出了和合目标管理;第八章阐述了和合营销;第九章研究共情管理;第十章提出并充分论述了和商精神;第十一章以晋商为例论述和合管理智慧及现代应用;第十二章全面总结了实施和合管理的意义。
|
關於作者: |
张卫东,山西定襄人,管理学硕士,教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山西省人社厅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太原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太原市管理学会理事长,太原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原学院学报》编委会委员,荣记山西省劳动技能大赛二等功,太原市龙城之星青年学科带头人,太原市优秀政协委员,获得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西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山西省一流课程《社会调查》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营销、和合管理等。代表作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市场营销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市场营销》;出版《营销策划:理论与技艺》《市场营销禁忌100例》《营销策划:知识与技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践》《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现代商务礼仪》《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等著作与教材二十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完成省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中华和合文化
第一节 和合起源
第二节 和合释义
第三节 和合文化
第四节 对联和合文化与和合文化对联
第二章 和合管理总论
第一节 和合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和合管理的职能
第三节 和合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和合管理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 和合思维
第一节 和合思维的概念
第二节 和合思维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网络经济时代和合管理新思维
第四章 和合人假设
第一节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第二节 和合人假设的内涵
第三节 和合人假设的客观性
第四节 和合人假设的可行性
第五节 和合人假设的实践性
第五章 和合管理体制
第一节 和合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构建和合管理体制
第六章 和合激励
第一节 和合激励的内涵
第二节 和合激励的类型
第三节 和合激励实践
第七章 和合目标管理
第一节 和合目标管理的内涵
第二节 和合目标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和合目标管理的情境
第四节 和合目标管理方略
第八章 和合营销
第一节 营销范式的转变
第二节 和合营销的内涵
第三节 市场营销的本质是和合
第四节 和合营销战略
第五节 和合营销策略
第九章 共情管理
第一节 仁爱推演与共情管理
第二节 共情管理的分类
第三节 共情能力阶梯
第四节 影响共情能力的因素
第五节 共情管理策略
第十章 和商精神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的特点
第三节 和商与和商精神
第四节 和商精神的内容
第十一章 晋商和合管理智慧
第一节 晋商文化中丰富多样的和合思想
第二节 晋商文化中卓越的和合管理智慧
第三节 和合管理体制的成功范例——晋商人力资源会计实践
第五节 和合管理视角下晋商兴衰的原因
第六节 晋商和合管理智慧的现代应用
|
內容試閱:
|
前言
简言之,“和合”就是《易经》所说的“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就是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就是《国语·郑语》所说的“和实生物”,就是费孝通所说的“美美与共”……近年来,“和合”成了一个热词,之所以成为热词,其内在原因一定是契合了人们内心的向往、追求或期盼、信仰。
20世纪末,我国社会科学界一些学者开始了对和合文化寻根溯源式的理论研究,旨在揭示:“和合”是中华文化之精髓,弘扬和合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在《中国文化思想发展阶段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中国文化思想与世界文化思想发展的阶段,大体上有相类似之处。这就是潜哲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合学阶段。这三个阶段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科技智囊》杂志社、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等新闻单位与学术机构启动了“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对和合文化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掀起了和合文化研究的一次热潮。程思远、张岱年、汤一介、季羡林等学者先后撰文,论述和合思想。随后,关于和合文化的研究、讨论与应用日渐兴盛起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和合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概念,用和合的思路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的核心及有效途径。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和合文化的研究逐步由探源考证走向弘扬应用,在研究热度有所下降的同时,研究的细度与深度有所提升,研究人群明显由小众走向分众,并逐步进入主流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也由单一的伦理哲学领域扩展到多元化学科领域。有关和合主题的研究,逐步向社会各个层面展开,出现于政治外交、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科学发展、高校管理、企业管理、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等诸多领域。从2007年开始,苏州寒山寺每年举办一次和合文化主题论坛,迄今已经举办了17届。2008年5月,和合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天台召开。2009年10月,首届中华和合文化论坛在杭州举行。这些学术研讨活动的渐次召开,无疑对和合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22年6月,温州市和合文化促进会成立。2023年10月,和合学与温州学融合发展研讨会暨温州和合文化园开园活动在温州龙湾区举行。2024年4月28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承办的“和合学与哲学创新”学术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会议期间成立中国实学研究会和合文化专业委员会,并选举张立文为荣誉会长、彭永捷为会长,标志着和合文化研究向着理论“务虚”与致用“务实”相结合迈出新的脚步。2024年5月21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大学、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4和合文明论坛”在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和合文化高度重视,将之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他曾在发表于《浙江日报》的《文化育和谐》一文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强调: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2023年8月24日晚,习近平主席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共创中非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讲话指出,中国和非洲正在通过共同探索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回答历史之问,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哲学和智慧。我国管理学界对我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和合功能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也多有研究。如成中英的“C理论”、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齐善鸿的“道本管理”等。苏东水教授在1986年发表了《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一文,开始分析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方管理学说日益走向成熟。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方管理学思想研究”的成果之一,《东方管理》一书于2003年1月正式出版。“和谐理论”是席酉民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他在1989年出版了《和谐理论》一书。2004年,梁志文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发表了《和合管理新探》一文,提出和合管理的主旨是群体同构应合,和合管理的主导是群体价值链优化,和合管理的主体管理层协和。2005年,黄如金在《经济管理》杂志发表了《构建和谐社会与管理创新》和《和合管理与“蓝海战略”》两篇论文,提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和合管理理论”的命题2006年11月,黄如金出版著作《和合管理》。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管理不能仅停留在空洞的理念上,还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因此,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方略,是摆在和合管理研究者面前的现实而生动的命题。
从2006年始,笔者意识到和合文化在管理实践中的积极意义与重要作用,开始以和合管理为研究方向与内容的尝试与探索,发表论文40余篇,并承担了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晋商和合管理智慧及其现代应用”(课题编号2020YJ215)。2024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这就需要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今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盛世良机,汇编构筑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与看法,诚望各方专家学者批评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