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HK$
63.8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HK$
107.8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HK$
79.2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关于嵌入新疆阿尔泰山草原深处,与哈萨克、蒙古、维吾尔、回等族农牧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汉族群体社会文化变迁的民族志报告。本书以田野调查资料和地方文本资料为基础,重构了近代以来汉族在阿尔泰山草原“迁移-扎根-发展”的生活史和红墩社区的发展史,展现了汉族在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文化生活等层面在地化与融合性文化生成的过程,剖析并分析了汉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现实形态与发展趋势。新疆牧区汉人的社会文化变迁是国家在场、边地情境与人群抉择互动的结果,相关研究不仅能为认识近代以来新疆牧区的巨变、边地/边民与国家的关系及其变化提供新视角,拓宽汉人社会人类学研究视域,也可以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
|
關於作者: |
罗意,重庆长寿人,2000年考入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11年考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2007年以来,在新疆师范大学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游牧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和族群关系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和4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厅局级项目,2016年以来承担了5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县退出、扶贫开发成效和贫困监测的第三方评估项目。出版专著1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拟出版专著1部(科学出版社,2021年)、编著1部(黄河出版社),在《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2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
|
目錄:
|
绪言
一 田野偶遇
二 汉人社会人类学研究脉络
三 新疆汉人社会研究
四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克兰河畔的红墩
第一节 克兰河畔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红墩的多族群社会体系
一 蒙古族
二 哈萨克族
三 汉族
四 维吾尔族
五 回族
第三节 田野点:萨亚铁热克村
第二章 迁移与苦难记忆
第一节 谁是“老户儿家”
一 关内到关外
二 到克兰河畔
三 “三进三出”红墩
第二节 新时代的迁移故事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与边地汉人认同之建构
第三章 汉人的混合经济
第一节 老户儿家的混合经济
一 老户儿家的混合生计模式
二 老户儿家的经济情况
第二节 汉人新移民的混合经济
一 新移民的混合生计模式
二 当前红墩汉人的经济情况
第三节 作为生存策略的“混合经济”
第四章 老户儿家的婚姻与社会关系网
第一节 复杂多样的婚姻形式
一 群体内婚
二 族外婚
三 其他婚姻形式
第二节 “扯扯秧”社会关系网络
第五章 新移民的社会关系网
第一节 新移民主要的社会关系
一 亲缘关系
二 姻缘关系
三 其他关系
第二节 社会关系网的结构与功能
一 社会关系网的结构
二 社会关系网的功能
第六章 家庭与家庭关系
第一节 老户儿家的家庭与家族
一 老户儿家的家庭人口规模
二 老户儿家的家庭类型
三 家庭的扩展、分化与传续
四 老户儿家的家族化进程
第二节 新移民的家庭与家庭的空巢化
一 新移民的家庭结构
二 家庭的空巢化
第三节 家庭关系及其变化
第七章 民间信仰与文化在地化
第一节 红墩汉人的民间信仰
一 不完整的仪式
二 葬礼:仪式不完整性的案例
三 隐匿的信仰
四 不完整性的成因:与天山北路汉人社会的比较
第二节 红墩汉人文化的在地化
一 物质文化
二 精神文化
三 红墩汉人文化的特征
第八章 族群关系
第一节 族群共生关系的生成
一 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
二 共生互补关系的构建
第二节 族群共生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一 族群共生关系的传承与发展
二 族群共生记忆的再现与重塑
第三节 共生:族群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
结论
一 新疆汉人社会的特性
二 新疆汉人社会研究的价值
附录1 老户儿家部分姓氏的家谱
附录2 老户儿家祖籍地与迁移时间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