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HK$
65.8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HK$
74.8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HK$
54.8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HK$
64.9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HK$
85.8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HK$
437.8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HK$
65.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离职倾向的因果路径和影响因素入手,重点研究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路径关系,并从职业价值观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过程中使用了SPSS21.0和AMOS21.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等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倾向。
本书构建了“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关系路径模型。这一模型融合了多学科理论,突出了个体在职业发展中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基于研究结果,本书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实施方案。这些对策涵盖了政府、学校、组织、个人和家庭等多个层面,旨在全方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
|
關於作者: |
饶芳,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兼任教师。社会职务有教J育Y部本科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备选命题教师、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教材专家库专家等。
|
目錄:
|
1概述
1.1 问题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问题提出 2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对象 2
1.2.1 研究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 3
1.2.3 研究对象 3
1.3 研究步骤内容 4
1.3.1 研究概要 4
1.3.2 研究步骤 4
1.3.3 研究内容 4
1.4 研究方法 6
1.4.1 研究方法 6
1.4.2 研究的贡献度 6
2文献回顾
2.1 就业稳定性相关文献回顾 8
2.1.1 就业稳定性的概念及其测量 8
2.1.2 就业稳定性的宏观层面研究 11
2.1.3 就业稳定性的微观层面研究 13
2.1.4 小结 23
2.2 心理资本相关文献回顾 25
2.2.1 心理资本的概念 25
2.2.2 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26
2.2.3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27
2.2.4 小结 34
2.3 工作满意度相关文献回顾 35
2.3.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35
2.3.2 工作满意度的结构与测量 35
2.3.3 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37
2.3.4 小结 43
2.4 职业价值观相关文献回顾 44
2.4.1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44
2.4.2 职业价值观结构与测量 45
2.4.3职业价值观相关性研究 47
2.4.4 小结 54
3理论基础与概念定义
3.1 理论基础 56
3.1.1 计划行为理论 56
3.1.2 社会认知理论 57
3.1.3 Swann的自我验证理论 67
3.1.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69
3.1.5 职业发展理论 70
3.2 概念的定义 76
4解释模型与预测分析
4.1 解释模型构建 79
4.1.1 研究假设 79
4.1.2 解释模型 80
4.1.3 小结 81
4.2 问卷设计与预测分析 81
4.2.1 问卷结构与内容 81
4.2.2 预测研究对象 84
4.2.3 预测问卷分析 86
4.2.4 最终正式量表 99
4.2.5 小结 102
5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搜集与样本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103
5.2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104
5.2.1 量表正态分布检验 105
5.2.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105
5.2.3 信度分析 105
5.2.4 效度检验 106
5.3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110
5.4 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和散点图 111
5.4.1 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111
5.4.2 量之间关系散点图 112
5.5 主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113
5.5.1 心理资本量表的主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113
5.5.2 职业价值观量表的主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124
5.6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132
5.7 小结 132
6.研究结论与未来课题
6.1 研究结论 134
6.2 对策建议 136
6.2.1 政府方面 136
6.2.2 学校方面 138
6.2.3 组织方面 142
6.2.4 个人方面 145
6.2.5 家庭方面 146
6.3 研究局限性 151
6.4 未来课题 151
6.5 小结 152
附录 就业稳定性研究调查问卷 154
数据统计用表 159
参考文献 177
|
內容試閱:
|
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同时,我国低端和高端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亦加重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挤压,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口率低、稳定性差。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其就业和就业稳定性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研究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问题日益重要。本书以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离职倾向的因果路径和影响因素入手,重点研究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路径关系,以及从职业价值观视角分析对路径关系的影响,并使用SPSS21.0和AMOS21.0软件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和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构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实施方案。本书的主要结论与创新如下:(1)引入了心理资本的视角,选取了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拓展了就业稳定性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就业稳定性的研究。以往关于就业稳定性的研究主要以劳动力市场为主进行宏观层面研究,而从员工个体微观层面探究其就业稳定的极少。研究发现:提高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资本有助于提升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倾向。(2)提出了心理资本、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度的维度划分,并进行了验证。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四个维度构成;职业价值观由舒适与安全、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三个维度构成;工作满意度由外在满意度和内在满意度两个维度构成。(3)构建了“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以及“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关系路径。本书融合经济学、管理学、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理论,突出微观层面个体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三者的关系,结合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规律,构建该关系路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提高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有助于降低离职倾向。(4)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实施方案。从政府方面、学校方面、组织方面、个人方面和家庭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对策。本书的出版,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感谢南昌师范学院给予的支持,让这本书能得以顺利出版。感谢我的同事们,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对我影响深远。他们在我写作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本书的完成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同时,我要向出版社和编辑表达我的谢意。他们对我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让这本书更加完善。此外,我还要感谢所有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过帮助的人,包括我的导师、朋友和学生。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让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一直以来对我无私的支持和理解。他们的鼓励和鞭策使我能够坚持下来,克服了写作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们的爱和关怀是我取得成功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