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按照项目驱动教学理念进行编写
★通过大量练习与指导加深对命令的理解
★融入编者多年授课经验,有助于教学与自学
★配套在线开放课程
|
內容簡介: |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本书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编写,以AutoCAD 2023为载体,采用了大量的项目案例,将国家及行业标准应用融入其中,全面系统地讲解了AutoCAD 2023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 2023入门基础知识、绘制平面图形、绘制三视图、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和综合课程设计项目。
本书讲解详细,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教材,也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与参考。本书配套的在线课程已上线,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中搜索“CAD二维制图”进行学习。
|
關於作者: |
李汾娟,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5篇,出版教材4部,其中国家“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部,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江苏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部;主持省级课题3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5项;面向社会各类企业承担项目2项;获得教学比赛国家级优秀奖1次,省级一等奖1次,省级二等奖1次;2024年荣获机械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优秀作者”称号。
|
目錄:
|
前言
项目1 AutoCAD 2023入门基础知识1
任务1.1 AutoCAD 2023新增功能与系统配置要求1
任务1.2认识AutoCAD 2023的操作界面3
1.2.1任务学习3
1.2.2任务注释10
任务1.3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10
1.3.1任务学习10
1.3.2任务注释13
任务1.4命令输入方法14
1.4.1任务学习14
1.4.2任务注释15
任务1.5配置绘图环境16
任务1.6综合练习17
项目2 绘制平面图形19
任务2.1绘制平面图形(一)——学习直线、删除命令20
2.1.1任务学习20
2.1.2任务注释23
2.1.3知识拓展25
2.1.4课后练习27
任务2.2绘制平面图形(二)——学习对象捕捉及圆、修剪和偏移命令28
2.2.1任务学习28
2.2.2任务注释33
2.2.3知识拓展39
2.2.4课后练习45
任务2.3绘制平面图形(三)——学习阵列和旋转命令45
2.3.1任务学习46
2.3.2任务注释49
2.3.3知识拓展53
2.3.4课后练习56
任务2.4绘制平面图形(四)——学习正多边形和椭圆命令56
2.4.1任务学习57
2.4.2任务注释59
2.4.3知识拓展61
2.4.4课后练习64
任务2.5绘制角铁——学习面域、复制和缩放命令65
2.5.1任务学习65
2.5.2任务注释67
2.5.3知识拓展71
2.5.4课后练习74
任务2.6绘制棘轮——学习点命令74
2.6.1任务学习75
2.6.2任务注释76
2.6.3课后练习78
任务2.7绘制吊钩——学习圆角和倒角命令79
2.7.1任务学习79
2.7.2任务注释84
2.7.3知识拓展87
2.7.4课后练习92
任务2.8绘制卡盘——学习镜像命令93
2.8.1任务学习93
2.8.2任务注释96
2.8.3知识拓展96
2.8.4课后练习99
任务2.9复杂图形的绘制——学习圆弧(椭圆弧)、延伸、移动、拉伸命令100
2.9.1任务学习100
2.9.2任务注释103
2.9.3课后练习108
项目3 绘制三视图109
任务3.1绘制轴承座(一)——学习图层设置及对象追踪、尺寸标注和打断命令109
3.1.1任务学习110
3.1.2任务注释120
3.1.3知识拓展134
3.1.4课后练习140
任务3.2绘制轴承座(二)——学习样条曲线、图案填充命令141
3.2.1任务学习142
3.2.2任务注释148
3.2.3知识拓展152
3.2.4课后练习154
项目4 绘制零件图156
任务4.1绘制A4图框与标题栏——学习矩形、文字和表格命令156
4.1.1任务学习157
4.1.2任务注释161
4.1.3课后练习169
任务4.2绘制轴承端盖——学习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170
4.2.1任务学习170
4.2.2任务注释177
4.2.3知识拓展188
4.2.4课后练习194
任务4.3标注轴承端盖——学习几何公差与引线标注196
4.3.1任务学习197
4.3.2任务注释200
4.3.3知识拓展204
4.3.4课后练习207
任务4.4标注表面粗糙度——学习图块及属性操作209
4.4.1任务学习209
4.4.2任务注释212
4.4.3知识拓展218
4.4.4课后练习221
项目5 绘制装配图224
任务5.1根据零件图绘制机用虎钳装配图224
5.1.1任务学习224
5.1.2任务注释232
5.1.3任务中相关零件图233
任务5.2根据溢流阀装配图拆出阀盖零件图236
5.2.1任务学习238
5.2.2任务注释240
5.2.3任务中拆出的阀体零件图240
任务5.3学习图形的输出241
5.3.1任务学习241
5.3.2任务注释244
5.3.3知识拓展246
5.3.4课后练习248
项目6 综合课程设计项目249
任务6.1课程设计(一)——联接轴的绘制249
任务6.2课程设计(二)——千斤顶的绘制250
任务6.3课程设计(三)——液压缸的绘制255
附录AutoCAD二维制图快捷键速查262
参考文献267
|
內容試閱: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重要的技术支撑。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技能。AutoCAD是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绘图软件之一。本书采用现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使用AutoCAD 2023版本,同样适用于AutoCAD 2014~2022版本,以项目为主线,重点讲解AutoCAD二维工程制图的实用性操作方法和技巧。
本书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编写,将国家及行业标准应用融入其中。通过项目学习让学生了解“是什么”(what)、“怎么做”(how),产生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与深入讲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why),最后通过大量练习与指导让学生对相关命令加深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以项目推进学习的深入与完善,将国家及行业标准应用嵌入其中,让学生在项目中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本书共设6个项目。项目1介绍CAD绘图环境,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项目2和项目3绘制平面图形和三视图,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项目4绘制零件图,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项目5和项目6绘制装配图和综合课程设计项目,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敢闯会创”,在亲自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兼容性。本书以AutoCAD 2023为对象,适合新版本软件的使用,也适合之前版本使用者的学习需求。
(2)实用性。本书用项目形式展开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针对性。本书根据企业行业的真实使用情况,重点讲解AutoCAD二维工程制图的操作方法,更具针对性。
(4)示范性。每部分的讲授内容与方式源于编著者多年的授课经验积累,使本书既适合自学,也适合高校与培训机构使用。
本书从学生对AutoCAD的认知过程以及机械工程制图的实际情况出发,大部分项目都包含任务学习、任务注释、知识拓展和课后练习四个部分。先讲解一个任务的制作过程,再对任务中学习到的命令进行介绍,之后对相关命令知识点进行拓展训练,并且辅之以大量课后练习,学生可以通过项目实践将软件命令融会贯通。建议读者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同时或之后学习本课程。
本书提供了课件及任务、拓展、练习的源文件,并配有微课视频,可扫描书中二维码直接观看,方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自学。同时,本书在线课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读者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中搜索“CAD二维制图”进行学习。
本书由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李汾娟副教授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李程教授编写,其中李汾娟负责项目2~项目5的编写与全书统稿工作,李程负责项目1和项目6的编写工作。苏州工业园区依维特科技有限公司高建刚总经理提供全书的企业项目案例素材并负责审稿工作。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可发送邮件到电子邮箱lifenjuanabc333@sina.com。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