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新青年的觉醒时刻 先生们的文学课

書城自編碼: 40456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朱自清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5112523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我本富足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8.8
《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民间卷》
+

HK$ 85.8
《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与菲尔丁研究(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

HK$ 29.3
《诗词格律:插图版(语言学大家王力经典作品,诗词格律入门读物,》
+

HK$ 78.2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平)》
+

HK$ 74.8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散论》
+

HK$ 90.9
《《中国现代小说史》(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震动中西学界的开创性》
編輯推薦:
1 三位史学大师亲自授课
三位来自西南联大的历史系教授朱自清 浦江清 罗庸亲自教授
根据各位大师的擅长领域,精选其中的精华文章组成本书。如朱自清的《先秦诸子》,浦江清的《杂剧作家的时代分期》,罗庸的《总论唐诗》《盛唐诗人》等。

2 49堂文学课,从先秦文学讲到明清文学
与数百位大师同坐学堂,收获专属中国的人文滋养
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文学发展,从先秦文学讲起,到明清文学结束,聚焦经典作品,细致讲解作品情节与作者经历,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品的深层表达;辨别文体源流,不论是史学作品、诗词作品、还是散文、辞赋、杂剧、小说等统统包含,讲述其发展、繁盛或者消亡的历程。

3 精装双封,便于阅读
內容簡介:
本书精选曾执教于西南联大的三位先生们——朱自清、浦江清、罗庸——的文学类文章或者讲稿,根据各位大师的擅长领域,精选其中的精华文章组成本书。如朱自清的《先秦诸子》,浦江清的《杂剧作家的时代分期》,罗庸的《盛唐诗人》等。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文学发展,从先秦文学讲起,到明清文学结束,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聚焦经典作品,细致讲解作品情节与作者经历,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品的深层表达;辨别文体源流,不论是史学作品、诗词作品、还是散文、辞赋、杂剧、小说等统统包含,讲述其发展、繁盛或者消亡的历程。
內容試閱
《尚书》/朱自清/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虽然也须略加剪裁,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剪裁也难,费的心思自然要多得多。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雅言”见《论语·述而》),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地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说文》言部,“谟,议谋也。”)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亲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记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汉代传有《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间人所作。有人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这却缺乏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真的。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书”原是记录的意思(《说文》书部,“书,著也。”);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论衡·正说》篇)。“书”上加一“尚”字,无疑的是表示着尊信的意味。至于《书》称为“经”,始于《荀子》(《劝学》篇);不过也是到汉代才普遍罢了。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更鼓励人民献书。书才渐渐见得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伏生名胜,《伏氏碑》云。”)伏生本是秦博士[ 博士,古代官名,战国时期初设。汉初及以前,其职责约是皇帝的顾问,汉武帝之后,博士成为掌管经学教授的官职。——编者注]。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书》流传开去。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写的,还是用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的隶书抄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汉武帝提倡儒学,立“五经”博士;宣帝时每经又都分家数立官,共立了十四博士。每一博士各有弟子员[ 弟子员,汉代对太学里的学生的称呼。——编者注]若干人。每家有所谓“师法”或“家法”,从学者必须严守。这时候经学已成利禄的途径,治经学的自然就多起来了。《尚书》也立下欧阳(和伯)、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三博士,却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来的。当时去伏生已久,传经的儒者为使人尊信的缘故,竟有硬说《尚书》完整无缺的。他们说,二十九篇是取法天象的,一座北斗星加上二十八宿,不正是二十九吗(《论衡·正说》篇)!这二十九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都给作过注;可是那些注现在差不多亡失干净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