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編輯推薦: |
本书涵盖书法家张晓东从事艺术的各个方面,从砚边覃思到品人析艺,再到即兴畅言,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叹服。
|
內容簡介: |
书稿为张晓东文集,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砚边覃思、品人析艺、即兴畅言。
|
關於作者: |
张晓东,斋号兼居、谦堂、坤艮堂等,1964年8月生于内蒙古察右后旗,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北京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和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媒体联谊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主席团成员,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
出版《问道修为—张晓东书作展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张晓东》(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目錄:
|
砚边覃思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中国书法之篆书的意义摭谈 / 003
论“神”“气”兼及中国书法审美 / 013变化—— 中国书法创新的内生动力 / 025 论“自然”兼及中国书法审美 / 04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庵印泥的制作技艺 / 059
印泥的选择、保养和使用 / 073
隋唐并称 隋楷唐法—— 虞世南楷书师法初探 / 083
《孙桃姜百人造像碑》和《孔子庙堂碑》的比较研究 / 101
甲骨文书法创作摭谈 / 114
甲骨文书法创作中字书中未见字的处理方法 / 125 线的气韵构成—— 中国书画线条的气韵构成探微 / 131 初刻陶瓷印 / 144
专题篆刻 / 146
创作随想 / 148
说“雅” / 151
我的书斋号 / 154
从艺自述 / 156
坚守本真 跨界跋涉—— 我的书法之路 / 159
品人析艺
简远旷达 清新雅逸—— 顾春阳其人其艺 / 171
继往圣绝学 开行楷新境—— 观田滋茂手书《四书五经》 / 176 崇德尚贤 融古会今—— 甄德贤著《笔尖上的国学》序 / 183 谭凤嬛女史的红楼翰墨情缘 / 192
广博专精 文气隽永—— 苏士澍的文化人生 / 204
王桂勇油画艺术摭议 / 230
李志锋展览评语 / 233
评熊晋先生章草书法 / 234
艺德笃诚 文脉赓续—— 姜祖禹先生的书法情怀 / 235
钻坚仰高 深窥秦汉—— 孙家潭的金石人生 / 245
扬帆启航正当时 劈波斩浪不畏艰—— 观李修樘篆刻作品有感 / 259
即兴畅言
在中国书法院《大道书怀—— 当代书法的现状和展望》研讨会上的发 言 / 265
2017“入古出新—— 当代著名篆刻家印章临创展”研讨会上的发 言 / 267
“西去东来—— 饶金中油画写生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269
“信游于艺—— 何公洲书画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 271
傅山对当下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回望傅山12 家书法展”有感 / 273
张晓东谈篆书——“2016 国际华人青年节”访谈 / 276
静自出尘—— 张爱玲画展采访发言 / 278
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苏士澍篆刻书法高级研修班师生交流会上的发 言 / 279
多元融合的选题、策划、融合和传播——“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大展系列论坛、新艺术——“多元跨界·共融发展”论坛发言 / 282 扑拓留声—— 陈旭拓迹艺术作品首展采访发言 / 285
也谈临摹与创作 / 287
关于成立中国金石学会的建议 / 323
海丝之路 艺术互联—— 2016 国际华人青年艺术节·宁波活动纪实 / 333
发展旗县书法的主要途径 / 338
师友赋能
品立则志成 才得志所用 苏 士 澍 / 347
艺道并进 熔古铸今—— 张晓东的书法艺术 王 友 谊 / 350
圆劲婉通 力弇气长—— 张晓东先生篆书笔法管窥 孟 云 飞 / 352
兼而融之 意在篆简—— 我读张晓东的书法 吴 川 淮 / 354
癸巳秋展兼居主人张晓东先生书《兰亭序》作七言古风 王 曙 光 / 358
寄赠谦堂—— 填词《临江仙》 陈胜临 / 359
习习古风—— 简评张晓东先生的篆体书法 曾 强 / 360
论张晓东篆书的高古简静之风 李 文 进 / 366
精耕细研 法古化我—— 张鹏观张晓东书法 张 鹏 / 387
静心沉潜 笃定厚积 苏 士 澍 / 389
“神圣事—— 张晓东甲骨文书毛泽东诗词作品展”贺信 苏士澍 / 395
“神圣事—— 张晓东甲骨文书毛泽东诗词作品展”贺信 齐国生 / 397
“神圣事—— 张晓东甲骨文书毛泽东诗词作品展”贺联 史瑞菊 / 399
后 记 / 401
|
內容試閱:
|
序 言
数十载跋涉艺术之畏途,探寻书法之玄奥,且行且思,且悟且得,悟之深则得自行之远。
书之余,思其理,集腋成裘。点滴之积,聚而成为江河,雪泥鸿爪。
品人析艺,取其长而补其短;教学相长,师生互动,问题导向,发之深求;随想,其实是灵感的捕捉,有想,即时记下;研讨发言,即兴而为,吾常言:评论如盲人摸象,只可观其局部,不能概其全貌;师友美言,冷静处之,不可沾沾自喜,可作为努力方向,是鞭策、是推力。
人之静,或天赋,或后修。静有身静,亦有心静。身静,易生惰;心静,则生慧。
余好静,身静赖天性,心静得后修。余本愚钝,穷年累月,读书看报, 濡墨挥毫,浅思慢想,攒得如下文字。虽无益于他人,但可存念悦己。
“神圣事——张晓东甲骨文书毛泽东诗词作品展”贺信
苏士澍
今天,张晓东在这里举办甲骨文书法作品展,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张晓东多年来一直以古文字书法为主攻方向,他的创作始终以学术为引
领。他虽然曾经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因为对书法的热爱,经过数次身份的转变,最终修炼成为大家公认的学者型书法家。
他对书法执着、真诚、笃定,能够沉潜、静修。
近年来,他上溯到甲骨文书法的创作。从理论上梳理了百年来甲骨文书法创作的得失和风格流派,进而确立自我风格,特别是在主题性创作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今天这个展览就是以毛泽东诗词为文本的主题性创作的展示。
我们知道,目前可识的甲骨文字仅一千五六百字,可用于现代汉语创作的也就一千字左右,因此对于多数甲骨文书法创作者都是一个挑战。然而, 张晓东却迎难而上,对甲骨文字书中没有的文字,依据古文字学原理进行整理,撰写了相关论文。在将要出版的作品集中作了索引,便于读者查证。这是一项艰辛的学术研究工程。
他学风严谨、扎实。其作品呈现出一种少有的静气、凝练和简雅,氤氲着一种内在、含蓄的美。
今天这个展览应当作为他在书法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希望他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淡泊名利、心无旁骛、钻坚仰高,继续深挖传统,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正大气象的美学精神,创作出更多、更精的作品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