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HK$
79.2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HK$
7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HK$
104.5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HK$
118.8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HK$
217.8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HK$
8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国内*本系统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方法论的专著,围绕哪些主体参与规划、怎么做规划、如何使规划更好,按照哲学信仰-理论-方法论-方法论的实用化的逻辑线索逐层论证,建构起一个着眼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路径边界与底线工具一体化的方法论框架,理论性强,也融合了作者20余年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心得体会。 施仲衡院士为该书作序,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引起更多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的兴趣!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在作者长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视角独特,内容完整,是系统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的专著。在系统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性、实质和机制的基础上,建构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理论,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的演绎载体,系统地构架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框架及实用化体系。
本书可供城市与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开发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
關於作者: |
郑明远,先后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曾工作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长期从事轨道沿线综合开发。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兼任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承担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铁路城镇综合体理论体系与综合模型的研究 2014F019 和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上课题铁路城镇综合体城市设计方法论的研究2015ZB04。
|
目錄:
|
1 导论
1.1研究对象
1.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1.2 规划方法论
1.1.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
1.2研究的着眼点
1.2.1 归纳既有规划实践蕴含的规划方法论思想
1.2.2 本研究的着眼点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构架原则
2.1认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2.1.1过程视角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2.1.2 辨析规划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生成中的作用
2.2 建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理论
2.2.1 逻辑线索
2.2.2 模型建构
2.3 构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的原则
2.3.1有限理性原则
2.3.2底线优先原则
2.3.3多隐喻分析原则
本章参考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演绎载体及架构
3.1演绎载体:行动者网络理论
3.1.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
3.1.2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规划领域的应用及其启示
3.1.3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演绎载体的论证
3.2架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法论
3.2.1 确定行动者哪些主体参与规划
3.2.2 分析转译过程怎么做规划
3.3.3 检验转译效果如何使规划更好
本章参考文献
4路径:明确规划经历的环节
4.1 目标协同
4.1.1 呈现问题
4.1.2 界定问题
4.1.3 认同问题
4.2行为协调
4.2.1 宽容
4.2.2 赋权
4.3利益寻求
4.3.1 回馈源自何处
4.3.2 共享途径
4.4利益整合
4.4.1 认知利益
4.4.2 规范利益
4.4.3 保障利益
4.5进一步讨论:路径模糊带来的问题
4.5.1 案例简述
4.5.2 原因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5 边界与底线:划定规划参与者的行动空间
5.1 边界:门槛和层级规律
5.1.1 门槛
5.1.2 层级规律
5.2底线:空间正义
5.2.1 经济维度
5.2.2 社会维度
5.2.3 环境保护维度
5.3进一步讨论:忽视规律带来的问题
4.5.1 案例简述
4.5.2 原因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6工具:改善规划绩效
6.1 简化:改进目标协同
6.1.1 改进规划层次结构
6.1.2 改进规划土地使用结构
6.2并置:改进行为协调
6.2.1 改进规划决策机制
6.2.2 改进规划编制机制
6.3策略:改进利益寻求
6.3.1 改进利益协调机制
6.3.2 改进知识共享机制
6.4粘联:巩固利益整合
6.4.1 现状分析:重管理轻治理
6.4.2 经验借鉴:香港地铁轨道 物业模式
6.4.3 改进路径:公建民营 两地合一
6.5进一步讨论:工具陈旧带来的问题
4.5.1 案例简述
4.5.2 原因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7 研究总结及应用建议
7.1 主要成果
7.2应用建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