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本书写法独特,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既从技术、空间、经济、文化、艺术和政治等视角对城市交通的本质、构成、演变和意义进行解析,也能够结合典故、人物介绍,使得读者在认识城市交通的同时,也了解涉及城市交通发展的相关社会历史背景知识。另外,本书也探讨了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影响。总之,本书多视角解析城市交通的写法,在国内尚属首次。本书既可供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非专业人士阅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技术、空间、经济、文化、艺术和政治等角度对城市交通进行了解析,有助于读者系统地理解城市交通的含义、构成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为进一步学习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设计打下基础。本书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建筑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共通识课教材使用。
|
關於作者: |
郑明远,先后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曾工作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长期从事轨道沿线综合开发。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兼任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承担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铁路城镇综合体理论体系与综合模型的研究”( 2014F019 )和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上课题“铁路城镇综合体城市设计方法论的研究”(2015ZB03)。
|
目錄:
|
第一讲 城市交通:认知与建构1.1理解“交通”1.2认识“城市交通”1.3移动性:分析城市交通的基本视角思考题第二讲 技术视角的城市交通2.1载运工具2.2通道2.3管理与控制系统思考题第三讲 空间视角的城市交通3.1速度:引导形态扩张,推动结构变迁3.2网络:既促成流动,也塑造场域3.3流动性:渗透、转换、共享思考题第四讲 经济视角的城市交通4.1产品:时空效用,不仅仅是位移4.2供给:系统改进,而非仅仅修路架桥4.3消费:个体消费出行,社会消费效用思考题第五讲 文化视角的城市交通5.1载运彰显地域特色5.2规则塑造秩序之美5.3形成中的新出行习惯思考题第六讲 艺术视角的城市交通6.1艺术走进城市交通6.2城市交通走进艺术6.3城市交通艺术赏析思考题第七讲 政治视角的城市交通7.1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7.2应对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7.3溢价回收能否体现公平思考题第八讲 城市交通规划:范式转换与理论创新8.1范式转换:从“移动性”转向“互动性”8.2理论创新:从“万物相连”看城市交通思考题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执教城乡规划专业“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这门课已逾三个学年。边教边反思,感觉到这门课既有的教科书,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侧重关注城市道路的工程设施特性,忽视其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所应具有的功能和品质;侧重从确定性思维角度处理交通规划问题,忽视了人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体制机制对于交通系统发展的影响,导致学生容易忽视城市交通既有的状态和制度设计对所期望的规划目标的制约和影响。此外,由于缺乏交通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交通体系化对于良好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根据教学实践反思,尝试着将“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进行重组和补充,形成了四个教学板块:城市交通概论、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和智能交通,并在三个学期内完成讲授(其中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城乡规划原理和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课程讲授)。相应地,形成了四份讲义:《城市交通新解析》《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和《智能交通导论》。计划对这些讲义进行进一步整理,形成四本教学参考书。《城市交通新解析》基于对交通本质的再理解,分别从技术、空间、经济、文化、艺术和政治等视角对城市交通进行解析,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城市交通的涵义、构成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并能够基于人们追求社会交往的视角理解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城乡规划原理、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设计提供基础知识。《城市道路设计》基于城市道路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和城市的连接体系,将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拓展为城市道路空间设计,内容安排上突出体现“绿色”“人文”和“智能”的道路规划与设计模式,以及相应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基于城市交通规划实质是针对既有的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改进的一种机制,侧重从人理-事理-物理一体化的角度,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改进城市交通系统;突出将交通网络作为广义性的城市结构的建构力量,强化交通网络的空间效应研究和交通网络节点设计的内容。《智能交通导论》基于智能交通在城市智慧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空间演变这一现实,侧重讨论智能交通的基本框架及其对城市的空间组织和人类生活模式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空间应对策略。在编写过程中按照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学改革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内容选取上强调和城乡规划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注意强化学生们对于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和系统思维能力的训练。本书在编写过程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对相关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扪心自问,以上工作虽尽了大努力,仍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期待各位同行不吝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