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北师大魅力教授李山,透彻讲述孔子的非凡人生与精神世界,于文字中见深情;读懂中华文明两千年来的精神底色)

書城自編碼: 40024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李山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581096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埃隆·马斯克品牌管理手册 》

售價:HK$ 67.9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史家讲史:三国史新论 》

售價:HK$ 66.7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资本运作II:高增长企业的操盘逻辑 》

售價:HK$ 90.9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抢占心智第一:一本书吃透定位实战要领(“定位之父”艾·里斯传承人张云全新力作) 》

售價:HK$ 71.3
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
《 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 》

售價:HK$ 57.4
男性困境:他们内心的创伤、恐惧与愤怒
《 男性困境:他们内心的创伤、恐惧与愤怒 》

售價:HK$ 67.9
财之道丛书·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 财之道丛书·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

售價:HK$ 78.2
经纬度丛书·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
《 经纬度丛书·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 》

售價:HK$ 101.2

 

編輯推薦:
★十五个横截面,将孔子的非凡人生与言行思想对读印证,还原一个立体的孔子
本书不仅仅是孔子传记,更是孔子人生经历与思想体系的印证对读,从文化史的角度,理解孔子在自身经历中总结仁爱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礼乐文化。本书提炼孔子的十五个横截面,将孔子少贱多能、学琴问礼、相鲁定乱、周游列国、杏坛讲学、删述六经的非凡一生,与“不耻下问”“敏事好学”“为政以德”“推行仁治”“有教无类”“存道垂宪”的言行思想互相印证,写法新颖,突破传统传记形式。
★身处逆境也不忘理想,与“永不妥协的大生命”同行,感受激昂的人格魅力
孔子的一生,是少年丧父、中年无妻、老年丧子又丧徒的一生,也是见其进、未见其止的一生。“圣人”“仁者”“丧家狗”,人们曾给予孔子种种标签。但是孔子其人,不会因“圣人”之大名而更显伟大,也不因“丧家狗”之落魄而更显真实。本书回归文献典籍,追问历史真实,将孔子形象还原为一个“永不妥协的大生命”。孔子不论身处何地,有何境遇,始终不忘自己的理想。与孔子同行,感受“永不妥协的大生命”的精神力量。
★读懂中华文明的精神底色,理解孔子人生哲学影响两千多年的文化力量
孔子一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
內容簡介:
若问谁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恐怕非孔子莫属。他的人生哲学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影响了每一代中国人。正因如此,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机缘让他发现“仁”“恕”的道理,诸如此类问题,至今仍吸引我们不断追问。“圣人”“仁者”“丧家狗”,人们曾给予孔子种种标签。本书作者李山,提炼孔子的十五个横截面,将孔子少贱多能、学琴问礼、相鲁定乱、周游列国、杏坛讲学、删述六经的非凡一生,与“不耻下问”“敏事好学”“为政以德”“推行仁治”“有教无类”“存道垂宪”的言行思想互相印证,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孔子的一生,是少年丧父、中年无妻、老年丧子又丧徒的一生,也是见其进、未见其止的一生。不论身处何地,有何境遇,他始终不忘自己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尝尽人世间的辛酸苦楚,虽然一直碰壁,但从未放弃。在春秋末年那个黑漆漆的乱世,他的“仁”道主张为苦难的人世留下了光亮。他一辈子的坚持,展示了一个生命的大格局。
關於作者:
李山,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界耆宿。在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文化史领域皆有研省,尤以《诗经》研究成就斐然。
曾出版《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中国文化史》《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诗经〉的创制历程》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学界有较大影响。
曾受邀录制《百家讲坛》《腾讯微课堂》等节目;2006年被选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十佳教师”;2007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评师网“最佳教授”和“全国魅力教授”称号。
目錄
引子
第一章“陈俎豆,设礼容”:生于礼乐之邦
第二章“有教无类”:孔子办教育
第三章“道之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子奚不为政”:面对阳虎之乱
第五章“四方皆则之”:孔子从政
第六章“丧家之狗”:孔子周游列国
第七章“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南游
第八章“子为国老,待子而行”:孔子归国
第九章“仁者,人也”:“仁”的真义
第十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的人文主张
第十一章“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存传典籍
第十二章“信而好古”:《尚书》与《春秋》
第十三章“后其祝卜”“观其德义”:孔子赞《易》
第十四章“弟子弥众,至自远方”:孔子和他的门徒
第十五章“哲人其萎乎”:孔子之死
尾声孔子是一个大生命
孔子年表简编
孔子家谱
內容試閱
引 子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若问是谁对中华文化人群的影响最大,答案恐怕非孔子莫属。
这么说有各种原因。自西汉开始一直到清朝晚期,历代王朝选择儒家思想为国家政治的指南,历代读书人都要熟读儒家经典,才有出仕进身的机会,这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就是孔子关于人生的洞见,对于如何做个人,做个有品质的人,有长久的启迪意义,至今如此。
《论语》开篇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就是讲“学”和“习”,尤其是“学”。一个人好学,则上进,不好学,则易俗气。古代如此,现在也一样。第二句是讲要交朋友,《论语》说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当然是提倡交好朋友。第三句,重点是讲“不愠”。“人不知”解释有两种:其一,教人家但人家不懂;其二,我不被人知。两种解释,后一种最有意味。人家不知道我,我就“愠”(恼怒),这样子做人,算个什么呢?我曾说“《论语》二十几岁就读,一些道理,四五十岁才懂”,说的就是《论语·学而》中开篇三句话中的最后这一句。说这句话难懂,不在它的字面,而是人们不易把它当回事,不照着去做。这关乎读《论语》的要领:切己。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引程子的话,大意是:有的人读了《论语》和没读一样。那就是因为不能“切己”。就是说,读《论语》,最重要的是态度,不是从中学点古代知识或文言词汇,而是学做人的智慧。“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说能如此才是“君子”,反之,如果“愠”了,那成了什么呢?孔子没说,你自己想。真照着这句话想一想自己待人接物,动不动就“愠”,岂不是“小人”?“愠”还是“不愠”,小人还是君子,都在一念之间。这样一想,可不得惊出一身冷汗?
这就是儒家学问要领性的内容,用现代的话来说,它关乎情绪的自我管控。人生活在世界上,与人交往,不论是谁,生气、恼怒,即意味着交流失败,哪怕是跟家里人。道家说:自胜者强。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就是“自胜”,儒、道在这里没矛盾。承着《论语》的道理而来的《中庸》,它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仍然是情绪管控问题。人有诸多情绪,这是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可也会让人生面临一大难题:协调好各种情绪,遇事不让情绪做主,很难,这是大学问。儒家讲修身,这就是修身,这是很考验功夫的。这一学问做好了,用《中庸》的话说就是“中和”,就能得“天下之达道”。
近年读经典的风气颇盛,有位老先生说:大家都读《论语》《老子》,知道这两本书是写给谁的吗?在古代都是写给“一把手”的。《老子》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是“一把手”的学问,《论语》讲“譬如北辰”,讲“举贤才”,也是“一把手”的学问。可是,“一把手”不是谁都做得上,但如果做不上,人们就没有“一把手”会遇到的问题了吗?“一把手”也可以理解为这样的譬喻:做人,人性为自己做主。“人不知而不愠”,“不愠”就是人性控制了动物性(非理性),因而显示了一点“涵养”的出息,像个人。《论语》中樊迟和子张都问过如何“辨惑”的问题,孔子一答之以“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一答之以“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前者说人遭遇不顺而气愤,愤怒一来不管不顾甚至牵连到亲人;后者是说爱一个人就让他活,恨一个人就恨不得让他死。这都是情绪做主,都是“一把手”不当家,也就是毫无涵养,戾气太重。在我们这个时代,不管老少,戾气重的人可不算少。这让我们读《论语》别有一番感受。由此,读点《论语》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论语》中必不可少的道理,还有许多。例如“仁”及与之息息相关的“恕”等。我在这本书里讲,“仁者,人也”,翻译成白话,就是“他人也是人”。这就要问,谁是“他人”?回答:与我不相干、不认识的人,是“他人”。中国人把亲人、自己人乃至认识的人都当人,把不认识的人不当人,这样的现象还少吗?可是,这恰恰违背了“仁”的精神。考验你有没有点“仁”味儿,就看你如何对待与你不相干的人。我在书中,还做了一点分别,我以为孔子讲“仁”,并不针对一般民众,而是针对那些贵族君子。《论语·宪问》“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可证。《论语》中,孔子不承认自己是“仁者”(《论语·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却说自己做人一以贯之的道是“忠恕”(《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尤其是在对子贡讲“恕”道时,还说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句近似“仁”的定义的句子,这些正是“恕”与“仁”息息相关的明证。我以为,读《论语》,将一个“恕”字理解了,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能否宽容体谅地以“恕道”对待所有人,是衡量你是否为真正“君子”的尺子。这些,我在书里讲了许多。
正因为《论语》中有长久启迪心灵的内涵,所以孔子,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机缘让他发现“仁”“恕”的道理,诸如此类的问题,也让人很感兴趣。
那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这话本身就有意思。西汉中晚期有人吹嘘,说孔子是上天派他下凡,为汉家立法的,孔子降生时还穿着黑色衣服。这鬼吹灯的话,东汉的王充就开始反对了。在当时,精神正常的人也都不信。关键在于,由孔子亲传的学生编纂的《论语》,都不允许将孔子神化。
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汉学家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一书的观点很好。孔子是有生有死、有喜怒哀乐、有儿有女的普通人,亦即他是凡俗中的人,他的不同在于他能在凡俗中成就神圣的人生。这就叫“即凡而圣”。
孔子成就非凡,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具体说就是好学。《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学而时习之”的“学”。孔子因好学而博学,他的博学在当时使他有“国际性”的声望。吴国战胜越国,拆毁越国国都会稽的城墙,发现了超常的人骨,吴国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越国人也不懂。有使者到鲁国,特地带着这个问题找孔子询问。
博学的孔子创造性的人生事业,首先是“有教无类”的办学,招生不分身份上的贵贱。他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杂花牛(或耕地的笨牛)生出通身赤红的小牛犊,如果因其父亲出身不好就舍弃小牛犊不用,山川的神灵也不会同意的。这是打破出身论、血统论的言论,在那个贵族主宰一切的时代是十分“忤逆”的,又是十分伟大的。他因博学而有资格办学,他教学主张“有教无类”,是因为他相信,历史创造的文化,只有被更多的人接受,社会文明提升范围才会更加广大。在文化上,人弃我取,也是孔子的不凡之处。贵族没落,斯文坠地,“大师挚适齐……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论语·微子》)太师挚,孔子曾称赞过他的礼乐演奏,他与鼓方叔、播鼗武等不少从事礼乐的专业人士一样,因官府养活不了而投奔了他人。他们的专业,即西周以来建立的内涵丰富的礼乐文化,也就散开去了,失传的危险剧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吾自卫反(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亦即开始了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由此,孔子开始了儒者的事业。“述而不作”,在讲授古典的文献中,提纯知识,熔铸观念,传播理想。
孔子教学,目的在改善社会文明状态,即要将不把人当人的社会改造成“仁者人也”的世界。这就需要权力,需要政治,因为“把人当人”必定涉及各种权益的分配。孔子认为当下的从政者有太多“斗筲之人”,他要为社会提供一些有“君子”品格的人。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孔子及孔子之后的儒者,都强调“内圣外王”,即先有刚正良善的品格,然后成就一番立人、达人的事业。这方面,他未能成功,小试牛刀而有所获的学生有一些,如子路、言偃,子贡的外交官做得也蛮出色,但最有希望的颜渊死得早,而获得较大权力的冉有却背叛了师教。古代政权私有,权力实施多暗箱操作,不适宜君子。但是,这样的政治人才理念,却对后世影响甚大。
上面说过,孔子的人生是“即凡而圣”。他不是要带人出离这个世界,而是要改善世界。因而他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对此,书中也说过,孔子一生最出彩的地方,在其对理想的坚持,碰了一百多次壁,仍不放弃。他游走当时的黄淮平原一带,遇到不少失魂落魄的有智有识之人。长沮、桀溺讽刺他,荷蓧丈人讽刺他,楚狂接舆讽刺他,对这些人,孔子客气相待,他的回击要言不烦:人总得生活在人的世界,你长沮、桀溺不是“耦而耕”吗?不是结成小社会吗?你荷蓧丈人不是也有自己的儿子吗?有儿子就有家庭,就有家庭伦常,就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世界、社会,是人主观上想逃离就逃离得了的吗?做隐士,是做不彻底的。因为所谓“隐”即离开社会,这与人是社会群居动物相矛盾,终是擢发自升。孔子回复隐士讥讽的言论振聋发聩,这正是他所倡扬的入世的中国人文精神最精彩的地方。世界充满了无奈,但因其无奈,就不生活了吗?儒家的坚忍不拔,在这方面,是大有启迪意义的。
经由《论语》等各种文献,勾勒孔子一生,初觉无奇,深味之则意趣盎然。如他对学生,对颜渊先是不解,后来又明表佩服,说他“闻一知十”。佩服学生,是一般老师难以表达的。孔子与子路的关系最有趣,书中我说他们的关系颇似《水浒传》中的宋江与李逵,一句“好勇过我”,显示出的是两人气命上的相通。与子贡的关系,则是聊得来。老师问子贡,你与颜渊比,学习上谁更强?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老师接茬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气命相通,何其难得。老师与学生聊得来,也说得上是奇缘。师生之间的情谊,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之一。
这就是孔子的有趣之处,孔门的有趣之处。生龙活虎,生气勃勃,其实都是由好老师诱发出来的精气神儿。孔子的一生,正因其自身深广的心灵,深广的精神,而光彩无限。
这需要仔细体会,才能感受到。

第一章
“陈俎豆,设礼容”:生于礼乐之邦
要讲儒家,要讲儒家文明,要讲儒家的思想,讲它的生活观念,讲它的社会理想,当然离不了讲孔子。讲到孔子这个人,我们先要讲讲他的家世,以及他的生平。了解了他基本的生命历程,之后才能理解他何以提出那样的思想。
先王之裔:孔姓的由来
(前711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左传·桓公元年》
(前710年)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太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左传·桓公二年》
孔子的家族延续到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之久了。如果文献中记载的是事实的话,从孔子往上算,还有很长的世系,他最远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尧舜之后是夏、商、周,夏王朝近五百年,商汤伐夏桀,商王朝延续了五百多年后,新的王朝又出现了,这就是武王灭商纣建立的周王朝。古代有一种观念,灭人的国家,不灭人家的香火后代。因为没有了香火后代,逝者就成了孤魂野鬼,就要四处游荡,找人作祟。商朝那些先王,如果成了作祟的孤魂野鬼,找谁闹?当然要找周王闹。在这样一种愚昧的迷信观念之下,商王朝被灭后,周人特意为其保存了一支后人,分给他们一块地方,让其建一个邦国,去“血食先王”。“血食”就是给祖宗神灵上供牛羊猪的生肉。这个保留了殷商后裔的国家就是宋。
宋在哪儿呢?在今天河南商丘附近。宋国的第一代君主是微子启。他是商纣王的庶出兄长,庶出就是妾生。周武王克商时,他可能较早投诚,所以周人灭商后不久,准确地说是在周成王时代,周公旦平定了商纣王的嫡子武庚联合“三监”(“三监”是周武王在殷都朝歌附近建立的三个姬姓诸侯国,其国君分别为管叔、蔡叔和霍叔,都是周武王、周公旦的亲兄弟,负责监视武庚,“三监”在武王死后,不满周公旦摄政,而与武庚联合发动叛乱)发动的叛乱后,就封微子启于今天的商丘一带,建立了宋国。宋这个邦国,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由此,也可以说微子启是孔子的祖上。
微子启是宋国第一代君主,第五代君主就是宋湣公。宋湣公有个儿子叫弗父何,他就是孔子的十代祖。按照文献上讲,孔子这位十代祖,本来是有资格做宋国君主的,但他让贤了。这样的举动让弗父何获得了很大的名声。一点儿小权力、小富贵,让就让了,君主那样高的位子还能让,这就不是庸常之辈所能做到的了。许多年以后,在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鲁国的一位大贵族还在说弗父何让位的故事,称赞他是个圣人。
弗父何后人往下传,就传到了孔子的七代祖正考父。这个人作为大夫,辅佐过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代君主,官做得越久,越是谦恭。据说为他铸造的鼎上刻写的铭文是:“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zh`n)于是,鬻(zh4u,粥)于是,以糊余口。”大意是正考父受册命越多,态度越谦恭,腰弯得越低,生活上越是简朴小心。可知正考父是一位非常谦虚谨慎的人。正考父生活的时代已经是西周后期及春秋早期了。文献记载他曾带着《诗经·商颂》的写本到洛阳周太师那里做过一番校正,是一个关心典籍传承的人。他想不到的是,他的七代孙孔子,也整理过《诗经》,使散乱的《雅》《颂》诗篇“各得其所”。而且,包括《诗经》在内的几部典籍在孔子这里,被确定为传之久远的文化经典。
到了孔子的六代祖,这个家族遇到了大麻烦。今天都说孔子姓孔,这个“孔”,又是怎么来的呢?准确地说,“孔”不是姓,而是氏。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从弗父何到孔父嘉这一辈,已经到了第五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五代祖之后的“凤子龙孙”,就得另立宗族。这另立宗族的第一代既然叫作孔父嘉,按古代命名习惯,孙子一辈就可以取祖父名中的一个字当作自己的氏。照此例,孔父嘉的孙子辈,就可以叫“孔某某”了。这个“孔”,就是从孔父嘉的“孔”来的。
说起来,孔子的“孔”不是姓,孔子家族应该跟宋国国君一个姓,子姓。不过在古代,妇女称姓,男人称氏而不称姓。现在常见一些书中把周武王称为“姬发”,周公称为“姬旦”,古人是不这样叫的。所以中国现在很多家族的所谓姓,原先都是氏,氏是姓的分化形式。比如姓张的,据说就是因为从事造弓箭这一行当,就姓了“张”了。至于从事造弓箭这一行当之前姓什么,就没法知道了。
言归正传,孔父嘉在宋国做过大司马,辅佐宋殇公。宋殇公在位十年,打了十一仗。十年打了十一仗,一个国家,平均每一年都不歇着,还加塞儿饶了一场,你想想宋国的老百姓那日子过得有多惨!过得不好,百姓就有意见。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野心家出来利用民意生事端,为自己捞好处。这个人叫华督。华督一看自己有机会上台,就撺掇老百姓闹事,借民怨把孔父嘉杀死了。
孔家的这次灾难,还有另外的记载,把华督杀死孔父嘉的事件解释为“桃色事件”。《左传》中说,孔父嘉的夫人非常漂亮,有一天出门不小心给好色的华督看到了。“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华督见了孔父嘉的老婆后,魂不守舍,忘乎所以,色眯眯地老远迎着看,人家走远了还追着看,情不自禁,流着口水说:“美而艳!”好色的华督,惦记上人家老婆,就开始耍手段整老公,夺权且夺妻。这是《左传》中的记载。
不论具体情形如何,孔父嘉最终家破人亡了。孔家的男人由原来的大夫身份降到了士,在宋国也待不下去了。据说又过了两代,到孔子曾祖孔防叔就举家来到了鲁国。孔防叔在宋国是贵族,可迁移到他国,原来的身份只有参考价值,前提还得是人家买账。孔防叔在鲁国大概是做鲁国贵族的家臣。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有力如虎:孔子父亲的战功
晋荀偃、士匄(gài)请伐偪(fú或b~)阳,而封宋向戌焉。荀罃(yíng)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陬人纥抉之以出门者。
——《左传·襄公十年》
叔梁纥这个名字很奇怪,怎么不姓孔呢?“叔梁”是他的字,“梁”就是“良”,良好的意思。古人用伯、仲、叔、季给儿子排行,照此例,孔子的父亲应该排行老三。他的大名是“纥”。叔梁纥是字、名同称,这是古人称呼上的一种习惯。在《左传》里,叔梁纥又被称为“陬(z4u)人纥”“陬叔纥”。可不能小瞧这个“陬人”,其意是陬邑大夫,这是士一级的大夫。那么,叔梁纥怎么有资格做起鲁国的官了呢?是拉关系、走后门、溜须拍马?都不是。叔梁纥有赫赫的战功。在《左传》这部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著作里,两次记载了叔梁纥的战功。
第一次是偪阳之战。据《左传》记载,此战发生在鲁襄公十年(前563年)。此战由晋国主导,参战的都是晋国的同盟国,目的是联吴制楚。当时鲁国也派大臣孟献子率领军队参战。偪阳这个东方小邦,城邑不大,但在亡国之灾面前表现得却很顽强。战斗中,他们采取了关门打狗的办法,放一部分鲁国士兵冲入城门,之后把城门放下来,眼看冲进去的鲁国士兵成了瓮中之鳖。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冲上去一个勇士,双膀一用力,“嗨”的一声,把厚重的闸门托了起来!当时在场的人都看傻了,这分明是大力神下凡啊!这位勇士就是叔梁纥。
叔梁纥第二个战功是在守防邑时建立的。这件事发生在偪阳之战后七年(鲁襄公十七年,前556年)。七年过去了,叔梁纥的英雄气概仍不减。这一年秋天,齐国军队进入鲁国境内,其中一路包围了鲁国的城邑防(今山东泗水县境内),鲁国地位很高的大臣臧纥被围在了城里。鲁国人赶紧派军队从一个叫阳关的地方出发去为防邑解围,可军队走到了一个叫旅松的地方,就不敢前进了。援军踌躇不进,怎么办?正在守卫防邑的叔梁纥又站了出来!他和另外两位勇士带领三百甲士,趁着夜色,从防邑突围,把臧纥一直护送到旅松,之后,又领着三百人杀回防邑,继续守城。齐国在上一年就打过鲁国,结果被一个叫孟孺子的勇士给吓了回去,不想这一次又碰上了叔梁纥。齐国人心里打鼓,心想:鲁国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勇士啊?心里一怕,就撤军了。
两次战争以后,叔梁纥英雄好汉的声誉就在鲁国传开了。这里插几句,史书上写孔子的六世祖母是大美人,因此孔子的遗传基因里有漂亮的质素;叔梁纥又是力士、勇士,所以孔子的身材容貌应该不会差。据说孔子年轻时就被叫作“长人”(个子高的人),有研究认为他的身高有一米九三。长得不差,身材高大,该是高大健美的古代帅哥模样啊!可是你看我们古人画的孔子像,缩着脖子,龇着牙,样子实在不敢恭维!不过古人这样画,也有其来历,这就是“圣人奇相”,即非凡之人都长得稀奇古怪。这样的说法,先秦时期就有了。明清以来人物画已经非常写实,孔夫子像却画成那副尊容,就是为突出他有“奇相”。
因为战功,叔梁纥的身份有所提升,做了陬邑这个地方的官员。所以,孔子的出生地不在今天的曲阜。人们今天到曲阜去看“三孔”(孔府、孔庙和孔林),实际上这个地方不是孔子的出生地,因为他父亲做官、生子都不在这儿。他父亲在曲阜的城外做官,《史记·孔子世家》说是鲁昌平乡陬邑,到底在哪里,具体地点说法不一,有人说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有人说在今邹城,也有人说就在今曲阜往东南走十几公里的地方,那个地方现在还有息陬镇,以“陬”为名的村子还有好几个。可能后一说较接近事实,因为叔梁纥的墓地就在这一带。正因为叔梁纥在陬为官,娶妻、生子也应该就在这里。
这就是孔子的先世,一个很遥远的世系,一直传到孔子这儿。因为有了孔子,这个姓氏传得非同一般,到今天已是第八十代了!
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出生
徵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而字仲尼。
——《孔子家语·本姓解》
叔梁纥是战斗英雄,本领高强,力大无比,但他也有自己的遗憾,觉得对不起祖宗:这么多年他始终没有生出一个合格的儿子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叔梁纥倒不是无后。他先娶了一个妻子,又娶了一个妾,给他生了几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有记载说叔梁纥在孔子之前,一共育有九个女儿。九女之外,就是妾给他生的那儿子,叫孟皮,又有一说叫伯尼。不幸的是,孟皮有足疾。文献上没有交代是什么病症,总之是腿脚不利索。要知道,古代祭祖的时候,家里面男主人一瘸一拐地行礼上供,是不合礼仪的。所以叔梁纥就想着再娶一房,于是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
颜徵在嫁给叔梁纥,司马迁写《孔子世家》记录这件事情时用了“野合”两个字,说是“野合而生孔子”,又说是“祷于尼丘得孔子”。关于“野合”,古人的解释多是说,叔梁纥娶颜徵在不合礼法,因为俩人的年岁差别太大,颜徵在才十七八岁,叔梁纥却是六十开外的老头子了。按照这种解释,一个六十岁开外的老头子,娶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女孩能答应吗?文献记载说颜徵在是遵从父命,也可能是她看上了老英雄,爱的是叔梁纥的英雄本色,也就不嫌他老了。反正这是一段奇特的婚姻,而且生了个了不起的儿子。
关于“野合”,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释。这得从“祷于尼丘得孔子”一句求解。尼丘是一座小山,是蒙山的一部分,在曲阜东南三十公里左右。
有一部电影叫《五朵金花》,讲兄弟民族的故事。说是在一个叫蝴蝶泉的地方,男女对歌相亲,自由选择爱人,到了会见的时节,大家盛装前往,英俊而善于歌唱的少男少女会有好的选择和归宿。这样的习俗不只是兄弟民族有,汉民族也曾有过。
按《周礼》记载——注意,这样的记载实际上已经被包装过了——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一些有桑林的河畔,大龄男女们可以自由相会。这个节日里发生争夺纠纷,国家还有官员媒氏专门负责调解。平常是不行的,不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叫作“奔”,《诗经》里就有谴责这种行为的句子。但在这一天没问题,不但没问题,《诗经》里还难得地记录了当时男女对歌的篇章,其中有一首诗叫《褰裳》,是这样唱的:“子惠思我,褰(qi`n)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惠”表示疑问,褰裳就是撩起裙子的意思,实际不用解释就看得懂:你看中我了吗?撩起裙子过溱水去找你;你若看不上我,难道我就没有别人可找了!
古人有这样的风俗,其实就是为了鼓励生育。而且男女自由相会的场合,也不一定在河边水畔,高丘之地也是可以的。《诗经》记载在陈国有一个宛丘,就是男女自由相会的地方。考古人员在红山文化区域发现过与生殖崇拜有关的“女神庙”,其中发现女神雕塑的地点就在一个半山坡上。照此例推,叔梁纥和颜徵在到尼丘上祈求生育儿子,可能是遵循一种古老的生育风俗。他们在那里对着管生育的神灵,又唱又跳,老英雄叔梁纥虽年事已高,但在自由的野性风俗的激励下,老当益壮,终于成功有了一个健康的儿子,这是很可能的。这也可以合理解释“野合”。
现在的尼山有一个尼山书院,旁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夫子洞,狭小潮湿。有人说那是孔子的出生地,这应该是以讹传讹了。谁在这样的地方生孩子?可是尼丘的古老求子风俗应该是有过的。以上我们介绍了孔子的出生。
三岁而孤,好学成才:好学改变命运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出生时,他父亲年纪已经很大了。孔子到了三岁,父亲就去世了。孔子是由母亲带大的,孟子也是母亲带大的,后来的欧阳修也有一个好母亲。中国历史上很多圣贤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先没了父亲,由母亲带大,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孔夫子由母亲带大,颜徵在对他的教育之功一定是很大的。
史书上记载说,孔子从小就跟一般小孩子不一样。据说孔子小时候过家家就会“陈俎豆”,即学大人祭祀。孔子从小在母亲的熏陶影响下,关于殷商时期有多少贤王、贤臣,自己家族先人在宋国的情况,叔梁纥的战功,等等,一定从母亲嘴里知道了不少,而且还记到了心里。破落贵族多纨绔,然而出个把风华绝代的人物,历史上这类事也颇有一些。
孔子为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好学。刚才我们说陈俎豆,什么叫俎?就是案板。豆是什么?就是在案板上放的有点儿像今天高脚杯似的容器,是盛祭祀用品的。孔子稍大一点儿,别的小孩子整天翻墙上树、摸鱼摸虾,干些调皮捣蛋的事情,孔子则不然,他看了别人祭祀,就模仿。这就是学习,而且学习的是“礼”。看这样的记载,可知他真是天赋异禀,真有点儿上天派他拯救衰落的“周礼”的意思!
孔子的父亲虽然是一个邑的大夫,但在孔子年幼时就去世了,对孔子的成长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孔子要想在这个世界上进身立世,靠什么?一个字:学。诸多的文献告诉我们,孔夫子是个好学者。打开《论语》第一篇,开头一个字,是什么?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一开篇就是学习。孔子自己也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的意思是说:论忠信,哪怕十户人家的一个小村落,也会有如我孔丘这样的人;可要论好学,那就很难找到像我这样的了!这是实话。孔子能进身立世,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文化的整理、保存和提纯者,首要的一点就是好学。
各种记载说,孔子无常师,他向那些没有势力的歌舞艺人学,向外邦的郯(tán)子学,向周王室的大夫苌弘学,还向周王室的史官老聃学。除了这些,《论语·述而》篇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里仁》篇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别人的长处,他学;见到别人的短处,他也能借以自省。自省也是学,是反向地学。
孔子讲“学”,也带有中国文化的特点。这里不妨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论“学”做个比较。柏拉图的著作多数是记录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与别人的对话,是对话录的体裁。对学习的问题,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说,我们所谓的掌握知识,就是向灵魂记忆的深处挖掘。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拿一道几何题给一个没有读过书识过字的奴隶做,在他的提问和引导下,奴隶很自然就把结论推导出来了。苏格拉底说,这证明什么?证明所谓的学习,就是我们记忆当中有一种东西被我们回忆起来了。回忆什么呢?照苏格拉底——实际上是柏拉图——的观点说,我们人类,曾经有一段时间跟神在一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结果有一天犯了错误,就被打到了地上变成了凡人,但我们的记忆深处还保存着前生里全知全能的一些东西,学习就是回忆起那些东西。这是西方的观念。
可是,你看孔子的论学,是“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玄虚吗?一点儿也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论语》中就是这样强调学习的。“学”和“思”,让孔子说,是“学”在前,“思”在后。换成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则变成“思”在前,“学”在后。
思,当然很重要,但孔子并不是念兹在兹的。孔子强调思,但他更强调学。卫国有个孔文子,活着的时候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结果死了以后卫国人(也有人说是孔子)给他的谥号却是“文”。学生子贡就不理解,问孔子,孔文子做了很不好的事,怎么还给他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是啊,孔文子是做过不好的事,可是这个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觉得向别人请教点儿什么是丢人的事情,有这种好学的精神,就当得起这个“文”字!也就是说,不管孔文子有多少缺点,只要在好学这一点上做得不错,就可以遮百丑!
实际上,孔子本人就以博学著称。孔子周游列国,以他的出身和政治失意者的身份,有些失魂落魄,可走到哪儿都有人接待他。到了卫国,君主要见他,大臣要见他,看管边界的小官员也要见他,就连作风有问题的南子也要见他。为什么?就因为孔子以学问大而声名远扬。很多君主、贵族以为像孔子这样有学问的人可以帮他们治理国家,管理老百姓,跟别的国家打仗就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所不能!所以,很多国家,特别是那些弱小国家的君主们,在孔子没来之前都很欢迎他。可是真要坐下来,谈谈治国之道,就谈不拢了。孔子学问很大,但他绝不会顺着当权者去欺压良善的民众。
关于孔子的博学,文献记载了一些,甚至有些记载是荒诞离奇的。其中一件见诸历史著作《国语》。鲁国的季桓子家挖井,挖出一个瓦罐一样的陶器,里面装着一个像羊又像狗的东西。大家看形状都说是狗,季桓子派人去问孔子,孔子却说是羊,还讲出了一番道理。这样的故事,今人看了一定会觉得离奇不真实。宽泛地理解,可能是挖出什么地下的文物了,当时不懂,就以讹传讹,越说越夸张了。故事和记载本身虽然荒诞,可是也有一层真实:这个荒诞的故事,实际是在强调孔子的博学,无所不知。
还有一件事情也见于《国语》,当时吴国与越国争霸,吴国打败越国,把越国的城墙拆了,结果拆出很长的人骨头,据说有的腿骨得用一辆车才能装下。大家量一量,发现个子再高的人,腿骨也没那么长。吴国和越国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没办法,等到使臣到鲁国访问的时候,专门让他带上这个问题请教鲁国的孔夫子。还是那句话,这个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很可疑,但就像神话也有其真实性一样,其强调的仍然是孔子的学问很大。由此可见,关于孔子学问之大,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夸张的传说。
孔子要进身,靠他的身世,早过期了;靠他的父亲,也不成了。身世、家门,都是过期的粮票、作废的证件。孔子就只有一个靠头:学习。所以《论语》强调学习是孔子的一贯精神。孔子强调,在我们的人生中,由一个自然的人,转化为一个文明的人,就是靠学习。孔子本人在鲁国这样一个文化发达的地方扬名,靠的就是博学,是学习让他成了一个有名望的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