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国人口
》
售價:HK$
90.9
《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售價:HK$
112.7
《
文明的故事(全11卷-2024版)
》
售價:HK$
2631.2
《
中国汽车综合测评技术研究报告 (2024)
》
售價:HK$
229.9
《
万有引力书系:金马 巴拿马铁路悲歌
》
售價:HK$
112.7
《
人文与社会译丛:休谟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78.2
《
高效时间管理:巧妙且明智地利用时间
》
售價:HK$
66.7
《
完美咨询 原书第4版
》
售價:HK$
86.3
|
編輯推薦: |
☆伟大的时代,不朽的艺术,全方位呈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盛宴。
☆冲破中世纪的黑暗,见证从从神权到人性的艺术觉醒。
☆唯美插图搭配多种艺术形式,展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无数艺术珍品。
☆创作背景 大师风采 人文主义光辉,让你懂艺术、会品读。
☆语言清丽通俗,内容丰富翔实,给你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有温度、有故事,趣味多多,值得品读。
|
內容簡介: |
文艺复兴运动为艺术发展带来了活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开创了西方艺术发展的新时代。本书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为主题,从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等多方面展开,辅以精美图片,梳理文艺复兴发展史,解读艺术作品背后的奥秘,带领读者探索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审美风尚,领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独特魅力。
|
關於作者: |
邱国光,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油画基础、油画创作,对文艺复兴艺术颇有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艺术的再生: 从神性到人性的路程
划破暗夜的曙光:意大利序曲
“天使投资人”:美第奇家族
绝望中的火光:人文主义
硬币的两面:艺术与科学
反压迫的战歌:宗教改革
腐朽中重生:崭新的艺术世界
第二章 绘画:以画笔描摹现实
展现现世人生的绘画
跳出套路,走向真实:乔托
三维空间的缔造者:马萨乔
女神的守护者:波提切利
旷世奇才的光环:达·芬奇
不可逾越的高峰:米开朗琪罗
年轻有为的“画圣”:拉斐尔
群星中的太阳:提香
孤芳自赏的快乐:丢勒
第三章 雕塑:用刻刀击碎枷锁
解放灵魂的雕塑
门内历史,门外现实:《天堂之门》
风光恣意的少年英雄:《大卫》
神的搏斗:《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
正与邪的战争:《战胜比萨的佛罗伦萨》
深沉的哀伤:《哀悼基督》
美的具象:《大卫》
最后的挣扎:《垂死的奴隶》
第四章 建筑:一面复古,一面创新
追寻古典的建筑
穹顶之下:佛罗伦萨大教堂
方与圆的对比:巴齐礼拜堂
仿古与超越:坦比哀多礼拜堂
“平面之争”:圣彼得大教堂
“欧洲最美客厅”:圣马可广场
典雅的宫殿:美第奇府邸
对称的美学:圆厅别墅
第五章 戏剧:舞台上的世俗情缘
走下神坛的戏剧
尘世烟火:即兴喜剧与田园剧
天才中的凤凰:洛佩·德·维加
学霸的聚会:大学才子派
经典永不落幕:威廉·莎士比亚
第六章 音乐:以音符抒发情感
打破陈腐规则的音乐
多元融合的乐章:勃艮第乐派
声部的平等:佛兰德斯乐派
清澈宁静的罗马乐派
庄严灿烂的威尼斯乐派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进入中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的辉煌已经远去。14世纪,沉寂许久的欧洲文艺渐现曙光,并用力打破“黑暗时代”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人文和理性逐渐回归,划时代的文艺复兴正式拉开序幕。
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艺获得“再生”与“复兴”。以意大利为起点,艺术之花在欧洲繁茂生长,一批伟大的艺术家引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到来。
本书聚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戏曲、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全面阐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如何突破中世纪的黑暗,重现人文主义的光明。
首先,跟随本书,重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从神性到人性的再生路程,见证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的重生。
其次,本书带你徜徉不同艺术领域,去领略文艺复兴时期丰富多彩的艺术所绽放出的璀璨人文之花。跟随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丢勒等艺术大师的脚步,挣脱枷锁,回归人性;赏析《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大卫》《垂死的奴隶》等传奇雕塑作品,洞察创作者如何以刻刀击碎中世纪的黑暗枷锁;到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圣马可广场、圆厅别墅等古典建筑中,寻觅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美学;在即兴喜剧与田园剧中寻找尘世烟火,跟随德·维加和莎士比亚等戏剧大师一起欣赏舞台上的世俗情缘;再驻足聆听来自文艺复兴时期各乐派发展并创新的世俗声乐和民族音乐,体会悠扬器乐中传递出的世俗个人情感。
本书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图文并茂,以绘画、雕塑、建筑、戏曲、音乐等不同艺术形式为切入点,为你呈现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艺术世界。
重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辉煌,畅游多彩艺术殿堂。阅读本书,相信你一定会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和艺术作品深深吸引,并且感悟颇多,收获良多。
旷世奇才的光环:达·芬奇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也是整个西方艺术史上难以超越的旷世奇才。达·芬奇是画家,也是艺术理论家,他将艺术与科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将人文主义绘画风格推向巅峰。
头衔众多的艺术家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成就颇高的数学家、力学家、军事工程师、雕刻家、发明家,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后三杰”。
达·芬奇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境殷实,少年时期就展现出较高的学习天赋。他擅长绘画、雕刻、建筑设计等,具有较高的数学、物理学、建筑学、人体解剖学素养,渊博的学识为达·芬奇伟大的绘画艺术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达·芬奇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绘画作品,另著有《绘画论》,还留下了许多绘画、建筑、自然科学工程等相关草图,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最高级的美是世俗的美
在达·芬奇一生的诸多成就中,绘画艺术成就最为人们所熟知。
达·芬奇的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其中,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岩间圣母》(创作于1483—1485年)、《圣母子与圣安娜》(创作于1499年)、《最后的晚餐》(创作于1495—1498年)、《自画像》(约创作于1513年)、《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1505年)等。
在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和《圣母子与圣安娜》等一系列圣母画像中,圣母和圣婴的头上已经没有了象征神的身份的光环,他们就像人间的普通母子一般:圣母慈祥温柔,退去神性,有了慈爱的笑容;圣婴天真可爱,如普通孩童一样享受着母亲的爱抚,或在母亲身边嬉戏玩耍。这正是达·芬奇绘画的人文主义创举,即将神进一步人化。
在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中,主题已经完全从神转变为人。这一点在《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中得到体现。
《圣经》中记载了耶稣和众门徒一起过逾越节却被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正描绘了当耶稣在晚餐时说出自己被出卖时,众门徒听到消息后做出各种反应的场景。
《最后的晚餐》中共有13个人(巴塞洛米奥、小雅各、安德烈、彼得、犹大、约翰、耶稣基督、多马、老雅各、腓力、马太、达太、西门),这13个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服饰的创作灵感均来自普通大众。相传达·芬奇为了刻画不同人的相貌和心理活动,不仅反复详读和推理画中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性格特征,更特意跑到街头去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从普通人身上寻找画中人物的形象创作灵感。最终,耶稣的善良和无奈,犹大的惊恐和阴险,其他门徒的伤心、愤怒、疑惑、担心等都一一通过表情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以世俗的人为原型来创作神,达·芬奇进一步发扬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
当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对世俗人物形象和情绪的表达,还在于其构图的科学严谨和逼真写实的画风。《最后的晚餐》中,以耶稣为中心,形成独立个体和建筑空间的稳定三角形构图;建筑顶部的光、背景窗户的光、两侧窗户反射的光都投向画面中心位置;建筑物的横向、纵向、斜向的线条延伸也是画面布局的高明之处。以上技法处理都让耶稣成为画面的焦点。
空间层次、光线明暗、结构布局、视觉聚焦、人物情感等,共同成就了《最后的晚餐》这幅世界名画。
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高超的世俗群像艺术,那么《蒙娜丽莎》就是经典的世俗个人肖像艺术。
《蒙娜丽莎》中的人完全抛开了宗教题材,画中的模特正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在这幅肖像画中,达·芬奇将人文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运用高超的透视技巧,将这幅画的主角——蒙娜丽莎放置在一个极具纵深感的环境中,同时,达·芬奇通过画面晕染,让人物更加协调地融入背景,使人物轮廓模糊,也更增加了人们对人物轮廓的空间想象,让蒙娜丽莎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画面中,端坐着的蒙娜丽莎动作优雅、放松,神态祥和,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她的皮肤细腻光滑,眼眸温柔似水。更令人称奇的是,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观看这幅画,画中的蒙娜丽莎的目光都能始终追随着你,让人能感觉到画中人物的真实。仿佛这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张高清的人物照片。又或者,蒙娜丽莎就坐在我们的对面,这位美丽的贵妇人正在悠闲地望着我们,和我们聊天。
《蒙娜丽莎》直接以现实中的人为主角作画,向世人展示了世俗的美。这样的美让艺术走下神坛,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的美才是真实的人性美,是最高级的美。
神的搏斗:《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安东尼奥·波拉约洛曾以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之间的搏斗为主题,创作了一件青铜雕塑作品,即《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这件作品的问世,吸引了同时期众多艺术家的目光,也获得后世艺术家的赞赏。
赫拉克勒斯与安泰俄斯的决斗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在古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与阿尔克墨涅的儿子,他天生神力,英勇无比。安泰俄斯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该亚的儿子,他力大无穷,好勇斗狠。安泰俄斯居住在利比亚,他挑衅每一个经过他领地的人,强迫他们和他决斗,然后残忍地将这些人杀死,好收集他们的头骨为父亲波塞冬建神庙。
当赫拉克勒斯经过利比亚时,他和安泰俄斯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赫拉克勒斯发现只要将安泰俄斯抱离地面,切断安泰俄斯的双脚和地面的联系,安泰俄斯的神力就会消失。原来,安泰俄斯正是从地神该亚那儿汲取力量。利用这一点,赫拉克勒斯成功战胜了安泰俄斯。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的艺术魅力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创作于1475年,较为精致小巧,生动地展现了赫拉克勒斯与安泰俄斯扭抱在一起、激烈拼杀的场景。只见赫拉克勒斯脚踏平地,双腿微微弯曲,双臂紧紧抱着安泰俄斯的腰部,将其抱离地面;安泰俄斯挣扎着,双脚离地,右小腿弯曲,腿部肌肉紧绷,他面部狰狞,张嘴痛苦地朝天呐喊,似乎已经使尽力气。
很明显,在这场生死搏斗中,巨人安泰俄斯不敌强壮、英勇的对手,正落于下风。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的创作者安东尼奥·波拉约洛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在其创作早期,深受文艺复兴前辈的艺术观念影响,对人体结构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经过不断的实践,他对于人体美及展现人体美的技巧越来越熟稔,而《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恰恰展现了这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