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这样教语文更有效(高中语文灵动课堂教学艺术,换一种方式教语文,更轻松、更实用、更科学的提质增效宝典)

書城自編碼: 393080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杨华当
國際書號(ISBN): 9787556133550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枝春在野
《 枝春在野 》

售價:HK$ 51.4
中国大港
《 中国大港 》

售價:HK$ 225.6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

售價:HK$ 237.6
国色盛唐
《 国色盛唐 》

售價:HK$ 71.8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售價:HK$ 253.2
夜航船(足本精校,4000+古代文化常识,尘封300多年的小百科,掌故查阅案头书,中国古人眼中的大千世界)
《 夜航船(足本精校,4000+古代文化常识,尘封300多年的小百科,掌故查阅案头书,中国古人眼中的大千世界) 》

售價:HK$ 81.6
无辜者的谎言
《 无辜者的谎言 》

售價:HK$ 59.8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3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

HK$ 62.9
《 凭什么教好语文 》
+

HK$ 102.9
《 语文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研究:散文为主导文类的困境与突围 》
+

HK$ 57.6
《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课程实施与学校革新丛书) 》
+

HK$ 70.2
《 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

HK$ 112.2
《 懂心理,带好班——班级心灵管理新理念(班主任的枕边书,引导学生自我赋能的能量书) 》
編輯推薦:
1、近40余年一线教学经验,芙蓉名师带您塑造语文高效课堂。
2、6节课堂教学实录,8种激活课堂招数,12篇优质教学设计,从理论引导到实践指导,系统展示可实用、易迁移的语文教学秘技。
3、真实课堂展示 经典教学法分析,双管齐下,专业破解语文教学难题,帮助教师突破职业成长瓶颈。
4、立足教材,把握趋势,以课堂的“灵动”唤醒学生的“主动”,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內容簡介:
本书立足于语文教学,以“灵动课堂”为核心理念,系统阐述当今时代下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构造方法与操作流程。
全书就“高中语文课堂如何顺应形势的变化?新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学生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获得‘自主学习力’……”等问题展开探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有“灵性”的教学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教学课堂,让课堂“灵动”起来,让课文“生动”起来,让学生的口与脑“互动”起来。
在本书中,作者杨华当老师将“灵动课堂”概念分列为四章,前两章为方法指导,主要从理论层面阐释高中语文灵动课堂的重要性、主要特点和表现、建构艺术等。后两章为实践运用展示,主要从实操层面对灵动课堂的构造进行示范。从而帮助广大语文教师破解语文教学难题,实现专业成长。
關於作者:
杨华当,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芙蓉教学名师、教师培训师,邵阳市首批高层次人才、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理事,高中语文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37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主编《名师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同步作文》《湘考王?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指导》《高中新课标同步攻略》《作文章法》等。
目錄
第一章 语文教学呼唤灵动课堂
时代呼唤语文灵动课堂
高中语文灵动课堂教学艺术概说
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
让语文课堂充满“动”感

第二章 灵动课堂的建构艺术
守住课堂阵地,尽展师生才华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创新
演读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让课堂闪耀批判性思维的火花
批判性思维在常态阅读教学中的落实
批判性思维在常态作文教学中的落实
发挥教学智慧,营造灵动气氛
练好自身功,上好灵动课

第三章 灵动课堂教学设计精选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与妻书》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设计
《芣苢》《插秧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线上教学,第二课时)
“青春礼赞”诗歌交流系列活动教学设计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第四章灵 动课堂教学实录精选
《将进酒》课堂实录
《百合花》《哦,香雪》课堂实录(第四课时)
“探究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课堂实录
“写景抒情诗复习”课堂实录(节选)
“面对焦虑”辩论赛课堂实录(节选)
“抗疫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作文讲评课堂实录(线上教学)

后记
內容試閱
批判性思维在常态阅读教学中的落实
余党绪老师提出,我们的阅读要从印证性阅读向思辨性阅读转型。
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多时候还是充斥着惯性与惰性的阅读。我们往往会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来“印证”某些结论,而这些结论,或源于自己的直觉,或来自他人,甚至也不乏道听途说的。这种阅读我们称为“印证性阅读”。印证性阅读是一个不断“印证”已有结论的阅读过程,阅读的积累仅仅是数量的叠加,而少有情感的冲击与思想的碰撞,难有认知的升级与知识的更新。这样的阅读方式让我们很难走出自己的局限,也难以跨越已有的定论、权威与传统,我们要么在重复自己,要么在重复他人,极易导致思维的停滞与僵化。
思辨性阅读则将理解与判断建立在质疑与反思之上,强调阅读中的独立思考意识、分析论证的具体过程以及理性反思的能力,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具有逻辑性、辩证性与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获知真相,探求真知。一旦有了质疑与反思,我们便有可能走出文本的表象,避免对自己与他人的简单重复,走进文本的深处,发现文本特有的意义与价值。
印证性阅读与思辨性阅读的区别,表面上看仅仅多了一个质疑与反思的环节。但实际上,二者的价值设定与思维方式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在印证者眼里,意义是现成的,读者只是一个接受者、一个顺从者、一个复制者;在思辨者看来,文本与世界的意义是自己构建的,他始终保持着与文本的对话,保持着独立的自我判断。从印证性阅读到思辨性阅读,意味着阅读方式的转型。
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成少华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比如,对课文的传统观点提出疑问:《六国论》中六国破灭的原因真的是“赂秦”吗?对课文中的论证方式提出疑问:《过秦论》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能有效论证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吗?对课文中的结构思路进行商榷:《师说》的中心论点到底是哪一句?对课文中的某一内容展开讨论:结合文本,尝试关注“小石潭”“八愚”具体位置的争议。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
1.情感思辨
通过思辨文本中表现的情感,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与妻书》一课教完了,我抛出了一个富有思辨性的问题:文章既表现了林觉民感人至深的“儿女情”,即对妻子情真意切的小爱,也表现了他勇于献身的大爱,那么你最欣赏的是他的小爱还是大爱呢?
学生发言示例如下:
我最欣赏的是他的小爱。从他给妻子写的信可以看出,林觉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丈夫,他对妻子陈意映的爱是有担当的爱,而且这份爱表达得真挚、深沉,泪珠和笔墨齐下,可谓情深意切。从信中回忆的三件事情(生死之论,月夜诉衷情,醉酒解痛)更是可以看出,他对妻子的眷恋之深、感情之挚。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我最欣赏的是他的大爱。他选择赴死是为了救国,舍身是为了所有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他是要牺牲个人幸福而成就全民幸福。他是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他视死如归,满怀革命豪情。《与妻书》一文表现出了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令人感动。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于是我趁机补充:林觉民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正是这种舍身为国的精神,聚集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这才有了共产党,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林觉民只是无数革命志士中的一个,这样的精神代代传承。我还补充了一则材料。
1928年,革命烈士陈觉就义前写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节选自网络,与原文恐有异。在此仅作为参考资料):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已有身(孕),不可因我死而过于悲伤。他日无论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会来抚养他(她)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选择一些给他(她)留作纪念。
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
............
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总结:革命志士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爱国爱家、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担当责任、秉持家国情怀、发扬共产党人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2.文体技法
教材选取的文章虽然都是经典名篇,是我们学习的范例,但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看,不少文章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师说》是韩愈议论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阐述了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了“耻学于师”的风气。文中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和必要性,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也表现出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对后代影响深远。《师说》一文的学习,重思辨、重交流,教师应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那么如何对这样的经典作品进行批判性阅读教学呢?
我曾尝试从文体入手、从议论文的三要素入手指导学生展开批判性阅读。
问题探讨: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从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来看,你觉得有哪些方面还不够严谨?小组讨论后形成集体意见并派代表发言。
学生的发言中还真出现了一些比较有见解的意见:
文章的中心论点禁不起推敲。参考书给出的答案和老师课堂的分析结果,都表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按照常理,中心论点应该要统领全文的论证。可是我们发现作者在下文阐述的几个分论点:老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求学的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择师的标准和态度(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引述孔子的言行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几个分论点都是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来论证的吗?好像只有最后一个方面是围绕“古之学者”来分析的。文中的论证有一定问题。比如“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包含了三个方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我们再来看前面的论证:“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个论证只可以得出“无长无少”的结论,不能得出“无贵无贱”的结论。文中的论据前后矛盾。“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可见韩愈认为教给孩子一般性技能的人不是他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可是在后文中他又公开称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的行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本就是一些以技能来谋生的人,他们向老师学习的也一定是技能性的知识啊。
3.字斟句酌
这是我所在的工作室的蒋胜兰老师试上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杨成武的《长征胜利万岁》一课时出现的一个小插曲。介绍时代背景、厘清文章主要事件、讨论文章的写作技巧......课程有条不紊地推进。在下课前5分钟的时候,她想让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收获,目的是了解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是否感受到了革命者的战斗激情,是否达成了“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
片刻沉默后,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我可不可以说说我的一点个人看法?”老师犹豫片刻后说:“当然可以。”这个学生鼓起勇气说:“我觉得课文中‘迂回敌人左侧’一句不对,因为‘迂回’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可改为‘在敌人左侧迂回’或者‘迂回到敌人左侧’。”
听他这么一说,蒋老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这时,更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的“中”字如果删去,句子更简练,搭配也更恰当;
“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中的“在”字似乎是多余的,可以删去;
“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中“纪念”与“功绩”不能搭配,因为“纪念”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不能是“功绩”;
“搬去前进路上的障碍”一句中,“搬去”改为“扫除”可能更恰当;
“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一句读起来挺别扭的,不如在“手里”前面加个逗号,或者改为“在一旁的战士手里握着枪”;“只要一声令下,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一句中,“一声令下”前面要加个主语,因为前文提到了好几种情况,到底是谁“令下”,不明确;
“宣布大会休息一下”中,“休息”的主语是“大会”,这可以算是主谓搭配不当;
............
同学们越说越有劲,他们勇于质疑问难,敢于向权威挑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于他们说得津津有味,老师没有阻止他们,拖延了很久才下课,但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却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课上得中规中矩,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多,倒是后面学生的即兴发言使课堂有了特色、有了活力、有了亮点,使整个课堂出现了高潮。尽管同学们的意见有些方面不一定正确,但他们的思维很活跃,而且他们身上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敢于挑战权威,其思维极具批判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