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HK$
74.8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HK$
140.8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HK$
83.6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HK$
75.9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HK$
96.8

《
性别:女(随机图书馆01)
》
售價:HK$
75.9

《
最后的门徒——我与李小龙回忆录
》
售價:HK$
74.8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HK$
47.1
|
內容簡介: |
地方志作为一地之“百科全书”,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多重功能,有史学和地学双重属性。其所述舆地、政典、人物、掌故、物产、风俗等,是小说家叙写地方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经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当代小说创作向“地方”“民间”下潜的背景下,地方志所载的丰富内容,正日益成为当代作家构造“地方”形象,进而营构多样化的“中国”的重要取径。地方志的自然之气、生活气息、历史气运,融创出当代中国小说审美与人文、美学与历史的深度融合。
当代作家以地方志作为小说创作的资源,析取的是地方性的小历史,其与国家大历史的互动与缠绕以及夹杂其间的人物命运的起伏与更迭,生发出无限的历史、时代、生命况味。地方志中的地方性的自然地理事物,如山岳、河道、草木、鸟兽、桥梁、津渡、村镇、巷陌等,在作家铺排、腾挪与虚实转换之间,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空间审美意象。
地方志对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不单是题材、故事、人物与场景,还影响到小说家们的小说观念、文体观念以及小说语言、修辞手段、写人叙事的方法,这是因为,地方志作为一种史学、地学的专书,它本身就有惯有的体例和文体风格,有其特有的叙事手段,当代小说家在借用地方志完成其小说创作时,常常在文体格式、语体格式、写人叙事和描摹自然的方法上移植、挪用地方志的经验,为我所用,造出别具“类方志”特色的小说体式。
|
關於作者: |
周保欣,男,1968年出生,安徽肥东人。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地方路径起源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项目编号:21ZD&266)”首席专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华文摘》《学术月刊》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等专著3部。多项成果获得教yu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文艺评论奖等。
|
目錄:
|
导论 地方志作为当代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史地之学”与当代小说的方志性问题
第二节 “方志小说”的历史观照与现实逻辑
第三节 本书的问题意识、核心概念、方法与体例
上编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类型及诗学传统
第一章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舆地”诗学
第一节 以名示意、地学景观与“小说地名学”
第二节 微观地理与小说“史地学”
第三节 方位地理观与小说的文化观念
第四节 作为小说叙事学的地理
第二章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名物”写作
第一节 “物”与“观”:小说的时代风习
第二节 “名实相怨”与小说的“风雅正变”
第三节 “物”的哲学与小说修辞学
第四节 名物与“小说”观念、小说史反思
第三章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博物”写作
第一节 道心即自然:《山本》的“写物”观
第二节 “连续的世界观”与《山本》的混沌美学
第三节 《山本》“写物学”的现代性问题
第四章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史传”传统
第一节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地方志与“非遗”的生命史
第三节 大历史与小历史:对话与潜对话
第四节 地方志与历史叙事中的“人-地”关系
第五章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风学”传统
第一节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风俗画”
第二节 地方志与小说地方伦理
第三节 地方志与小说的信仰地方性
中编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地理及空间诗学
第六章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村落”叙事
第一节 地方志与“村落”的形态构建
第二节 文学地方志及其“村落”叙事
第三节 地方志与“村落”文化的物态化
第四节 地方志之于当代“村落”叙述的启示
第七章 地方志与当代小说的“寺观”写作
第一节 符码再现与“寺观”想象机制
第二节 去地方性与“寺观”书法及其含义
第三节 寺观书写与“伪”方志诗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