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卢浮宫全史

書城自編碼: 388055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法]乔治·普瓦松 著,姚想,孔庆敏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91077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你就是性子太直
《 你就是性子太直 》

售價:HK$ 57.3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特装版)
《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特装版) 》

售價:HK$ 193.2
汗青堂丛书135·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
《 汗青堂丛书135·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 》

售價:HK$ 135.7
可可·香奈儿:我没时间讨厌你
《 可可·香奈儿:我没时间讨厌你 》

售價:HK$ 64.4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

售價:HK$ 112.7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售價:HK$ 112.7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售價:HK$ 102.4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售價:HK$ 7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6.6
《 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枢纽》兄弟篇,一本书读通西方文明演进历程) 》
+

HK$ 201.6
《 世界战争史 》
+

HK$ 117.6
《 帝国日落 》
+

HK$ 105.6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征服美洲 》
+

HK$ 105.6
《 万物皆可测量:1250—1600年的西方 》
+

HK$ 205.0
《 失落的文明:古代中国 》
編輯推薦:
◆ 本书被誉为“一部与卢浮宫齐名的全史”。
◆ 本书在前人的诸多尝试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卢浮宫的辉煌历史,从建筑、艺术、政治、收藏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反映了法国这八百年岁月中的风云变幻。为了更详尽、更生动地讲述这座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卢浮宫的历史,作者以历史为脉,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追溯在卢浮宫发生、与卢浮宫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结局,从而更好地还原了卢浮宫在法国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诸多的收藏、不断改造的建筑间可窥见历史的碎片,因此,本书不仅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上浩瀚而详尽,还蕴含了对悠悠岁月间所发生的的历史事件的反思,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一个普通的卢浮宫参观者,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心灵的启迪,引发他们的思考。
內容簡介:
卢浮宫,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每年都会吸引数千万的游客,举世瞩目。
卢浮宫非一日建成。 从初的城防城堡、王宫宫殿到世界一流博物馆,这中间经历了800载的悠悠岁月。 《卢浮宫全史》是一部建筑史,始于腓力·奥古斯都时期,昔日城堡遗址的重见天日揭开了卢浮宫的历史序幕;是一部装饰艺术史,这座王室宫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各种修建、改造、修葺,后经过当代艺术家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卢浮宫;是一段政治史,宫墙内外,阴谋与流血、革命与凯旋在这里轮番上演;后,是一段收藏史,它追溯了五个世纪以来从古埃及的文物到近现代绘画大师的杰作数十万藏品的踪迹—卢浮宫囊括了成千上万的艺术瑰宝,令其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殿堂。
这本浩瀚详尽的《卢浮宫全史》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乔治·普瓦松的匠心之作,被誉为“一部与卢浮宫齐名的全史”。
關於作者:
乔治·普瓦松 (Georges Poisson),法国历史学家,法国文物保管主任官员。他在法国建筑史和艺术史领域深有造诣,在卢浮宫工作多年,多次见证并参与了卢浮宫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除此之外,他还致力于艺术教育和文化遗产事业,促进了卢浮宫学院的发展,对法国的文化遗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建筑历史的专家,他还在卢浮宫学院、巴黎三大等多所高校任教,出版了70多部著作。
目錄
章 腓力·奥古斯都
第二章 堡垒和监狱
第三章 智者查理
第四章 庆典和流血下的重生
第五章 创建者亨利
第六章 走向方形庭院
第七章 新兴君权统治下的卢浮宫
第八章 大衰败
第九章 “艺术之城”?
第十章 大革命在卢浮宫
第十一章 拿破仑博物馆
第十二章 国王归来
第十三章 资产阶级王朝下的博物馆
第十四章 共和国时期的博物馆
第十五章 大卢浮宫初期
第十六章 历经磨难
第十七章 首次翻新
第十八章 复苏
第十九章 作家部长
第二十章 大卢浮宫
第二十一章 首座世界博物馆
第二十二章 宫墙之外的卢浮宫
內容試閱
序言
在游客眼中,卢浮宫首先是一座博物馆,因为它所囊括的奇珍异宝种类之多、维度之广,任谁都没有胆量轻易给它下出其他定义。卢浮宫虽然不是一部“百科全书”,也不能说其“包罗万象”,但它涵盖的领域是难以计数的。特别是藏品,更以其丰富、珍贵、独特和具有永恒的研究价值而举世闻名,还常常受邀前往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巡展,以飨世人。
卢浮宫的历史也是一部建筑史。它为我们留下了从腓力·奥古斯都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的几乎法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建筑。近在咫尺的中世纪城堡主塔与当代的玻璃金字塔,以及不计其数的、划时代的建筑装饰,都在持续、奋力地书写着它们的时代新篇章。
卢浮宫还是一座宫殿,法国重要的“历史大戏”都曾在这里上演。从不断更迭的王室、宫廷,到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法兰西历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我们至今都无法准确估量这场暴行的起因及其野蛮程度;法国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在离开卢浮宫经过铁器街时遇刺身亡;而孔奇诺·孔奇尼被暗杀的事发地,就在当今卢浮宫方形庭院的中央;接下来,卢浮宫又迎来了路易十四的统治初期,它参与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军事胜利及文学辉煌,而奢华之至的凡尔赛宫则见证了路易十四统治的衰败晚期;命途多舛的伟大艺术家雅克-路易·大卫在其卢浮宫的工作室里,用画笔将法国大革命描绘得栩栩如生;拿破仑·波拿巴则在这里开启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830年、1848年及1871年,卢浮宫在法国的3次革命后奇迹般地化险为夷;接着,卢浮宫又迎来了“二战”中被德国占领的那段“戏剧性岁月”。
此外,卢浮宫中的各种艺术学院层出不穷。整个启蒙时代,法国的艺术创作都沉浸在纷乱动荡的氛围中,艺术家们将住所和工作坊都设在了卢浮宫。
后,让我们先下一个暂时的结论:卢浮宫这座“宫殿”,终彻底地变成了“博物馆”。
关于卢浮宫的书籍写作,前人已有诸多尝试,然而我们依旧决定拾起笔,尝试再次去书写这部浩瀚的史实巨著。我们在写作本书时,试图囊括方方面面,也不打算隐去对历史人物、事件或结局的审慎反思——有出自专业视角的思考,也有作为普通参观者的发问。在此,我要对不吝赐教的各专业同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正文(节选)

诚然,我们先想要了解的是:卢浮宫,这座世界上著名的宫殿之一,在八个世纪前因何得名、其意义到底何在。可惜的是,几乎所有语言学家后都宣布放弃解释权。有人说,卢浮(Louvre)这个词可能源于lower,在撒克逊语中指“设防之地”;也有人说,它可能来自于rubra,在晚期拉丁语中指“红色”;还有人说,可能源自一个以ara结尾的凯尔特语单词“河流”。如果非得找到一个词,我倾向于认为是lupara或者lupera(该词出现于1180年前后),可能并不是指用于猎狼的屋舍,而表示在那段时期经常受到这些猛兽侵扰的地方。这从逻辑上来看合情合理,因为在几个世纪里,法国的乡下和郊区野狼肆虐,人们与野狼的斗争直到19世纪才结束。如今,野狼卷土重来……当我们再次探寻“卢浮(Louvre)”一词的意义时,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无知。即使是对1057年出现的“凡尔赛(Versailles)”一词的含义,时至今日,我们也是一知半解。
尽管如此,对这座从堡垒演变而来的宫殿的创建者的身份却无需质疑,我们很确定就是腓力·奥古斯都。这位15岁加冕(1180年)的国王和墨洛温王朝的所有先王一样,把自己的王宫定在了西岱宫。然而当王国传到他手上时,已是四面楚歌,周围的封建大领主们无时无刻不在窥伺国王的宝座。尤其是邻近的金雀花王室,正伺机通过武力夺取他的王冠,并从1187年开始就不断付诸实践。对于这位年轻的君主来说,为了捍卫既有秩序,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给他这弱小王室所掌管的主要城市修筑防御工事,如圆形高塔(布鲁日、希侬、奥隆河畔丹)和城墙(亚眠和默伦)。
在所有的城池中,都城巴黎一直是受外来入侵者或暴动的领主们威胁的城市,因为其地理位置一方面邻近北部边界,另一方面位于塞纳河河畔—这条河从诺曼人的时代开始就是著名的入侵通道。其实,腓力·奥古斯都的祖父路易六世在位期间,就曾考虑过要在夏尔瓦内(现布吉瓦尔)的河岸上建造城堡。
都城城防必须要有坚固的壁垒,尤其是国王在这节骨眼上还不得不前去参加十字军东征—虽然并非出于热情,但教皇之命不可违。1190年,国王腓力二世在出发前,命令巴黎城中的居民修建一道坚固的城墙,围住河流右岸的巴黎城,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其一,对抗外来侵袭;其二,鼓励商人和手工业者们在这座有安全保障的城池中安家落户。考虑到自身利益的巴黎市民,花费了十年时间修建起这道城防壁垒。如今我们依旧能够找到它的些许遗迹,虽然现在看来它并不能用于城防。
国王很快便履行完圣战的职责,只不过为了避免落人口舌,他直到1191年才得以返回,检视工程状况。好像也是从那时开始,建造卢浮城堡的念头萌生了。北边的城墙还在建设,不久后国王获取了巴黎左岸的领导权,在河的左岸也开始修建城墙。但那时,河右岸的保护措施还不尽完善,同时来自西边的危险也渐渐逼近。英国人已经扩张到吉索尔地区;1087年,后来命丧诺曼底的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攻占了巴黎附近的要塞芒特。另外,塞纳河边还有一些敌人,随时可能包围南边的城墙和角塔(就在今天的艺术桥处),并且通过塞纳河绕过城墙。位于圣日耳曼奥赛尔地基上的陡坡,距离塞纳河几百米远,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且在此之前,这里就矗立着卢浮圣托马斯教堂,教堂受圣徒托马斯·贝克特庇护,建成于1187年前。托马斯·贝克特于1170年遭人暗杀,两年后被追封为圣者,卢浮圣托马斯街则一直留存到了19世纪。和修建伦敦塔时的境况一样,当时这里也必须修建一座前哨建筑,以备城防之用,所以国王于1191年至1202年回都期间,做出了修建卢浮塔的决定。这是次明文提到“吾之卢浮塔”。1202年应该就是它建成的年份了,这一年,腓力二世支付了窗户配件的费用,还把葡萄美酒赏给了守卫的市民,这大概就是今天博物馆中鸡尾酒会的起源。
城墙外河岸边的陡坡上无人居住,可能零星散布着几个渔夫的草棚。腓力二世决定在为巴黎主教府和圣德尼修道院购买的这片土地上修筑防御工事,此重任可能是由国王亲自组建的军事工程师团队负责。他自然而然地借鉴了西岱岛上用四边形的城墙包围城堡主塔的模式。工程开始于1203年的总账目前,这是法国封建君主统治下的份预算,其中提到了奥隆河畔丹的城堡主塔,并明确规定它的规模大小要依照壮观完美的巴黎主塔。
在《豪华时祷书》 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座高塔的上半部分,锥形的塔顶耸立在突堞之上。在1983—1984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保存良好的7米高的塔底,这足以让我们想象出整座塔的外观:一个直径长15米、高30多米的圆柱体,由经过精雕细琢的石块组成(时为巴黎的建筑)。这座塔只能通过南面的一座小吊桥(桥墩已被发现)与外界相连,经过吊桥再穿过一扇铁门可以直达二楼。不过里面还有一口井和一方蓄水池(方形庭院的路面上还留有它们的孔洞),当城堡被围攻时,它们还能确保内部的供给。
对于这座城堡主塔的内部构造,我们目前了解的并不多,里面可能有好几层楼,每层楼都有带拱顶的房间。据记载,楼层之间由“一座石制的大旋转楼梯”相连,但楼梯并不豪华。当时这里是一处集国防和军火库为一体的机关,驻有士兵,而且还是一座监狱。布汶战役后,背叛国王的佛兰德斯伯爵斐迪南成为俘虏,他被一辆由两匹马拉的小车押送到了巴黎。我们可以在《埃诺编年简史》中看到表现这一场景的图画,画中的卢浮堡显得十分怪诞。他在城堡中被关了整整8年,因为他的妻子不能也不愿意支付5万里弗尔作为赎金,不过后她还是用里尔、杜埃这两座城池以及相对较低的赎金换回了他的自由。我们不知道那里的拘禁条件能否与他那高贵的血统相匹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