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技术的本质

書城自編碼: 387567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美]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著,曹东溟 王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906281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为你沦陷
《 为你沦陷 》

售價:HK$ 56.2
校园欺凌
《 校园欺凌 》

售價:HK$ 59.8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售價:HK$ 82.8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售價:HK$ 153.6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售價:HK$ 105.6
黑海史:从历史涟漪到时代巨浪
《 黑海史:从历史涟漪到时代巨浪 》

售價:HK$ 115.2
楼边人似玉
《 楼边人似玉 》

售價:HK$ 56.2
我,毕加索
《 我,毕加索 》

售價:HK$ 60.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5.8
《 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 》
+

HK$ 124.9
《 影响力(全新升级版)2021新版 “影响力教父”罗伯特·西奥迪尼新作 》
+

HK$ 109.7
《 变与不变 》
+

HK$ 331.1
《 价值+投资中那点事 》
+

HK$ 228.2
《 价值+影响力 》
+

HK$ 121.9
《 乔布斯、禅与投资 》
編輯推薦:
复杂性科学奠基人、技术思想家、“熊彼特奖”得主布莱恩?阿瑟经典之作!
技术理论体系的先河之作!谷歌Java程序开发的灵感源泉。重塑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对科学、技术、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全新见解。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欧洲科学院院士张翼成、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清华大学教授陈劲、东北大学哲学系教授包国光、谷歌公司前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普利策奖得主理查德·罗兹等联袂推荐。
湛庐典藏大师系列。
湛庐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技术,是一个异常美丽的主题,它不动声色地为人类创造了财富,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改变了人类存在的方式。尽管技术如此重要,却少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深入思考技术。我们了解技术的原理,却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我们深思技术的意义,追问技术到底能否决定人类的历史,但是关于“技术”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并没有达成共识。
本书作者布莱恩·阿瑟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技术是“活生生”的,它有自己的进化方向,也有自己的“行事”逻辑,甚至技术自身正在变为“生物”。技术在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本书构建了关于技术的理论体系,阐明了技术的本质及其进化机制,是技术思想领域的开创性作品,帮助我们重新看待科学、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關於作者:
布莱恩·阿瑟
知名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先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硕士和运筹学博士,37岁就成为斯坦福大学年轻的经济学教授。
1987年获得“古根海姆奖”,1990年获得“熊彼特奖”。
1987年进入圣塔菲研究所,投身跨学科的复杂性科学领域。1988年,主持圣塔菲研究所的重要研究项目。他是圣塔菲研究所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复杂性科学的奠基人,并因贡献突出而荣获首届“拉格朗日奖”。2019年,他因为在复杂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获得“引文桂冠奖”。
对于技术与科学、经济之间的关系,他见解独特,是一位技术思想家。
目錄
赞誉
推荐序一 路径依赖性:人口、经济、技术
汪丁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推荐序二 了不起的阿瑟
张翼成
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士大数据与网络科学中心主任
新经济体系的奠基之作《重塑》作者
推荐序三 打开“技术黑箱”的一个新尝试
包国光
东北大学哲学系教授
前言 技术的追问

01 问题
缺失了本质的技术
技术的进化
组合进化
本书的主题
02 组合与结构
技术结构的形成
为什么要模块化
递归性及其重要性
03 现象
技术的本质
有目的的系统
捕捉现象
技术与科学
04 域
域定
设计就如同语言表达
参与的世界
05 工程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标准工程
解决问题的工程
组合与解决方案
未来的技术构件

06 技术的起源
什么样的技术才算新技术
找到一个基本原理
概念的物化
基于现象的发明
什么是发明的核心
因果性金字塔
科学与数学中的发明
发明与新的构件
07 结构深化
内部替换
结构深化
锁定与适应性延伸
08 颠覆性改变与重新域定
域是如何进化的
经济的重新域定
经济中的时间
创新与国家竞争力
09 进化机制
组合
机会利基
核心机制
关于进化的一个思想实验
技术进化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10 技术进化所引发的经济进化
经济就是技术的一种表达
结构性变化
解决方案带来的新问题
11 我们的立场是什么
技术具有生物属性,反之亦然
繁衍性经济
纯粹秩序与混质活力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技术
注释
译者后记
內容試閱
技术的追问

人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常会碰到一些没办法解答的问题,它们可能就此盘踞于心,很久都无法释怀。我是17岁开始接受电子工程本科教育的,我很快就意识到,其实我并没有真正理解我所学的东西的本质,即什么是技术真正的本质。尽管那时我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我认为那只是因为我的数学还不错。教授们解释道: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是经济中关于机制和方法的研究;技术是工业过程中的社会知识;技术是工程实践。但是所有这些答案似乎都不能令我十分满意,没有哪个答案触及“技术的本性”(technology-ness)这个层次。因而对我来说,它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

后来,到了研究生阶段,我转而开始着迷于经济是怎样发展并建构起来的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明显,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从技术中产生的。毕竟,在某种意义上,经济不过是通过明智地组织技术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故而它也会随技术的进化而进化。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技术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经济又是如何引发技术的?准确来讲,技术到底是什么呢?这样一来,我就又回到了老问题上。
其后的很多年,我都没有再过多地思考这个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我开始研究收益递增理论时,我的注意力才被重新拉回到技术上。技术,是新的技术产品和生产工艺(例如早期的汽车)通过被应用和被采用而获得改善,之后再获得进一步的应用和采用,在被采用的过程中形成正反馈或收益递增。收益递增向经济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有两种收益递增的产品(也可以指两项技术)相互竞争的话,领先的那个就有可能进一步领先,并因此主导市场。但是终赢家却无法确定,其中会有多种可能性。那么赢家是如何被选择的呢?在我的理论进路中,是允许这种随机事件发生的,它会被内在的、连续的正反馈所放大,可
以随时间随机地选择结果。如果我们将其看成某种程度的随机过程,我们就可以分析收益递增的情况。这样一来,思路顿开。

为了寻找合适的例子,我从1981年开始关注具体技术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些考察对我的理论建构都很有帮助,但实际上吸引我的并不是那些直接与收益递增相关的技术,而是在技术呈现之初,那些看起来模模糊糊的状态。我意识到,新技术并不是无中生有地被“发明”出来的,我看到的技术的例子都是从先前已有的技术中被创造(被建构、被聚集、被集成)而来的。换句话说,技术是由其他的技术构成的,技术产生于其他技术的组合(combinations)。这个观察结果看起来太简单了,以至于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并不特别重要,但是我很快意识到,如果新技术是从已有技术中建构出来的,而且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看的话,那就意味着技术自己创造了自己!后来,我接触到了弗朗西斯科·瓦雷拉(Francisco Varela)和温贝托 · 马图拉纳(Humberto Maturana)的自创生系统理论(self-producing systems)。我知道,如果我直接采用“技术是自我创生的(autopoietic),或者自我创造的(self-creating)”这样的阐述,其实可以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根本不知道瓦雷拉和马图拉纳。当时我能做的只是观察这个自我创生的对象的宇宙,惊讶于这种自创生的结果。
我逐渐意识到,“组合”可能是弄清楚技术的发明与进化的现实机制的关键所在,在此之前,这些想法还没有被技术思想家认真思考过。我在20世纪90年代对一些机制有了一些想法,并在1994年发表过关于结构深化的文章。与此同时,我也对其他理论有了一些模糊的理解。
20世纪90年代,我曾研究了一些其他议题,主要是关于经济中的复杂性和认知的议题。直到2000年,我才又开始回过头系统地思考技术以及技术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我慢慢悟出,除了“组合”,还有其他原理也在起作用。技术是由部件和零件(集成件和次级集成件)构成的,而集成件自身也是技术。所以技术有一个递归性的(recursive)结构。而且我认识到,每个技术都是建立在某个现象,以及从该现象挖掘出来的某种或几种效应之上的。因此从整体来看,技术是通过捕捉现象并对之加以应用来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也认识到,经济并不太像我接受的教育所暗示的那样,是技术的集装箱,经济是从技术之中产生出来的。经济是从满足我们需要的生产性的方法、法规和组织性安排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经济是从捕捉现象及之后的技术组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02 组合与结构
当我们说“技术”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令人烦恼的是,无论是从字典中,还是从技术思想家的著述里,我们得到的答案都很模糊。他们说,技术是知识的分支,是科学的应用,是一门对技术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或者是一种活动。牛津词典以一种可爱而又一本正经的方式解释道:“技术是机械艺术的集合,它是一种文化用来运转经济和社会的资源。”可以推测,这里所说的“机械艺术”是指特定的方法、实践或者装置,它们被某种文化加以利用,从而使其发挥经济或社会功能。
所有这些说法可能都没错,况且词语本身通常就有多重含义。但是如果我们接受了以上说法,技术难道就真的是“知识”,或者是“科学的应用”,或者是一门学问,或是某种“实践”、某个“集合”吗?能同时涵盖所有这些含义吗?概念界定之所以事关重大,是因为我们如何看待技术将决定我们如何看待技术的产生与形成。如果技术是“知识”,那么它一定和知识有同样的起源方式;如果它是“实践”,那么它一定是通过“实践”产生的;如果它是“应用科学”,那么它一定以某种方式从科学中衍生而来。如果这些定义隐含着我们对技术的理解,那么事实上它们并没有被很好地融合起来,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其中。我将回到第1章所说的3个原理,并着手从头开始定义技术。
技术的3个定义:
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技术是可供某种文化中利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
首先,我将给出本书将会用到的3个技术定义。个也是基础的一个定义: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对于某些技术(例如炼油)来说,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另一些技术(例如计算机)来说,其目的可能就比较模糊又多重,甚至是在不断变化。作为手段,一项技术可能是一种方法、过程或者装置,比如一个特定的语音识别算法,或者化学工程中的过滤法,或者柴油发动机。
技术也可以是简单的,比如一个滚动轴承;也可能是复杂的,比如波分多路复用器;它们可能是物质性的,比如发电机;也可能是非物质性的,比如一种数字压缩算法。但无论如何,技术总是完成人类目的的一种手段。
我会用到的第二个技术定义是复数性质的: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assemblage)。比如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它们是许多技术和实践构成的集合或者工具箱。严格说来,我们应称它们为技术体(bodies of technology)。但是由于用“技术”来指称“技术体”已经非常普遍,因此我将继续采用“技术”这一称谓。
我用到的第三个定义是:将技术视作可供某种文化中利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牛津词典称之为“机械艺术的集合”,韦氏词典表述为“人类创造物质文化的手段的总和”。当我们指责“技术”加速了我们的生活,或者说“技术”是人类的希望时,我们指的就是总体意义上的技术。有时这种含义逐渐变成了一种集体活动,比如,当我们说“技术就是与硅谷相关的一切”的时候。我把这也当作整体意义上的技术的另一种说法。技术思想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称这个整体为“技术元素”(technium)。我喜欢这个词。但是在本书中我还是使用惯常的说法——“技术”。
我们之所以需要以上3个定义,是因为它们的意义不同,所属的范畴不同。每个范畴下的技术的形成和进化都不同。作为一项单数意义上的技术(technology-singular)——例如蒸汽机,是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而产生的,并通过修正它的内部构件得以发展;作为一项复数意义上的技术(technology-plural)——例如电子,则往往通过围绕某些现象和器件建构起来,并通过改变它的构件和实践而得以发展;而作为一般意义的(technology-general)——所有过去和现存技术的总和,则产生于对自然现象的应用,并随着由旧要素组合而成的新要素的形成,有机地成长起来。
在本书中,我将会更多地涉及第二个和第三个技术范畴,特别是关于技术的整体是怎样进化的问题。但是,本章我将集中讨论单数意义上的技术,因为技术集合是由单数的技术,即一个一个的技术组成的,所以我们需要确切地弄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以及什么是这些单数意义上的技术所共享的逻辑。
技术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装置、一种方法或一个流程。技术提供功能,功能指技术要执行的某一类任务。
如前所述,技术是完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它可能是一种装置、一种方法或者一个流程。一项技术就是要做点什么,要执行一个目的。为了强调这一点,我有时会把技术看作可执行的(executable)。但这在我们开始进行实际的阐述时,会有一点麻烦。比如把铆接机看成可执行的技术很容易:它被“激活”就是要完成一项特定任务。但是我们如何对待那些好像不能被“激活”的技术呢?比如一座桥——一座桥是可执行一个目标的吗 ? 那么一座大坝呢?我的回答是,这里的每一项技术都有一个进行中的或者预设的任务要执行。桥要承载交通,大坝要储水或提供能量。如果不出意外,这些技术都应该时刻发挥效力。在这个意义上,
每个技术都在执行任务,所以说技术是可执行的。
还有一个贯穿全书的词是实用功能(functionality),技术提供实用功能。实用功能是指技术要执行的某一类任务。例如GPS(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就是它的功能。GPS有许多特殊目的:飞机导航、地面定位及巡航,但是当我们在一般意义上讲GPS的目的时,GPS就是提供定位功能的一种手段。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