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俗世俗民

書城自編碼: 387473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陈平原 王尧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56131976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6.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售價:HK$ 177.6
严禁造谣
《 严禁造谣 》

售價:HK$ 59.8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售價:HK$ 118.8
文史星历:秦汉史丛稿
《 文史星历:秦汉史丛稿 》

售價:HK$ 141.6
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
《 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 》

售價:HK$ 106.8
深度营销:成就营销领导力的12大原则(麦肯锡年度经管好书,12大原则揭秘营销本质,带好团队就是从领导力到影响力!)
《 深度营销:成就营销领导力的12大原则(麦肯锡年度经管好书,12大原则揭秘营销本质,带好团队就是从领导力到影响力!) 》

售價:HK$ 69.6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售價:HK$ 105.6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售價:HK$ 66.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2.4
《 城乡变奏(漫说文化丛书再续新章;北大陈平原主编;汇集余华、莫言、汪曾祺等名家;用文字关照40年来的城乡变化。) 》
+

HK$ 64.8
《 国学浮沉 》
+

HK$ 64.8
《 边地寻踪 》
+

HK$ 67.2
《 家庭内外 》
+

HK$ 67.2
《 世间滋味 》
+

HK$ 64.8
《 爱书者说 》
編輯推薦:
三十年前风靡中国的漫说文化丛书,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携手十二位中青年实力派学者,再续新章。陈平原总编、总序,讲述编选原则与架构。“漫说文化丛书续编”,从改革开放起编选,直到2020年,记录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变迁。漫说文化丛书 漫说文化丛书续编,两个甲子的风起云涌,鸟语花香,借助千多篇散文得以呈现。一部以文学为经、以文化为纬、兼及思考与休闲的专题散文集,一套文章好读、装帧好看的小书。民与俗,不只是古老悠远的传说中那些不易闻见的奇风异俗和神秘事物,他者体味的异文化的陌生感带来的审美冲击,不过是当地世居者寻常日子里的喂马、放牧、烹饪、歌唱……40载岁月变迁,国人的精神风貌早已今非昔比,这些传承千年的古老游戏也产生了或巨大或微妙的变化。54篇散文,书写40年中国世俗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史。《俗世俗民》汇集汪曾祺、阿城、莫言、李娟、王小波、杨绛等48位著名作家学者的54篇散文,记录改革开放40年来普通国人的生活史;回味游艺趣事,发掘礼俗之美,为文化追根溯源,为你的精神空间开疆拓土。“漫说文化丛书续编”封面插画由2023年美国传达艺术奖(CA奖)获奖者、插画师stano专门创作,切
內容簡介:
“民”与“俗”是学界持久探论的经典命题。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游艺玩赏、四方风谣、命运神鬼,蔓延为辽阔深邃的生活结构。其中有大片未被触及的精神空间,静待着勇于靠近的作家在这无数个人心绪的牵挂、冲突、羁绊中洞幽烛远。
《俗世俗民》选录汪曾祺、阿城、莫言、贾平凹、李娟、王小波、杨绛等48位作家的54篇描写民俗的散文,于幽微中记录历史,于寻常中洞见壮阔波澜,终汇聚成一部可以窥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近40年社会生活史变迁的佳作。全书共分五辑,“岁时引”一辑记录了一些难忘的重要岁时节令及相关经历;辑二“礼俗志”则讲述了有关节俗的特殊记忆;辑三“游艺录”侧重讲述一些节俗期间极具特色的“游艺”活动;辑四“四方风”主要讲述了不同地区的节俗活动,如邓云乡的《九九歌》、叶广岑的《吹鼓手》,都极具地域风格;辑五“信则灵”从传统文化和先民信仰中对现存的节令仪式追根溯源,寻找文化的根。
關於作者: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有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 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 晚清画报研究》《大学何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等著作三十余种。
王尧,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民间文学、民族文学、民俗学。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卷》等。
目錄
总序 | 陈平原
导读 :“我”与“他”的距离 | 王 尧

辑一 岁时引
龙舟竞渡话端阳 | 陈白尘
漫话中秋节 | 翁偶虹
龙年谈龙 | 柯 灵
盂兰盆会 | 新凤霞
除夕 | 斯 妤
请饮一杯屠苏酒 | 王春瑜
故乡的元宵 | 汪曾祺
节令 | 张中行
年糕 | 林斤澜
过去的年 | 莫 言
昔日, 昆明的节日大多数都是民间的……(节选) | 于 坚
遥看牵牛织女星 | 刘宗迪
清明 :拥抱自然的春天仪式 | 施爱东
扛标旗的少女——我的春节记忆 | 陈平原
“情人节”随想 | 黄天骥

辑二 礼俗志
遗嘱 | 黄苗子
老北京的“打鼓儿的”(节选) | 刘叶秋
劝酒 | 谌 容
绵绵土 | 牛 汉
礼俗——人文的“印记” | 舒 芜
闲话闲说 :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三十二 | 阿 城
木塔里甫的割礼 | 刘亮程
谈“助哭” | 钟叔河
的宁静 | 李 娟
我们的干爹“石山保” | 陈泳超

辑三 游艺录
看陕西民间美术随感 | 黄永玉
白云观 | 邓云乡
弈人 | 贾平凹
百灵 | 王世襄
秋山捉蝈蝈 | 王世襄
学拳 | 金克木
我与年画的半生缘 | 王树村
冰灯 | 迟子建
守望在田野 | 冯骥才
托包克游戏 | 刘亮程
说书艺术写新篇 | 流沙河

辑四 四方风
清明歌会丹青寨 | 叶 梦
吹鼓手 | 叶广芩
渊渊鼓音 | 周汝昌
闹元宵 | 邵燕祥
九九歌 | 邓云乡
牧人笔记·古歌 | 张承志
陶醉的鸭儿看 | 张承志
石宝山听歌 | 肖复兴
“子弟书”下酒 | 王充闾
粤歌 | 黄苗子

辑五 信则灵
对月下老人的系念 | 叶至善
祝由科的巫术 | 施蛰存
迷信与邪门书 | 王小波
占卜人 | 金克木
大刀会 | 高尔泰
十八扯 | 韩少功
搬沙鬼 | 吴藕汀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前言 | 杨 绛
编辑凡例
內容試閱
导读 :“我”与“他”的距离
王 尧
何谓“民”与“俗”,是学界持久探论的经典命题,如同“何为文学”,经久不衰,永无定谳。无论哪种阐释,都离不开观察者的自我定位。就本书选文而言,除学者的考证文章外,大抵可分两种 :一是对异文化的观看,一是作为民俗享有者的感受。前者关于自我与他者,后者则专注于自我本身,其间并无高下,差别在于观察者与对象的心理距离。横看侧看、远近亲疏之间,散文家在思想、美感和伦理中寻求平衡。
“我”与“他”
谈及民俗,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不易闻见的奇风异俗,那些神秘的事物,遥远或者古老。作者满怀好奇地进行人类学式的观察,体味异文化的陌生感带来的审美冲击,即便这些喂马、放牧、烹饪、歌唱对当地世居者只是寻常。
民俗是祖先总结的生活策略,它告诉我们何时该做何事、如何做,这些经验进而被接纳为集体性的行为模式,重复运转。日常生活原是庞大又琐细的复杂事务,如果没有民俗赋予其节奏和韵律,则不仅个人无法承担重负,群体关系亦无从协调。认可了这一点,便也可以推想,既然民俗是为了调和个体差异、朝向集体认同,那么它就只对这一群体内部的成员有意义,在群体以外则不再具有影响和约束力。然而一说到异域风俗,就难免跨文化比较,自然也会带来价值考量,甚至引发文化等级之争。“如果不能了解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和这些人的想法,就有可能出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立场上的分歧,使研究本身成为偏见。”(张承志《牧人笔记·古歌》)历史上,“东俗西渐,西俗东渐,其实很正常。”(黄天骥《“情人节”随想》)持同情而理解的态度,欣赏浸淫于不同习俗中的人,不以一个群体之俗为标尺去苛责相异者,也不将他类文化奉为移风易俗的模板。比如国人热衷于西方情人节,所以我们模仿打造中国节日,生怕落于人后。可其实,“在古人心目中,七夕故事,对于爱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签’,是抽不得的……中国原本是有自己的情人节的,它和西方的圣瓦伦丁节一样,不在秋天,而在春天”(刘宗迪《遥看牵牛织女星》)。
再说“古老”。若民俗只是“落后的遗痕”,为什么不将它们全都废除呢?如何冷静、审慎、理性地对待不同的文明形态,探究其间的承续转折,民俗或许是一个具有天然优势的观察窗口,它由享用者自发选择,是任何外力都无从胁迫的。从民俗的窗口看去,许多想当然的新旧对立未必存在。“现代社会中还不断有新的礼俗、新的吉祥物和崇拜物被创造出来,如现代的五一节、三八节、开学典礼、就职典礼、熊猫吉祥物,等等,这是因为人类的主导性能动性的需要一直存在,人文主义的‘印记’的需要一直存在的缘故。”(舒芜《礼俗——人文的“印记”》)将油灯、粮票、雕花门请入遗产博物馆,转身打开电视(或手机),依然可以欣赏“百家讲坛”等当代新说书(流沙河《说书艺术写新篇》)。甚至在近三十年的流行乐坛,一些歌手、乐队向民歌寻源,用方言歌唱,渐渐汇聚成潮。历史不是断裂的,“革命”和“创新”常被奢谈。古今一脉,许多所谓的新,不过是旧的变体,在历史上循环往复,周期性出现罢了。不被乡土文明的根深蒂固遮蔽视野,也不恐惧排斥都市文明、外来文化,流动的民俗或许正是——诸多对立者的相契之处。
“我们”
审视异文化时,观察者尚且容易辨识对方的“民俗”,一旦谈到自己,反而先想到那些特异的形式,对已经内化为日常生活的部分则不易觉察。当观察者“我”与享用民俗的“他”两种身份重合,前述“我”向“你”转述“他”的异闻,就悄 无声息地转化为“我”向“你”倾诉“我”的过去。这便成了
“我们”之间寻求共鸣的私语。民俗是记忆中影影绰绰的一瞥,是使我之为“我”的那种微渺的因子,润入万物,大象无形。它塑造人与人的连接,每一位个体都不可能不受到“俗”之沾溉。回溯人生,那些俗世烟火往往是深的念想。书写这样的民俗体验就是重温自己的生命史,情绪自然饱满深沉,文字一派天然本色。内化于民,作者未必不自知,只是通常并不刻意强调这一点,仅以俗民一员的平常心境去感受和追问,借此梳理当下和过去,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唤起“你”的追忆与共鸣。即便是理性平和的学者之文,亦时常淡化知识者身份,以“民”的状态体会个中况味。只不过,接受了系统的学术训练之后,再去参加早年亲历的民俗活动,却未必能重温记忆中的颜色。这是“家乡民俗学”的心态反差,伴着无以名状的怅惘。
以这种视角进入阅读,或许别开生面。张中行是河北香河人,他听说,远祖张某原居南京中华门外大红门,随明成祖迁都北来落户——这正是华北普遍流行的移民传说。金克木在嫂子临产前,对将要降生的婴儿性别进行占卜,还赢过哥哥(《占卜人》)。五六岁的牛汉在祖母叮嘱下,虔诚地从各处窗棂上扫出至净至柔的绵绵土,以迎接即将出世的四弟(《绵绵土》)。新凤霞的父亲汗流浃背地奔波于河畔和船上,借中元节盂兰盆会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却“挡了地藏王的眼”,白受累也没领到赏钱(《盂兰盆会》)。还有被劝酒而伤酒,昏然写下诉苦文 字的谌容(《劝酒》)。老年的黄苗子在撰写遗嘱(《遗嘱》),只是人都无法书写自己的葬礼。作家用笔墨勾勒一张旧日风俗画,画面上的人在岁月中前移,在节日里稍息,间以游戏、歌声和信仰点缀生涯。
既然民俗遁于无形,文章又从何处生长呢?首先自然是亲人、童年、故乡。摊开子弟书的册页,回想自己从前听父亲咏唱悲慨沉郁的子弟书,唱着唱着,父亲就呜咽了,“我便也跟着沉默起来,或者推开家里的后门,望着萧凉的远山和苍茫的原野,久久地出神”(王充闾《“子弟书”下酒》)。即便是酬神祭祀,也落脚于人间趣味。你围观潮州大锣鼓巡游队伍中扛标旗的少女,少女也在墨镜背后打量你(陈平原《扛标旗的少女——我的春节记忆》)。上元夜的会,“看会,也看看会之人”(张中行《节令》)。只不过岁岁年年,一样的节日,在故乡与他乡、童年与老境,终究不同滋味,“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怀想旧时童年的家,以寻觅可以安放心魂的家。故乡是回不去又永远向往之地,反顾来时路,作者完成了“我是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自问自答。“我久久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牛汉《绵绵土》)不可驯服的“土性”能洗掉血气,绵绵土来自比故乡还要遥远的梦中之地,是柔软纯净的东西,它的所在也便是离乡者的精神归宿。
其次是命运,尤其是人力无法掌控的部分。明知相士是骗人的职业,在彷徨无主、近乎绝望时,也不得不向其寻求预言以寄托信念。很多习俗被认为可以“改命”。命既可以改,便不致泯灭希望。冰心曾想以“珠瑛”为笔名,这是因儿时体弱,姑母让她寄在吕洞宾名下,从神座前抽来的名字(《我的另一个名字》)。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我”幼年也曾患病,父亲便按算命人的指示,将他“拜给一个吃四方饭的人作干儿子”,以此“禳解命根上的灾星”(《滕回生堂今昔》)。人的命运便在种种习俗中被派定了。
俗世之民,无论是否走到人生边缘,都注定要思索 :“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前言》)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若论对超自然物的敏感,杨绛可谓典型。在清华居住时,“凡是我感到害怕的地方,就是传说有鬼的地方”(《神和鬼的问题》)。早年的散文处女作《收脚印》透过民间传说,想象人死后的孤寂魂灵如何在阒静无人时,于衰草冷露间搜寻自己过去的印记。她一直留心记录梦境、感应及亲历的灵异事件(如《“遇仙”记》),有意储备素材,“这都是我想不明白的事,所以据实记下,供科学家做研究资料”(《记似梦非梦》)。晚年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更是直接究问死、生、鬼、神,详细记录了大量耳闻目验的神奇传闻 :鬼附人身、同学家的凶 宅、亲人算命之验与未验等。谈玄说怪不为自娱,当然更非炫示,而是作为人生的终极命题,像做研究那样真诚而理性地为自己解惑 :“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 ;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
边界
“我”与“他”时而重合,时而相对。问题是,出入其间,写作者或曰知识人何时甘愿将自己视为“民”之普通一员?对于节日、游戏、歌谣,作者往往能放松心情,甚至享受回忆、体味和书写的过程 ;对礼仪、信仰,则复杂得多。民俗题材的特殊性,或许在于作者的伦理考量。居于何种立场思考,需要沉下心来抉择。
散文未必要像时事评论那样对事件谨慎定性,而应尽可能地抓住人性里未知的灰色荫翳。民俗题材使人沉醉流连之处,不只是表面的鲜活耸动,还在于那些长年自发重复的行为中所蕴藏的精神秘密,它在暗中指引了一条通往人类共同心灵的幽径。只有敢于跨越立场的作者,才能够以纯粹个人化的心境面对异俗,获得确凿、真诚的体验。有风险,也可能有独到的发现。换言之,不是让读者感觉“真荒谬”,而是省悟自己“也如此”, 将不同立场的人群予以联结,达到思考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度,真正承担伦理重任。
仅以信仰而论,即便不谈鬼神、巫术,那些作家热衷书写的题材,五彩斑斓的节日、庙会和仪式,就能与信仰撇清干系吗?去掉信仰的内核,正是当代人埋怨的“没味儿”。“中秋之后,年节之前,还有个节,如果信人死后仍然要度日,意义却重大,是十月一日的寒衣节。天即将大冷,没有冬衣怎么成呢?所以要烧些纸衣纸钱。这用赛先生的眼看是说不通的,因为人离开躯体就没有觉知。不过人生是复杂的,知可贵,知之外还有情,如果情与知不能协调,我们怎么办?至少是我,到寒衣节这一天,想到十年泉下的某相知,就但愿这样的习俗不是说不通。于是之后,我就可以烧些纸衣纸钱,并设想真能够送达,享用,以求清夜想到昔日,心可以平静些吧。”(张中行《节令》)中秋拜月,过年祭灶,人、鬼、神调和无间。风俗的味道,在于相信这种行为有意义,相信无声的心语有人聆听。“一个时代是否属于太平盛世,看看庙会就知道了。”(于坚《昔日,昆明的节日大多数都是民间的……》)所谓“乱世无庙会,弱国无清明”,节日与庙会作为特殊的时空,其兴盛与否,关乎一个时代的精神活动是否自由,也折射着国道盛衰(施爱东《清明:拥抱自然的春天仪式》)。
况且,面对信仰——人类千百年来对种种精神困境反复探索后的解答,若要谈“如何做”,恐怕先得弄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光是斥责禁止,恐怕无济于事。”(金克木《占卜人》)对不能解释的“生平听到过的古怪的事”可以求教于人,只记录而不评判(施蛰存《祝由科的巫术》)。学问是求真的,信仰世界的叙事大多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在民俗研究中往往被悬置。重要的是,信仰的主观真实,观念和行为如何建构,此种心态史的规则是可以琢磨的。完成这项工作后,下一步的判断才成为可能。
只可惜,这么诱人的问题得到如上笨拙的回答,未免乏味得令人沮丧,那满腹好奇又该去何处发抒呢?学者存而不论的,正可由散文家挥洒。民俗是许多个体心境的合集,故能持久风行。岁时节令、人生仪礼、游艺玩赏、四方风谣、命运神鬼,蔓延为辽阔深邃的生活结构。其中有大片未被触及的精神空间,静待勇于靠近的作家在这无数个人心绪的牵挂、冲突、羁绊中洞幽烛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