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当代人类学十二讲

書城自編碼: 38522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人口/人類學
作者: 潘天舒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015014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8.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史讲义
《 明史讲义 》

售價:HK$ 105.6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售價:HK$ 70.8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售價:HK$ 47.8
唐代中层文官(中华学术·有道)
《 唐代中层文官(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17.6
像冠军一样学习:心理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 像冠军一样学习:心理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

售價:HK$ 70.8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

售價:HK$ 105.6
实用妇科微创手术图谱:机器人与多孔单孔腹腔镜(原书第2版)
《 实用妇科微创手术图谱:机器人与多孔单孔腹腔镜(原书第2版) 》

售價:HK$ 225.6
梦遇 国风拟人插画绘制技法教程
《 梦遇 国风拟人插画绘制技法教程 》

售價:HK$ 155.8

 

編輯推薦:
通过微型民族志文本的写作方式讲故事
用人类学的视角看世界
內容簡介:
《当代人类学十二讲》汇集世界著名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凯博文,世界著名人类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孔迈隆,复旦人类学教授潘天舒,复旦人类学副教授张聪等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其视野非常广阔,涉及了当代人类学诸多重要的议题,儿童养育、老龄照护、老龄社会、丧葬、人口流动、体育竞技等。面对纷繁复杂、快速变化的中国乃至世界,本书讨论的这些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进入这种复杂性、流动性。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本书是进入人类学广阔世界中领略其中风景的很好读本,对于研究者而言,则展现了人类学可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自身研究的领路人和同行者。
關於作者:
潘天舒,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人类学学会应用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商业和技术人类学、医学人文和全球健康以及城市社区民族志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bu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老龄化和护理实践以及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哈佛大学适老科技与社会发展等国内和国际研究项目。
目錄
第一讲 人类学与公共卫生危机研究 潘天舒
第二讲 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的长者社会与日常照护实践 潘天舒 胡凤松
第三讲 中国城市家庭母系祖母参与育儿的兴起 张 聪 冯 文 吉川裕和 尼奥贝·韦 陈欣银 陆祖宏
第四讲 养老院老年人的身体感研究——田野观察与反思 沈 燕
第五讲 全球化时代的族群协商与二元文化主义——以新西兰的社会契约为例 丁 玫
第 六 讲 人类学视角下的公共记忆与族裔认同——以夏威夷为例 潘天舒
第 七 讲 如何记忆“社会” ——人类学的视角 何 潇
第 八 讲 丧葬仪式中的污染观念与卫生实践——以上海崇明乡村为例 唐沈琦
第九讲 自我身份与文化认同:中国高校国际化教学实践的人类学思考 朱剑峰 郭 莉
第十讲 当代人类学视角中的竞技体育研究——基于民族志洞见的启示与思考 潘天舒 何 潇
第十一讲 人类学中国研究领域成长的亲历见证——回顾我的学术生涯 孔迈隆
第十二讲 人类学视野下的关怀护理 凯博文                   
內容試閱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类学研究正在指向人类文明的那些看似 平淡无奇实则关键紧要的方方面面,如经济、教育、法律、人口、 卫生和营养体系……人类学研究前沿之所以发生如此变化,就 是基于这一事实,即人类学必须得像其他科学一样,显示出本学 科的实用性,不然就会降格成为一种慵懒者的心智游戏。
国际人类学界最值得注意的变化之一,就是其关注对象正 转向当代的主要社会和地区,如中国、日本、欧洲各国和美国等 等。……这一动向显示,人类学家正在转而研究影响当代各共 同体的重点社会问题,并开始表达出努力转化人类学研究成果, 使之能为政策辩议、项目实施和一般传媒所用的意愿。
上文摘引的是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和当代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在不同的历史瞬间,对现当代人类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所做的预见性表述。尽管两位人类学家所处时代相隔半个多世纪,有着各自不同的学术旨趣和专业背景,但寥寥数语间,他们表达出极为相似的立场和观点——强化学科的公共性、跨界性、植根性和前瞻性等特征,是人类学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得以存续、更新、转型和壮大的基本前提。而人类学研究成果一旦受到公众关注, 成为公共话题,也必将有助于人类学者将目光投向象牙塔之外的光怪陆离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拘泥于对某个仪式、习俗或范式的重复论证和话语解构。
回顾马林诺夫斯基和凯博文富有时代特色的学术生涯,我们不难发现,凡是超越经院藩篱、摆脱精英意识的人类学家,不但能够使学科研究与外部世界的变化同步,而且能及时甚至超前地调整研究思路和目标。《当代人类学十二讲》的十几位编撰者在研究取向、问题意识和国际视野方面,都尽力向马林诺夫斯基和凯博文等人类学 前辈看齐,承继并践行“公共性、跨界性、植根性和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做到立足中国城乡社区,服务大众福祉和公共利益,通过微型民族志文本的写作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问题意识,力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以变通和求实的心态,找寻走出学术舒适区的可能性。
本书第一讲《人类学与公共卫生危机研究》通过聚焦医学人类学哈佛学派代表人物的民族志案例,旨在为在针对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如何真正发挥出学科交叉的优势,选择恰当的医学人文和公共健康视角,在实时和实地将田野研究方法用到实处,找到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路径。如何从后工业化时代老龄社会的机构民族志中获得启发和激励,将“他山之石”转化为在快速老龄化时代的中国城乡进行经验性研究的参照样本,是第二讲《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的长者社会与日常照护实践》第三和第四讲聚焦当代中国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家庭角色和身体体验变化,以混合式研究和民族志调研两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和呈现方式展示了接地气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家庭母系祖母参与育儿的兴起》这一讲中,张聪博士与 她的合作者适时捕捉到了这样一个历史瞬间:母系祖母(外婆或姥姥)正在育儿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扮演着前所未有的角色,与此同时,性别和代际关系以及育儿理念和标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一讲代表了当代中国亲属和家庭制度研究的重要趋向。在沈燕博士的《养老院老年人的身体感研究》中,养老机构中衰老羸弱的 身体是田野凝视的焦点。“脏”与“不值钱”是处在养老院这个地方 道德世界中绝大多数老人对自己身体价值的认知。老人的身体感通过生理感受层面和医学话语的建构层面得以表达,在本质上是一种倾向于消极的自我认知。如何对待老年人,在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同时如何保证老年人的尊严,这是对于处在深度老龄化社会里每位有识之士的灵魂拷问。
本书第五讲和第六讲聚焦后殖民时代新西兰和夏威夷的身份建构、国族叙事和公共记忆实践,从人类学的视角对经典案例进行综述和分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两位作者没能在新西兰和夏威夷诸岛的土著社区中展开系统和深度的田野调查,更多的是短时段的实地观察和访谈。即便如此,《全球化时代的族群协商与二元文化主义——以新西兰的社会契约为例》和《人类学视角下的公共记忆与族裔认同——以夏威夷为例》这两讲应该可以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中青年学者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提供不落俗套的思路和洞见。这两讲也为基础薄弱的复旦大学民族学研究如何在新时代拓宽国际视野和进行有的放矢的跨文化比较,做了有益的尝试。
记忆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析范畴,对于个人、集体和社会认同研究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的第六和第七讲则充分展现了当代记忆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对于田野实践的现实意义。第六讲所强调的是记忆的公共属性以及记忆在实践中与公共事件、公共空间和场所、公共机构、公共人物、社群和物品有着紧密的关联度,公共记忆的建 构与表达和族群文化认同两者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关系。在第七讲 《如何记忆“社会”———人类学的视角》中,何潇博士将田野凝视的目光投向城市打工者的家乡、家庭、职业和人情记忆,分析了日常生 活中“家”和“职业”这些制度的记忆如何得以传递。这一沟通不仅限于日常话语本身,而且还依赖于物质形式(如食物、身体、礼物和 金钱)。与此同时,物质本身也承载着自己的信息和记忆,让对家庭和职业的记忆充满不确定性和难以表述。这一难以表述恰恰可以促成一种对人情记忆的渴望,对“遗忘”人情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的道德批评。
第八讲《丧葬仪式中的污染观念与卫生实践——以上海崇明乡村为例》透过丧葬仪式的棱镜,对死亡这一人类生存过程的终极话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在作者唐沈琦看来,死亡的发生带来社会与文化结构的断裂与紧张,并牵引出一系列与死者及其死亡事务相关的道德事项。在丧葬仪式中,对作为仪式主体的死者而言,“污染” 是实质性的事实,但对作为仪式操演者的生者而言,也是道德性的事项,它明确了社会关系的边界以及权责道义的范围。唐沈琦基于对上海崇明乡村的丧礼的田野调查,得以发现:在一场当地人的丧礼中,人们依然遵循地方性的意义传统来进行仪式实践,人们基于性别的分类秩序明确关于应对死亡的不同责任和义务,从而重申道德秩。同时,为了应对以殡仪馆体系为代表的将死亡进行客体化处理的实践方式,人们在地方性的丧葬仪式观念和客体化的死亡事务处理理念中进行了实践的摇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动态的实践选择确立道德的边界。唐沈琦的田野研究准确捕捉了当代中国城乡正在发生的社会医疗化和葬仪商品化这两大对生命事件具有深刻影响的转型瞬间,恰逢其时地提供了一份兼具植根性和前瞻性的民族志文本。
本书的第九和第十讲的核心议题是人类学者如何在全球化和地方转型的大背景中对高校国际化教学实践和竞技体育进行观察和反思研究。第九讲《自我身份与文化认同:中国高校国际化教学实践的人类学思考》以复旦大学国际课程教学案例为基础,针对教学日常实践中存在的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不断二元化的现象进行讨论。朱剑峰教授把中国教育界的“国际化”放置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框架内研究,从而和欧美教育界的平行议题接轨。她进而指出,课堂实践中的中国/外国学生身份认同反映了对自我、文化和代表的核心概念的认知问题。这一讲旨在通过提倡在“跨国多元文化主义”框架内对国际学生身份的同一认知,以改变目前中国/外国二元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带来的未可预知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与方法开始对国内体育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参与式观察法在内的质性研究手段开始得到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师生的重视,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类学也成为一门有发展潜力的分支学科。第十讲 《当代人类学视角中的竞技体育研究——基于民族志洞见的启示与思考》既契合了跨学科教研的需求,又可以欧美体育民族志为他山之 石,使体育研究得以从运动科学、实验和统计科学之外的田野洞见获得裨益。
作为本书压轴的第十一讲和第十二讲,分别来自两位国际人类学界老当益壮的明星级学者孔迈隆和凯博文。他们是当代亲族研究和医学人类学这两个领域的权威,也是复旦人类学团队多年以来的良师益友。第十一讲是孔迈隆教授于2016年荣获上海人类学学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奖演说文字整理稿。年近八十的孔迈隆从美国纽约飞抵上海,在上海人类学年会开幕式上,接受金力会长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并兴致勃勃地做了题为“人类学中国研究领域成长的亲历见证”获奖演说,对自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类学探索之旅做了扼要回顾。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人类学重镇哥伦比亚大学开始进行专业学习的孔迈隆,可以说是当代人类学在美国和华人世界发展和重 构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可以说,现仍健在的北美人类学家,很少有人 像孔迈隆那样拥有正统的专业训练履历。他至今仍然是“现代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FranzBoas)当年办公室的指定使用者。除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学术谱系,孔迈隆教授还是一位在人类学中国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开拓者,也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可能是唯一一位)在美国常青藤大学以东道主身份接待并与费孝通进行学术交流的人类学家。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孔迈隆应邀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一起在上海县进行过短期的田野研究。《人类学中国研究领域成长的亲历见证》这一记录孔迈隆学术和求知一生的文本具有催人奋进的作用。
第十二讲《人类学视野下的关怀护理》是凯博文在复旦大学“当代人类学讲坛”做第一讲的文字整理稿。这是凯博文首次以照护实践为主题的海外演讲,集中阐述了自己对“照护”这一议题的研究思路,不少观点发表于包括《柳叶刀》杂志在内的期刊论文中。此后凯博文与英国社会学家威尔金森合著的《对社会的热情:我们如何思考人类学的苦难》和出版于2020年的力作《照护》,也是以个人的照护体验和研究经历为出发点,强调当代学者应守护社会科学前辈以研究改善和造福社会的这一初心,同时也是他对在面对苦难和疾痛时,应该如何介入、实践、行动的思考和回应。作为本书的最后一讲,本讲既是全书所想象和追求的人类学研究和实践的展现,亦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大有作为的方向和基调——脚踏实地、顶天立地,让人类学真正成为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
从字面上看,人类学就是研究“人之所以为人”的学问。现代人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密切相关,其学科的主要特色在于,以独特的观察视角描述、分析和阐释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田野研究方法,以及兼具科学态度、人文情怀和反思精神的研究风格。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人类学学科在北美研究型大学里,以生物(体质)、考古、文化以及语言四大人类学分支的格局得以存在、延续和拓展。可以说这一专业 制度架构和组织模式赋予了人类学以其他学科少有的整体和全观视野。与中国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复旦大学就院系布局而言,有着人类学“四分科”的资源优势。与此同时,上海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也为复旦人类学学科走向专业化和国际化提供持久的动力。
自2006年海归复旦以来,本人与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类学教研团队的师生一起,在日常教研实践中对当代人类学的热点议题不断探讨和反思:从文化之道到田野之术,从吃喝玩乐到生老病死,进而获得对“人之所为人”这一学科终极命题的感悟。《当代人类学十二讲》是我们团队还不甚成熟的阶段性成果。在未来,我们将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储德天老师精诚合作,以发展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为起点,策划包括教育人类学、商业和技术人类学以及都市人类学等分支学科在内的“人类学讲读系列”,并以此为平台,充分展现出一个有趣、有用和脚踏实地的复旦人类学学科的精神面貌。
潘天舒 于花园城
2023年2月27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