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药、方剂(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第三卷)

書城自編碼: 38456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朱建平,王永炎,余瀛鳌,张伯礼,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851012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8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14(套装共14册)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14(套装共14册) 》

售價:HK$ 962.8
朝鲜半岛古代史通论(南开大学世界古史论丛)
《 朝鲜半岛古代史通论(南开大学世界古史论丛) 》

售價:HK$ 227.7
法治文明论:《商君书》考辨评析
《 法治文明论:《商君书》考辨评析 》

售價:HK$ 112.7
涅墨西斯的使者:日本推理界擅长反转的皇帝中山七里诚心之作!
《 涅墨西斯的使者:日本推理界擅长反转的皇帝中山七里诚心之作! 》

售價:HK$ 56.4
魏斯曼的演讲大师课2:答的艺术(第3版)
《 魏斯曼的演讲大师课2:答的艺术(第3版) 》

售價:HK$ 114.9
不能与不会(莉迪亚·戴维斯系列作品)
《 不能与不会(莉迪亚·戴维斯系列作品) 》

售價:HK$ 75.9
忘南风(人气作家周板娘精彩群像之作。·悦读纪·)
《 忘南风(人气作家周板娘精彩群像之作。·悦读纪·) 》

售價:HK$ 74.8
女性美好生活指南
《 女性美好生活指南 》

售價:HK$ 296.7

 

編輯推薦:
长达近10年的科技部基础研究成果,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领衔编纂,国家科技名词委权威专家主编、主审,以专论形式穷尽式考证600余个中医重点名词
內容簡介:
“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是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核心研究成果。本书分为603篇专论,对1200余条中医重点、疑难名词术语进行深入考证研究,从溯源考证、科学内涵诠释等方面提出规范的正名。每篇专论以主要名词为标题,依次分为规范名、定名依据、同义词、源流考释、文献辑录、参考文献等内容。“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不仅对中医名词术语中英文进行了统一与规范,还追本溯源,对每个名词的定名依据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与翔实的考证。本卷为《中药、方剂》分册,考证规范名词108篇,其中中药条目55篇,方剂条目53篇,所收名词以中药学、方剂学基本、常见名词为主,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参加考证。本卷可供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的工作者参考使用
關於作者:
朱建平,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史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及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及新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在中医史研究和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研究领域有突出建树,是这两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撰有《百年中医史》《中医方剂学发展史》《中医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等学术著作。
目錄
总目录
第一卷总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卷诊断、治法
第三卷中药、方剂
第四卷临床各科(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肛肠科、
五官科、骨伤科)
第五卷针灸、推拿养生康复、总索引
中药
3·001十八反2
3·002十九畏8
3·003七情12
3·004五味17
3·005切制23
3·006中药材27
3·007水飞31
3·008水制35
3·009升降浮沉39
3·010引经44
3·011归经50
3·012四气56
3·013发芽60
3·014发酵64
3·015饮片69
3·016泛油72
3·017泛糖76
3·018证候禁忌78
3·019妊娠禁忌82
3·020拌衣87
3·021制炭91
3·022制炭存性97
3·023制霜103
3·024服药食忌107
3·025净制111
3·026单行116
3·027炒法119
3·028炒黄123
3·029油制127
3·030性味132
3·031毒性137
3·032草药142
3·033相反145
3·034相杀151
3·035相使156
3·036相畏160
3·037相须165
3·038相恶169
3·039姜汁制175
3·040炮制180
3·041盐制186
3·042配伍189
3·043配伍禁忌195
3·044润法201
3·045麸炒205
3·046煮法209
3·047道地药材213
3·048蒸法217
3·049煨法221
3·050煅法225
3·051煅淬229
3·052鲜药233
3·053蜜制237
3·054醋制243
3·055
3·056丸剂254
3·057中成药262
3·058反佐药266
3·059方论277
3·060方剂288
3·061引经药293
3·062以法统方302
3·063臣药309
3·064曲剂317
3·065汤剂321
3·066安神剂329
3·067时方336
3·068佐药341
3·069佐助药350
3·070佐制药354
3·071条剂359
3·072灸剂364
3·073补益剂369
3·074君药376
3·075软膏剂388
3·076使药395
3·077金水相生403
3·078剂型407
3·079单方414
3·080泻下剂419
3·081治风剂427
3·082线剂433
3·083经方439
3·084茶剂444
3·085药对451
3·086复方457
3·087祛痰剂461
3·088栓剂467
3·089胶剂474
3·090益气生血479
3·091益火补土485
3·092烊化489
3·093酒剂493
3·094消食剂500
3·095涌吐剂507
3·096调和药514
3·097培土生金519
3·098清热剂524
3·099散剂528
3·100温里剂536
3·101滋水涵木543
3·102锭剂548
3·103解表剂554
3·104膏药560
3·105膏滋566
3·106熨剂572
3·107灌肠剂576
3·108露剂579
汉语拼音索引
587
內容試閱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唯一全面系统流传至今而且充满活力的一门传统科学。日前,中医病证名词术语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11),充分表明中医药学已得到世界医学共同体的一致认可。中医药学正式进入世界医学学科门类系统,必将造福于更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大卫生大健康事业。
人类健康需要中医药。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医药需要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需要标准化,而中医药标准化的基础是中医药名词规范化。由此可见,规范的中医药名词术语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和学术交流的需要,是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需要,是中医基础研究的基础,它关系到全学科、全行业的发展。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项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为了适应中医药名词规范的需要,2000年8月国家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挂靠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管理的权威性机构。因而,经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审定的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将对中医药学科及行业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单位都要遵照使用。
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化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既关系到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又关系到对外交流及其国际学术影响力。因此,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化既要考虑到传统的应用习惯,又要考虑到名词的科学性、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以及名词的简明性和国际性的发展趋势,须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就需要对中医药名词进行深入的考证、广泛的论证,对每一个名词的确定都要做到有理有据。
由于中医学科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以及历史等原因,中医药名词术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义多词、多义一词等现象,其中一药多名,或同名异药等问题,不仅给学术发展和学术交流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也给中医临床、中药司药和科研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有时造成混乱,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特别是随着药物资源不断开发,中药品种不断增多,中药名称繁乱、彼此混称、张冠李戴、名实混淆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2000年我们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项目,完成中医药基本名词5283条规范、审定的同时,就组织力量,对500余条常用中药名进行考证,主要内容包括定名依据、源流考释、附录、文献通考、参考文献等5部分,共425万字,名为《中药名考证与规范》,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下,2006年集结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与同类著作比较具有考证系统性、定名规范性、编排条理性、文献实用性等特点。该书出版后,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2010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
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计划,我们继2000年后,又于2004、2008年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中医内妇儿科名词术语规范与审定”“中医外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术语规范审定”,在第一个项目基础上扩大临床各科名词收词量,进行规范研究。三个项目核心成果,先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中医药学名词》(2005)、《中医药学名词: 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2011)、《中医药学名词: 外科学、皮肤科学、肛肠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骨伤科学》(2014),供社会各界使用。
一路下来,可谓连续精心运作名词规范、推广诸事,无暇顾及对中药名之外其他中医名词进行集中系统的考证研究,直到2012年我们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该项目在第一个项目基础上,扩大除临床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名词术语收词量,对中医学科、理论、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灸、推拿、养生、康复、医史文献学科名词术语的中文名及拼音、英文名、注释进行规范、审定。同时,建立中英文名词数据库、同义词数据库,对重点中医名词(包括中药学术语而不包括单味中药名)进行溯源考证,给出科学的内涵诠释,提出规范的正名,为名词术语规范工作提供坚实的支撑。
本次中医名词考证,旨在总结以往中药名考证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三本《中医药学名词》,提出意见并加以改进、完善。因此,本项目组制订了“《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撰写通则(附样稿)”,组织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南阳理工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21个单位100多人参加考证、撰写,查阅大量而广泛的古今文献,多次讨论、审稿,历尽辛劳,认真细致深入探析,最终完成603篇1200余条名词的考证文章,包括基础、临床各科16部分,结集出版,名为《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这些文章以主要名词为标题,相关名词随文给出,内容依次为规范名、定名依据、同义词、源流考释、文献辑录、参考文献。
环顾当今,本书是中医药名词术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广的考证巨著,具有名词考证的科学性、规范依据的充分性、文章编排的条理性、参考文献的可靠性等特点。
1. 名词考证的科学性本书溯源寻根,以中医名词内涵为准则,从近千种中医药文献中找到最早出现的同名词或异名词;对历史上出现的与此名词相关的同名异义、异名同义及其内涵演变的过程,分析甄别研究;603篇专论对1200多个中医名词进行如此大规模系统全面的文献考证,尚属首次。其中60多篇相关中医名词考证论文在《中华中医药杂志》及其“术语研究”专栏、《中国科技术语》及其“中医药术语”专栏、《中国针灸》《中华医史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经过考证,提出建议修订规范中文名外,还提出修订规范名定义性注释,建议《中医药学名词》修改其注释的有13条,如“砭石,古代利用楔状石器医疗的工具”,建议修改为“又称‘砭针’。一种石制医疗工具,由锥形或楔形的石块制成,用于割刺、温熨、按摩体表以治疗病痛,或作排脓放血之用”。多数考证结果支持原有的规范中文名及定义性注释,还有部分考证为新规范的名词提供学术支撑。
2. 规范依据的充分性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工作遵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订科技名词定名原则与规范化要求,既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又要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国际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同时还要符合我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规范文字的要求。经过考证,从该名词的概念内涵、最早的文献记载,引征古今代表性著作讨论该名词出现及其内涵演变的历史,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药典、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主题词表》《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工具书,高校规划教材,以及有说服力的论著等其他文献,反映现代学术界的认识以至共识,提出中医药名词规范的充分依据,使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建立在充分的考证依据之上,建议对已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提出修订规范的中文名有11个,如“肥疮”修改为“黄癞痢”,“妊娠禁忌[药]”修改为“妊娠药忌”,“补气养血”修改为“补益气血”等。
3. 文章编排的条理性以《〈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撰写通则》为依据,按规范名、定名依据、同义词、源流考释、文献辑录、参考文献顺序排列,各项定位明确,条理清晰。
4. 参考文献的可靠性通过对古今有关文献的全面整理,为今后中医名词术语及其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依据。本次中医名词考证及规范,遵从所言必有依据,其依据必有文献出处,出处必须可靠的原则,以翔实的文献支撑考证,以严谨的考证提出充分的依据,从而为名词的规范奠定科学的基础。所以,本书每篇考证文章所及名词必有文献依据(文献辑录),所有文献必有详细出处(每篇均详列参考文献),近千种古今相关文献,包括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按摩、本草(中药)、方书、临床各科、养生康复、医史、综合性医书等古医籍,又有古代经典、史书、类书、诗集、文字、训诂等非医药类著作,以及现代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药典、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主题词表》《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工具书,高校规划教材,代表性论著等,从而为今后研究中医及其中医名词工作提供翔实的文献依据,增强了本书的文献价值、实用价值及资料的可靠性。书末附中医名词汉语拼音索引,方便查寻。
本书是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的主要文献依据,对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学术交流以及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均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考证全面,资料翔实,对中医药学的科研、教学、临床以及管理、贸易,都有很高的学术及实用价值。本书不仅可供中医中药医史文献的科研、教学人员参阅,而且可供中医临床及中医药管理、产业贸易从业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导下完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余瀛鳌,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常委、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担任本书主审。除了本项目各学科专家交叉审稿、统稿之外,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杂志社社长邢玉瑞等参加统稿。本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2020年获得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资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本书编辑团队较早跟踪本研究工作,并在早期就介入,参与讨论、审稿等。在此,对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年5月于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