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诗可以群: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语境中的审美交往诗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384137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刘衍军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812779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6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甲金篆隶字典
《 甲金篆隶字典 》

售價:HK$ 69.0
游走于文明之间(110校庆)
《 游走于文明之间(110校庆) 》

售價:HK$ 124.2
风雅牧野:文物中的古代文明
《 风雅牧野:文物中的古代文明 》

售價:HK$ 64.4
共情销售
《 共情销售 》

售價:HK$ 68.8
清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 清代“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

售價:HK$ 147.2
太空图鉴
《 太空图鉴 》

售價:HK$ 101.2
古代战争:重现金戈铁马的史诗画卷
《 古代战争:重现金戈铁马的史诗画卷 》

售價:HK$ 78.2
梁晓声读书与做人
《 梁晓声读书与做人 》

售價:HK$ 5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5.1
《 人间词话 》
+

HK$ 83.0
《 人间词话(小嘉抖音推荐,叶嘉莹讲评本,诗词大家叶嘉莹逐条讲透、点评王国维诗词美学经典,读懂人生三境界) 》
+

HK$ 65.0
《 叶嘉莹说诗词之美 》
+

HK$ 172.5
《 东坡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东坡相遇;宝藏文人苏轼的诗词书法与人生故事;复旦大学朱刚教授序言导读) 》
+

HK$ 243.0
《 枕上诗书系列 全4册套装 》
+

HK$ 52.5
《 楚辞译读() 》
內容簡介:
本书对“诗可以群”的研究,以孔子的诗学思想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孔子的论述,而是追溯前源,探寻后迹,以诗歌交往传统作为考察的对象,从先秦礼乐诗歌活动,到魏晋以后的诗歌交往活动,探索诗歌交往传统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内涵及其逻辑演变关系,揭示其演变的规律。
關於作者:
刘衍军,1975年7月出生,江西省兴国县人。2004年获得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江西师范大学文艺美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和中国古典诗学。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礼乐文化、儒家诗学美学研究,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孔子‘诗可以群’诗学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在《求索》、《北方论丛》、《江西社会科学》、《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名作欣赏》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目錄
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意义和方法
第三节研究现状
第四节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上古时期“诗可以群”探源
第一节上古乐舞形态及交往功能
第二节上古乐舞的人神交往观
第三节乐舞的人文转化及人际交往观
第二章礼乐制度与“诗可以群”的生成
第一节“制礼作乐”与“诗可以群”的交往形态
第二节礼乐交往与《诗》文本的形成
第三节《诗》文本的仪式交往意义
第四节《诗》言群体之志
第三章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交往形态与观念
第一节春秋时期礼乐交往内涵的嬗变
第二节春秋赋诗言志的渊源和发展
第三节赋诗言志的交往方式
第四节赋诗言志的意义交流原则
第四章孔子“诗可以群”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孔子“诗可以群”思想的文化继承和创新
第二节孔子“诗可以群”诗学观的哲学思想基础
第三节群体《诗》学与“诗可以群”
第五章“诗可以群”思想在战国诗学中的发展
第一节上博简《孔子诗论》的交往诗学观
第二节孟子的交往诗学观
第三节荀子的交往诗学观
第六章“以文会友”的“诗可以群”审美交往实践
第一节“以文会友”的交往形态
第二节“以文会友”的交往诗歌形态
第三节“以文会友”的诗学意义
第七章“诗可以群”诗学传统的理论流变
第一节“诗可以群”政教交往论的发展流变
第二节“诗可以群”道德交往论的发展流变
第三节“诗可以群”情感交往论发展流变
结语“诗可以群”审美交往传统的理论概括和当代意义
一“诗可以群”审美交往诗学的理论基础和本体特征
二“诗可以群”审美交往传统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
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孕育于中国古代的文化语境之中,只有深入文化语境去阐释古典诗学理论,才能使理论本身变得立体、丰满,意味深邃隽永。正因为如此,理论还原是古典诗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路径,探索古典诗学的生成语境、原初形态、发展演变,可以深刻地揭示理论内涵。
孔子“兴、观、群、怨”说是中国古代儒家诗学的元理论,四者之中,“群”这一维度通常被理解为“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这一简单的阐释无法彰显该诗学理论的内蕴空间和审美张力。本书对“诗可以群”的理解没有仅仅停留在诗歌功用说这一维度,而是转换视角,从存在论的视野将“诗可以群”看作士人的一种交往形态,一种诗歌活动的形态。从这个视角去探索,可以打开这一诗学理论丰富的意蕴空间。因此,本书对“诗可以群”的研究,以孔子的诗学思想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孔子的论述,而是追溯前源,探寻后迹,以诗歌交往传统作为考察的对象,从先秦礼乐诗歌活动,到魏晋以后的诗歌交往活动,探索诗歌交往传统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内涵及其逻辑演变关系,揭示其演变的规律。
先秦礼乐文化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诗乐交往活动,如祭祀乐舞、典礼歌诗、酬酢赋诗、朝堂讽谏等,它们展示了诗歌交往活动多样化的形态,在礼乐诗歌展现中达到“礼别异,乐合同”的目的,实现社会秩序或人际关系的有序融合,建立社会共同体,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进入诸子时代,孔子大力弘扬仁礼思想,发扬诗教,其“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倡导以诗歌交往来建构仁礼共同体,这是孔子诗教的重要目的和文化理想。在传承礼乐文化时,孔子重构了《诗》文本的仁礼意义,赋予了《诗》新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标准,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交往交流方式。孔子“诗可以群”命题的提出标志着儒家审美交往诗学理论的创立,其理论建构的创造性方式,成为后世儒家交往诗学发展的经典路径,启迪了儒家学人沿着这一路径不断演绎。在儒学思想的发展传承中,儒家诗学不断倡导通过审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