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艺术学理论前沿

書城自編碼: 378573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梁晓萍
國際書號(ISBN): 9787203123538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
《 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 》

售價:HK$ 201.6
轩辕黄帝认同与建构研究
《 轩辕黄帝认同与建构研究 》

售價:HK$ 117.6
反刍效应:为什么产生反复的负面情绪和思维以及如何避免和阻止它
《 反刍效应:为什么产生反复的负面情绪和思维以及如何避免和阻止它 》

售價:HK$ 95.9
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
《 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 》

售價:HK$ 201.6
毛线球48:致敬经典的冬日编织
《 毛线球48:致敬经典的冬日编织 》

售價:HK$ 82.8
大吴泥塑
《 大吴泥塑 》

售價:HK$ 81.6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售價:HK$ 59.9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人文精神与未来世界 (论世衡史:“人文精神”所指为何?在中西方各有怎样的历史?在与科技的对垒与融合中何去何从?) (人类文明的演化已经来到一个巨大转折点,人类今后将走向何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

售價:HK$ 93.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8.2
《 世界3:图像志文献库 》
+

HK$ 69.6
《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 》
+

HK$ 83.6
《 把可能性还给历史(行动之书) 》
+

HK$ 77.9
《 万物(三版) 》
+

HK$ 89.8
《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白金升级版) 》
+

HK$ 607.2
《 现代艺术史(插图第六版) 》
編輯推薦:
艺术是感性的,艺术总是以感性的面貌诉诸人的感官,再通过人的思维进而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于这种感性特征显著的事物的认识是对理论家的考验。艺术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每个时代都会以其某类显著特征而深刻影响着艺术的精神面貌和创作方法,这就要求理论家不断思考。
《艺术学理论前沿》正是山大学人们在近二十余年来对艺术的言说成果。
內容簡介:
本书为山西大学多位学者近年所撰的论文集,收录了针对山西本土的艺术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3篇,以及超越山西本土艺术的研究文章15篇。
这些文章既有针对具体艺术门类的研究,如园林、书法、国画、乐论、文学等,又有超越具体艺术门类的宏观研究,如哲学、美学、艺术史等,反映出山大学人们宏阔的学术视野;其中既有老一辈教授的研究成果,又有中青年教授的研究成果,多以新的视角或材料突破传统研究话题,资料翔实,富有见地,无不折射出山大学者们的学术精见。
目錄
上篇 理论经纬
中国艺术史学术研究中的中国特色初探...............................................3
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指导思想........................4
二、坚持“整体艺术史”之学术观念........................................................7
三、根植中华文化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创新发展...............................8
四、以艺术生产为中心,构建艺术功能分类体系.....................................10
五、开放的研究方法体系,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12
六、结语..........................................................................14
试论《声无哀乐论》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意义.......................................16
一、认可“声无哀乐”就等于否定了艺术的意义和价值..........................18
二、否认音乐有情感因素的参与,
  也就否定了人们进行艺术欣赏的可能性.............................................20
三、否认艺术中有感情因素,回避了形式美的产生问题,
  割裂了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联系............................................20
四、结语..........................................................................24
孔子“乐”论的道德内蕴与伦理价值.................................................25
一、孔子“乐”论的时代背景.........................................................26
二、孔子“乐”论的道德本体性.........................................................27
三、孔子“乐”论对个体道德修养的涵育.................................................30
四、孔子“乐”论对社会道德伦理体系建构的影响.................................34
五、结语...........................................................................37
中国诗学“元气”艺术本体论——以元好问、郝经诗歌理论为考察中心..........................39
一、元、郝诗论中的“重气之旨”与诗歌艺术本体观.............................41
二、元、郝“元气”本体论诗学的史地根源与汉文化传统......................47
三、元、郝“元气”诗歌本体论的理论意义及其影响.............................52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精神承载与价值栖居...................................56
一、“十二平均律”的发明...............................................................56
二、精神承载.........................................................................57
三、价值栖居....................................................................62
四、结语.............................................................................67
中国古代艺术美学话语的“非对象性”..................................................69
一、认识论视域下艺术美学话语的“对象性”病症.................................71
二、传统艺术美学话语逻辑起点范畴“文质”的“非对象性”................74
三、中国古代艺术美学话语的“非对象性”特征.....................................78
四、中国传统艺术美学话语“非对象性”的哲学之由.............................82
五、结语.......................................................................87
生命之真实与美术创作的再现和表现.................................................89
一、美术创作自由之觉醒与表现的转向.................................................92
二、美术创作的生命之真与形式表现.........................................95
三、美术创作建构现实的再现与表现................................................98
四、结论........................................................................ 100
宋明理学“公理”论的阐释学意义............................................. 102
一、公理或公共之理............................................................... 103
二、公理与体验.................................................................. 109
三、理解与阐释.................................................................... 116
下篇 门类纵横
北京钟楼声效应初探——以永乐青铜古钟为中心.................................... 123
一、声学效应及古钟的声学构造...................................................... 124
二、声学测量................................................................. 128
三、声学效应分析................................................................ 138
四、结论........................................................................ 148
论民歌的审美意象............................................................. 150
一、民歌意象的基本性质........................................................ 151
二、民歌意象的生成机制........................................................ 154
三、民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157
四、民歌意象的组合方式........................................................... 161
陈从周园林美学研究.............................................................. 165
一、“宜坐宜留”的动静观与“引人”的俯仰观..................................... 165
二、园林审美体验的统一性与恒长性................................................... 167
三、园林建造通过“借景”求融合.................................................... 171
王羲之师承说文本考略及文化意义................................................ 174
一、引言......................................................................... 174
二、卫夫人与《笔阵图》............................................................ 175
三、师承说的雏形................................................................... 178
四、师承说的衍化................................................................ 179
五、余论..................................................................... 182
极品鉴藏的影响与意义——以清代《大观帖》鉴藏为研究对象............... 185
一、清代《大观帖》鉴藏的影响......................................................... 185
二、清代《大观帖》鉴藏的意义...................................................... 190
三、小结................................................................. 209
花鸟画和题画诗的意象营构的传统性................................................ 210
一、古代诗画意象与花鸟画和题画诗的意象营构................................... 210
二、古代哲学思想与花鸟画和题画诗意象营构....................................... 216
三、小结...................................................................... 222
童年记忆与王蒙的文学发生学..................................................... 223
一、痛苦与温暖并存的童年记忆................................................... 225
二、艺术天赋与个人意识的觉醒.................................................... 234
三、左翼化思想的最初成因........................................................... 238
四、结语........................................................................ 243
太行山说书人的社会互动与文艺实践——以山西陵川盲人曲艺队为例......................... 244
一、超越乡土的多样性:社会需求 政府支持
   特殊职业教育模式的传承路径................................................ 245
二、社会互动中陵川盲人曲艺队的组织经验........................................... 251
三、超越地方:历史视野中说唱文艺的时代演进和变化........................ 260
四、超越文本:“太行书会”曲艺赛背后说书人的变化........................... 264
晋阳宋金元美术遗珍........................................................... 269
一、建筑艺术....................................................................... 270
二、雕塑艺术..................................................................... 275
三、绘画艺术............................................................... 285
四、书法艺术................................................................... 290
五、工艺美术..................................................................... 291
九原岗墓室壁画中的佛教因素.................................................... 296
一、九原岗墓室壁画的表现内容............................................... 297
二、墓道东西壁麈尾图像的佛教意涵................................................ 299
三、墓门上方净土观想图像辨识.................................................. 301
內容試閱
艺术作为一种以情感为内核的感性形式,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从人类自身的表情达意,到与其所处环境中各类事象的交流,再到借助艺术认识更加广阔的宇宙、省视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艺术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正是艺术的重要作用,人类在探索哲学问题的同时,也不断探索艺术自身的奥妙。进入18世纪,出现了以鲍姆嘉通为代表的美学,专致于艺术的哲学研究。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学从美学中日渐独立,从而形成我们所言的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是理解艺术的一把钥匙,人类借助这把钥匙打开艺术的大门,在感受和思考艺术事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认识艺术的方式,也形成了针对艺术的丰富多彩的观点,进而形成人类认识艺术世界的知识系统。人类认识艺术的冲动与人类创作艺术的冲动一样具有无限的魅力。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巨变,艺术现象日趋复杂多变,越来越为人类认识艺术带来新的挑战。前些日子,梁晓萍教授给我发来一部题为《艺术学理论前沿》书稿的电子稿,嘱我给该书稿写个序。打开书稿,原来是晓萍教授执教的山西大学的同仁们近些年所撰的论文集。书稿收集了山大朋友们发表的十八篇论文。通过目录,我能大致感受到山西大学的学人们看待艺术的视角和特点。逐篇细读,又深感灼见迭出,收获良多。
山西是我的故乡,天然的情感自不必说。我未曾离开山西时,还没能感受到这片故土的魅力。而当我离开山西在外游荡了二十多年后再回望这片故土时,却发现山西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崇高地位。在艺术创造上,无论是自南而北的建筑、雕塑、壁画、工艺美术,还是特征鲜明的民歌、戏曲、曲艺、舞蹈,如此等等,山西都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难以替代的位置。山西艺术历史悠久、门类典型、性格鲜明,面对如此丰厚的艺术资源,山西的学者们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探寻。所以,这部书稿中收录的涉及山西艺术的论文率先引起了我的兴致。
民歌情感真挚、地域性强、波及面广,是中国音乐广为流传的音乐形式。山西堪谓民歌的沃土。晋南地处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又因其交通便利、平原面积较广,故其民歌多被融入当地的戏曲剧种中,成为戏曲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晋南往北,各地民歌保留得相对独立,既广为传唱,又为研究民族音乐提供了可贵的素材。段友文教授关于民歌意象的论文结合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等地的民歌特点,深刻揭示了民歌意象生成的文化基础和原理,为我们领略民歌的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隔段时间就会有一队盲人宣传队前来演出。演出一般都在晚上,有上百人围观,传统节目都很生活化,也有不少时政宣传节目,给大家带来无穷乐趣。后来我离开乡村,很少关注这种特殊表演组织了。卫才华教授以山西陵川县盲人曲艺队为例,思考太行山说书人的社会互动与文艺实践问题,文章资料翔实,富有见地,让我深刻感受到这种特殊民间表演组织既能保持特色又能随时代而变,从而传承至今的韧性。此外,还有张明远教授的《晋阳宋金元美术遗珍》、李雅君教授的《九原岗墓室壁画中的佛教因素》两文,前者介绍了宋金元时期太原文化遗存中的美术现象,后者深入剖析了被评为201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忻州九原岗墓室壁画中的佛教影响,都体现出山大专家们对山西本土艺术研究的珍视。
除了针对山西本土的艺术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外,本文集还收录了15篇超越山西本土艺术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既有针对具体艺术门类的研究,如园林、书法、国画、乐论、文学等,又有超越具体艺术门类的宏观研究,如哲学、美学、艺术史等。这类文章反映出山大学人们宏阔的学术视野,其特点是在传统研究话题基础上在理论上的深入探讨。盖因这些文章多以新的视角或材料突破传统研究话题的讨论,该文集才被命名为《艺术学理论前沿》。这些文章中既有老一辈教授的研究成果,又有中青年教授的研究成果,大致能折射出山大同仁们的学术精见。如高兴教授强调的考察中国艺术,只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之上才有可能总结出中国艺术的中国学理;郭鹏教授所指出的《声无哀乐论》否认艺术作品蕴含有人的情感因素是错误的,但嵇康初步调和融汇了儒道二者的优长,开启了中国文艺思想儒道互补的民族传统;韩敏虎教授所认为的孔子关于“乐”的论述可以开启通向个体道德提升与社会秩序恢复的道路;侯文宜教授通过考察元好问、郝经诗歌理论,认为南宋与金元政权的南北对峙下在诗学理论与批评中突显出中国哲学气本论的“元气”艺术本体论;贾争慧教授重新肯定了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对乐律学的重大贡献及卓越影响;梁晓萍教授从中国艺术主客间的交融关系对中国古代艺术美学话语“非对象性”的思考;臧新明教授从生命真实的角度重新认识艺术创作表现与再现之间的关系;郑伟教授讨论的理学以一种个体生命体验向阐释之公共性生成过程的迈进等。这里所举的观点站位较高、讨论深入,都从不同的侧面超越了以往研究的认识。即使是像杨阳教授论述的北京钟楼的永乐大钟、高鑫玺教授讨论的陈从周的园林美学、王力军教授考证的王羲之的师承问题、刘维东教授讨论的清代《大观帖》鉴藏问题、史宏云论述的花鸟画和题画诗的意象营构问题、王春林教授研究的童年记忆与王蒙的文学发生学等较为具象的问题,都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从一类较为具体的艺术现象拓展到较高的理论层次来认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山大学人务实的治学精神和优良的治学之风。
艺术是感性的,艺术总是以感性的面貌诉诸人的感官,再通过人的思维进而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于这种感性特征显著的事物的认识是对理论家的考验。艺术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每个时代都会以其某类显著特征而深刻影响着艺术的精神面貌和创作方法,这就要求理论家不断思考。艺术也几乎是不可言说的,艺术的感性特征及其多面性,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每代学人都试图发现艺术的规律、思考艺术的特征,但都无法用语言说尽艺术。由此我们不难感受到艺术不可言说又逼迫我们不断言说的特征。对于理论家而言,言说艺术既是对艺术规律的探索,又是通过探寻艺术的道理对自身生命的建构方式,这种建构不仅体现在个体生命对艺术的需求和满足上,也体现在整个人类作为生物的类的存在对艺术的需求和满足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并非灰色的,其亮色深藏在言说的持续性、累积性当中,只有我们走过一段路程回望这些言说时,才能充分感受到言说本身的价值。《艺术学理论前沿》正是山大学人们在近二十余年来对艺术的言说成果,我相信这部文集将会在学界产生良好影响。
是为序
王廷信
2022年6月14日于北京定福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