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隐武者(在水浒和金庸之间。武是力量,隐是选择。在不安的时代成为确定的人。《春山》《拳》之后何大草全新力作。)

書城自編碼: 378551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何大草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63016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售價:HK$ 105.6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状态比能力更重要:108个状态调整法 》

售價:HK$ 66.0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

售價:HK$ 43.2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企业级数据架构:核心要素、架构模型、数据管理与平台搭建 李杨 》

售價:HK$ 118.8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政和元年:宋辽金夏的国运博弈与谍战风云 》

售價:HK$ 81.6
黄金圈法则
《 黄金圈法则 》

售價:HK$ 93.6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

售價:HK$ 117.6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华尔街幽灵:一位股票投资大师的告白 》

售價:HK$ 9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7
《 蛙(2020修订升级版) 》
+

HK$ 80.0
《 不老(精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弥全新长篇小说——因为爱,所以不老 》
+

HK$ 43.2
《 额尔古纳河右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28) 》
+

HK$ 62.4
《 枪与玫瑰之暗火 》
+

HK$ 91.1
《 狼图腾(精装修订版) 》
+

HK$ 132.8
《 起初·纪年 》
編輯推薦:
乱世小镇少年,武者隐入尘烟,命途凝于一箭,已是暴风雨前。一部与众不同的武小说,创造一个独特的武侠世界,高手居于暗处,隐入寻常百姓生活。既有武林的快意恩仇,又有日常生活的涓涓细流和命运的惊心动魄。同时复活清末民初老成都的市井烟火和生活细节,令人神往。
1、继《春山》《拳》之后,何大草全新长篇小说。
2、一部非常精彩的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叙述从容,情绪饱满,语言美轮美奂。
3、别样武侠故事,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武侠世界,高手居于暗处,隐入寻常百姓生活。既有武林的快意恩仇,又有日常生活的涓涓细流和命运的惊心动魄。
4、描述了清末民初老成都市井烟火的生活细节,可以看到一个古早味道的老成都。
內容簡介:
以武犯禁,用语言的极*致,寻功夫的极*致,问命运的极*致。
一切,从暴风雨前的成都,开始。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成都,辛亥革命前夜,末朝乱世之中,个人命运随风云涌动。在成都以西偏南刘安镇,巷中古槐下的锅盔店,隐伏聚散着各色人马,有不戒荤色武艺高强大法师,独臂人锅盔店何老板,老板儿子何小一,刘安大户刘府少爷元雨、三小姐元菁,老娘滩黑姐……乍看每人皆是平常模样,其实各怀绝技,各有一段惊心动魄;有高出常人之资,亦终逃不脱命运之手。
乱世之下人何以居?藏于市,隐于井。是隐,亦是守。守个人选择、内心的尺度、庸常之外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古中国游侠一脉的慨然正气。武林已然消逝,但侠义长存。
这是一部武小说,却有日常的饭菜味、茉莉花茶香。功夫是常人的功夫,但,发挥到了极*致。寻常却超拔、入世又超然,是为隐武者。
關於作者:
何大草,祖籍阆中千佛,1962年出生于成都少城。1979—1983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出版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春山》《拳》《崇祯皇帝·盲春秋》、小说集《贡米巷27号的回忆》《衣冠似雪》、散文集《记忆的尽头》等。2016年在成都轻安举办个人画展《红色与逍遥》。
文学和绘画的创作者,樱园何大草写作工坊指导老师。
目錄
目录
楔子
第一卷 仁者安
午炮
元雨
外姓人
连环腿
杏花烧
元菁
小关庙
几件小事
第二卷 厚背宽刀
锅盔夜宴
见山见掌
两年后
水浒里,哪个最厉害?
老娘滩
第三卷 一了万了
入蜀
从老郎庙到冻青树
拨云见月
拜师
阿芙蓉
一棵稻草人
挑战武状元
桓侯巷
踩桥
乱砖红叶飞
第四卷 折筷为誓
县衙门
大月亮
鹞子
三姨太之死
穷亲戚张山
第五卷 喜相逢
槐下晌午
三更颦鼓
叶二自述
三根箭
翻船
喜相逢
第六卷 断金亭
雁翎刀
千两黄金、一千金
三崎安次郎
别了
进印堂

断金亭
空山
第七卷 夹关蝉影
春雨归程
叫花子踢庙
夹关蝉影
四封信
八月
天下
內容試閱
代跋:江浦笔记

小说家常被问到:你的故事是真的吗?原型是谁呢?
有人乐意回答,有人不乐意。
这样的问题,就像看到了谜面直接问谜底。也像看了演出,径直奔后台。
但我愿意把谜底藏在手掌心,或是帷幕的那一边。

詹姆斯·凯恩是我喜欢的作家,他的《邮差总按两遍铃》,我读过三四遍。也喜欢他就写作说的一段话:
“如果你晚上不翻来覆去惦记书里的事,那么读者也不会惦记的。一直以来我都晓得,要是我一夜安眠,隔天什么都写不成。”
我的情况有时正相反,至少,写《隐武者》是这样:高强度的写作,身心俱累,帮我戒掉了安眠药。

我书房的窗外,能望见一条河。河流和住所之间,是树林茂密的江浦路。
每天,我都会在江浦路上走很久。
对岸从前是农田,农民已搬迁了,田地还闲置着,又有外来户跑来了,甩锄头、流汗水,划地为界,开出了菜畦,种植了油菜、苞谷、豇豆、茄子、萝卜。隔水望过去,很有些杂芜,也很有蓬勃生气。
河上有白鹭飞,不怕冷,也不怕热。还有人钓鱼,不分寒暑,掩在绿荫中,长竿伸出去,半晌也不动一动。他们的表情,看不清楚,我猜应该是很有耐力的人。
钓鱼的人,都沉默、安静。要不然,何必钓鱼呢,买鱼、吃鱼就行了。
也并非一直是沉静。偶尔鱼竿“唰”地一扬!咬饵的鱼跃出水面,闪闪发光。

我与文学的关系,不始于读,是始于听。十岁以前,听院子里老太婆讲神仙鬼怪,听大哥级伙伴讲反特故事,从收音机里听评法批儒。后者让我记住了一个传奇:荆轲刺秦。
当初的叙述中,荆轲是一个小丑,企图阻挡历史的车轮。过了些年,他则被说成一个英雄,敢于独自挑战暴虐的君王。但无论小丑还是英雄,他以匕首刺向秦王的一击,都让我激动、着迷。
1994年春,我以荆轲刺秦为蓝本,写出了小说处女作《衣冠似雪》。
我没有一处写到了荆轲的武功。我赋予他的形象,是一个苍白书生、放纵酒徒。
我也把那最后的一击抹掉了,代之以:荆轲向秦王展示的,不是匕首,是秦王枕下的竹剑。他以此证明,王的力量不是无限的,我昨晚就可以杀掉你。
秦王听不懂,这是要证明什么呢?他杀掉了手无寸铁的荆轲。

我念小学时,读了第一本小说,《高玉宝》。之后,反复阅读近于百遍的,是《水浒》的前七十回。这个过程,从那时持续到今天。
《水浒》是男人在少年时,最应该遇到的一本书。《水浒》何以这般牵动少年心?快意恩仇。
年岁渐长,重读《水浒》,发现恩仇是足足的,但,快意否?还难说。 譬如宋江,他肚子里有个黑色的小宇宙,就很难看得透。再譬如武松,他对两个嫂嫂(潘金莲、孙二娘)的爱恨,就比字面上复杂。一刀劈下,自然快意,却不是人生。人生正如人心,是有许多迂回的。
后来读了金庸,觉得《水浒》不大过瘾了。
但金庸看多了,也有点腻了,他写得太满,太透彻。再回头读《水浒》,那种不过瘾,反而就成魅力了。它在文本中留下的大量缝隙(空白、灰色),会把读者拽进去,参与叙事的再创造。人性的质疑、拷问相当的剧烈,却没有标准的答案。
金庸笔下的习武人,多数是为习武而活、而死,刀法、剑法、秘籍宝典,成为生死之第一大事。这很像萧红《呼兰河传》里的人,倘问他们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他们说:“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本末倒置,而不自知,且显得相当有逻辑。
《水浒》英雄则不是这样的。教头如王进、林冲,押司如宋江,都头如武松,各安本分,各自活着。只是,一件突兀而至的人或事,打乱他们的人生,拐点来了,由此起承转合,直至跌入黑暗的坑。由于他们是凡人,故事就有浓厚的烟火气。由于他们是英雄,起伏反转时,就会带出凛冽残酷、刀剑无情的暴力美。

金庸小说的主要情节,常是争天下第一。血雨腥风,也因此而起。
《水浒》里不写这个。
倒是我从小就乐于跟朋友争论,梁山英雄,谁的武功最高?争来争去,也没得出人人信服的答案。
直到我写《隐武者》前夕,我才自以为把这个问题想通了,并将之写进了书中。
那个最顶尖的人,只显露过一次身手:狭路相逢,一拳把李逵打来傻坐着。李逵挺身而跃,他再一脚,把李逵踢来趴地上。李逵不怒,心服口服。
这人有个绰号,叫:没面目。
高手是暗处的光。他不放光时,你看到的是引车卖浆者流。

《刀子和刀子》出版后,有一位编辑读了,说这书受了武侠小说的影响。他是不大喜欢的。幸好,他不是我的责编。
而另有朋友读了,很有诚意地对我说,你可以写武侠。
我听了都笑笑,没有当回事。但这些话,却像一小颗种子,在我身体中生长着。生长了很多年。
《春山》之后,我写了《拳》。《拳》是一部武小说。
写《拳》是为了给《春山》配对,一文一武,对称而又很相异。
终于了了一个心愿。
但,武的门被一拳打开后,武的故事纷至沓来。隔着时间的薄暮,我看到隐逸的武者在和我对视。

我理想中的武小说,不出现武侠、武林、江湖这样的字眼。然而,它是以武为核心的。笼罩这部小说的,是日常的饭菜味、茉莉花茶香。没有一飞冲天的神功,功夫是常人的功夫,只不过,被发挥到了极致。
极致,是武小说的魅力,它应该同时体现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的第二、第三种境界:务追险绝,复归平正。
对手、对抗、较量,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要混战。出其不意的一拳、一刀,应包含着必然的逻辑。
语言呢,要远离酷、帅、炫。朴素、结实、骨肉停匀,而又有情趣,能刻出日常生活的质感。
难度太高了。想了这么多,哪还敢动笔。
但,难度指向高度。这就像险峰对于攀登者,是挑战也是挑逗。
我用心写出了《隐武者》,作为对险峰的一声回应。

我约莫六七岁时,生活在外婆家,一个叫王滩的村庄。
村里的人都姓王。距村头百十丈,有一处孤零零、沟渠环绕的竹林盘,竹林中住着一户外姓人,姓何。
王滩,邻近一片江滩。
江名斜江。江滩是白花花的鹅卵石,相当辽阔。石头缝里,还长着一簇簇的狗地芽。蔬菜断季时,村妇们就去讨狗地芽的嫩芽,兜在围腰里带回家,用开水漂过,凉拌了吃。
农民种田,妇女做家务,大娃去了村小念书,我就一个人在江滩上游逛。看水,拣扁平的石子打水漂,追乌鸦。
乌鸦结阵而来,几十、几百,“哇——哇——”地叫着,在远处降落了下来。
乌鸦踩在白石上,仿佛穿了黑衣的密密麻麻的小人,看着我,等着我。
我朝着乌鸦跑过去。每回都快跑拢了,能看到黑幽幽的鸦眼了,它们却一下子腾空而起,向着下游飞去了。
下游要流经一个富庶的镇子,叫做安仁镇。
镇上有一座迷宫般的刘氏大庄园。庄园里,有闻名全国的收租院。它的故事,写入了小学教科书。
《隐武者》的故事,也发生在斜江畔。

我不赞成把作家归类。但硬要归,我情愿把自己划为乡土小说家。
《隐武者》也可以算一本故乡书。
写成都的作家中,李劼人先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我以为他的《死水微澜》,是我国现代长篇小说中最好的三部之一。我在课堂上,以及所写的评论中,多次表达过对他的敬意。
《隐武者》的年代,大致跟他的《暴风雨前》相重叠。但《隐武者》并不是致敬之作。
自古,四川是一个封闭的盆地,成都是一座高墙环绕的城池。
李白有诗道,“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成都之得名成都,也有了2500年。
成都的故事,至少有十几种、几十种讲法。李劼人先生是一种,我是一种。
李劼人先生去世的那一年,我出生在成都的少城。
我和他的年龄,相隔了71年。
我们用不同的目光,打量同一个故乡。
我感觉他写的成都,和我写的成都,有点像两个地方、不同的居民。
也许,惟其如此,成都才值得一写再写吧。
十一
我写《隐武者》时,年龄已经老大了。
我是服老的。但,还是想变一变。我甚为佩服的一位老人,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活到花甲之年,开始衰年变法。变法八年,由之前的冷逸且冷清的高格,自创出红花墨叶一派,渐渐热旺了起来。不仅没有衰气,以傅雷的评价来说,还多了婀娜妩媚的青春之美。
马里奥·普佐的《教父》中,有一句赞扬唐·柯里昂的话:“伟大的人不是生而伟大,而是越活越伟大。”用在齐白石身上,也正合适。
我的写作,《春山》为一变,是文人笔记小说。《拳》又一变,是为武小说。《隐武者》再一变,再向上,试图攀上武的峭壁,去述说我的生命观和历史观。
十二
2020年,我用几个月时间,辛辛苦苦写出《隐武者》的前三万字。
而后,我把这三万字都放弃了,重新再写。痛下决心的痛,不是形而上的,是切身的身体之痛。
写得痛苦,身体也很煎熬,却每晚睡得憨沉。原本睡前必服的安眠药,都扔在床头柜上,冷落了。
夏盛了,夏萎了。秋盛了,秋凋了。北风冷飕飕吹,壬寅年就到了。
壬寅是虎年,我属虎。
有天早晨,我在江浦路散步时,喃喃自语,胡诌了一副对联:
金刀剪出纸老虎
江浦春深隐武者
横批:锅盔熟了
2022春,成都温江江浦

成都腹心,是明代的蜀藩王府,入了清,改建为贡院。 楼宇巍峨,墙高百仞。三座拱券门洞里,广有九百亩之饶,明远楼、致公堂,大院套小院,小径像蜘蛛网。老百姓仰之弥高,望之弥远,称之为皇城。
自民国二十年之后,皇城门洞上又多了块巨匾,从右向左,六个大字:国立四川大学。
门洞外,站了两个制服整肃的校警,背着双手,瞪着眼睛。闲杂人等不敢靠近。
皇城向南,是皇城坝和贡院大街。
大街穿过御河,又穿过金河,直抵红照壁。
金河桥下,左手下缓坡,是一条小街,叫作染房街。丁字口,立了两棵大树。好高的树,比染房街的屋檐,都高出了一大截。枝翼四面铺展,浓荫秀拔,隔了街、隔了河望过来,树冠有如两朵云。
树荫之下,有一家锅盔店。
这树,成都不多见,少说也有百岁之龄了,树根爬了青苔,树皮却很平滑。过路人有识为板栗树,有识为楠木、香樟、爆虼蚤,都错了。
店主说,“是朴树。”
店主也已年高了,个子也高,高而瘦,背微驼。头发白尽了,但还厚厚实实,走到阳光里,风一吹,满头银丝。他点账时,戴一副玳瑁老光眼镜。平时则戴平光镜,钢丝边箍住两块圆玻璃。春月里,他去青羊宫赶花会,换一件蓝布长衫,很不像个卖锅盔的人。
他忌酒、忌荤,爱用盖碗喝茉莉花茶。也抽烟,哈德门、老刀牌、水烟、叶子烟,都可以。他有一根叶子烟杆,六尺多长的斑竹,两头镶了黄铜,摩挲得油光水滑,很是好看。他点烟不用洋火,拿打火镰打燃纸捻子,再伸出长长的手臂,他手臂可真长啊,一伸,点燃烟头,有力地吸口气。
良久,吐出来一团清幽幽浓雾。
每早引燃炉子,他挑一根松木棍,鸭蛋粗、半尺长,用 小斧头劈成两半,又两半,又两半,很有耐心地劈下去。每一斧都均匀,精细,直到把柴棍劈得像一堆牙签,放入炉底,拿打火镰一敲,刷!火旺旺地腾了起来,还飘着清淡的松香。再压上大块柴和煤,炉子渐渐红通通,一天就开始了。
来买第一炉锅盔的老买主,会提前一点来,专看老店主劈柴引火。边看,边用鼻子吸口气,喃喃说,“好巴适哦。”
招牌,是一块没过漆的杉木板,写了四个工整老实的墨笔字:刘安锅盔。
初上门的买主都会猜,刘安即是店主的名字。这就猜错了。刘安,是一个镇子。刘安镇,是店主的老家。
店主姓何,名烔焮,有点文绉绉的,且二字不好念。好在这个名字,他不说,也没有人晓得。街坊叫他何爷爷,买主熟了,叫他何师傅。没人叫他何老板。店,也实在太小了。就一个灶台,一张案板,靠墙一张小桌,最多能坐三个人。
倒也足够了。好多人坐着吃锅盔?多是拿在手上,边走边啃。譬如混糖锅盔,走一步,咬一口,滚烫的红糖汁淌出来,顺了手腕流,得不住伸出舌头舔,啧啧,味道长。
何爷爷见了,摇摇头,吧嗒一口叶子烟,满脸皱纹里,漾着笑意。
不过,还有一个人,不叫他何爷爷,也不叫何老板,径呼为“老板”。这是百步之外,梨花街上,开烧春楼的刘
元聪。
烧春楼是大酒楼,楼后面还有好几重院子,住家,也招待有私谊的客人。进去过的人都感叹,深沉得很哦。
刘元聪说何爷爷,“论年龄,你还不够我的爷爷辈。叫叔伯,反见生疏了。叫何老板,天下老板太多了,张老板、李老板 …… 数不过来呢。叫师傅,你岂止是个师傅啊。只有叫老板。老板,就很不一样了,你就是我的老板嘛。”
何爷爷哈哈一笑。
刘元聪的老家,也在刘安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