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给孩子的商业思维课

書城自編碼: 378360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孙明展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721470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广东当代金融史:全三册
《 广东当代金融史:全三册 》

售價:HK$ 717.6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售價:HK$ 58.8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售價:HK$ 69.6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HK$ 273.6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HK$ 94.8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售價:HK$ 117.6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HK$ 958.8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HK$ 93.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1.3
《 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 》
+

HK$ 78.9
《 给孩子的时间管理课 》
+

HK$ 87.3
《 给孩子的数学解题思维课 》
+

HK$ 78.9
《 给孩子的历史思维课 》
+

HK$ 62.3
《 给孩子的36招时间管理术 》
+

HK$ 73.6
《 给孩子的网络生存课 》
編輯推薦:
◆“中国科学家爸爸”讲商业思维
◆24堂商业思维课培养创新思维
◆结合日常生活、经济时事趣解商业本质
◆帮孩子提前了解商业知识,培养乐观、双赢的意识、果敢的企业家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拥有经济头脑
◆引领孩子成为未来的领军人物,提早谋划布局人生
內容簡介:
信息时代,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知识含量的多少,而是孩子的思维方式。思考习惯决定孩子思维的深度和未来成功的几率。
本书主要通过讲解商业时事,将孩子的目光导向经济前沿,启发孩子多思考、爱思考,对日常现象寻根究底,让孩子了解经济背后的逻辑,能够透彻地认识和观察世界,培养商业思维能力,学会像商业家一样思考。
了解改变世界的商业力量,可以让孩子对世界有一个睿智的认知,成为一个有大格局和国际视野的人。
關於作者:
孙明展
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智能理财系统“谱蓝”创始人,国际金融理财师,曾就职于ING中国精算部,原创理财教育公众号“孙明展”主理人,出版有《做自己的理财师》。
內容試閱
商业和商业社会
毫无疑问,我们处于一个商业的世界。对于商业,教科书是这样定义的:商业(business),是指所有以赢利为目的、力求为他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首先,这就是一个交换的过程,把我所拥有的产品交换给你,以获得利润,也就是赚到钱;其次,注意“力求”这个词,从事商业的人需要竭尽所能,促成交换,要“力求”赚到钱。
通过交换,你赚了我的钱,我赚了你的钱,钱从一个人的口袋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整个社会的钱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增加,那为什么说商业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呢?
两个村落的故事
我们先通过一个小故事了解商业是什么。
很久以前,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有两个奇特的村子。东村人只会种玉米,其他啥都不会,代代相传。西村人只会种棉花、织布,其他什么都不会。
东村人一到晚上就冻得瑟瑟发抖,用树皮裹体,也抵御不了寒风;西村人虽然晚上不受冻,但白天只会采野果充饥,饿得骨瘦如柴。
忽然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有一个人从东村走到了西村,发现了另一个村子里的生存秘籍。这个人兴奋地回到东村说道:“在不远的地方有个村子,那儿的人懂得种棉花、织布,我们赶快拿吃不完的粮食,去和他们交换布和衣服吧。有了布和衣服,我们以后就不会受冻了。”
原先东村的玉米太多,囤在家里发霉了,这时候玉米还不是用于交换的产品,不是商品,所以东村也就没有商业行为。
当东村人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把剩余的玉米拿出来,去交换西村人织好的布的时候,商业就在这个封闭的小世界里诞生了。
如何定价
商品要交换成功,需要一个交换的标准。
东村人用多少玉米换西村人的一匹布呢?东村有一家人经验不足,一听说可以用玉米换布匹,就把家里的200斤玉米拿出来,换了一匹布。
这下西村人兴奋了,大家琢磨着:“织布是我们拿手的啊,一个人每月织一匹布没问题,温饱问题就妥妥地解决了。”于是,西村有布的人都来找东村这家人。
在各种推销下,东村这家人的玉米被换购一空。毕竟种玉米需要时间,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东村也有“智商在线”的村民,他们一算,这笔交易有问题:一个人一年辛辛苦苦,能收200多斤玉米就不错了,自己还得吃。现在倒好,西村人用一个月织的布就能换取东城人辛苦一年种植的玉米?有个声音说:“这不合理,再这样换下去,东村人要饿死了。”
于是,东村的另一家人提出,用50斤玉米跟西村人换一匹布。西村人一合计,觉得东村的人没有狮子大开口,于是就同意了。
价格在这种不断磨合中达到均衡,双方都达到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目的。
对于东村人和西村人来说,虽然家里存的玉米和布变少了,但是他们的生活品质提升了。他们不再冻得瑟瑟发抖,也不再食不果腹,没有额外生产东西就实现了“丰衣足食”,两村的财富都增长了。这就是商业的过程。第一个不小心打通两个村商品交换之路的人,就是这个独立世界的“开山鼻祖”。


思考题
这一章的故事中,两个村庄的人都在考虑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后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实际案例吗?




货币和财富
有没有发现,物物交换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你剩余的布,刚好可以换别人手中的玉米?
你养的鸡,刚好可以换他捕获的海鲜?
你的邻居刚好拥有你需要的东西?
你需要一支笔,但别人偏偏没有,只有几片竹简,怎么办?

于是,有人开始琢磨,应该找到一种物品作为中介,拿这种物品去和别人交换时,没有人会拒绝。我们先将玉米换成这种物品,再拿它去买需要的布或其他东西,这样不就方便多了?
这种物品,后来被人称为“货币”,是交易的中介。货币把“买”和“卖”两种行为分离开来,解决了物物交换不方便的问题。货币演化到了今天,人们称之为“钱”。
分工产生
东村和西村的村民,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中仿佛只有吃和穿两件事情。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求,除了穿衣,我们还需要鞋子;睡觉时需要被子、枕头、床单;学习需要用到纸、笔、书籍;做饭需要炉子、锅碗瓢盆,还有各种调料……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我们想过上更优质的生活,需要的东西更多。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再能干,也无法生产出自己需要的所有日常用品。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了“交换”的秘密——我们没有必要自己生产所有的东西。我只要说清楚“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拿我的东西跟你的东西交换”,有交换需求的人可能就会向我抛出橄榄枝。除了人类之外,其他的动物都没有这种能力。
人类利用“交换”满足自己的需求后,开始产生“分工”的倾向。经济学的开山祖师、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里,用四个人的故事描述了什么是“分工”。
第一个人,他是游牧民族中的一员,以狩猎为生,擅长制造弓箭。有一次,他用自己做成的弓箭去交换猎人的兽肉,他发现猎人愿意给出的兽肉,比他亲自到野外捕猎的多。于是,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我擅长做弓箭,猎人擅长捕猎,我就专职做一个弓箭制造者就好了。”
第二个人,他擅长建造小茅屋,经常被人请去造房子,得到的酬劳是家畜和兽肉。后来他发现,自己喜欢一心一意建房子,不喜欢养鸡,也不喜欢打猎,于是他就成了一名专职的房屋建造者。
第三个人,他成了铁匠或铜匠。
第四个人,他成了制皮革的人(过去皮革是人类的主要衣料)。
慢慢地,人们在交换中,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事起相当固定的工作。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劳动分工。商业也随之出现了各种细分的领域。
一个人日常所需要的大部分物品都是别人劳动的产物,他必须用自己的劳动产物的剩余部分去交换,才能满足需求。货币产生后,他用自己的劳动产物换取货币,再用货币去交换别人的劳动产物。
所有人都要依赖交换,换句话说,所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商人,社会也就成了商业社会。
交换的激励
1.5万年前的采集社会,世界范围内人均GDP大概是90美元。这是用今天的货币单位进行衡量后的表述,否则只能说,当时人均GDP大概等于多少颗野果、多少只猎物。
到了2021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世界人均GDP是1.25万美元,是采集社会的130多倍。
由于全世界的人口快速增长,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全世界的经济总量增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为什么人类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财富呢?因为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在原始部落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捕猎到的动物,人们的财富总增长主要体现在捕获动物的数量增加了。
随着狩猎工具和狩猎技能的改变,人们抓到的野猪、野牛越来越多,吃不完的野猪、野牛被圈养起来。当这些被圈养的牲畜开始生崽,人们发现比起到山里打猎,饲养或者放牧更加稳定,产出的食物更多,于是养殖业、畜牧业逐渐发展。
但是,动物的繁殖能力也有上限,人们又偶尔发现植物种子的繁殖能力更加惊人,只要稍加种植,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于是,农耕技术得到发展,人们开始定居下来,通过种庄稼过上了农耕生活,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
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财富,但是只有技术还远远不够。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个穷困潦倒的人,在深山老林里发现了一座金矿,他把金子挖出来,这只是初步的生产环节。如果他不拿金子到外面买包子吃,他在山林里就饿死了,采出的金子也就成了一堆“废铁”。如果他把金子拿到包子铺去买包子,包子铺老板得到金子后,可以给员工支付工资。员工拿到工资后,可以到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商店再从厂商进货,有些厂商为了生产也需要金子。
交换,促使整个社会不断提升生产能力。挖金子的人想挖更多的金子,卖包子的人想卖更多的包子,卖日用品的人想卖更多的日用品,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社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社会财富也变得更多,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好处。
那些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进行发明创造的人,也彰显了他们的价值:提升了生产力,通过革新技术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没有交换,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就是一潭死水,永远不可能带来真正的科学技术革命。
《国富论》为商业正名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从理论上阐明:利益交换,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
经过200多年的沉淀,这个观点已经不再石破天惊,但在当时,它是划时代的。
在此之前,虽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商业交换的意愿,但是始终认为从事交换的人是“不道德”的。中外都有“轻商”的传统:在《孟子》一书中,阳虎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说了类似的话,富足同美德是不相容的,富人不可能是善人,因为他的财富来源和使用不正当。
传统观念认为,商人不劳而获,是在榨取老百姓的利润。他们赚了钱,就意味着老百姓损失了钱。
亚当·斯密的思想,彻底解放了欧洲的商业,为工业革命后各种企业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人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说:“商业是一件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商人赚钱也是为社会作贡献。”如果大家都努力赚钱、努力创新,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经说过,“《国富论》和蒸汽机毁灭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世界”。《国富论》为商业正名,而蒸汽机则让人重新认识自身的力量。
农耕文明时期,人均GDP的增长是有限的。以中国为例,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一个农业国,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当时人均GDP只有156美元。前面我们提到过另一组数字,原始采集社会人均GDP是90美元。虽然统计口径有差异,但起码说明了一点:在农业社会,人们的生产能力有了提升,交换意愿也是有的,但是人均GDP变化不大。
因为生产能力制约了人类,我们生产不出更多的产品,生产不出维持基本生存以外的更多产品。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人们把生产能力制约的问题交给了上帝、神、玉皇大帝和龙王爷等超自然力量,认为人类无法决定自己的生产能力,我们是靠天吃饭的。直到有一天,西方有人认为,人类有能力提升生产力。
从牛顿力学到瓦特蒸汽机车的发明,从1665年到1776年,经过100多年,欧洲的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知道有了更大的动力——蒸汽的动力,它来源于化石能源(煤),能够让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燃烧煤可以产生比牛、马和人力多得多的能量。人类恍然大悟,我们生产能力低,并非我们“不能”,而是受制于人类和牲畜自然动力的不足。从此,在科学的加持下,人类的生产能力骤然提升。
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既解决了生产能力的问题,又解决了交换的最后一个问题——道德问题。从此,欧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思考题
《国富论》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你还知道哪些开创了一个学科的著作?历史上这样的书不少,请你举出两三个例子,并且希望你在上高中之前能读几本。



历史上的商业文明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类别的文明,比如农业文明、军事文明、商业文明。
军事文明对人类伤害非常大,农业文明又过于保守。腓尼基、古希腊、中国的宋朝,都证明了商业文明是开明的,它们更关注个体,更讲究开放与包容,更重视规则与契约,也更接近现代的主流价值观。
紫红之国
腓尼基人是最早的商业民族之一,活跃于公元前10世纪(相当于我国西周时期),生活在今天的东地中海黎巴嫩、叙利亚一带。
“腓尼基”一词在古希腊文里的意思是“紫红色”。
当时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的国王和贵族,都喜欢穿紫红色的大袍子。可是,他们找不到一种办法能让颜色永远保持鲜艳。
腓尼基人掌握了财富的密码:他们去海边寻找一种叫骨螺的贝类,打碎贝壳后,里面就会流出紫红色的液体。腓尼基人正是用这种液体制造出了美丽而不褪色的染料——“泰尔紫”。他们用“泰尔紫”染布,再卖给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的国王和贵族,赚了很多钱。
他们还是最早的航海家。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出口处,现在叫作“直布罗陀海峡”。当时,没有谁敢驶出那个海峡,认为那是世界的尽头。可是,腓尼基人为了做生意,天不怕地不怕,他们不但驶出了海峡,还航行到了今天英国附近的某些地方。
腓尼基人只想做生意,并没有成立强大的王国。同时期的亚述帝国,则是军事文明的代表,其征服战争以残暴闻名,军队所到之处城镇都被焚烧破坏,财物被掠夺,居民被屠杀或被掳走,人口锐减,生灵涂炭。
腓尼基的军事能力不强,没能逃出亚述帝国的魔爪,但是它点燃了后来的迦太基文明,也点燃了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本质上也是一种商业文明。古希腊地处丘陵地带,不太适合耕种,所以只能发展商业。
古希腊人先向东方学习了陶器等手工业品的制作方法,并进行了工艺创新。古希腊的城邦均设有大小不等的陶器作坊,像雅典这样的大城市甚至专门设立了烧陶区。大批手工业生产中心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手工艺品设计和制作水平的提高。
受早期腓尼基人航海贸易的启发,古希腊人也开始了远洋事业,他们将手工艺品卖到盛产小麦的北非尼罗河流域以及近东两河流域,以换取粮食。
由于贸易频繁,古希腊人必须与陌生人打交道,不像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熟人社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如何取得信任,只能依靠规则、协议和契约。
频繁做生意,需要估算货物的价值和利润,所以他们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发达。
商业文明必须讲契约精神和规则,不然无法正常进行贸易。如果规则遭到破坏,大家都做不成生意。所以每个人都要严守规则,一旦有人肆意破坏规则,必然会有人群起而攻之。这也催生了民主制度。
古希腊能够奠定科学、民主、文学、艺术等现代人类文明的基础,商业文明是其主要原因。然而,古希腊及其继承者古罗马灭亡后,文明的复苏之花要等到1000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才重新绽放。古希腊、古罗马后的黑暗时期,更多是由于军事、政治和宗教造成的,与之相比,商业恰恰是文明的守护者。
开放的宋朝
宋朝是中国古代最开明、最有风雅、文化最发达的朝代。
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提出,中国从宋代开始,从“内陆中心”的时代变为“运河中心”的时代,“大运河的机能是交通运输,所谓运河时代就是商业时代”。
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汴河两岸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大商人、小商贩、手工业者、艺人等各类市民过着有烟火气的生活。
由于西夏隔断了河西走廊,陆上丝绸之路改为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运河联结了沿海,海上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当时宋人的造船技术、指南针技术都领先于世界,他们还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将商船开到南洋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驶入孟加拉湾,然后入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与波斯湾,再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进入红海,或越过苏伊士地峡入地中海。原来由阿拉伯商人控制航线的印度洋,在11~13世纪时成为大宋商船的天下。
在北宋的汴京有犹太人的聚居点,在泉州与广州等口岸城市,则生活着大批阿拉伯人、东南亚人和东非的黑人。宋朝以开放的胸襟鼓励海外诸国来华贸易,也注意保护来华外商的利益。在宋朝,商人的地位到了古代华夏文明的顶峰。
只可惜,宋朝灭亡后,元、明、清又重新“抑商重农”,走了回头路。


思考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大多数时期都轻视商业,甚至认为商业是罪恶的。和你的长辈交流,或者上网搜索,看看能否找到传统文化轻视商业的证据?或者是一句歇后语,或者是一个成语。



“商业”是个中性词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无所谓善恶。它是一个中性词,你可以用它做善的事情,也可以用它作恶。现代金融业是商业发展的高峰,我们用金融业的两个例子——尤努斯和麦道夫的故事,理解商业善与恶的两个极端。
好的商业:尤努斯和穷人银行
2006年,孟加拉人、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一个经济学家,为什么会跨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最大的贡献是,他运用商业思维来做慈善,让商业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受益,同时还能让慈善事业水到渠成。
1976年,尤努斯创立了专门为贫困的孟加拉国农民提供信贷业务的格莱珉银行(又称乡村银行)。在金融史上首次开创和发展“微额贷款”的服务模式,专门给那些无法获得传统商业银行贷款的穷人发放贷款,让金融服务惠及贫困人群。因此,尤努斯也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
创新源起
1976年,尤努斯带着学生在吉大港大学附近的一个村庄进行调研。尤努斯遇到一个农妇,这个农妇每天做一把凳子,需要向高利贷方借22美分,买来原材料,用竹子编成凳子后,再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高利贷方用来还贷,收入只有2美分,中间大多数的利润都被高利贷方盘剥走了。
这点收入只能供农妇每天勉强养活自己和三个孩子,这种生活如同一个死循环,没有任何改善的可能。如果农户有22美分的本钱,就不用借高利贷,自己就能买下竹子努力工作,以市场价卖掉竹凳,收入就会越来越高,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事实却是,在高利贷的盘剥下,无论农户如何努力工作都赚不到钱。尤努斯认为,造成穷困的根源并非是懒惰和缺乏智慧等个人原因,而是因为缺少资本,这种状况使得穷人不能把钱攒下来做进一步的投资,而一些放贷者提供的借款利率每月高达10%,甚至每周10%。
不管这些穷人再怎么努力劳作,挣的钱都不可能超越基本生存线,存钱投入生产更无可能。事实上,穷人所需要的资本仅仅是非常微薄的一笔钱。
尤努斯曾经收集了一份包含42个像这个农妇一样依赖高利贷的穷人名单,发现他们需要的贷款总额仅仅是区区的27美元,就算考虑到通胀因素,放到今天也就是100多美元。穷人的要求并不高,为什么就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穷人?
银行本质上也是一个商业机构,放贷款的目的是在收回本金之余还能获得利息作为利润,所以银行放贷时往往要求贷款人用房产、个人信用作为贷款的担保,降低贷款收不回来的风险。
穷人家徒四壁,哪儿来什么担保呢?银行当然就不肯贷款,只有高利贷者像吸血鬼一样愿意借钱给穷人,这些穷人就一直陷在贫困的旋涡里面。
尤努斯曾经试图说服商业银行给穷人放贷,却没有结果。于是,他就用自己的名义向银行贷款,再把学生组织起来,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这个举动帮他打开了思路,他想:“我为什么不开一家专门给穷人贷款的银行,让穷人自己创造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1983年,一家叫格莱珉的银行诞生了,这家银行只贷款给穷人,被称为“穷人的银行”。
团体信用
尤努斯坚决反对施舍与赠予,他认为这样反而会损害穷人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格莱珉银行也是以商业方式运作,自主运营、自负赢亏。
格莱珉银行首创“团体贷款”模式。银行和贷款人之间不签署任何法律合同,整个运作只是基于“互信”,格莱珉银行信任的不是个人,而是“团体”。格莱珉银行要求每个贷款申请人都必须加入一个由相同社会背景的人组成的互助小组,每5人组成一个小组,绝大部分组员是女性。小组中的每个人之间、不同的小组之间,都互相支持和监督。
通过贷款审批后,格莱珉银行针对团体贷款采取“2-2-1”的顺序放贷。最初只有两名成员可以拿到贷款;根据偿还情况,另两名成员再申请贷款;小组 长最后才能拿到贷款。通过这一机制,后面申请的人和小组 长变成了免费的“风险控制官”。
根据孟加拉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格莱珉银行的带动下,该国绝对贫困率从1972年的82%下降到2018年的11.3%,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在40多个国家推广,惠及全球超1688万个低收入家庭。在银行成立初期,银行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捐赠,从2005年起,格莱珉银行宣布不再接受任何捐赠,只依靠银行自身运营赢利。
尤努斯认为,他所创建的格莱珉银行并不是传统意义的企业,而是一家“社会企业”。在传统经济学中,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社会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像格莱珉银行,它的目标就是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格莱珉银行用行动证明,比起慈善捐赠,消除贫穷最好的方法是在商业上进行有效且可持续的拓展,帮助穷人依靠自身能力摆脱贫穷。
坏的商业:麦道夫骗了全世界
同样在金融业,另一个商业案例却是恶的代表。
2021年,美国前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在监狱里去世,终年82岁。他曾经狂骗全世界650亿美元,制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为此损失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金融机构就超过20家,各界名流富豪更是数不胜数。650亿美元,大概可以盖200多个北京的“鸟巢体育场”。

名词解释
庞 氏 骗 局
名字来源于一个意大利人,叫查尔斯·庞兹。他从1919年开始,在美国制造了一个1500万美元的骗局,这个金额相当于今天的2亿美元,仅仅一年多就被揭穿,庞兹也被捕入狱。
庞氏骗局的运作方式,用中国的俗话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骗子承诺,投资者只要把钱投给他们,就能有高收益。他们把投资人的钱聚拢在手里后,根本没有拿去投资,只是把后面闻风而来的新的投资人的本金,拿出一部分支付给前面投资人的收益,只要前面投资者的收益如期兑现,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钱会迅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但是,一旦后面没人再来投资,或者新投资的钱不够支付前面的利息,更有甚者,如果前面的投资人突然要求赎回本金时,整个骗局就会瞬间崩盘。

曾经也是好汉
麦道夫年轻时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在妻子和老丈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小的证券经纪公司,专门帮客户买卖股票。
麦道夫非常有先见之明,他认为未来买卖股票一定是电子化交易,这样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股票买卖的成本,让更多人愿意来交易,证券经纪公司的利润也会越来越高,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麦道夫投资25万美元,让当时的辛辛那提股票交易所(美国全国股票交易所的前身)把计算机全部更新换代。辛辛那提股票交易所成为美国第一家全电子化的股票交易所。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数百万美元利润,还把自己的公司做成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第三大经纪公司。
1991年,麦道夫当选了纳斯达克的董事会主席,他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交易所的竞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苹果、谷歌、脸书等影响全世界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麦道夫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可是英雄却变成了魔鬼。
麦道夫被捕后在法庭上供述,他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行骗的。当时美国正在参与海外战争,国内经济下滑,许多人希望通过投资挣到大钱,他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开始了他的“世纪骗局”。
骗了全世界
麦道夫一直对客户承诺,投资回报率维持在10%左右,这个投资收益不算夸张,所以客户更容易相信他做的是正当投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资产可以保持永远上涨而不下跌。但是,期望永远上涨却符合大多数人的本性。
麦道夫根本没有拿客户的钱去投资,却用许多见不得人的伎俩,把投资计划包装成谁也看不懂的商业机密。
为了隐瞒信息,他还开发了一个虚拟交易系统,用电脑随机生成数字,再将这些子虚乌有的交易记录打印出来寄给客户,撒谎说这就是客户的真实投资。
他把审计机构人员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让审计机构、监管机构都给他大开绿灯。
他故意把投资门槛设定得很高,只接受单笔1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后来干脆上升到单笔1000万美元,故意营造出“稀缺感”,反倒引来富人追捧,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也纷纷跟进。
麦道夫是证券界的名人、金融界的翘楚,由于光环效应,富豪和机构都无比信任他,20年来没有产生过任何怀疑。到了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很多客户和机构的其他投资出现了亏损,他们想把投资本金拿回来填补窟窿。麦道夫的骗局没有新的资金进入,一下就崩盘了。
金融业是一种特殊的商业,它看起来光鲜亮丽,离钱很近,收入很高,相比其他行业对人性有更大的考验,其中的肮脏与罪恶也是难以想象的。


思考题
好的商业让我们得到了实惠,坏的商业让大家受到了损失。请和父母交流一下,看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为什么要培养商业思维
培养孩子的商业思维,不可能立竿见影,不可能今天学习了商业思维知识,明天就能洞察商业模式,长大就能赚大钱。就如同我们学音乐,并不是为了马上成为一名演奏家,而主要是为了在成年后具备欣赏艺术的能力。
培养商业思维,是让孩子具备一定的思考力,尤其是在成年时,对这个商业社会不太悲观。
我们要理解,商业社会中的所有现象本质上都是一种交换,交换就是商业行为的本质。当我们平和、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就不会产生过于悲观或两极化的判断,不会把“商业社会”看作一个贬义词。
拥有商业思维,就要知道交换是有价值的、积极的:交换能够创造更多价值,促进全社会财富的增加;交换需要考虑双方的利益,能够洞察别人的利益,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促成”交换,达到双赢。
我们倡导的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具备商业思维,不断促成交换,创新商业模式,并百折不挠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你成年后能具备这样的思维、乐观精神、洞察力和驾驭能力,即使不从事商业,而是成为一名校长、博士生导师、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公益组织负责人,你都是一个优秀的、积极的人。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的施一公,是很多孩子心中的偶像。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具有企业家精神。
施一公曾经和高瓴投资的创始人张磊有过一次对谈,大意是:你现在经常给大学捐款,你捐来捐去,也只是一个优秀校友,如果你把这笔钱拿来,我们一起办西湖大学,你就是一所伟大大学的创始人。
施一公的这番话,体现的就是商业思维——在沟通中,如何站在对方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让对方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能够驱动我实现想要的价值,圆我的人生梦想。
西湖大学依靠的是社会力量来办学,一所私立大学相当于一个社会企业,它要向董事会汇报。据说,施一公为西湖大学募集资金100亿元。计划首届只招60名本科生,本科生的学费仅6000多元,如果仅从商业赚钱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企业家不见得只追求利润,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在定下目标之后,充分理解商业社会的运作规则,让股东价值最大化,进而驱动自我目标的实现。
施一公的目标是培养青年科学家,为了让自己的梦想最大化,愿意用商业思维去驱动每一个加入的团体,或者有过“交集”的个人、企业、政府、社会各界,与他们充分沟通,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
企业家精神,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思考题
你熟悉的人物中,谁是让你佩服的有商业思维的人?他可以是商界人士,也可以是非商界人士。如果你不了解,可以和父母讨论,也可以看完后面的章节再回答这个问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