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书后的故事(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写给大家的书业故事)

書城自編碼: 374608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随笔
作者: 俞晓群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555752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古代中医养生典籍精选
《 古代中医养生典籍精选 》

售價:HK$ 202.8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

售價:HK$ 93.6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经卷佛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经卷佛画 》

售價:HK$ 816.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石窟壁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石窟壁画 》

售價:HK$ 660.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绢帛佛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绢帛佛画 》

售價:HK$ 480.0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售價:HK$ 105.6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3
《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3 》

售價:HK$ 357.6
琴学论集:古琴传承与人文生态
《 琴学论集:古琴传承与人文生态 》

售價:HK$ 16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8
《 书虫杂记 》
+

HK$ 74.8
《 谋事(郭德纲新作,《郭论》系列新篇,暗藏人心、人情、人性,教你观己、识人、谋事) 》
+

HK$ 73.9
《 云淡风轻:蒋勋谈东方美学(收录蒋勋珍贵画作及东方经典美术作品) 》
+

HK$ 74.8
《 郭论3:江湖(郭德纲新书!百万畅销书《郭论》新篇) 》
+

HK$ 72.5
《 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通识课 系列新作!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 》
+

HK$ 68.8
《 勾栏瓦舍中的宋朝生活 》
編輯推薦:
1.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的六十年回忆录,深情讲述姥爷、父亲等人的家族故事,叙述童年趣事、求学阅读之路、知情下乡经历,以及踏入出版界的往事。

2.本书是俞晓群先生的一本“秘密”工作手记,记录与作者的交往细节,还原性情风貌。跟随他鲜活的笔触,感受他出版生涯中读书、品书、识人的乐趣。
3.首次辑录出版人俞晓群先生十年来对西书装帧艺术的研习与探索的文章,阐述他实践中将西式装帧运用于图书出版的心得。

4.出版界和传媒从业者书,领悟身为当代出版人的文化使命与价值。
內容簡介:
本书是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近年来在工作阅读之余辑录的92篇随笔和专栏文章。近四十年身居出版行业一线,读书、品书、识人,通过热情且鲜活的笔触,回望他的成长经历、家学传承和求学阅读之路,同时,带读者走进文化出版的幕后:编书、出书的乐趣,出版选题的创意迸发,遇见一个个性情各异的作者,以及一本本美书诞生的过程。
本书由上编“六十杂忆”和下编“书后的故事”组成。上编共38篇文章,俞晓群先生回忆童年趣事、求学经历,讲述姥爷、父亲等人的家族故事。下编共54篇文章,书写俞晓群先生在近年来策划出版的好书,由书及人,透露他与沈昌文先生、陈墨、韦力、王强、陈子善、陆灏、毛尖等人的交往,书写他们不为人知的可爱一面。本书叙述作者主持“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杂志、“海豚书馆”的往事,首次辑录出版人俞晓群先生十年对西书装帧艺术的研习与探索的文章。
關於作者:
俞晓群,著名出版人,作家。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本人著译有《自然数中的明珠》《数术探秘》《数与数术札记》《人书情未了》《一面追风,一面追问》《这一代的书香》《前辈》《蓬蒿人书语》《那一张旧书单》《可爱的文化人》《精细集》《我读故我在》《一个人的出版史》《杖乡集》《中国出版家·王云五》《书香故人来》《两半斋随笔》等。
目錄
2 目录

鲜嫩六十年/毛尖

上编 六十杂忆

本命年
名字与痦子
逃学
战士
小人书
鸟鱼虫
另类阅读
大寿满百
姥爷的字
遗传
养鸡
归隐田园
李大爷
初读记
初读记续
初读三记
初读四记
老话
初读五记
爆破手
初读六记
生病
初读七记
三本原著
小芳
初读八记
初读九记
求学记
求学记续
家谱
独轮冰车
初读十记
初读十一记
知青书单
知青书单续
书柜
不准风月
送终

下编 书后的故事

八十以后
两位才子
竹节装
小西天
商务的书目
韦先生的哼唱
签名本随想
韦先生的后面
银鱼妞妞
“傅杰文录”点滴
罗胖麾下的爱丽丝
鲍家的传承
韦先生的赠品
美华书馆
范公与沈公
远去的大师
好人家的孩子
特装书
剪刀上的钢印
海上画梦录
成名的秘诀
谢泼德先生
开本的意义
三十五年过去
签售的目的
牛皮与羊皮
“九○后”来了
年度的书标
为书稿排队
《汉译名著》九十年
未来怎样生活
出版史上的疑点
书业七家
陆费伯鸿先生
该读哪本书?
韦先生的情操
八十五年前的梦想
梦中的《万象》
读书毁了我
为书哭泣
陆灏的新著
万有的记忆
畅销书
读你长大
大师的禅意
难忘的批评
美文难忘
我的小数据
新著到来时
到底几寸灰
终于谈爱
黑无常
三十七度
沈昌文近况
內容試閱
二○一七年,我师父沈昌文先生年满八十六岁。那天朱立利苦笑着抱怨,这个沈公啊,八十岁以后,缺点都暴露出来。我正色道,沈公做事完美,哪会有缺点呢?
朱说,与沈公约会,请他来签书或小聚,他不接电话只接邮件,接到也不回复。我说,他不回邮件,一定会遵时到来;一旦回复,反而说有事不来。朱说,沈公进入他的办公室,见到书就拿,留下纸条扬长而去。我说,沈公只拿好书,况且他留的纸条,比那本书还值钱呢。朱说,与沈公聚会,见到许苏葵、董曦阳等小辈,人家问:“认识我么?”他都说不记得。我说,沈公是在调侃,你不见他接着说:“我只记得当年辽教社也有小许、小董。”朱说,沈公不如从前坚强,在上海签售,有人打断他发言,他事后抑郁,发誓不再参加签售。我说,第二天我问沈公抑郁了么?他笑着说,没有啊,我只是看到自己不如张爱玲受欢迎。朱说,请沈公出差、参加活动,他一律回答:“去问白大夫,还有我的两个女儿和外孙,他们同意我才敢去。”我说,他遇到熟悉的人,他还会附上一句:“我外孙北大医学博士毕业,在协和医院做麻醉师,有事可以找他。”
我觉得,这是“沈氏幽默”的升级版。当年沈公关心国家大事,四处写文章、演讲,人
称其风度为“灰色幽默”;如今沈公老而弥坚,整天面上柴米油盐酱醋茶,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每晚八点半入睡,凌晨三点起床,来到“二房”(沈公书房的别称)的电脑前,滴滴答答,那情景让人联想到“永不消逝的电波”。比如沈公与我们聊天,由洪侠想到紫霞,由兴文想到英文……在貌似混乱的联想中,常常隐含着丝丝条理。生活的磋磨,使他身上的灰色渐渐淡去,那现在是什么颜色呢?暮色?
当然有些缺点,沈公一生不改。他做《读书》主编时,赵丽雅说,杂志后的“阁楼人语”都是沈公亲自写,但不到后一刻,他绝不交稿;到了后一刻,他才一挥而就,送上来说,付印吧。每次都写得极好。我到北京工作后,告诉沈公,每年为他出一本书,他不肯,说没有那么多东西。我说有著作才能带您参加上海书展,他爱去上海,别处都不大肯去,拿白大夫搪塞。为此沈公只好答应,但八月上海书展,他七月才交稿,几次都是“按需印刷”抢印出来。
这两年出版《师承集》《师承集续编》,采取影印信件,略加注释的方法。沈公对我说,
这些信件你们挑一下,出完书后都由你保存。因为书中只有书信原件,没有将文字重新排版,许多字迹太草,读者来信说看不懂。我们回答,也不一定都要看懂,原件本身就很珍贵。结果出版“续编”时,我们挑选信件,有些内容也没看懂。快要付印那天,沈公突然对我说,我送给你的信都能发表么?是情况有变,还是你要退休,想主动犯错误?当时吓我一跳,认真检查,其中信件确实有未授权或不合时宜之处。我不禁叹道:沈公啊沈公,我在出版界工作三十多年,临秋末晚,您还在考验我的觉悟。
沈公经常光临海豚出版社,每次都要推开我的办公室,跟屋里的人一一打招呼。我请他坐坐,他说不坐了,太忙,海豚 406 室、408 室,还有三楼的小海豚们都在等他取书、签字呢。我说感谢您支持工作,还不辞辛劳,为读者签上款。他说感谢什么,我主要是比较喜欢外文局的食堂,那道“红烧鱼头”做得真不错。
朱说,与沈公约会,请他来签书或小聚,他不接电话只接邮件,接到也不回复。我说,他不回邮件,一定会遵时到来;一旦回复,反而说有事不来。朱说,沈公进入他的办公室,见到书就拿,留下纸条扬长而去。我说,沈公只拿好书,况且他留的纸条,比那本书还值钱呢。朱说,与沈公聚会,见到许苏葵、董曦阳等小辈,人家问:“认识我么?”他都说不记得。
我说,沈公是在调侃,你不见他接着说:“我只记得当年辽教社也有小许、小董。”朱说,沈公不如从前坚强,在上海签售,有人打断他发言,他事后抑郁,发誓不再参加签售。我说,第二天我问沈公抑郁了么?他笑着说,没有啊,我只是看到自己不如张爱玲受欢迎。朱说,请沈公出差、参加活动,他一律回答:“去问白大夫,还有我的两个女儿和外孙,他们同意我才敢去。”我说,他遇到熟悉的人,他还会附上一句:“我外孙北大医学博士毕业,在协和医院做麻醉师,有事可以找他。”
我觉得,这是“沈氏幽默”的升级版。当年沈公关心国家大事,四处写文章、演讲,人
称其风度为“灰色幽默”;如今沈公老而弥坚,整天面上柴米油盐酱醋茶,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每晚八点半入睡,凌晨三点起床,来到“二房”(沈公书房的别称)的电脑前,滴滴答答,那情景让人联想到“永不消逝的电波”。比如沈公与我们聊天,由洪侠想到紫霞,由兴文想到英文……在貌似混乱的联想中,常常隐含着丝丝条理。生活的磋磨,使他身上的灰色渐渐淡去,那现在是什么颜色呢?暮色?当然有些缺点,沈公一生不改。他做《读书》主编时,赵丽雅说,杂志后的“阁楼人语”都是沈公亲自写,但不到后一刻,他绝不交稿;到了后一刻,他才一挥而就,送上来说,付印吧。每次都写得极好。我到北京工作后,告诉沈公,每年为他出一本书,他不肯,说没有那么多东西。我说有著作才能带您参加上海书展,他爱去上海,别处都不大肯去,拿白大夫搪塞。为此沈公只好答应,但八月上海书展,他七月才交稿,几次都是“按需印刷”抢印出来。
这两年出版《师承集》《师承集续编》,采取影印信件,略加注释的方法。沈公对我说,
这些信件你们挑一下,出完书后都由你保存。因为书中只有书信原件,没有将文字重新排版,许多字迹太草,读者来信说看不懂。我们回答,也不一定都要看懂,原件本身就很珍贵。结果出版“续编”时,我们挑选信件,有些内容也没看懂。快要付印那天,沈公突然对我说,我送给你的信都能发表么?是情况有变,还是你要退休,想主动犯错误?当时吓我一跳,认真检查,其中信件确实有未授权或不合时宜之处。
我不禁叹道:沈公啊沈公,我在出版界工作三十多年,临秋末晚,您还在考验我的觉悟。沈公经常光临海豚出版社,每次都要推开我的办公室,跟屋里的人一一打招呼。我请他坐坐,他说不坐了,太忙,海豚 406 室、408 室,还有三楼的小海豚们都在等他取书、签字呢。

我说感谢您支持工作,还不辞辛劳,为读者签上款。他说感谢什么,我主要是比较喜欢外文局的食堂,那道“红烧鱼头”做得真不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