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年轮:一位乡村老人的冷暖人生

書城自編碼: 36703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自传
作者: 徐全敬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423936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6.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HK$ 82.8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售價:HK$ 347.6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HK$ 82.8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售價:HK$ 117.6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81.6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售價:HK$ 83.8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HK$ 189.6
桥头楼上
《 桥头楼上 》

售價:HK$ 63.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6.5
《 遇见一只猫:与Bob相伴的日子 》
+

HK$ 82.5
《 活着为了讲述(《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自传 ) 》
+

HK$ 56.3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

HK$ 66.6
《 上学记(增订版) 》
+

HK$ 89.8
《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
+

HK$ 110.8
《 李敖自传 》
編輯推薦:
八十多年来,
他是卖儿鬻女的亲身经历者;他是辗转在江淮大地上的流浪儿;
他是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他一生艰辛的劳动者……
他老了,他的家已枝繁叶茂,和这个伟大的国度一样欣欣向荣……
他用乡村老人的视角,讲述波澜壮阔大历史中的小细节…
內容簡介:
八十多年来,
他是卖儿鬻女的亲身经历者;他是辗转在江淮大地上的流浪儿;
他是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他一生艰辛的劳动者……
他老了,他的家已枝繁叶茂,和这个伟大的国度一样欣欣向荣……
他用乡村老人的视角,讲述波澜壮阔大历史中的小细节…
關於作者:
徐全敬。河南省通许县徐屯村人,生于一九三七年,高小文化,流过浪,当过兵,提过干,恋过爱,务过农,艰难困苦历遍,终于可以安度晚年。八十三岁时提笔作文,回顾了自己经历坎坷而又不乏传奇的一生。
目錄
生不逢时
骨肉分离
寄人篱下
流浪街头
不饮盗泉
归故寻家
上学识字
当兵参战
言论出格
怀念养母
劳而无功
自由恋爱
简陋婚礼
新的苦难
逃难西北
感谢岳母
困难时期
救命红薯
生产
妻子得病
联产承包
忘我劳动
盖大瓦房
迁住县城
迁居开封
我的村庄我的家
孩子们的出生
村里人说我家
幸福晚年
內容試閱
父亲写了一本自传,准备出版,我的三姐把父亲手写的稿子一字一字地输入到电脑里,并发到我的邮箱,让我写一篇序言。我本以为简单,可是从头到尾读了父亲的文字,泪水竟然一直难以遏止,我简直无法下笔了!
我有两个没有想到。,我没有想到父亲的文字居然如此成熟精练。数万字的自传,从他出生时讲起,80多年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不急不缓,详略得当,既有对细节的清晰回忆,又有对得失的深切感悟。第二,我没有想到父亲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居然经历了那么多颠沛流离、艰难困苦。虽然我从小就影影绰绰地听说过父亲以前的很多事,比如他随着祖父母到安徽逃荒被卖到当地;比如他曾经到丹东当兵,作为空军标图员参加战斗;再比如他与母亲在那个年代自由恋爱,惊世骇俗。但我却从不知道,父亲儿时有着九死一生的经历,父亲与母亲的情感经历是如此曲折,父亲的一生又是这样与时代紧密相连、波澜起伏。
作为一九四二年大饥荒的亲历者,父亲讲述了一个生在河南农村五六岁孩童的真实经历,在强烈的饥饿恐惧下,人们被迫卖儿鬻女!战争中底层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父亲的自传里也有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层农村的种种探索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都置身其中。他是普通乡村老人,同时又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的经历对今天的人们有值得思考的价值。父亲这本自传还展示了一个农村之家几十年来如何通过学习、奋斗、抗争,摆脱贫穷与落后,过上蒸蒸日上、幸福和谐的生活。这充分说明:家是小国,国是家,家与国的命运就这样紧密相连,国家的兴衰决定了个人的荣辱。
对父亲而言,这本自传是他80多年人生的沉淀和总结,是他和他的妻子携手一生共患难的爱的记录;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这本自传是宝贵的“老人言”,是我们读懂和了解父亲的桥梁,是父亲用一生的艰辛留下的珍贵财富。
我个人对这本自传感受更深刻、更丰富,也更有共鸣。我跟三姐说,我现在才知道,我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文字修养,父亲是我的启蒙者。虽然他只有两三年的上学经历,可是他却有行万里路的视野。并且因为上了这两年多的学,他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印象里,父亲和其他农人不同,他一生酷爱阅读,不论是报纸、杂志,还是书籍,他总是得空就戴上花镜去看、去读。在县城生活的时候,二姐夫还曾经特意给父亲订过几份报纸和刊物。常年大量阅读,让父亲成为一个识文断字、明辨是非、知识丰富的人。他阅读的习惯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自小就喜欢看连环画,喜欢听评书,喜欢读小说。父亲很多时候都很节俭,但是给我买书却从不小气。小时候有一回父亲带我去镇上的书店,给我买了两本书,一本叫《大唐三侠》,一本叫《白马啸西风》。我们爷俩儿兴高采烈地回家,邻居以为父亲给我买了啥好吃的东西,父亲说买了两本书,邻居不解地摇头。
因为父亲的识文断字,他找了同样有知识有文化的母亲。母亲是初中学历,比父亲在学校的年头多,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忙完农活的夜晚,父亲会拿起毛笔写上几笔,常写的字是“飞凤家龙”,因为“写好飞凤家,好字不用夸”。每当此时,母亲也总会拿过笔来写上一遍,然后两个人开始争论,都认为自己的字好一些。每到春节,别人家买春联,或找人代写,我们家都是父亲自己写,或者姐姐们和我写。有一年,父亲从一本农家历上抄来一副对联: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同过新年。与别人家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截然不同,引得过往的行人驻足观看,同村一个当过文化教员的老先生还专门带着笔记本来抄写记录。
我觉得父母相通的观点,也是远见的做法是,自己再苦再累,也一定供养孩子们上学读书。我记忆中深刻的事情,是夏收和秋种的时节,父母几乎吃住都在地里,十几亩地的麦子要收要种,而我们只是在放假的时候才帮几天忙。父亲常说“农家无闲月,五月人忙”。每到此时,父母都累得又黑又瘦。即使如此,他们也绝不让孩子们辍学。我们姊妹七个,读书少的也有初中学历。三姐和我更是考上了大学,并因此改变了我们家庭的命运。
“农家无闲月,五月人忙”,这样的句子经常从父亲口中说出来。我长大后读书多了,才知道这源于白居易的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父亲是我的诗词启蒙老师。
从小父亲就教我背过很多通俗易懂的古诗,看来简单,可是对他这个只读过两三年书的人来说,的确难能可贵。他教我们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他希望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用“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静坐但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教导我们为人处事。上初中以后,我模仿着写过一首七言诗,自己写在本子上,父亲见到之后高兴地跳起来,说:“俺儿会写诗了!”
父亲在文学修养方面给我们的影响只是小道。更重要的是,他和母亲一起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是“树大自直”,意谓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会成材,因为他相信“身教重于言传”。读了父亲的自传以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我身上所有的优点,几乎都来自父母先天或后天的给予。
我的父母都是非常善良的人。我小的时候,还经常有乞丐来村里要饭,村里人总是指点这些乞丐到我们家来,因为他们都知道我父母是好心人。如果村里来了说书的艺人,晚上一定会留宿在我家。街坊邻居来借我们的东西使用,更是家常便饭。甚至谁家缺了下锅的米,没了种地的粮,都会来我家舀上一瓢,有了就还,没有也就不还了。父亲因为从小穷怕了,节俭得很,有时候难免小气,母亲则一贯大方善良。两个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借给别人东西拌嘴,但时间长了,相互影响,思想和行为慢慢都同步了。其实父亲并不是真小气,从部队转业回乡,他把所有的复员费都交给了祖父,的军大衣给了他的哥哥——我的大爷。他和母亲结婚,家里人给的贺礼,只是两块红薯。后来为了我的叔父能够娶上媳妇,父亲还听从我大爷的建议,把本应自己分到的院子和其他家产都留给了弟弟。对我们这些孩子,父亲更是倾尽所有。他的小气,更多是对自己。因为常年劳作,父亲的腰腿都有宿疾,还因为早年饥饿营养不良,有严重的胃病。可是父亲几乎从没去过医院,母亲催的次数多了,他才到村卫生室拿点药,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2019年他心血管硬化,已经到了走路都要喘的程度,我带他到医院去,检查后医生要求住院,父亲当场就急了:“住啥院,包点药就妥了。”我说:“既来之则安之,听医生的。”父亲叹息着说:“唉,这得花多少钱啊!”省钱,已经成为深印在他骨子里的意识和习惯。
父亲当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的时候,帮助好多人解决过个人和家庭的困难,一队的街坊几乎都跟着受益,对当时的“坏分子”,父亲也平等相待。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成分高的村民,父亲帮他家解决了宅基地的问题,他到我们家表示感谢,非要把他的大儿子认到我父母膝下作义子,那是让他儿子一辈子孝顺我父母的意思。1987年我家买了电视机,一到晚上家里就挤满了看电视的人,我家几乎成了免费放映厅。父母从不赶人离开,即使节目结束得再晚。
父亲还是队里热心的人,谁家有红白事,父亲必是个被请去帮忙的人,因为他有见识,做事又公平公正。有一个邻居,我叫他大嘴叔 ,因为他嘴大,小名就叫大嘴。一次夜里他忽发急病,他的媳妇,我叫大嘴婶,打发她的孩子个来叫我父亲帮忙,而不是找大嘴叔的亲兄弟。父亲就是这样被村里人信任。
六七月份西瓜成熟的季节,总有瓜农拉着成车的西瓜走街串巷叫卖。那时候能用钱买瓜的人家很少,大部分都是用麦子来换。瓜农称麦子、称瓜的时候,围着瓜车的大人小孩总会偷偷地把瓜抱走。有一年,一个瓜农把瓜车停在我家门口,和我父亲聊了几句,索性把一车瓜都托付给我父亲来换麦子,他自己倒蹲在一边抽起了烟。在父亲的主持下,他的一车瓜很快就卖光了,一个也没有损失。
父亲的人品,就连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都认可钦服。
父母因为性格不同,又都要强,年轻的时候常常因为琐事争执生气。每次生气的时候,母亲总要哭着对孩子们诉说父亲对她的不好。比如父亲曾几次动手打过她,还曾在大姐不到一岁的时候因为缺吃少穿离家出走,因为他认为不走就会被饿死。我一直不能理解父亲的这种行为,还曾因此跟父亲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因为我觉得,无论如何,一个男人也不能在生死关头抛下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读了父亲的自传,我才理解了父亲。在饥饿中长大的父亲,一直对饥饿有着刻骨铭心的恐惧。我小时候只知道他曾被卖到安徽,却不知道他在那个家里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一直是在饥荒、逃难、流浪中度过的,如他说的,真是九死一生。当饥荒再次来临的时候,他出于本能要逃走。被亲生父母卖到异乡,归来后又没有得到半点家庭的温暖,年轻的他对家庭的感情和责任感还没有建立起来,独自逃命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后来父亲与母亲发生冲突,他几次动手打了母亲,都是因为信奉老一辈人的“教诲”:打出来的女人揉出来的面。他后来认识到对不起母亲的时候,就完全改变了这些错误的做法。
相比起来,母亲的坚强更让我们敬佩。父亲在困难的时候独自离去,母亲在外祖母的帮助下,吃了整整一垛草,养活了奄奄一息的大姐,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在我们的印象里,母亲一直是脆弱的,爱哭,心软,听不得人家几句好话,恨不能把心掏给别人。遇到困难和问题,又总是六神无主,只会哭泣,个性要强的二姐还因此呵斥过母亲。但从这件事来看,母亲骨子里的坚强无人能比。在父亲逃避责任的日子里,母亲一个人守着襁褓里的女儿,面对着家徒四壁的困境,是怎样伤心、绝望和无助!又是怎样擦干泪水、挺起脊梁!她承担起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即使后来父亲归来,他们之间有着十分激烈的冲突,她屡次想要离开,包括离开这个人世。但后,伟大的母爱战胜了一切,她用一生的坚持,诠释了什么叫担当和责任,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父亲则用他后来的实际行动向母亲、向孩子们证明了自己。农忙季节,他总是干家里重累的活儿,冬闲的时候,他帮助母亲一起纺线织布。从家务活儿到地里的活儿,父亲几乎样样精通。要知道,父亲幼年颠沛流离,青年入伍,复员归乡后又在公社当驻村干部,起初根本不会干农活儿。他经常自嘲的一句话是:“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可是分了责任田后,十多亩地的重活累活都是父亲一力承担。我记得每年春节一过,父亲都要住到地里去,因为需要浇水,那么多地浇一遍,顺利的时候也需要四五天。大冬天,父亲抱个被子就出门了,不眠不休。因为要赶着有电,赶着时节,赶着家家户户轮流的空隙。夏天正热的时候,父亲扛着锄头就下地,有时候带着我,父亲便会跟我闲聊,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实际上,锄地是轻的农活儿了。”
我印象里,早晨都是父亲起来做饭,为了让母亲能搂着孩子们多睡一会儿。父亲和母亲原本就是自由恋爱结合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不仅有文化,而且长得帅,几年的军旅生活更锤炼了他。母亲呢,用父亲的话说,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美女”,他们本就是一对让别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几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让彼此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当然,能证明父亲品格的,是1999年母亲患了脑梗之后,他一直悉心照料手脚不便的妻子,从没在孩子们面前发过一句怨言,至今20多个年头了。母亲身患糖尿病30年,加上脑梗留下的后遗症,痛苦不断。但是这些年,我们亲眼看着,母亲在父亲的照料下,保持了基本的身体健康,精神更是越来越好,每一个见过她的人,都惊叹这20多年她的身体容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她的脑梗也基本没有复发过。母亲闲聊的时候常常自豪地说:“我可没想到自己能活到80岁!”是啊,她所认识的人中,跟她一块发病的,比她早一点或晚一点发病的,先先后后都离开了人世,可是母亲这受过大累、吃过大亏的身体,却创造了小小的奇迹。
父亲也日益衰老。虽然他并不服老,还能够像年轻时一样一板一眼地走正步,但是我们都希望他少一点劳累,多一点享受,所以一致建议给他们找个保姆。父亲坚决拒绝了,一方面他是怕花钱,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另一方面,他总觉得他仍然有能力照料老伴。他说:“只要我还能动,你们的妈妈就不用你们管。”父亲常年的守护和陪伴,无疑是母亲康复的因素。所以,我一直想跟母亲说:虽然跟着父亲一辈子吃够了苦,受够了累,但是患难见真情,爸爸这样精心地照顾你,不离不弃,妈妈,你该知足了。虽然爸爸还是会偶尔发点小脾气,但你都能谅解他,宽容他。你一辈子能谅解和宽容别人,也一直教育我们为善乐,能忍自安。在你身上,体现了一种伟大精神。
现在,孩子们都团结和谐,七个儿女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爸爸妈妈在,我们就永远是幸福的一家人。你们一定要开开心心,健康长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