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彩塑艺术

書城自編碼: 35566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雕塑
作者: 胥建国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62177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69.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优雅的钩针编织.超实用毛衫和小物 》

售價:HK$ 58.8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城市外交:从城邦到全球城市 》

售價:HK$ 46.8
明史讲义
《 明史讲义 》

售價:HK$ 105.6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

售價:HK$ 70.8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纹样 》

售價:HK$ 47.8
唐代中层文官(中华学术·有道)
《 唐代中层文官(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17.6
像冠军一样学习:心理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 像冠军一样学习:心理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

售價:HK$ 70.8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1.1
《 鉴识历代古瓷十二讲 》
+

HK$ 192.0
《 唐风宋雨——山西晋城国宝青莲寺、玉皇庙彩塑赏析 》
+

HK$ 177.6
《 大象无形——胥建国雕塑作品集 》
+

HK$ 66.6
《 雕塑艺术宏层说 》
+

HK$ 200.1
《 雕塑技法·实用教程 》
+

HK$ 945.0
《 韩美林艺术大系 城市雕塑卷 》
編輯推薦:
《中国彩塑艺术》是目前中国*权威性的一本关于传统艺术形式彩塑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专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在继承中发展,展示出当代中国彩塑艺术的新风貌,开拓发展出了一条崭新的艺术创作道路,为继承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并推动当代雕塑艺术,作出了重要探索和贡献。
內容簡介:
本书从历史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彩塑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结合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全方
位阐述了不同朝代彩塑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总结了传统彩塑在千百年间形成的造型观念、表现方法,对中
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了客观精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代彩塑教学、创作实践和
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对弘扬民族艺术、促进当代雕塑艺术多元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
义和长远影响。
關於作者:
胥建国简历
著名雕塑家 雕塑理论家 资深策展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生导师,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学院雕塑》副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办)主任,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雕塑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突出设计贡献奖和国际雕塑大展优秀奖,主创1997年中央政府送香港大型铸铜镀金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编著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多部理论专著,策划多期国际艺术大展并任学术主持和艺术总监。研究方向:中西方雕塑比较、中国传统雕塑、当代公共性雕塑。
目錄
CONTENTS
第一章 引言 001
第二章 彩塑的概念 010
第三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起源 045
第四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形成 067
第五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发展 088
第六章 无锡惠山泥人彩塑与天津泥人张彩塑 103
第七章 佛教彩塑造像的民族化进程 131
第八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表现形式 142
第九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创作方法 155
第十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表现手法 174
第十一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造型观念 185
第十二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色彩观念 200
第十三章 中国传统彩塑使用的颜料及彩绘方法 213
第十四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制作工艺 220
第十五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教学 237
第十六章 结语 248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2
內容試閱

《中国彩塑艺术》再版彩塑,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材料、两种工艺,即用可塑性好的黏土进行塑造,用绘画性颜料进行描绘,使塑与绘、型与色相辅相成,互补共生的一种艺术形式。
彩塑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彩陶文化,后因俑替代活人殉葬,以及寺院庙堂佛事兴盛,促使塑与绘的结合更臻成熟。至于彩塑逐渐脱离宗教范畴,开始与风俗相结合,是宋代以后,尤其明、清时期盛行捏像,艺术人才辈出。
此时的彩塑更多地反映民生民情,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彰显着生动与传神的艺术个性。
彩塑作为人类历史文化之果,依生于那一历史文化的生态系统之中,又受特定地域文化影响形成多姿多样的艺术形态,内蕴丰富的中华文化艺术基因,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与魂魄,是应传承、弘扬与传播的。
作为艺术院校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在全国首先于 20世纪 50年代初期,由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先生组建工作室开始对彩塑艺术进行专业传承。后泥人张第四代张锠先生于 80年代初研究生毕业留校,在装饰艺术系开设本科生彩塑专业课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90年代至今由胥建国先生开始在雕塑系教授、弘扬彩塑艺术,传播民族文化。长期以来,在胥建国先生专业教学不断执着追求、勤奋探索、辛勤耕耘下,不仅中国彩塑艺术这一专业课发展为清华大学的精品课程,其教材《中国彩塑艺术》还成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彩塑艺术》一书融汇了胥建国先生在艺术创作与教学中的体验和思考,又经理性分析、研究与总结,升华为条理清晰的文字表述。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平面设计形式,生动地论述了彩塑的造型观念、塑造方法和创作表现的艺术规律,有针对性地给读者以理性指导,为此该书一经出版,便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并很快脱销。现出版社决定推出《中国彩塑艺术》第二版,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再版的《中国彩塑艺术》对原著文图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和补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更新了大量具有艺术代表性的彩塑图片,增补了部分典型性教学范例,让《中国彩塑艺术》更以多视角,科学、严谨、全面、系统地对彩塑艺术概念、彩塑艺术起源、彩塑艺术形式、彩塑艺术观念、彩塑艺术表现、彩塑艺术实践,以及彩塑艺术教学方法等多层面、立体地进行了理性梳理,厘清并阐释了彩塑是循系中国文化文脉,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在演进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美学特征、审美追求以及造型规律。
该书还从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艺术理论学习主要以彩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则、艺术鉴赏为主要内容;艺术创作训练是阐述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与方法,让读者学会在创作设计中以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创作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形象,并在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培养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中国彩塑艺术》一书深刻阐述了彩塑是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化沃土,有着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有其内蕴独特的创作理念、审美标准、风格取向、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其流传地区广泛,品类、题材多样。它们有着共同特点,即造型整体、形态优美、色彩明快。它们的创作者都以勤劳和智慧在艺术实践的不懈追求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自然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习惯。这种审美追求与标准必然地反映在艺术创作中,并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书中还以开放创新的视角,呈现了彩塑在历史的渐进流变中吸收其他姊妹艺术和异域文化营养,形成的丰富多彩造型形态和艺术特征。这种吸收不是取代自身固有的艺术样式,而是兼收并蓄、融汇古今、化它为我地获取养分,又经承传、吸收、融合、转化直至创新于当下,为社会留下众多彩塑艺术珍贵遗产,焕发灿烂的艺术光辉与勃勃生机。
《中国彩塑艺术》一书还在字里行间彰显了胥建国先生坚定的艺术理念,即作者以及所有读者都要热爱民族艺术,弘扬传统雕塑,并以执着精神坚守和张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身体力行地在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实践中探索继承中国彩塑艺术传统中呈现的民族精神、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和艺术技艺技巧等精粹,将富有生命活力和永恒价值的民族精神及艺术经验进行现代转化,使之成为当代雕塑的艺术元素,在新的审美观照中关注生活,创新出无愧于时代的当代彩塑艺术,以此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最后,祝贺《中国彩塑艺术》付梓再版。
张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2018年10月7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