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七堂极简哲学课+西方哲学史:英汉双语版(套装共2册)

書城自編碼: 34999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贾辰阳,弗兰克·梯利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460697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 2020-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313.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原始之美:萨满教与西方人的想象
《 原始之美:萨满教与西方人的想象 》

售價:HK$ 153.6
宽窄说:烟草之书
《 宽窄说:烟草之书 》

售價:HK$ 153.6
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与保健
《 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与保健 》

售價:HK$ 58.8
中国版画史
《 中国版画史 》

售價:HK$ 105.6
最后一章
《 最后一章 》

售價:HK$ 81.6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下卷)
《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下卷) 》

售價:HK$ 597.6
为何只有我们:语言与演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为何只有我们:语言与演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6
巴西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巴西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售價:HK$ 11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3.5
《 福柯文选(三册套装) 》
+

HK$ 244.2
《 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权威全译本,精装典藏版) 》
+

HK$ 52.5
《 人之镜:著名哲学家邓晓芒 以哲人眼光比较中西方经典人格 透过经典文学谈人性与人生 作家出版社重点出版 》
+

HK$ 95.7
《 华夏美学(全彩插图珍藏版) 》
+

HK$ 65.7
《 了凡四训(命由我作,福自己求。400年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传家之宝”。) 》
+

HK$ 65.0
《 观:先秦话语及其诗性建构 》
編輯推薦:
《西方哲学史:英汉对照版(修订版 全二册)》是梯利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出版于1914年,书一经出版,立即被哲学界奉为名著。在这之前,无论中西方,鲜有像样的哲学史专著,即使大学里的哲学系也是为各家哲学流派所控制,很少讲授现代意义的哲学史课程。可以说梯利的这本书开创了哲学史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哲学史编写的范本。在它以后,卷轶繁多的哲学史才开始陆续出现。我们读这本书,是因为梯里开创了一门学科以前的哲学史类书籍,充其量只是历史上的哲学,只是罗列了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以及他们提出过的观点,至于他们的内在联系,着墨不多。梯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系统而**地诠释、解析。因此可以说,梯利书写了这样一部著作:以哲学史家的远见卓识,生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落笔非常客观。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是我们阅读历史、研习东西方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读之书。
●资深学者 资深设计 资深出版人强强联手,倾情力推的
內容簡介: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全书分中英文两册,具体分为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编。往下又划分为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运动、宗教运动、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经院哲学的形成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启蒙运动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法国和英国的哲学、法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等二十篇。篇下设章,讲述更为具体。文后附原书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细目。中文字数接近七十万,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哲学史著作。此次中英文对照出版,规模浩大,出版方特意延请业内的哲学博士、博士后共同翻译打造校准,力求让此选题更加精准、完善,让更多学人、哲学爱好者,一起了解并传播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全书分中英文两册,具体分为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编。往下又划分为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运动、宗教运动、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经院哲学的形成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启蒙运动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法国和英国的哲学、法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等二十篇。篇下设章,讲述更为具体。文后附原书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细目。中文字数接近七十万,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哲学史著作。此次中英文对照出版,规模浩大,出版方特意延请业内的哲学博士、博士后共同翻译打造校准,力求让此选题更加精准、完善,让更多学人、哲学爱好者,一起了解并传播西方哲学。
《七堂极简哲学课:写给大忙人的哲学启蒙书》是一本哲学入门读物。它的内容与哲学教材的面面俱到相反,它是以专题形式展开:*章概论何谓哲学;第二章牵涉到本体论问题,主要围绕什么是实在展开,说明理性主义何以成为传统西方哲学的主流思维方式;第三章由第二章的实在的同一性问题衍生而来,主要讨论与运动相关的时间意识和生死问题;第四章是*实用性的一章,在简评辩证法之后讲述了一些具体的思维技巧;第五章的怀疑论的内容从古希腊怀疑主义谈起,进而过渡到宗教哲学中对上帝存在的证明;第六章梳理了包括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内的不同学派对于真理问题的不同解读;第七章的中心是自由问题,既包括自由意志问题,也包括实践中的自由问题,比如自由与科学等。本书重视思想而忽略背景,对哲学家的生平不做介绍,径直切入问题,条分缕析、层层推进。通俗而不失严谨,易简而不失深刻。令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场轻松愉悦的思想之旅。
關於作者:
作者:弗兰克梯利(Frank Thilly),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曾任教于密苏里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康乃尔大学。在大学讲授哲学史多年。著有《西方哲学史》《伦理学导论》。
作者:贾辰阳,男,生于1978年。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在河南郑州某高校哲学系任教。曾翻译出版《错误的艺术》《希利尔讲给孩子的艺术史》《西方哲学史》(光明日报出版社)等著作。
目錄
《西方哲学史》
第一编 希腊哲学
■ 第一篇 自然哲学
第一章 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希腊哲学史
第二节 环境
第三节 政治
第四节 文学
第五节 希腊哲学的宗教起源
第六节 希腊哲学概论
第二章 前智者派的哲学发展
第三章 实体问题
第一节 泰勒斯
第二节 阿那克西曼德
第三节 第三节 阿那克西米尼
第四节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
第四章 变化问题
第一节 永恒与变化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
第三节 埃利亚学派
第五章 质的理论
第一节 变化之谜的解决
第二节 恩培多克勒
第三节 阿那克萨戈拉
第六章 量的理论
第一节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第二节 形而上学和宇宙论
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
第四节 神学和伦理学3
■ 第二篇 知识和行为问题
第七章 智者时期
第一节 思想的进步
第二节 希腊的启蒙时期
第三节 智者派
第八章 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学派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问题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方法
第三节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
第四节 苏格拉底学派
■ 第三篇 重建时期
第九章 柏拉图
第一节 柏拉图和他的问题
第二节 辩证法或者认识论
第三节 科学的等级
第四节 理念学说
第五节 自然哲学
第六节 宇宙论
第七节 心理学
第八节 灵魂不朽说
第九节 伦理学
第十节 政治学
第十一节 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第十二节 柏拉图学派
第十章 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问题
第二节 哲学和科学
第三节 逻辑学
第四节 形而上学
第五节 四因
第六节 目的论
第七节 物理学
第八节 生物学
第九节 心理学
第十节 伦理学
第十一节 政治学
第十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天才和影响
第十三节 后亚里士多德哲学
■ 第四篇 伦理运动
第十一章 概论
第十二章 伊壁鸠鲁学派
第一节 主要问题
第二节 逻辑学和认识论
第三节 形而上学
第四节 心理学
第五节 伦理学
第六节 社会和政治哲学
第十三章 斯多葛主义
第一节 芝诺和他的学派
第二节 逻辑学和认识论
第三节 形而上学
第四节 宇宙论
第五节 心理学
第六节 伦理学
第七节 政治学
第八节 宗教
第九节 希腊伦理学概要
第十四章 怀疑论和折中主义
第一节 怀疑论学派
第二节 怀疑论学派的学说
第三节 晚期怀疑论
第四节 折中主义
■ 第五篇 宗教运动
第十五章 犹太希腊哲学
第一节 哲学和宗教1
第二节 犹太希腊哲学的开端
第三节 斐洛
第十六章 新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 新柏拉图主义的毕达哥拉斯来源
第二节 新柏拉图主义
第三节 普罗提诺
第四节 晚期新柏拉图主义
第五节 雅典学校的关闭
第二编 中世纪哲学
■ 第六篇 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
第十七章 向中世纪哲学的过渡
第一节 中世纪的划界
第二节 教父时期
第十八章 基督教的开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
第二节 基督教和古典文化
第十九章 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神学
第二节 诺斯替教
第三节 护教者
第四节 护教者的学说
第五节 逻各斯学说
第六节 自由意志和原罪
第二十章 基督教和古典哲学
第一节 基督教作为信条
第二节 亚历山大学派
第三节 尼西亚信经
第四节 圣奥古斯丁的背景
第二十一章 圣奥古斯丁
第一节 认识论
第二节 神学
第三节 恶的问题
第四节 心理学
第五节 伦理学
第六节 自由意志
第二十二章 经院哲学的性质和问题
第一节 经院哲学的含义
第二节 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三节 信仰和理性的关系
第四节 意志和理智的关系
第五节 共相问题
■ 第七篇 经院哲学的形成期
第二十三章 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新柏拉图主义的复兴
第一节 信仰和知识
第二节 泛神论
第三节 神秘主义
第二十四章 关于共相的争论的开端
第一节 早期经院哲学家
第二节 罗瑟林的唯名论
第三节 实在论的意义
第二十五章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第一个经院哲学的思想综合
第一节 上帝存在的证明
第二节 安瑟伦的同时代人
第二十六章 彼得阿伯拉尔和12世纪的经院哲学
第一节 沙特尔学派
第二节 箴言集派
第三节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
第二十七章 12世纪反经院哲学的倾向
第一节 神秘主义
第二节 泛神论
第二十八章 不安的征兆
第一节 经院哲学的反对者
第二节 学术组织
第三节 发现亚里士多德
■ 第八篇 经院哲学的成熟期:13世纪
第二十九章 阿拉伯哲学
第一节 希腊来源
第二节 相互矛盾的学派
第三节 理性主义者
第四节 东方哲学的衰落
第五节 西班牙学派
第六节 犹太哲学
第三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第一节 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
第二节 奥古斯丁的神学
第三节 大阿尔伯特
第三十一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的巅峰
第一节 哲学和神学
第二节 认识论
第三节 形而上学
第四节 神学
第五节 心理学
第六节 伦理学
第七节 政治学
第八节 圣托马斯的追随者
第三十二章 反经院哲学的倾向:神秘主义、泛神论和自然科学
第一节 神秘主义
第二节 逻辑学
第三节 自然科学
第四节 双重真理学说
第五节 雷蒙德卢利
■ 第九篇 经院哲学的衰落期:13世纪之后
第三十三章 约翰邓斯司各脱
第一节 反对圣托马斯 1
第二节 信仰和知识
第三节 共相学说
第四节 神学
第五节 心理学
第六节 上帝和道德律
第三十四章 唯名论的复兴
第一节 奥卡姆的威廉
第二节 唯名论与实在论
第三节 奥卡姆的追随者
第三十五章 14世纪的神秘主义
第一节 正统和异端的神秘主义者
第二节 埃克哈特大师
第三十六章 世俗主义和自由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中世纪的理性主义
第二节 国家主义的兴起
第三节 异端倾向
第四节 自由探索的精神
第三编 近代哲学
■ 第十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三十七章 新启蒙运动
第一节 理性和权威
第二节 人文主义
第三十八章 新哲学
第一节 柏拉图主义1
第二节 库萨的尼古拉
第三节 真正的亚里士多德
第四节 科学、哲学和逻辑学的革新
第三十九章 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
第一节 神秘主义
第二节 自然哲学
第三节 科学运动
第四十章 乔尔丹诺布鲁诺和托马索康帕内拉
第一节 布鲁诺
第二节 康帕内拉
第四十一章 新的国家理论;宗教哲学;怀疑论
第一节 经院主义的国家理论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
第三节 新政治学
第四节 近代国家的演变
第五节 切尔伯里的赫伯特的自然宗教
第四十二章 宗教改革
第一节 宗教改革的精神
第二节 新教的经院哲学
第三节 雅各布波墨的神秘主义
第四十三章 近代哲学的精神
第一节 近代的特征
第二节 经验主义和唯理论
■ 第十一篇 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
第四十四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一节 科学的改造
第二节 归纳法
第三节 哲学纲要
第四节 人的哲学
第五节 形而上学和神学
第六节 经验主义者培根
第四十五章 托马斯霍布斯
第一节 目标和方法
第二节 认识论
第三节 形而上学
第四节 心理学
第五节 政治学
■ 第十二篇 欧洲大陆的唯理论
第四十六章 勒奈笛卡尔
第一节 笛卡尔的问题
第二节 科学的分类
第三节 知识的方法和标准
第四节 上帝存在的证明
第五节 真理和错误
第六节 外部世界的存在
第七节 身心关系
第八节 情感心理学
第九节 天赋观念理论
第四十七章 笛卡尔的后继者
第一节 笛卡尔哲学的困难
第二节 偶因论
第三节 阿诺德海林克斯
第四节 马勒伯朗士的唯心主义
第五节 帕斯卡尔的神秘主义
第六节 贝尔的怀疑论
第四十八章 本尼迪克特斯宾诺莎
第一节 唯理论
第二节 方法
第三节 普遍实体
第四节 上帝的属性
第五节 样态学说
第六节 人的心灵
第七节 认识论
第八节 理智和意志
第九节 伦理学和政治学
第十节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
■ 第十三篇 英国经验主义的发展
第四十九章 洛克
第一节 洛克的问题
第二节 知识的起源
第三节 知识的性质和有效性
第四节 知识的界限
第五节 形而上学
第六节 伦理学
第七节 自由意志
第八节 政治哲学
第九节 教育理论
第五十章 洛克的影响
第一节 洛克的影响范围
第二节 神学影响
第三节 感觉主义和联想主义
第四节 伦理学理论
第五节 经济学理论
第五十一章 乔治贝克莱
第一节 贝克莱的问题
第二节 拒绝抽象观念
第三节 存在即被感知
第四节 精神世界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六节 关于观念、精神和关系的知识
第七节 反驳二元论、无神论和怀疑论
第五十二章 大卫休谟
第一节 休谟的问题
第二节 人性的科学
第三节 知识的起源
第四节 因果关系
第五节 知识的有效性
第六节 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第七节 否定心灵实体
第八节 自由和必然
第九节 上帝
第十节 唯意志论与反理智主义
第五十三章 英国理性主义的回应
第一节 剑桥柏拉图主义
第二节 苏格兰常识学派
■ 第十四篇 德国理性主义的发展
第五十四章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第一节 莱布尼茨之前的德国文化
第二节 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力的理论
第四节 单子论
第五节 神学
第六节 伦理学
第七节 逻辑和知识论
第五十五章 莱布尼茨的后继者
第一节 克里斯蒂安沃尔夫
第二节 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
■ 第十五篇 启蒙运动哲学
第五十六章 十八世纪
第一节 伏尔泰
第五十七章 启蒙运动的进展
第一节 英国的启蒙运动
第二节 德国的启蒙运动
第三节 唯物主义与进化论
第四节 科学中的进步
第五节 让雅克卢梭
《七堂极简哲学史》:
序言1
*章
哲学概论
1. 鬼魅*易
2. 曲突徙薪
3. 爱智为哲
4. 析心为哲
5. 从心到口
6. 口耳之学
7. 大人境界
8. 知行合一
9. 无用之用
10. 无知之知
11. 积极与消极
12. 占有与拥有
13. 哲学与宗教
14. 哲学与科学
15. 哲学的性别
16. 哲学的历程

第二章
什么是实在
17. 感官的自由度
18. 耳目的可信度
19. 判断存在的标准
20.无物存在的论证
21.无穷大是无法想象的
22. 白马论
23. 坚白论
24.实体观念的产生
25.特修斯之舟的问题
26. 记忆与DNA
27. 轨生物解的名相

第三章
运动、时间与生死
28. 面对时空的两种不同倾向
29. 如何判断时间
30. 物不迁论
31. 仁者心动
32. 念念不住
33. 芝诺的悖论
34. 太极的意义
35. 自我的发生
36. 弑父与噬子
37. 伊甸园的消失
38. 死亡的出现
39. 柏拉图的仇敌
40. 神圣时间
41. 相对论
42. 八不中道

第四章
思维的技巧
43. 什么是辩证法
44. 颠倒一切
45. 谎言可恨吗
46. 推向*
47. 算命准吗
48. 厘清概念
49. 人性与善恶无关
50. 一分为二
51. 僵尸思维
52. 取象比类
53. 文字原罪

第五章
从怀疑论谈起
54. 猴子之死
55. 心灵的宁静
56. 怀疑论的原则
57. 怀疑论的十式
58. 阿格里帕的三难困境
59. 跳出相对主义
60. 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
61. 对因果律的质疑
62. 佩利的设计论证明
63.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
64. 笛卡尔的阿基米德点

第六章
论真理
65. 不死之药
66. 得意忘象
67. 四假象说
68. 真理的标准
69. 洛克的白板说
70. 存在即被感知
71. 有纹的大理石
72. 休谟之叉
73. 先天综合判断
74. 先验图式
75. 理性是意志的奴仆
76. 谬见即真理
77. 存在的出口
78. 柏拉图的药铺
79. 转圈的松鼠

第七章
论自由
80. 自由的含义
81. 尊严问题
82. 自由的感觉
83. 汉语屋子
84. 强决定论
85. 弱决定论
86. 非决定论
87. 刽子手的形而上学
88. 人的依赖关系
89. 物的依赖性
90. 从异化劳动到自由个性
91. 言论自由
92. 自由与科学
93. 自由与道德
94. 积极自由的困境
95. 自由的重负
96. 生命的战场

后记
內容試閱
《西方哲学史》
修订版前言
已故的梯利教授的《哲学史》第1版在35年前出版。在哲学和历史学领域,作为教科书和参考书,很少有著作能够像他的《哲学史》一样经久不衰。梯利教授的工作所具有的显著生命力可归功于这一工作的原创性构思和方法。
梯利教授写作哲学史的方法的显著特点可能在于他的历史态度的客观性以及不偏不倚,这使他避免了对历史发展的教条解释。梯利教授让哲学家们自己说话,他深信哲学史上晚期的哲学体系对早期的学派提出了批评,因而将他自己的批评降到最低限度。
梯利教授自己的两个主要哲学承诺是唯心主义和唯理论,但是他不允许自己用对哲学的偏好干扰对历史人物的解释。实际上,与他对自己赞同的历史理论的介绍相比,他对自己不赞同的历史理论的介绍通常更为成功。他的唯心主义并不是独断的黑格尔主义一类,而是接近康德的批判唯心主义。梯利教授认为心灵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心灵的存在由内省的经验得到保证。但他的唯心主义并不是否认外部世界存在或者将外部世界还原为单纯表象状态的主观主义,他的唯理论认为经验或者自然具有理智的结构和一致性,理智的结构和一致性使得人的理智心灵能够理解经验或自然。他的唯理论也非假定先天和自明真理的笛卡尔主义一类,他坚持的是批判的唯理论,认为数学的基本真理、科学和哲学的基本假设都是一个可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这一特点解释了本书的持久成功)是作者站在哲学运动中的思想家自身的角度介绍他们时所呈现出来的比例感。梯利没有采纳哲学史的黑格尔式辩证逻辑,他认识到历史发展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作为个体的思想家被融合到运动中,而他们所处的运动又成为更大的历史样式的一部分。但是他对历史进程内在逻辑的确认并没有妨碍他承认: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个人的或性格上的因素会影响个体哲学家。梯利将哲学家融入到他们所处的运动中,这一融入在他组织近代哲学史时特别精巧。培根和霍布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人物被放在一起,他们虽然并非洛克、贝克莱和休谟所属的英国经验主义的一部分,但已经在为这一理论作准备。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一起被认为是欧陆唯理论的创立者,而莱布尼茨并不是按照习惯被包括在创立唯理论的三个人之内,而是被放在英国经验主义之后,作为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来介绍。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梯利教授的写作风格清晰而简洁。在和我讨论他的历史学创作时,梯利教授告诉我,写作这本书是因为在研究哲学史,并没有出版意图,仅仅是要阐明他对历史上的哲学家们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梯利的研究成果清晰地贯穿全书。
梯利教授在哲学史上的兴趣和只是希望记录过去成就的历史考古学者的兴趣并不一样,他也不同于那些观念历史学家,后者只是在发现连续的观念和概念史。他将哲学史视为哲学观念的宝库,哲学家从中提取素材,形成自己的洞见。他拒绝只是为了哲学史而研究哲学史,同时也反对那些忽视以往哲学成就的人所追求的伪原创性。在本书的导言中,他说,哲学史的研究是进行哲学思考的一种有益准备,从较为简单的推进到更为复杂和艰深的思想结构有人试图完全独立于前人的工作构造出一个哲学体系,与文明初期的粗糙理论相比,他不可能走得更远。梯利教授认为这就是这一历史研究对于他的价值所在,他希望对他的读者来说,哲学史研究也有这样的价值。
在修订版中,我努力保持原版所具有的客观和不偏不倚的态度,除了根据已改变的历史视角的指示进行的修改外,原版的基本结构都予以保留。修订版引入了相当多的新资料,特别是在导论性和过渡章节中。在第一章中探寻古希腊哲学的宗教来源时,根据康福德和耶格尔的历史学工作,更加清楚地指出了希腊哲学如何从希腊宗教中产生,以及希腊哲学和产生它的希腊宗教之间的本质差别。对第五、六两章的结构改动是为了强调质和量的理论间的差别,给予德谟克利特的量的原子论更大的重要性。
在柏拉图一章中,我准备了关于科学的等级宇宙论和灵魂不朽的学说的新资料,在亚里士多德一章中,增加了四因和亚里士多德的天才和影响的资料。我对第十七、二十和二十二章全部进行了改写,以便为从古代到中世纪提供一个更为充分的过渡,也为经院哲学提供一个初步考察。
在第三编近代哲学,我对原版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变和增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原来是在第二编的经院哲学的衰落中,在取得梯利教授同意的前提下,我将其调整到第三编。在康德一章中,我增加了先验方法经验的初步分析和自我意识的统一性等资料,以便阐明康德的哲学方法,并将其同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的方法更加清楚地区分开。在第六十六节我提供了一个尼采的全面解释;我将尼采放在德国哲学的历史语境下,而不是像梯利教授那样将其放在当代实用主义的语境下。
梯利教授在原版的结论性一节唯理论及其反对者中对一战前的哲学状况进行了评价。在修订版中,这一节作为第七十四章用来为当代哲学提供一个介绍。结论性的第七十五至八十一章除了某些段落采用了梯利教授对马赫、阿芬那留斯、詹姆士、杜威和柏格森等人的讨论外都是新的内容。全部书目都进行了更新,与原版相比,修订版适当减少了法语和德语书目的相对数量。
莱杰伍德
纽约 普林斯顿大学
1951年5月15日
《七堂极简哲学课》:
序言
在这个时代谈论哲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从基础理论方面来看,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这一困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困难,也包括学者们对这一困境有意无意的忽视。这并不是什么新颖的困境,它就是人类理性的老对手:相对主义。只不过如今的相对主义打着后现代主义的旗号,披着实证主义的外衣,看起来不仅时髦,而且十分符合理性的要求。哲学在罗素、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罗蒂等人的批判之下,已经欣然从理性的神坛走下,无力再去关注那些有关天地人生的大问题了。尽管这些批判实质上就是前提错误的经验主义的自我否定,这个结果却是各方面都愿意看到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如果有的话,已经被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冲淡了,哪还有空闲去关注形而上的问题?而学者们也正好借助于这个理论的烟幕弹,躲在象牙塔里经营自己高雅的世俗生活。
其次,哲学在经历了英美语言学转向、欧陆的生存论转向之后,在方法论上已经有些晕头转向了。学者们已经不知道如何来谈论思想,哲学研究演变成历史研究,或者材料清理。在这个外行人难以窥探的领域,已经很难看到智慧的火花和理性的荣耀。哲学已经式微,学术却空前繁荣。人们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更不愿意承认,随着当今社会信仰的缺位,伦理的基石也会被逐渐侵蚀。康德哲学的功绩,在于划定经验常识的界限,为信仰和道德留下地盘;但这一思想的巴别塔高耸入云,人们委实难以仰止于此,便转而勘探它的地基,疑惑它所使用的材料。试图把形而上学全面否定,看似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思想上还是前康德的水准。
不过我仍然相信,哲学在经历这次危机之后,会获得新的生命。上帝已经赦免了人类的罪恶,理性也必将面对新的问题,完成自我的救赎。那么,在当今时代,该如何来谈论哲学呢?我想,这首先是一个有关主体选择的问题。辰阳在这本书中引用了黑格尔的观点,认为普通人本身就在坑里生活,没有能力抬头观看那更高远的事物;另一方面,我们大概也没有十足的理由去否定色雷斯女人的嘲讽毕竟,我们并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过那种所谓的经过反思的生活何况,什么是经过反思的生活,谁能说得清?这也就迫使我们去回味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我们是满足于洞穴中虚幻的戏剧,还是愿意接受洞外刺眼的阳光?这大概是真正的哲学家难以避免的一种喟叹吧。
当然,事情也并非总要这样一分为二。世俗生活终归也是理性的投射,思考哲学问题,也并不要求清心寡欲、皓首穷经。这本哲学启蒙书,就是在用一种折中的方式来讲哲学:我们不必要一开始就面对宏大的或困难的哲学问题,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哲学史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和我们实际的经验有关,只是往往我们不会注意到,更不会反思它们。辰阳依据多年的积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把这些问题挑选出来,并做了简单的讲解和分析,汇集成册,实在是能够启发心智的哲学入门佳作。尽管读者可能并不因此就立下哲学研究的志向,能够随着过往哲人的玄思,做一下理性的体操,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也是大有裨益的。
是为序。

岳砥柱
2016年岁末于沙窝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