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坛经(国学典藏)

書城自編碼: 348922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中国藏书
作者: [唐]惠能 著,丁福保 笺注,哈磊 整理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58170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57.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售價:HK$ 181.7
晋朝的死结
《 晋朝的死结 》

售價:HK$ 101.2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售價:HK$ 82.8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售價:HK$ 194.4
困顿与超越 : 心理学家的逆境人生与智慧指引
《 困顿与超越 : 心理学家的逆境人生与智慧指引 》

售價:HK$ 67.9
Web3时代的AI战略:构建BASICs框架,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 Web3时代的AI战略:构建BASICs框架,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

售價:HK$ 90.9
一岁一喜欢
《 一岁一喜欢 》

售價:HK$ 49.2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售價:HK$ 91.9

 

編輯推薦:
丁福保为著名佛教居士,以弘扬佛法、流通佛经为志,并修证有成。丁福保有感于佛教经典文字艰涩,于初学者不易了解,虽然历来缁素大德多有注疏解说,而古人注疏多重于判教科文,谈玄说妙,这都不是初机学佛的人所能领会的。因此,他选择了一些卷数较少的经典,依照汉儒训诂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释;这种解释,没有繁琐的科文,也没有谈玄说妙的玄理,详略适中,一切以初学者所需为原则而名之曰笺注,使初读佛经的人容易入门。
著名学者和居士陈兵教授说现有的各种《坛经》注释中,丁福保先生的《六祖坛经笺注》是内容较为丰富、征引较为广泛、解说相当全面、理解较为可靠的一种。
內容簡介:
《坛经》是中国人的佛学著作中惟一被称为经的,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丁福保采用传统的笺注方式,为《坛经》作注,是现代人读懂《坛经》的可靠而方便的途径。
關於作者: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著名佛教居士。丁福保学通经史,兼通算学、医学、日文,中年后归心佛教,用十年之功编成《佛学大辞典》,是中国首部新式的大型佛学辞典。风行学界七十年,至今仍是重要的佛学工具书。
目錄
前言 陈兵 /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行由第一 4
般若第二 47
疑问第三 79
定慧第四 94
坐禅第五 104
忏悔第六 107
机缘第七 124
顿渐第八 177
护法第九 201
付嘱第十 210
附录一跋 宗宝 248
附录二六祖能禅师碑铭 王维 251
附录三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 柳宗元 272
附录四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 刘禹锡 276
附录五历朝崇奉事迹 278
附录六旅顺博物馆藏敦煌本六祖坛经新校 279
內容試閱
陈兵
一、惠能及《坛经》
《坛经》,乃中国僧人著述中唯一被奉为经者,其主要内容,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讲堂传法授戒的记录。
惠能638713一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自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今广东南海,以伐薪卖柴为生。二十四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在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县谒见禅宗五祖弘忍,充任行者,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弘忍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上座神秀呈偈后,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惠能针对神秀偈口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弘忍见后认可,为其讲《金刚经》,言下大悟,得传衣钵,奉命南归。惠能南归广东后,隐于猎人队伍中密修十六年,于仪凤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适逢方丈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惠能对二僧风动幡动之争议进行评议,印宗闻之竦然,得知他乃五祖大师得法弟子,即为之落发,受具足戒。惠能从此开堂传法,摄受徒众,后来创建曹溪宝林寺今称南华寺,门下得法弟子46人。神龙元年705,唐中宗遣使征招,惠能称疾固辞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年713,惠能卒于新州国恩寺,门人迎其遗体至曹溪供奉,至今尚栩栩如生。唐宪宗谥惠能大鉴禅师号,后代帝王又赠予多种谥号。
惠能创立的禅宗南宗,不久便遍传南北,分为五宗七家,成为千余年来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代表,深深影响了佛教各宗派,远传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并渗透整个中国文化,促成了禅化的宋明新儒学和宋元新道教的成立,影响极其深远。
惠能以一介不识字的樵夫、寺院中地位很低的行者,荣获禅宗诸祖代代相传的衣钵,提供了他所言下下人有上上智的典范,可谓以身说法,说明人人皆有佛性,皆可顿悟成佛,集中表现出佛法的主体精神。他以篇幅不长、影响广大的《金刚经》为主要宗依,开创顿悟禅法,说法教人,随方解缚,灵动活泼,直指人心。
他不立文字,不事著述,弟子们将他平时讲法的内容记录、整理为《六祖坛经》。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流传中,《坛经》先后形成了四大系统、二十多种版本,成为最能代表禅宗思想特质的著作。关于《坛经》的版本,下文将结合注释、校注另行说明,此处从略。
二、《坛经》的修学次第
《坛经》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所阐述的禅法南宗禅的修习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作为一种明心见性的技术,至今仍然具有实用性,对当今禅的修习和传扬,乃至心理学、心理治疗,能提供切实的启示。从禅法的角度看,四种版本的《坛经》思想基本一致,可以说既反映了惠能大师禅法的本面,又是经历代禅师印可修订的集体作品。这里依据宗宝本,对惠能大师的禅法作一现代解读,争取勾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禅法体系。
南宗禅的基本方法是应机随方解缚,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不建立刻板的修证阶次,与藏密极重道次第颇为不同。但从《坛经》中我们发现,对一般参禅者尤其是今天的参禅者来说,其实还是可以理出一个修学次第的。故仿藏密之法,将《坛经》的修习道次第分为前行与正行两大步,第三步为禅的教学法。
一前行依止善知识、传香、忏悔、发心、归依、得正见,在生活中修行
前行或加行,是正式修行的准备、前提,这是各种佛法修习道都须先具备的。惠能大师所开创的南禅,其实也有前行、加行,不过因当时来参学者大多皆已学习经教、持戒修行乃至参禅多年,具备了前行、加行,所以未像藏密那样制定一个千人一律的前行、加行法。《坛经》所讲须备的前行、加行,有依止善知识、传五分法身香、行无相忏悔、发四弘誓愿、受无相三归戒、得正见、在生活中修行等内容,主要是在《忏悔第六》所说。
1.依止善知识
依止善知识,是诸乘佛法获得正信特别是修学定慧法门的首要,善知识,被强调为学佛极为重要的第一增上缘。对禅宗而言,依止善知识,比修学其他诸宗更为重要、关键。禅宗所依止的善知识,与教下诸宗所依止的具备通经教、正见、持戒、有德行悲心等条件的一般善知识不同,要求颇为严格,必须是合格的禅师,这种禅师不但须自己彻悟,而且须掌握使他人也能开悟的教学技巧,惠能谓之大善知识,《坛经般若第二》惠能云: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佛性虽得自悟,但须大善知识的示导。因为禅宗是一乘顿教,以顿悟佛心为宗旨,顿悟佛心,明见自心佛性,依通常途径修学,须得诸缘具足,循序渐进,修行很长时间,不是多数人即生能达到的。按法相唯识学的说法,须精进修行一大阿僧祗劫,登初地见道,才能初见佛性。若按《大般涅槃经》的说法,只有佛才能了见佛性,十地菩萨即便能见佛性也不明了。禅宗保证当下顿悟,主要靠大善知识的示导或特殊教学法的增上缘。禅宗讲自家从佛陀以来以心传心以见性经验的传授为特质,而见性的经验终归不可言说,师徒间只能用特别灵活的方法传授。虽然利根者也可通过经教言说及用语言文字表述的参禅方法参修而自己开悟,但微细、特殊的心灵体验,要用文字准确表达,要与经教及祖师所言完全相符,是很困难的事,极易错认光影,故即便开悟,也须得大善知识的印证。《坛经机缘第七》载:原修学天台止观的永嘉玄觉,乃上根利器,于读《维摩经》时悟佛心宗而未得印证,遇六祖弟子玄策告言:
威音王以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强调不依明师不可能真正开悟,玄觉听后乃赴曹溪谒见六祖,几番机锋往来,获得印可,方才彻底安心。依止大善知识,遂成为禅宗修学的规矩,宗门中人无不强调,这与藏传密教强调依止上师很是相近,故诺那、贡噶等上师称禅宗为大密宗。后来宗门对大善知识有了许多判别标准,师徒见面往往先互相勘验。明师难遇,有禅无师,在唐代已成为问题,今天更是许多学禅人最大的困惑。将不够条件者误认作禅师而轻信其冬瓜印子不负责任的印证,贻误慧命,是学禅路上最危险的陷阱。
2.传五分法身香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经中称五分法身证得法身的五大途径或法身的五大功德。《坛经忏悔第六》依一乘顿教知见,对五分法身作了特殊的解释: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援,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援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二,名解脱知见香。
这五条,都以在自心上修行为要,既包括戒律、道德修养,又包括调心技巧及应修学的内容,广学多闻,指广泛学习佛教经论、禅宗著述及外学。这五条既是学禅须备的前行,又贯彻学禅的始终。
3.行无相忏悔
忏悔业障,乃大乘入道之初的必修课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列为十大愿王之一,所有密法都以之为本尊法的重要内容。《坛经忏悔第六》所说忏悔,乃据一乘顿教深义阐释的无相忏悔,其作用是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忏悔词为: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
忏悔,乃忏其前愆、悔其后过,坦白从前所有恶业,保证从今后永不更作。按无相忏悔的含义,还应观恶业罪过的实相,观其本来空、无相,行《观普贤菩萨经》所谓实相忏悔。《坛经》偈谓但向心中除罪源,各自性中真忏悔,便有实相忏悔义。这种忏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卸除心理包袱的良好治疗作用,有益心理健康,是参禅开悟的必要前提。
4.发四弘誓愿
发四弘誓愿即发菩提心,这是修学大乘道的基础,《坛经》列为参禅开悟的前行,并将菩提心的内容概括为大乘经所说四弘誓愿,然皆从一乘顿教的见地予以改造,誓词成为: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说明四大愿皆在自心自性,度的是自心众生,断的是自心烦恼,学的是自性法门,成的是自性佛道。
5.受无相三归戒
受持三归依戒,是成为佛弟子、修学佛道的必要手续,《坛经忏悔第六》所授三归依戒,是以一乘顿教见地阐释的无相三归戒,此戒所归依的对象不是外在的,而是自性三宝、自心三宝,《坛经》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无相三归依,终归是自心归依自性,这与藏密归依的最深密义密密归依归依自性明体,同一义趣。无相三归依实际是自归依,要在自心上用功,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内调心性,外敬他人。这种三归依,既尊重自心自性,又尊重他人的自性,表现为一种谦和恭敬的美德,是一种人格修养。
6.得正见
与达磨禅法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为前提一样,《坛经》也以得一乘顿教的正见为见性的前提,这种正见实属大乘如来藏学的见解,为一种胜解深刻的理解,《坛经忏悔第六》等对此见地作了明确解说,大略有两个方面:
(1确信一体三身自性佛,确信凡夫即佛、本性是佛,自性中本来具有佛的三身四智等一切清净功德妙用,只是被妄念遮蔽,不得显现而已。《坛经机缘第七》六祖示僧智通偈谓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忏悔第六》解释一体三身自性佛说: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
般若智慧犹如日月,本来常明,只因世人心著外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智慧隐而不现。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迷妄的浮云顿散,现量亲见自性中显现万法,内外明彻,名为清净法身佛。是则所谓法身,不是修得,只是本具的自性,从来未曾失去,只要驱散妄念,便会显现。什么是圆满报身?念念圆明,自见本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念念自性自见而不迷昧,称为报身。什么是化身?不思万法时性本如空,由自性起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深解一切善恶凡圣境界皆是自性变化,从报身思量而起妙用,名为自性化身佛。佛果三身,实即一身,为一自性的三个方面。《付嘱第十》偈谓三身本来是一身。
《坛经》所言自性,指自心佛性或心性,简称性,又称本性、本心、真如本性、心地,即是大乘经中所言自性清净心、真心、真识、心真如,为万法所依之根本,也是禅宗法门之宗本。自性显现为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五蕴、六入、十八界乃至戒定慧,皆从自性起用。自性并非只是法相唯识学所言杂染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只是自性的功用之一,《付嘱第十》谓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含藏识即阿赖耶识。《机缘第七》论八识转成四智说:五八六七因果转,但用名言无实性,明言五识、六识、七识、八识及其所转的佛果妙观察等四智,皆是名言安立,并无实性,实性只是一自性,八识四智,都是自性起用,意味自性并非唯识今学所言杂染的阿赖耶识。
自性虽然只可自悟自见,禅宗人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亦非绝对不可用语言描述。《坛经行由第一》惠能偈针对神秀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通体描述心性,意谓心性、菩提本空,这只是自性的一个方面,可谓悟自性之体。至听五祖说《金刚经》言下大悟后所呈见解,五个何期,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则悟自性的全体,包括体相用。《般若第二》描述心性说: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头无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机缘第七》说自性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这与诸大乘经中对真如、实相的遮诠式表述并无二致。总之,自性是绝对空真空,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变不动,本来涅槃,而又不空,具足万法,能生一切妙有。
......
二正行言下见性,以无念、无相、无住调心,入三三昧
《坛经》的宗旨,是教人顿悟见性,五祖所谓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见性的基本方法,是诸宗修持皆用的观心,《般若第二》谓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即通过如实观察妄心而见真性,此观心见性,与一般所用以理性思惟寻伺观察心的生住灭、来去、一异等方法不同,是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般若第二》六祖云: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此所谓以正真般若观照,非中观、唯识等学以名言为工具进行理性思维而修毗婆舍那观,属天台宗所谓观照般若,是一种直觉,用之去观照,调节自心与真如相应,以开发自性本具能了知真如的本智、自然智。开发这种智慧,须得语言的示导或启发、暗示,五祖谓之言下见性,《行由第一》载五祖云:
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一切时中,念念自见。
所谓言下之言,当指经中佛言或禅师示导之言,言下见性的诀窍,是被指示自性的语言所触发或依语言所说的诀窍调心。《行由第一》谓五祖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六祖未见五祖时一闻此经心即开悟,他也劝人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般若第二》。持诵此经见性的原理,当是受经中无相、无所住等调心诀窍的诱导、暗示或加持,按经言调心,与真如一念相应,即是顿悟。
六祖还说须修般若行即在日常生活、修持中时时以般若智慧调心,其调心诀要为无念、无相、无住三诀,《定慧第四》云: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相、无念、无住,是《阿含经》及大乘《般若》等经中常说的修行法要,惠能大师依一乘顿教的见地,对此作了独特的解释。
无相,本是对实相的遮诠式描述,作为一种与实相相应的修持法要时,指不忆念、不执著一切相,由此进入的定,称为无相三昧,为《阿含经》所言见道者所入三三昧之一。《坛经定慧第四》解释: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坐禅第五》谓此门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一乘顿教的无相,不是闭目塞听,摒绝感知,如同熟睡及入灭尽定,而是在六根对境起六识时,于六种现量识上不起名言、实体、内外、人我等主观分别,依唯识学,此即是于依他所起相上不起遍计所执,当任何遍计所执真正不起时,即是圆成实相真如,即是真心。
无念,很容易被误解为没有念头,摒绝诸念,道教内丹即以一念不生意义上的无念为修行诀要。《坛经》所谓无念,是依一乘顿教念与真如不二之见地解释的无念,即于念而无念。《定慧第四》云: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般若第二》谓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机缘第七》批判智常之师了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之见解犹存知见,示偈云: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六祖的无念,是六根对境,虽有见闻觉知,而不起烦恼、妄想、邪见,所无之念,指不符合真实的邪妄之念而非不起符合真实的正念,亦即不起遍计所执及于此执上所生诸烦恼。这即是《维摩经》所言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的境界。
无念所无之念,特别指有伦理属性的善、恶之念,亦即唯识学等所言善、不善烦恼、随烦恼心所,体会未起善恶分别时的心体。《宣诏第九》惠能告薛简:
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