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

書城自編碼: 347159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藥學
作者: 蔡定芳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846957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7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 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

售價:HK$ 69.6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售價:HK$ 57.6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售價:HK$ 57.6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售價:HK$ 114.0
Xilinx FPGA权威设计指南:基于Vivado 2023设计套件
《 Xilinx FPGA权威设计指南:基于Vivado 2023设计套件 》

售價:HK$ 237.6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售價:HK$ 153.6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售價:HK$ 129.6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售價:HK$ 6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5.3
《 病证结合传染病学 》
+

HK$ 650.4
《 沈自尹全集 》
+

HK$ 650.4
《 姜春华全集 》
+

HK$ 707.2
《 陆渊雷全集 》
+

HK$ 707.2
《 恽铁樵全集 》
+

HK$ 53.0
《 脑卒中防治(家庭用药 慢性病自我管理丛书) 》
編輯推薦:
本书内容新颖,视野开阔,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及本科学生与研究生学习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阐释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与基础,主要论述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本书将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视为整个中国医药学的基础。天人合一理论是中国医药学文化思想的基础,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医药学哲学理论的基础,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医药学气象理论的基础,气血精神理论是中国医药学生命物质理论的基础,藏象表观是中国医药学生理解剖理论的基础,四诊合参是中国医药学诊断理论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国医药学临床理论的基础,病证辨治是中国医药学结合理论的基础,治病求本是中国医药学决策理论的基础,经络腧穴是中国医药学针灸理论的基础,性味主治是中国医药学药物理论的基础,君臣佐使是中国医药学方剂理论的基础。内容新颖,视野开阔,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及本科学生与研究生学习参考。
關於作者:
本书阐释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与基础,主要论述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本书将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视为整个中国医药学的基础。天人合一理论是中国医药学文化思想的基础,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医药学哲学理论的基础,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医药学气象理论的基础,气血精神理论是中国医药学生命物质理论的基础,藏象表观是中国医药学生理解剖理论的基础,四诊合参是中国医药学诊断理论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国医药学临床理论的基础,病证辨治是中国医药学结合理论的基础,治病求本是中国医药学决策理论的基础,经络腧穴是中国医药学针灸理论的基础,性味主治是中国医药学药物理论的基础,君臣佐使是中国医药学方剂理论的基础。内容新颖,视野开阔,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及本科学生与研究生学习参考。
目錄
第一章天人合一1
一、 天人合一基本概念1
二、 天人合一基本内容2
1. 天人同炁2
2. 人副天数2
3. 天人相应3
4. 疾病本质3
三、 思路拓展5
1. 老子《道德经》5
2. 庄子《齐物论》9
3. 关尹子《文始真经》12
4. 董仲舒《天人三策》20
5. 《黄帝内经灵枢》25
6.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26
第二章太极八卦30
一、 太极基本概念30
1. 太易30
2. 太初30
3. 太始30
4. 太素31
5. 太极31
二、 太极基本内容31
1. 无极而太极31
2. 太极生两仪32
3. 两仪分四象33
4. 四象化八卦34
三、 八卦基本概念35
1. 卦爻35
2. 卦画35
3. 卦名35
4. 卦辞36
5. 爻题36
6. 爻辞36
7. 上卦与下卦36
四、 八卦基本内容36
1. 乾卦_x000e_?瘙_x0001_椸_x000f_36
2. 坤卦_x000e_?瘙_x0001_椺36
3. 震卦_x000e_?瘙_x0001_椻_x000f_36
4. 巽卦_x000e_?瘙椼37
5. 坎卦?瘙椾37
6. 离卦?瘙楀37
7. 艮卦?瘙楁37
8. 兑卦?瘙楃37
五、 思路拓展37
1. 列子《天瑞》37
2. 荀子《天论》40
3. 周敦颐《通书》41
4. 朱熹《太极图说解》43
5. 《周易》46
第三章阴阳五行54
一、 阴阳基本概念54
1. 阴阳定义54
2. 阴阳可分55
二、 阴阳基本内容55
1. 太极阴阳对立制约法则55
2. 阴阳互根法则56
3. 阴阳消长法则56
4. 阴阳转化法则58
三、 五行学说基本概念59
1. 五行定义59
2. 五行生成60
四、 五行基本内容61
1. 五行特性61
2. 五行归类61
3. 五行相生62
4. 五行相克62
5. 五行相乘62
6. 五行相侮63
五、 思路拓展63
1. 《易传系辞》63
2. 张景岳《类经图翼阴阳体象》67
3. 黄元御《素灵微蕴胎化解》68
4. 董仲舒《春秋繁露》69
5. 班固《汉书五行志》70
6. 张景岳《类经图翼》71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73
8. 吴谦《医宗金鉴五行质气生克制化歌》74
第四章五运六气76
一、 五运六气概述76
1. 天干76
2. 地支77
3. 甲子77
二、 五运基本概念78
1. 五运配五星78
2. 天干化五运78
三、 五运基本内容80
1. 年运概念80
2. 年运原理80
3. 年运三纪81
4. 季运概念85
5. 客运概念86
6. 五音建运86
7. 太少相生87
8. 客运推算87
四、 六气基本概念87
1. 六气配六形87
2. 地支化六气88
3. 地支化四时88
4. 地支化十二月88
5. 地支配五行88
6. 四时分二十四节气88
五、 六气基本内容92
1. 年气概念92
2. 年气临御92
3. 四季主气93
4. 客气概念95
5. 司天在泉96
6. 天符98
7. 岁会98
8. 同天符99
9. 同岁会99
10. 太乙天符100
11. 客主加临100
12. 客气胜复102
13. 客气不迁正不退位102
14. 客气不退位103
六、 思路拓展103
《医宗金鉴运气要诀》103
第五章生命物质116
一、 生命物质基本概念116
1. 生命起源116
2. 生命物质117
二、 生命物质基本内容118
1. 精118
2. 气118
3. 血120
4. 津液120
三、 神形天式121
1. 神形123
2. 天式124
四、 思路拓展124
1. 《灵枢本神》124
2. 《生物学之书》128
第六章藏象表观135
一、 藏象表观基本概念135
1. 五脏藏精气而不泄135
2.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135
3. 奇恒之府藏物而不泄135
4. 五体分属五脏135
5. 五脏开窍五官135
二、 脏腑解剖136
1. 心脏解剖136
2. 肺脏解剖137
3. 脾脏解剖137
4. 肝脏解剖137
5. 肾脏解剖138
6. 胆腑解剖138
7. 胃腑解剖138
8. 小肠腑解剖139
9. 大肠腑解剖139
10. 膀胱腑解剖139
11. 三焦腑解剖139
12. 脑奇恒之府解剖140
13. 髓奇恒之府解剖140
14. 骨奇恒之腑解剖141
15. 脉奇恒之府解剖142
16. 女子胞奇恒之府解剖143
三、 脏腑功能143
1. 心脏功能143
2. 肺脏功能148
3. 脾脏功能153
4. 肝脏功能158
5. 肾脏功能162
6. 胆腑功能168
7. 胃腑功能168
8. 小肠腑功能168
9. 大肠腑功能168
10. 膀胱腑功能168
11. 三焦腑功能169
12. 脑奇恒之府功能169
13. 髓奇恒之府功能169
14. 骨奇恒之府功能170
15. 脉奇恒之府功能170
16. 女子胞奇恒之府功能171
四、 五脏相关171
1. 心肾相交,精神互用171
2. 脾肾资益,统气制水172
3. 肝助脾运,脾荣木疏172
4. 肝升肺降,气机得宜172
5. 心肺配合,气血调和173
6. 火温脾阳,土奉心血173
7. 肺脾协调,气味相和173
8. 肺肾相生,呼吸协调173
9. 肝肾同源,藏泄相使174
10. 肝血养心,火炽木焚174
五、 五脏调节论174
1. 血液循环的五脏调节175
2. 气体呼吸的五脏调节175
3. 饮食消化的五脏调节176
4. 水液代谢的五脏调节176
5. 精神思维的五脏调节177
六、 思路拓展177
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177
2. 张元素《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180
3. 张景岳《类经》185
第七章四诊合参192
一、 四诊合参基本概念192
1.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192
2. 能合脉色可以万全193
二、 四诊合参基本内容195
1. 望诊195
2. 闻诊197
3. 问诊197
4. 脉诊198
三、 思路拓展201
1. 王叔和《脉经》201
2. 《景岳全书十问篇》203
3. 刘恒瑞《察舌辨症新法》206
4. 戴天章《广瘟疫论》209
5. 江涵暾《笔花医镜望舌色》209
第八章辨证论治210
一、 八纲辨证210
1. 表证210
2. 里证210
3. 寒证210
4. 热证211
5. 虚证211
6. 实证211
7. 阴证211
8. 阳证211
二、 脏腑辨证212
【心脏辨证】212
1. 心气虚证212
2. 心阳虚证212
3. 心血虚证212
4. 心阴虚证212
5. 心瘀血证213
6. 热蔽神明证213
7. 痰迷心窍证213
【肺脏辨证】213
1. 肺气虚证213
2. 肺阴虚证214
3. 肺痰蕴证214
4. 肺热痰证214
5. 肺表寒证214
6. 肺表热证215
7. 肺凉燥证215
8. 肺温燥证215
9. 肺寒湿证216
10. 肺湿热证216
【脾脏辨证】216
1. 脾气虚证216
2. 脾阳虚证216
3. 脾不统血证217
4. 中气下陷证217
5. 寒湿困脾证217
6. 湿热蕴脾证217
【肝脏辨证】218
1. 肝气郁结证218
2. 肝火热证218
3. 肝风内动证218
4. 肝阴虚证219
【肾脏辨证】219
1. 肾阳虚证219
2. 肾阴虚证219
3. 肾气不固证219
4. 肾虚水泛证220
5. 肾不纳气证220
【胃腑辨证】220
1. 胃阴虚证220
2. 胃火热证221
【胆腑辨证】221
1. 胆汁蕴结证221
2. 胆气郁结证221
【小肠辨证】221
小肠湿热证221
【大肠辨证】222
1. 大肠湿热证222
2. 大肠燥热证222
【膀胱辨证】222
膀胱湿热证222
三、 六淫辨证223
1. 寒邪辨证223
2. 火热辨证223
3. 燥邪辨证223
4. 湿邪辨证224
5. 暑邪辨证224
四、 六经辨证224
1. 太阳病辨证225
2. 少阳病辨证225
3. 阳明病辨证225
4. 太阴病辨证226
5. 少阴病辨证226
6. 厥阴病辨证227
五、 卫气营血辨证227
1. 温病卫分病辨证227
2. 气分病辨证228
3. 营分病辨证229
4. 血分病辨证229
六、 募原辨证229
1. 温疫病原学229
2. 温疫九传辨证231
3. 温疫治疗学232
七、 思路拓展234
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234
2. 刘全德《考证病源病因赋》240
3. 高鼓峰《四明心法》241
4. 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用药》242
5. 程钟龄《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243
6. 喻嘉言《医门法律秋燥论》243
7. 石芾南《医源》246
第九章病证辨治249
一、 病证辨治基本概念249
二、 病证辨治思路演变250
三、 病证辨治基本内容255
1. 病证辨治传染病学255
2. 病证辨治神经病学257
3. 病证结合内科学259
4. 病证辨治外科学260
5. 病证辨治妇科学260
6. 病证辨治儿科学261
四、 思路拓展262
《中国方药医学辨病方药》262
第十章治病求本265
一、 辨别证候求本决策266
1. 寒者热之266
2. 热者寒之266
3. 湿者燥之266
4. 燥者润之267
5. 气郁散之267
6. 血瘀决之267
7. 气虚煦之268
8. 血虚濡之268
9. 阴虚滋之268
10. 阳虚温之269
二、 审察病情求本决策269
1. 标本之辨缓急其要269
2. 逆从之用真假其要270
3. 三因之制症象其要271
三、 揆度病势求本决策273
1. 揆度病势出入求本决策273
2. 揆度病势升降求本决策274
四、 思路拓展276
1. 孙武《孙子兵法》276
2. 徐灵台《医学源流论》281
第十一章经络腧穴282
一、 十二经脉282
1. 肺手太阴之脉282
2. 大肠手阳明之脉282
3. 胃足阳明之脉282
4. 脾足太阴之脉283
5. 心手少阴之脉283
6. 小肠手太阳之脉283
7. 膀胱足太阳之脉283
8. 肾足少阴之脉284
9.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284
10. 三焦手少阳之脉284
11. 胆足少阳之脉284
12. 肝足厥阴之脉284
二、 十二别经285
三、 奇经八脉286
1. 奇经八脉的概念286
2. 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286
3. 奇经八脉的共同生理功能287
4. 奇经八脉循行287
四、 思路拓展288
1. 翟良《经络汇编》288
2.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296
第十二章性味主治304
一、 性味主治基本概念304
二、 性味主治基本内容305
1. 辨证药物305
2. 辨病药物317
三、 思路拓展326
《药性赋》326第十三章君臣佐使328
一、 君臣佐使基本概念328
二、 君臣佐使基本内容329
1. 辨证方剂329
2. 辨病方剂340
三、 思路拓展350
《医方集解》350
蔡定芳跋355
附: 主要参考著作356
內容試閱
理论是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基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中国医药学理论来自中国古代医疗实践。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使古代中国医药学逐渐认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生命现象、生命性质、生命规律。种植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医疗实践沃土的中国医药学理论根深叶茂。中国医药学理论解释中国医药学现象和规律,这些理论是整个中国医药学的基础。秦汉之际问世的《黄帝内经》创建了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此后两千余年,博大精深的中国医药学理论世界令人目不暇接,诚如《离骚》所谓: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驳陆离其上下。天人合一理论是中国医药学文化思想理论的基础,太极八卦与阴阳五行是中国医药学哲学理论的基础,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医药学气象理论的基础,气血精神理论是中国医药学生命物质理论的基础,藏象理论是中国医药学生理解剖理论的基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是四诊合参诊断理论的基础,辨证论治理论是理法方药理论的基础,病证辨治理论是中国医药学中西结合临床理论的基础,治病求本理论是中国医药学治疗决策理论的基础,经络腧穴理论是中国医药学针灸理论的基础,性味主治是中国医药学药物医学理论的基础,君臣佐使是中国医药学方剂组方原则。每一理论都有深邃坚固的基础。《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医药学各科理论的基础,孕育产生斑斓丰富的各科理论: 病痰饮者当宜温药和之,其理论基础是肾主水液、脾主运化、肺主宣降;望而知之为神,其理论基础是有诸内必行诸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理论基础是五行生克;女子以肝为先天,其理论基础是肝主藏血;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理论基础是女子七岁肾气盛,丈夫八岁肾气实;甲子之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宫土运。岁土太过,气化营运先天。是岁火为天气,金为地气,火能胜金,天气盈地气虚,然中见土运,天气生运,运生地气,三气相得,地气虽虚,邪胜亦微,天气既盈,化源为实,其理论基础是五运六气;等等。《景岳全书明理》指出: 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散之则理为万象,会之则理归一心。夫医者一心也,病者万象也。举万病之多则医道诚难,然而万病之病不过各得一病耳。譬之北极者医之一心也,万星者病之万象也。欲以北极而对万星则不胜其对,以北极而对一星则自有一线之直。彼此相照,何得有差?故医之临证,必期以我之一心,洞病者之一本。以我之一对彼之一,既得一真,万疑俱释,岂不甚易?一也者理而已矣。苟吾心之理明,则阴者自阴,阳者自阳,焉能相混?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是编也,列门为八,列方亦为八。盖古有兵法之八门,予有医家之八阵。一而八之,所以神变化,八而一之,所以溯渊源。故予于此录,首言明理,以统阴阳诸论,详中求备,用帅八门。夫兵系兴亡,医司性命,执中心学,孰先乎此?是即曰传中可也,曰传心亦可也。然传中传心,总无非为斯人斯世之谋耳,故复命为传忠录。《寓意草》曰: 闻之医者意也。一病当前,先以意为运量。后乃经之以法,纬之以方。《内经》所谓微妙在意是也。医孰无意?而浅深繇是,枘凿繇是,径庭繇是,而病机之安危倚伏莫不繇是。意之凝释,剖判荒茫,顾不危耶。大学诚意之功在于格致,而其辨尤严于欺慊之两途。盖以杀机每随于阴幽,而生机恒苞于粹白。庄周曰: 天地之道,近在胸臆。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的专著。《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约成书于公元前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气血精神、藏象表观、四诊合参、治病求本、经络腧穴等各方面论述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其主要贡献是创建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据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考证: 《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及《白氏扁鹊内外经》之目。《素问》名林亿等以为问太素之义是也。《索隐》曰: 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列子乾凿度》并云太素者质之始也。汉《艺文志》黄帝泰素二十篇,刘向《别录》云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故曰太素。《素问》乃为太素之问答,义可以证焉。其不言问素而名《素问》者,犹屈原有《天问》,是倒置而下字尔。盖《内经》之目见于《汉志》而《素问》之名出张仲景《伤寒论》序,曰《素问》《九卷》。九卷即今之《灵枢》。以《素》《灵》二书为《内经》者出皇甫谧《甲乙经》序,而后历代诸家无复异论焉。第七卷已亡于晋,《隋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据林亿等说,全元起所注本乃无第七,而王冰为旧藏之卷补七篇与《素问》余篇文然不同。其论运气与《六节藏象论》七百十八字全然别是一家言。林亿等以为《阴阳大论》之文王冰取以补所亡。今考王叔和《伤寒例》所引《阴阳大论》之文曾无所见。据林亿等校正之说,全元起本八卷共六十八篇,至王冰补七篇又分为八十一篇者,仿《道德经》《难经》也。是书实医经之最古者,往圣之遗言存焉。晋皇甫谧以来历代医家断为岐黄所作,此殊不然也。医之言阴阳尚矣。《庄子》谓疾为阴阳之患,《左传》医和论六气曰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班固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可以见也。而汉之时凡说阴阳者必系之于黄帝。《淮南子》曰黄帝生阴阳,又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高诱注云: 说,言也。言为二圣所作,乃能入其说于人,人乃用之。刘向云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汉志》阴阳医卜之书冠黄帝二字者凡十有余家,此其证也。是书设为黄帝岐伯之问答者亦汉人所撰述无疑。方今医家或牵合衍赘以为三坟之一,或者诋毁排斥以为赝伪之书者,俱为失矣。
公元479年至557年南朝齐梁年间全元起首注《黄帝内经素问》。《隋志》载全元起注《黄帝素问》八卷,佚。丹波元简曰: 全元起注本犹存于宋代。今据《新校正》所载,考其卷目次第,可以窥略矣。卷一《平人气象论》《决死生篇》《脏气法时论》《宣明五气篇》《经合论》《调经论》《四时刺逆从论》凡七篇,卷二《移精变气论》《玉版论要篇》《诊要经终论》《八正神明论》《真邪论》《标本病传论》《皮部论》《骨空论》《气穴论》《气府论》《缪刺论》凡十一篇,卷三《阴阳离合论》《十二脏相使篇》《六节脏象论》《阳明脉解篇》《长刺节篇》《五脏卒痛》凡六篇,卷四《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别论》《经脉别论》《通评虚实论》《太阴阳明论》《逆调论》《痿论》凡八篇,卷五《五脏别论》《汤液醪醴论》《热论》《刺热论》《评热病论》《疟论》《腹中论》《厥论》《病能论》《奇病论》凡十篇,卷六《脉要精微论》《玉机真藏论》《宝命全角论》《刺疟论》《刺腰痛论》《刺剂论》《刺禁论》《刺志篇》《针解篇》《四时刺逆从论》凡六篇。卷七阙,卷八《痹论》《水热穴论》《从容别白黑》《论过失》《方论得失明著》《阴阳类论方论解》凡八篇,卷九《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五脏生成篇》《异法方宜论》《咳论》《风论》《大奇论》《脉解篇》凡九篇。以上八卷合六十八篇也。全元起注《黄帝内经素问》早佚,公元2009年严世芸、李其忠复辑全元起《素问注》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
公元710年至805年,唐代王冰次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新唐志》存。王冰自序认为: 《素问》《灵枢》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合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论,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道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于是精勤博访十二年,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有所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意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义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详其旨趣则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柱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公元998年至1007年,北宋林亿等人奉诏校注《素问》二十四卷,后人称《素问新校正》。《素问新校正》是在王冰次注《黄帝素问》基础上补注,故后世又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天禄琳琅书目》曰: 《重修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函十册,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孙奇、高保衡校正,孙兆改误。林亿曰: 唐宝应中太仆王冰次注,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艺伎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其术暗昧。是以文注纷错,义理混淆。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仁宗念圣祖之遗事将坠于地,乃诏通知其学人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遂乃搜访中外,裒集众本,寝寻其义,正其讹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窃谓未足以称明诏副圣意,而又采汉唐书录古医经之存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考正焉。贯穿错综,磅礴会通。或端本以寻支,或溯流而讨源,定其可知。次以旧目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义于是详明。
公元1500年至1600年,明代马莳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灵枢》第一部全注本)。马莳曰: 晋皇甫谧次《甲乙经》多出《灵枢》,义未阐明;唐宝应年间启玄子王冰有注,随句解释,逢疑则默,章节不分,前后混淆;元滑伯仁《读素问钞》类有未尽,所因皆王注。惟宋嘉祐年间敕高保衡等校正,深有裨于王氏,但仍分二十四卷,甚失神圣之义。窃慨圣凡分殊,古今世异,愚不自揣。而僭释者,痛后世概暗此书而蠡测之,以图万一之小补云。《四库全书提要》曰: 《素问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撰。其说据《汉志》内经十八篇之文,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之。其注亦无所发明,而于前人著述多所訾议,过矣。公元1552至1620年间,明代吴崑著《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二十四卷。自序曰: 《素问》《灵枢》医之典坟也,《难经》《甲乙》医之庸孟也,张王刘李医之濂洛关闽也。日夕取诸家言遍读之,不数稔术精而售。初游宛陵,后溯长江,历姑孰,抵和阳,所至声名籍籍,活人无论数计。《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是《素问》全注本,将《素问》七十九篇(除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注文简明,颇有影响,是研究《内经》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现有明刻本、日刻本、清刻本等。汪昂曰: 《素问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然多改经文亦觉嫌于轻擅。
公元1616年至1674年,清代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九卷,张志聪尽得其师张子卿之传,于杭州吴山建侣山堂,聚门人弟子讲学布道,开国医学术讲座先河。张志聪自序曰: 自甲辰五载注释《内经素问》九卷,以昼夜之悟思,印黄岐之精义,前人咳唾概所勿袭,古论糟粕悉所勿存。惟与同学高良共深参究之秘,及门诸弟时任校正之严,剞劂告成,颜曰《集注》。盖以集共事参校者什之二三,先辈议论相符者什之一二,非有弃置也。亦曰前所已言者何烦余言,唯未言者亟言之以俟后学耳。讵敢追康节希彝通易之秘,隐君齐相搜药之遗,以自附古人也乎。此后,隐庵门人高士宗著《素问直解》九卷,其凡例曰: 王太仆、马玄台、张隐庵注释俱属全文。然字句文义有重复而不作衍文者,有倒置而未经改正者,有以讹传讹而弗加详察者。余细为考较确参订正,庶几上补圣经下裨后学。《素问》一经各家虽有注释。余详视之,非苟简隙漏即敷浅不经。隐庵《集注》意义艰深,其失也晦。余不得已而更注之,颜曰《直解》。清1705年至1758年康熙乾隆年间,黄元御著《素问悬解》十三卷。《四库总目提要》曰: 是书谓《素问》八十一篇秦汉以后始著竹帛,传写屡更,不无错乱,因为参互校正。如《本病论》《刺志论》《刺法论》旧本皆谓已亡,元御则谓《本病论》在《玉机真藏论》中,《刺志论》则误入《诊要经中论》,《刺法论》则误入《通评虚实论》,未尝亡也。又谓《经络论》乃《脾部论》之后半篇,《脾部论》乃《十二正经经络论》之正文。如此则《奇经》与《气府论》之前论《正经后论》《奇经三脉》无异。故取以补阙,仍复八十一篇之旧。其注则间有发明。如五运六气之南政、北政,旧注以甲己为南政,其余八千为北政,元御则谓天地之气东西对待,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一日之中,天气昼南而夜北。一岁之中,天气夏南而冬北。则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东,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则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谓北政,天气自北而南升。在南则北面而布南方之政是谓南政,天气自南而北升。则自卯而后天气渐南,总以南政统之。自酉而后天气渐北,总以北政统之。东西者左右之间气故不见可以言政。此南北二极之义,其论为前人所未及。清嘉庆年间丹波元胤著《素问识》八卷,撷取《素问》72篇之精要,摘录王冰、马莳、吴崑、张介宾等注家之言及朱丹溪等学术见解,参考经传百氏,对《素问》某些条文进行训诂、解词、校勘和注释,并对前贤疏义之失,予以订正。卷首有《素问》解题、《素问》汇考、《素问》诸家注解书目及全元起本卷目等。要言不烦,识见允正,为研究《素问》重要参考文献。
隋唐时期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开《素问》分类研究先河。北宋后《黄帝内经太素》失传,清代杨守敬出使日本时取回鉴真和尚传至日本的《太素》版本。萧延平以此为底本参考袁昶通隐堂本校勘,世称兰陵堂本或萧延平本。《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一摄生之一(佚),卷第二摄生之二(卷末缺): 顺养、六气、九气、调食、寿限,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调阴阳、阴阳杂说,卷第四(佚),卷第五(卷首缺): 人合、阴阳合、四海合、十二水,卷第六脏腑之一(卷首缺): 五脏命分、脏腑应候、脏腑气液,卷第七(佚),卷第八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经脉病解、阳明脉解,卷第九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脉行同异、经络别异、十五络脉、经脉皮部,卷第十经脉之三: 督脉、带脉、阴阳跷脉、任脉、冲脉、阴阳维脉、经脉标本、经脉根结,卷第十一输穴: 本输、变输、腑病合输、气穴、气府、骨空,卷第十二营卫气: 营卫气别、营卫气行、营五十周、卫五十周,卷第十三身度: 经筋、骨度、肠度、脉度,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真脏脉形、四时脉诊、人迎脉口诊,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色脉诊、色脉尺诊、尺诊、尺寸诊、五脏脉诊,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杂诊、脉论,卷第十七证候之一,卷第十八(佚),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知要道、知方地、知形志所宜、知祝由、知针石、知汤药、知官能,卷第二十(佚),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九针要解、诸原所生、九针所象,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刺法、九针所主、三刺、三变刺、五刺、五脏刺、五节刺、五邪刺、九刺、十二刺,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量气刺、量顺刺、疽痈逆顺刺、量络刺、杂刺,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本神论、真邪补泻、虚实补泻、虚实所生,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热病说、五脏热病、五脏痿、疟解、三疟、十二疟,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经脉厥、寒热相移、厥头痛、厥心痛、寒热杂说、痈疽、虫痈、寒热瘰疬、灸寒热法,卷第二十七邪论: 七邪、十二邪、邪客、邪中、邪传,卷第二十八风: 诸风数类、诸风状论、诸风杂论、九宫八风、三虚三实、八正风候、痹论,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津液、水论、胀论、风水论、咳论,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温暑病、四时之变、息积病、伏梁病、热痛、脾瘅消渴、胆瘅、头齿痛、颌痛、项痛、喉痹嗌干、目痛、耳聋、衄血、喜怒、疹筋、血枯、热烦、身寒、肉烁、卧息喘逆、少气、气逆满、疗哕、腰痛、髀疾、膝痛、痿厥、泄、如蛊如妲病、癫疾、惊狂、厥逆、厥死、阳厥、风逆、风痓、酒风、经解、身度、经络虚实、禁极虚、顺时、刺疟节度、刺腹满数、刺霍乱数、刺痫惊数、刺腋痈数、病解、久逆生病、六腑生病、肠胃生病、经输所疗。《黄帝内经太素》是分类编纂《内经》的最早典籍,也是继《难经》之后中国医药学理论分类研究的重要著作。
公元1304年至1386年,元代滑寿著《读素问钞》三卷。《仪真县志》曰: 京口名医王居中客仪,寿数往叩居中。曰: 医祖黄帝岐伯其言佚不传,世传者惟《素问》《难经》,子其习之。寿受读终卷,乃请于王。分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类聚经文凡十二类钞而读之。自是寿学日益进,所向莫不奇中。明代医家汪石山著《续素问钞》三卷曰: 予读滑伯仁氏所集《素问钞》,喜其删去蘩芜,撮其枢要,且所编次各以类从,秩然有序,非深于岐黄之学人不能也。但王氏所注,多略不取于经文,最难晓处仅附其一二焉,然自滑氏观之固无待于注,后之学人未必皆滑氏,句无注释曷从而入首邪爰,复取王氏注,参补其闲而以续字弁之于首,简闲有窃附己意者,则以愚谓二字别之。滑氏元本所辑者不复识别滑氏自注者,如旧别以今按二字,如此庶使原今所辑之注,各有分辨,或是或非,俾学人知所择焉。虽然予之所辑,未必一一盍契经旨而无所误,或者因予之误推,而至于无误未可知也,谚云抛砖引玉,抑或有补于万一云。1517年明代正德年间温州知府丁瓒著《素问钞补》12卷,以滑寿《素问钞》为蓝本,参考王冰《素问注》,取其钞本手自补正,以王氏注有合于经者亦并录之,使更相传录,择其子弟而诵习焉。凡王注颇觉冗泛今择取诸书增减,以附愚见。其有疑误姑缺之以俟知者。
公元1624年明代张景岳著《类经》三十二卷、《类经附翼》四卷、《类经图翼》十一卷。《类经》将《灵枢》《素问》分作摄生类、阴阳类、藏象类、脉色类、经络类、标本类、气味类、论治类、疾病类、针刺类、运气类、会通类等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精深阐述天人合一、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气血精神、藏象生理、四诊合参、治病求本、经络针刺等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医药学理论研究的代表著作之一,理论研究深度与广度超越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景岳曰: 初余究心是书,尝为摘要将以自资而继绎之久。久则言言金石,字字珠玑,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遗。因奋然起念,冀有以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而公之于人。务俾后学了然见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原,斯不致误己误人,咸臻至善。于是乎详求其法则唯有尽易旧制,颠倒一番,从类分门。然后附意阐发,庶晰其蕴。然惧擅动圣经犹未敢散也。粤稽往古,则周有扁鹊之摘难,晋有玄晏先生之类分,唐有王太仆之补削,元有滑撄宁之撮钞,鉴此四君子而后意决。且此非十二经之比。盖彼无须类,而此欲醒指迷,则不容不类以求便也。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然后合二为一,命曰《类经》。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两经既合,乃分为十二类。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摄生类。生成之道两仪主之,阴阳既立,三才位矣,故二曰阴阳类。人之有生脏气为本,五内洞然,三垣治矣,故曰脏象类。欲知其内须察其外,脉色通神,吉凶判矣,故曰经络类。万事万殊必有本末,知所先后,握其要矣,故六曰标本类。人之所赖药食为天,气味得宜,五宫强矣,故七曰气味类。驹隙百年谁保无恙,治之弗失,危者安矣,故八曰论治类。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故九曰疾病类。药饵不及古有针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故十曰针刺类。至天道茫茫营运今古,苞无穷,协唯一,推之以理,指诸掌矣,故十一曰运气类。又若经文连属难以强分,或附见于别门欲求之而不得,分条索隐,血脉贯矣,故十二曰会通类。汇分三十二卷。此外复附着《图翼》十五卷。盖以义有深邃而言不能该者,不拾以图其精莫聚,图象虽显而意有未达者,不翼以说其奥难窥。自是而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巨细通融,岐二毕彻,一展卷而重门洞开,秋毫在目,不惟广裨乎来学,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诸妙,无不信乎可招矣。稍晚于张景岳的明代上海人李中梓著《内经知要》上下两卷,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删繁就简,精炼扼要,为中国医药学理论学习入门之作。1964年北京中医学院主编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经释义》参照《类经》《内经知要》,分为: ① 导论: 人与自然、阴阳五行;② 藏象: 脏腑、精气神;③ 经络: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④ 病机: 发病、病因、病理;⑤ 诊法: 望诊、闻诊、闻诊、切诊;⑥ 治则: 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辨证立法、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针刺大法。附篇: 医经选读。197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学基础》。1982年国家卫生部首次成立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中医基础理论》等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198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印会河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有: ① 绪论;② 阴阳五行;③ 藏象;④ 气血津液;⑤ 经络;⑥ 病因与发病;⑦ 病机;⑧ 防治原则。此后三十多年,中国医药学理论研究基本遵循这一体系。其间虽有各种版本,然大同而小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是检验中国医药学理论的标准,深望中国医药学理论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窃思夏虫言冰岂晓乾坤之大,以蠡测海宁知揆度之非,是耶否耶,就正有道。
蔡定芳
2019年己亥中秋序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