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少年维特的烦恼(世界上还有谁比维特更相信爱情?浪漫主义发轫之作,引导两百年的精神变革!)

書城自編碼: 343137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世界名著
作者: 歌德,杨武能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682433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未来学习者的素养和教育
《 未来学习者的素养和教育 》

售價:HK$ 103.8
不理想的妻子
《 不理想的妻子 》

售價:HK$ 58.8
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拉米伊战役与英苏联合(安妮女王时代三部曲之二)
《 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拉米伊战役与英苏联合(安妮女王时代三部曲之二) 》

售價:HK$ 103.8
宋学西渐——欧洲迈向近代启蒙之路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井川义次
《 宋学西渐——欧洲迈向近代启蒙之路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井川义次 》

售價:HK$ 164.0
自顶向下的Ceph分布式存储系统基本原理
《 自顶向下的Ceph分布式存储系统基本原理 》

售價:HK$ 92.0
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第三版)
《 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第三版) 》

售價:HK$ 92.0
史学导论:历史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新方向(第七版)
《 史学导论:历史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新方向(第七版) 》

售價:HK$ 112.1
洞见D2C:寻找新增长曲线(精装典藏版)
《 洞见D2C:寻找新增长曲线(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69.6

 

編輯推薦:
★独特的少年维特,让你的书架多收获一份浪漫!
《少年维特的烦恼》全新精装典藏版,独特精简的装帧设计,荧光黄 印银烫金工艺,为你呈现不一样的少年维特。
★特别绘制彩色插图,给你浪漫与童话融为一体的视觉想象
为维特量身打造的精美手绘插图,带你穿越到维特18世纪末的爱情与忧愁!
★随书附赠3张精美明信片,共同倾听维特心声
我不过是个漂泊者,是个在地球上来去匆匆的过客!难道你们就不是吗?
★歌德震惊世界的浪漫主义小说,引导人类两百多年精神和情感革命
《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权威德语翻译家、歌德研究学者杨武能经典译本
巴蜀译翁,本名杨武能,德语翻译家,师从冯至。国内歌德研究*学者,曾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已出版《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经典译著三十余种,编著的《歌德文集》《海涅文集》等十余种译作影响深远。
內容簡介:
歌德25岁时,从自身情感经历出发,花4周时间写出了震惊世界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两百多年后,这部作品仍在读者心里电闪雷鸣。
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这个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受挫使得维特悲痛欲绝,加之他自己又与当时的封建社会格格不入,这一切让维特感到人生无望。
在失去爱情、事业受挫后,不为世人所理解的年轻人维特ZUI后一次来到所爱之人绿蒂的身边,用子弹结束了生命。
關於作者:
歌德(17491832),伟大的德国诗人、作家,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狂飙突进运动和魏玛古典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诗剧《浮士德》,长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威廉迈斯特》等。
译者简介:
杨武能,1938年生,重庆人,德语翻译家,笔名巴蜀译翁。1957年入南京大学德语专业学习。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先生研修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曾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译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等,有《杨武能译文集》11卷行世。
目錄
第一编 1
第二编 81
编者致读者 134
译后记 180
內容試閱
《维特》与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他以自己长达60余年的辛勤劳作,给德国和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多彩、光辉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对德国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极大,当今世人把他看作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诗剧《浮士德》,被视为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300年历史的总结,人类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光明灿烂的未来的壮丽颂歌。可是在生前,歌德之为歌德,他之所以享誉世界,却并非因为已出版的《浮士德》第一部或如《威廉迈斯特》似的其他长篇巨著,而主要由于一本他在年轻时写的薄薄的小书《少年维特的烦恼》(简称《维特》)。
《维特》不只在歌德众多的著作中占着突出地位,而且与他本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有着密切关系。晚年,歌德在其回忆青年时代的生活的自传《诗与真》中说,他的作品仅仅是一篇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维特》无疑是这些片段中最富深意的一个,它直接反映着青年歌德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处处打下了他的思想感情的烙印。
歌德生长在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政治和经济都很落后的德国。他的故乡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一个享有独立地位的所谓帝国城市。商业比较发达,却仍保留着中世纪森严的等级制和其他陈规陋习。其父卡斯帕尔歌德是城里一位富裕市民,尽管广有家财,学识渊博,获得过法学博士学位,但还是遭到处于支配地位的贵族的蔑视,想在不领薪俸的条件下谋一个市政府的官职而不可得。一气之下,他便花钱从帝国皇帝卡尔七世处买来一个皇家顾问的空头衔,终身被迫赋闲在家,只好借收藏书画和用意大利文撰写早年去意大利的游记消磨时日。他39岁时才与家境清寒的市长的女儿结婚,此后便更多地把精力倾注在对自己年轻的妻子以及子女的教育上。这样的家庭出身,一方面使歌德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过一种无冻馁之虞的悠闲生活,另一方面也让他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和腐败的贵族社会的厌恶情绪。
16岁时,歌德被送往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3年后因病辍学。在家休养一年半以后,于1770年4月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习。斯特拉斯堡地处德法边境,受法国启蒙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很深,是德国不满现状的作家、学者和市民青年汇集的地方。歌德像在莱比锡时一样未把心思放在学业上,而是热心地研究雄伟的哥特式大教堂的建筑艺术,忙于与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结交,经常与他们一起到风光如画的城郊悠游。但最重要的,是他认识了当时已蜚声德国文坛的赫尔德尔,在他引导下读荷马、品达和莪相的诗歌(《维特》中插进的莪相哀歌就是歌德这时译的),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高尔斯密的《威克菲特的乡村牧师》等小说,搜集整理民歌,研究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哲学。通过歌德和赫尔德尔的共同努力,德国则掀起了自宗教改革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狂飙突进运动。赫尔德尔是这一运动的纲领制定者,歌德后来通过包括《维特》在内的一系列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作品,成为它的旗手。
1771年8月,歌德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故乡,开了一间律师事务所。但没过多久,事务所就完全交给父亲经管,他自己却经常去附近一带的城乡漫游。第二年,经友人梅尔克介绍,他参加了达尔姆斯塔特城的一个感伤主义者团体,不时地和那些见花落泪、对月伤情的时髦男女聚会,耽读克洛卜施托克的诗歌以及英国作家斯特恩的《感伤旅行》之类的小说。
1772年5月,歌德遵照父亲的意愿到威茨拉尔的帝国高等法院实习,在一次乡村舞会上认识了天真美丽的少女夏绿蒂布甫,对她产生了炽烈的爱情。但夏绿蒂已与他的朋友克斯特纳尔订婚在先。歌德因此绝望而痛苦,脑子里不时也出现自杀的念头,4个月后才毅然不辞而别,回到法兰克福。一个多月后,又突然传来一个叫耶鲁撒冷的青年在威茨拉尔自杀的噩耗。此人是歌德在莱比锡大学的同学,到威茨拉尔后也曾有过接触。歌德从克斯特纳尔的来信中了解到,他自杀的原因是恋慕同事的妻子遭到拒斥,在工作中常受上司的挑剔,在社交场中又被贵族男女所轻侮。这件事大大震动了歌德,使他对自己的不幸更是久久不能忘怀。
1774年初,女作家索菲德拉罗歇的女儿玛克西米琳娜来到法兰克福,嫁给一个名叫勃伦塔诺的富商。她年方十八,活泼伶俐,歌德从前认识她,对她很有好感,重逢之后两人都很高兴,因此过从甚密。她丈夫比她大20岁,与她结婚前是个有5个儿女的鳏夫,为人粗俗,不久对两个年轻人的关系便产生嫉妒,最后与歌德发生激烈冲突。这新的刺激令歌德心灵中的旧创伤又流出血来,使他愤而提笔,最后下决心抒写出两年来自己在爱情生活中所经历和感受的全部痛苦,由此便产生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世界名著。
关于《维特》的写作情况,《诗与真》第十三卷作了如下描述:没过多久,这种情况我便觉得忍无可忍,一切从类似尴尬处境中惯于产生的不快,似乎都两倍三倍地压迫着我,我需要重新痛下决心,才能得到解脱。
因苦恋朋友的妻子而自杀的耶鲁撒冷之死,从梦中撼醒了我。我不仅对他和我过去的遭遇进行思索,也分析眼下刚碰到的使我激动不安的类似事件,这一来,我正在写的作品便饱含着火热的情感,以致无从分辨艺术的虚构与生活的真实。我把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离起来,杜门谢客,集中心思,排除一切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杂念。另外,我又搜索枯肠,重温我最近那段还不曾写出来的生活,不放过任何有一点点关系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了那么久和那么多的暗中准备,我奋笔疾书,四个礼拜便完成了《维特》,而事先并不曾写下全书的提纲或者内容的一部分。
我像个梦游者似的,在差不多是不自觉的情况下写成了这本小册子。所以,当我最后通读它,对它进行修改润饰的时候,自己也感觉十分吃惊
了解了歌德青年时代的经历再读一读他这段自述,我们不难明白《维特》这部小说何以如此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它的主人公为什么能一个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尽管仅仅读作品本身已无从分辨艺术的虚构与生活的真实,真实的成分经过了艺术的改造加工;我们仍大致可以说,小说的第一编主要反映着歌德本人的经历,以后的两部分则写了耶鲁撒冷的恋爱和社会悲剧。以人物论,维特身上既有歌德热爱生活、乐观坚毅的特征,也有耶鲁撒冷耽于幻想、悲观软弱的特点;绿蒂的原型主要是夏绿蒂布甫;豁达大度的阿尔伯特在第二编中变成了一个庸庸碌碌、感情冰冷的人,原因是克斯特纳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勃伦塔诺所取代。至于整个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气氛情调,也或多或少地为歌德在斯特拉斯堡、达尔姆斯塔特以及从家庭中受的影响所决定。一句话,《维特》与歌德本人的关系太密切了,无怪他晚年对他的秘书爱克曼讲,《维特》乃是他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出自我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