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城市·空间与中共建党

書城自編碼: 320978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苏智良 主编 姚 霏 张玉菡 副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484138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

售價:HK$ 58.8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售價:HK$ 69.6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HK$ 273.6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HK$ 94.8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大英帝国的兴衰:跨越海洋 征服世界 》

售價:HK$ 117.6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HK$ 958.8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HK$ 93.6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HK$ 32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2
《 海洋文明研究(第三辑) 》
+

HK$ 127.6
《 中国毒品史 》
+

HK$ 72.0
《 海洋文明研究(第一辑) 》
編輯推薦:
本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 主题集中,强调中共建党与上海城市的关系。多篇文章着重分析上海作为红色革命圣地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和重要地位,明确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多种历史合力的结果,深化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这一命题。
2. 突出空间研究和微观研究。多篇文章从空间视角和微观视角展现中共建党的复杂图景,运用历史地理理论、GIS技术和社会学等方法跨学科研究,为建党史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同时拓展城市空间研究的新领域。
3. 引用近30张照片,展示的多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建党革命遗址,包括共产党机构、人物旧居、社团组织、事件发生地,许多照片为*次呈现,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內容簡介: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迄今已有96年的辉煌征程,它见证并镌刻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更替演进、沧桑巨变。本书围绕城市空间与中共建党这一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的*研究成果,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考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议题、视角与方法等均有较为明显的开拓与建构。

本书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知名学者苏智良教授主编并作序,来自上海市历史学会、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市档案馆的知名学者携手嘉兴市市委党校、嘉兴学院的研究人员贡献了近20篇优质论文。

本书论题多元而主旨集中、问题意识较强,在建党史研究和上海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的推进,已被纳入2017年上海市哲社重大项目,是献礼建党百年的重要学术成果。
關於作者:
主编简介:
苏智良,195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嵊州。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人物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等。著有《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主编)、《上海:城市变迁、文明演进与现代性》、《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主编)、《上海城区史》等。
目錄
序言 苏智良
简析近代上海红色资源的独特性 熊月之
党的诞生地、革命圣地、建党精神:上海历史内涵 齐卫平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张玉菡
环境、街区与政治:中共诞生地的城市空间研究 蒋杰
法租界巡捕突闯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场研究 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课题组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郭绪印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创建 徐光寿
中共建党时期的美国因素初探 邵雍
乡缘与建党:中共创立期的另一种图景 高红霞
博文女校与近代上海 韩 晶
上海渔阳里街区与中共建党活动 陈安杰
政治社会化语境中的宣讲与运动以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为中心 丰箫 丰雪
李达与人民出版社 白华山
《共产党宣言》的汉译传播与中共建党 张姚俊
中共建党经费来源简析 江文君
90年前的上海:远东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姚霏 苏智良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近代上海文化 陈晔
创榛辟莽,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开史的地方首届上海:党的诞生地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魁
內容試閱
序言: 从上海城市空间探寻中共成立的肌理
苏智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成立,从此她历经磨难,不断壮大。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的执政党,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成员最多的政党。就世界范围的影响而论,因共产党创建所引发的中国革命,是18世纪启蒙思想以来所发生的最持久的一场革命。可以说,上海是中国红色革命之源,也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那么,上海何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简言之,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城市,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其他城市、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作为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都市的近代城市,上海为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最适宜的地理环境;以上海工人为主体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阶级觉悟的提高,则为共产党的创建奠定阶级基础;上海发达的媒介网络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提供便利条件;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上海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集聚与活动中心。而以陈独秀为核心的《新青年》编辑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则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提供了基本成员,上海发起组实际担当组建中共的临时中央。总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成立是上海近代化的结果,而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初期的有声有色的活动,也构成了上海近代史的华彩乐章。
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深入研讨中共创建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历史学会于2017年6月25日联合举办首届上海:党的诞生地学术研讨会,主要从上海城市历史,尤其是从城市空间的视角来探究中共建党与上海的关联。
城市空间是促成中共在上海建党的必不可少的地利条件。上海近代城市为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在本次会议上,熊月之教授指出,上海这座城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六大支持系统,这就是先进的思想文化为重要内涵的信息传播系统、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为重要成分的社会基础、联系国际与国内重要城市的水陆交通系统、发达的邮政通信系统、具有现代政党社团活动传统的社会组织系统、维持政党社团正常活动的安全系数。
上海租界地带是中共早期成员活动的舞台,也是中共一大的会议场地所在。近代租界的存在,充当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租界既是中国受制于帝国主义的耻辱象征,又是中国人民获取现代经验、走向独立的开端。生活在租界里的华人既须忍受二等公民的待遇,又得以在外国势力庇荫下免受军阀或专制政府的骚扰,并躲避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外侵内乱,是中西文明共存、竞争、融合、多元的世界性大都会。相对独立的环境,使得中国革命者可以利用这一缝隙,进行反抗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并最终收回外国列强利权的革命活动。
相对于公共租界而言,法租界警力有限,管理相对松懈;法租界繁琐的批捕程序,也容易为革命党人的逃脱和营救提供机会。法租界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在客观上为中国的革命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当然,这并不是说,法租界当局对中国革命更加同情。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陈独秀一生钟情于法国大革命,钟情于法兰西文化,这也是他选择在上海法租界居住与活动的理由之一。他主编的《青年杂志》自创刊号起就特别地加上了法文:LAJEUNESSE。再深入分析,早期国民党人、共产党人主要栖居在法租界中区。1914年法租界进行了最后一次扩张,将西界推进到了徐家汇地区,然后开启新城区的建设规划。在新兴的西门区(Quartier de Siemen)里,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今复兴中路)、望志路(Rue Wantz,今兴业路)、西门路(Route Siemen,今自忠路西段)、天文台路(Rue dObservatoire,今合肥路)、贝勒路(Rue Amiral Bayle,今黄陂南路)、白莱尼蒙马浪路(Rue Brenierde Montmorand,今马当路)、菜市路(Rue du
March,今顺昌路)等相继建成,这里交通便利,房价相对便宜。贝勒路树德里房屋落成不久,沿街的106号、108号(今兴业路的76号、78号)两所房屋就被李汉俊兄弟租下。这个新街区即西门区,而中国共产党后来就诞生在这个区域内。
在西门区这个法租界中区,几乎聚集着所有早期共产党人在上海的活动,除了耳熟能详的树德里中共一大会址,还有各位代表居住的博文女校,当然,渔阳里是最典型的一个代表性街区。
渔阳里街区作为近代上海的建党活动中心,被赋予了重要的时代使命;这里成为
共产党党团组织的创建中心、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心、革命青年的培育中心、工人运动的策划中心,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创建活动主要集中于此。陈独秀为躲避北洋军阀的追捕,于1920年初由北京返回上海。他入住老渔阳里2号后不久,就开始着手组建共产党的组织。陈独秀居住的老渔阳里,是由8幢小楼组成的街坊,曾先后住过同盟会元老陈其美、民权人士杨杏佛、国民党元老叶楚伧等,这也只有在租界才会有如此奇特的气场。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渔阳里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社。8月,当时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诞生。为了不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陈独秀等人于8月22日,在渔阳里6号创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选派时年21岁的俞秀松担任书记。《新青年》编辑部就设在老渔阳里2号,这里便成为马克思主义新的宣传中心。此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新青年社,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公开出版发行机构。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第一个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即交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其后,上海党的早期组织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先后出版李汉俊翻译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和李达翻译的《唯物史观解说》等经典篇目,向热心读者尤其是进步青年较为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7月,以维经斯基为负责人的五人共产国际代表团在新渔阳里6号成立了中俄通讯社,由杨明斋任社长。11月7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创刊,公开举起了共产党的旗帜。上海共产党早期党团组织为了培养革命青年到苏俄学习,储备党的后备干部,1920年9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创办了外国语学社,社址选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同时,渔阳里街区是工人运动的策划中心,1920年8月15日,《劳动界》周刊创办,由陈独秀任主编,李汉俊、沈玄庐等为编辑,该刊的主要撰稿人有李达、陈望道、邵力子、袁振英、柯庆施等,该刊成为向工人大众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的通俗读物。10月3日,渔阳里6号召开了上海机器工会发起会,陈独秀、杨明斋、李汉俊等人以嘉宾的身份出席了会议,陈独秀被邀请为暂设经募处的主任,并促成了上海最早的两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和印刷工会的诞生。
毫无疑问,红色革命的历史是上海城市的重要文脉。中共一大会址及其周边的众多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是展示红色历史的重要载体,建筑能将历史进行最为理性、直观和广博的呈现。它们见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体现着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前仆后继、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着各个时期革命前辈、爱国志士的崇高理想、信念、品德和情操,形象而直观,丰富且独特,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今天的上海,城市更新突飞猛进,城市景观日新月异。我们急须宏观把握城
市发展的肌理,整体、全面地梳理红色历史的痕迹,确定哪些历史遗迹、自然景
观、城市风貌需要妥善保存或是留心表达。我们须从记录足迹的城市历史出发,
以城市变迁线索为参照进行寻访和筛选,整体性保护,而不仅仅是单幢建筑、某个片区的保存。在迎接中共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应该以红色历史发展为脉络,遴选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曾发挥关键作用的地物和建筑作为保护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基于红色历史去寻访、发展、保护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建筑、街区,从而系统地保留城市红色历史发展的足迹,并形成保护体系。如合理建立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设计纪念雕塑和纪念名牌,设置二维码影像资料展示与放映等。有些重要街区,如中共一大周边街区,需要进行原样保护,保持并延续原有生活样态,因为那是活着的城市人文脉络。
基于此,我们首先制作了《中共上海建党革命遗址分布图》,该图由吴俊范、姚霏等指导,王小雅、尤亚男、王梦佳等研究生绘制。该图分为党的机构、名人故居旧居、社团组织、事件发生地,体现了党史研究与城市空间相结合,较完整展示中共在上海建党的空间分布。今后还拟进一步深入精细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期待各方面、各部门精心合作,进一步发掘与继承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更亮丽的城市红色名片。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高峰高原学科负责人,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