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太空游民

書城自編碼: 312726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科幻
作者: 刘慈欣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188975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3-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63.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抗争表演
《 抗争表演 》

售價:HK$ 74.4
咏春八斩刀
《 咏春八斩刀 》

售價:HK$ 83.8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售價:HK$ 117.6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售價:HK$ 59.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售價:HK$ 238.8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HK$ 59.8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HK$ 51.4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HK$ 432.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3.9
《 人类基地 》
+

HK$ 38.0
《 刘慈欣经典 统编教材名家人文经典丛书 》
內容簡介:
《太空游民》是继《生命智能卷水星播种》之后,中国科幻小说基因库的第二卷地球宇宙卷。
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大概知晓太阳和地球都正值中年时期,它的诞生与灭亡都与我们相距遥远;我们也大致了解了生命的形成、进化与灭亡,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曾想过,当地球走到尽头的那一刻,那时的人们该何去何从?那时的地球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那时的宇宙将会是什么样的?是如科幻大片中一样,宇宙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物种与空间站点?还是人们利用科技带领地球一起漂泊在宇宙中?抑或是,人们有了穿梭空间式的改造技术,反而将其建设得更加欣欣向荣?
其实,从本书的目录中,我们能隐约预感到地球晚年人类将成为太空游民的命运,或是进化改造,或是流浪宇宙,等等。
科幻往往都会留下一些悬念,本书以新颖、独特的构思给出的答案或许与你假想的不同,但作为科幻大咖,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想来定能让读者眼前一亮,甚至能让科幻爱好者碰撞出新奇的火花。
關於作者:
刘慈欣
中国科幻小说领军人物,被称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到了世界水平的人。曾获1999-2006年中国科幻银河奖,多次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佳长篇和*佳奖,2015年凭《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作品首次获得此奖项。2017年6月,《三体3》荣获国际科幻大奖轨迹奖。
目錄
流浪地球
刘慈欣
1
星潮皇帝的风帆
郝景芳
35
星潮建设者
韩松
57
随风而逝
江波
91
永不消逝的电波
拉拉
131
卡门
夏笳
163
月球表面
飞氘
179
关于地球的那些往事
宝树
193
门,是穿堂门的门
梁清散
237
邮差
廖舒波
259
后记
宇镭
269
內容試閱
《中国科幻小说基因库》总序
郭凯凯
这套丛书记录从2000 年开始至今,中国科幻在几个不同领域里所走过的路程。
一些人留下,一些人离开,一些人出现,一些人改变。总是如此,科幻亦然。
科幻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却又随着中国历史的几个大断裂带,被切割为几个平行宇宙般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的面貌差异极大。当年为了各自的理念,对当时还叫作科学小说的科幻推崇备至的梁启超和鲁迅,若是读到了今天接连斩获雨果奖的《三体》和《北京折叠》,他们会
作何评价呢?当他们看到今天商业资本涌向科幻IP 的热潮,听到国家领导人对于支持中国科幻的演讲时,又会有何感想呢?
也许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中国科幻往日的历史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在市场上所能读到的科幻,大多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产物。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伴随着《科幻世界》的改版和中国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中国科幻进入了一个恒纪元,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的科幻作家出现:星河、杨鹏、柳文扬、杨平、潘海天、凌晨、赵海虹星河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科幻新生代精品集》中记录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吴岩则在此书的序言中总结了一些这个时代作家们的特色,例如他们对过去文以载道反映社会人生等传统科幻理念不感兴趣,更多是一种消遣,为自己而写,为科幻本身而写。
然而也正是在世纪之交,中国科幻经历了又一次大换血。
也许没有人能穷尽这次变革的全部原因,常被提及的有:1999 年高考科幻作文题事件引发的科幻热潮和大批高校科幻协会的建立,网络技术的普及造成的大量网络科幻文化论坛社区,《魔戒》《哈利波特》等奇幻文学对于科幻文学叙事手法和理念的冲击等。一批被称为更新代的更加年轻的科幻作家开始陆续发
表作品,包括陈楸帆、江波、飞氘、夏笳、迟卉、郝景芳、长铗、宝树、陈茜在姚海军看来,这一代科幻作家的创作理念更加多元而难以简单概括,他们对科幻本身有了更超然的认识,而正是对科幻的超然和差异化的理解,让新世纪十几年来的科幻小说丰富性得到了强化。
而对于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等几位从90 年代开始,持续创作大量作品至今的作家来说,他们的作品在新世纪也在不断演进和变化,逐渐奠定了中国科幻某种核心价值和理念的模式,将科幻从小圈子带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
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经历了新世纪最初几年的繁荣后,中国科幻从一个时期的巅峰状态走向相对的衰落阶段,科幻作者和读者被各种迅速兴起的其他类型文学分流,科幻刊物的销量和影响力迅速降低,成为一个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甚至出现科幻已死的质疑。然而在表面的衰退背后,中国科幻也在默默积蓄着它的实力,科幻学术研究体系在国内开始建立完善,科幻作者们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更加面向大众的写作技巧并向多种媒体形式进军,科幻迷群体随着时间推移从高校社团成长为更具经济能力和行动能力的社会组织这一切随着《三体》系列的出版,将中国科幻重新带回了一个高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我们常将一种艺术类型的成长比喻为一棵树,然而,科幻却是一株星际植物,它的种子从遥远的平行时空而来,穿过辐射真空的茫茫宇宙,经历大气层的天火洗礼,历经无数文明世界的文化熏陶,成长为今天的样貌,它的基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异。当新的变革即将降临在中国科幻之上时,我们建立起这一座中国科幻基因库,将这十几年来的科幻作品分类储藏,将它们的基因信息写进细菌的DNA 里,刻在石头上。也许亿万年后,我们的后裔或是远方而来的外星文明会重新发现它们,进入我们这一代人用科幻编织的历史。
本丛书暂定三本:地球宇宙卷、生命智能卷、东方文明卷,分别讲述人类地球改造与宇宙探索的科幻故事,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科幻故事,以及一切与中国历史文化有关的科幻故事,希望读者能够在书中寻找宇宙、生命以及一切的答案。
感谢为本丛书积极供稿的各位科幻作者,以及三丰在联系促成本丛书编选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地球宇宙卷序言:星潮涌动
郭凯凯
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写此文时,刚看过《星际迷航3》不久。其实,宇宙也是人类最初的边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人类的始祖开始仰望星空中的天体时,当他们凝视一块神秘的黑石碑激起幻想的火种时,科幻就已经萌芽。
美国科幻大师詹姆斯E岗恩在其主编的《科幻之路》中,将古罗马时代作家卢西安(又译作琉善、路吉阿诺斯等)用希腊语写的讽刺小说《真实的故事》放在这一时间轴的首位,因为其中写到主人公的海船被大风吹到了月球上,讲述了一番宇宙景象。当然,今天的人们没有谁会把它当作科幻小说,因为我们知道,
宇宙中是真空,船不可能被风吹到月球。科幻小说英文词science fiction 中的science,指的是今天意义上的科学体系,这意味着在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之前的知识体系所催生出的幻想文学,通通被排除在了狭义严格的科幻标准之外,同时被排除的,也包括西方之外其他文明的知识体系,比如中国。
然而,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有着他们精准而严密的宇宙模型,以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土、水、气、火四元素为基础,建构除了地球世界的一切构成和变化,以第五元素以太为基础,托勒密等天文学家建构起了本均轮层次分明有序运转的太阳系宇宙,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人建立起了他们的盖天模型和浑天模型,在《周髀算经》中通过不同地区的夏至正午日影观测记录和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复杂数学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宇宙中一个个不可测量的天文尺度的距离。那个时代的人类坚信他们的宇宙模型,连同他们对于宇宙的好奇和敬畏一起,一代代最优秀的学者从少年到白发,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模型,顺便写出各种建立在这些模型上的幻想作品。然后这些东西通通被后世的科学界和科幻界定义为不科学然后扔在一边,直到
一个叫哥白尼的家伙做出一个比较简洁但有效的新的科幻天文设定为止。
从那个时候起,关于宇宙探索的幻想终于可以被叫作科幻了,不过除了符合科学,还要有文采写的像小说才行,比如悲剧的开普勒同学写的探月小说《梦》,虽然无比科学,但是读者看了纷纷说这写的是论文吧?即便在时间线上比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早起跑了一两百年,但争第一篇科幻的比赛还是输了,我们就不说什么了
后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随着观测技术和天文科学的演进,人类想象宇宙的步伐越走越远。于是我们有了《从地球到月球》,在《世界之战》里大战火星人,跟着克拉克老爷子探索了一下木星土星及其卫星,然后飞向遥远群星,让那里成为了我们最后的边疆,开始了太空歌剧的漫漫旅途。这些故事也不断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徐光启在某个夜晚听利玛窦讲述群星的故事,皈依了上帝的光辉;再晚一些时候,康有为开始写他的《诸天讲》:因得远镜见火星之火山冰海,而悟他星之有人物焉,因推诸天之无量。鲁迅翻译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感慨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又过了几十年,中国人相信他们已经建起了人类最伟大的社会制度,并决心将它推向火星,推向人马座星潮掀起,又倏然落幕,终于有一天,刘慈欣和韩松开始静下心来,仔细思索地球和宇宙对于人类的意义,更年轻的作者们成长起来,将宇宙视为自己展现想象力的窗口。
宇宙依然是宏大和神秘的,正因为此,人类对其进行的史诗般的探索和抗争才能震撼人心,如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和拉拉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所讲述的那样。同时,宇宙是一面镜子,在与其相处时,会映射出人类社会自己的结构和未来,如同郝景芳与韩松在同一个星潮设定中的《皇帝的风帆》和《建设者》。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其实无法理解宇宙,它像一座迷宫一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解,比如飞氘的《月球表面》和宝树的《关于地球的那些往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宇宙的那些宏大主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舞台,让我们在其中表演、歌唱、舞蹈,如同江波的《随风而逝》、夏笳的《卡门》、廖舒波的《邮差》。最后,对那些很宅的人来说,其实宇宙也许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梁清散的《门,是穿堂门的门》。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去宇宙吗?
我们仍然无法估算宇宙距离我们是远还是近。写此文不久前,一位科幻影视公司的CEO 在中国科幻银河奖的论坛发言中指出,中国科幻影视的选题一定不要离开地球表面,因为中国观众还没有做好进入太空的准备。而在这半个月里,
天宫二号发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 在中国开始投入使用,国人一片欢欣鼓舞,仿佛宇宙向我们打开了大门。一切,只能在时间中验证,在此之前,我们也许应当认真读读这本书里的故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