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化验员读本.上册,化学分析(第5版)

書城自編碼: 30252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化學工業
作者: 周心如,杨俊佼,柯以侃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274649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5 印次: 1
頁數/字數: 502/466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售價:HK$ 94.8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HK$ 168.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HK$ 69.6
那一抹嫣红
《 那一抹嫣红 》

售價:HK$ 70.8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售價:HK$ 54.0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售價:HK$ 141.6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售價:HK$ 357.6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售價:HK$ 105.6

 

編輯推薦:
1.品牌图书,销售百万《化验员读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品牌图书,前四版畅销百万册,经历了读者的检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2.内容实用,入门必读《化验员读本》内容实用,介绍了化验员应知应会的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化验员入门参考书。
3.适用的培训教材《化验员读本》是工厂分析化验人员培训、分析机构和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非常适用的培训教材。
4.适用的课程教材经多所高职高专、中职技校等学校使用验证,《化验员读本》是这些层次院校工业分析专业课程非常适用的教材。
內容簡介:
《化验员读本》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化学分析,下册仪器分析。本册(上册化学分析)共十章,内容包括四部分:化验室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化学分析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误差及分析实验室建设、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本次修订仍遵循《化验员读本》各版的编写原则与编写风格,在内容选材上保持与时俱进,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标准化。本版增加了不确定度评定的介绍;引入了计算滴定法;具体介绍了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更新了实验室常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介绍;全面深入贯彻了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书中名词、术语全部采用*标准规定;增加了部分章节的例题和习题数量;强化了有关化验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内容。本书主要作为化验员的培训教材与自修读本,也可供有关部门分析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参考和使用,对相关院校师生的教学也具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周心如,北京化工大学高级工程师(已退休),退休前一直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分析化学、工业分析的教学和分析测试工作,从《化验员读本》首版到第五版,一直是主要编者之一。柯以侃,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教授,从事分析化学教学工作40余年,教授过本科和研究生课程10门,曾任北京化工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受聘为北京市实验技术职务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校教师系列高级评审委员会答辩(评议)组成员。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壹等奖、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主编或编著有《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第三分册 光谱分析》《大学化学实验》《实用化学化工信息检索丛书(4册)》《复杂物质剖析技术》《化验员基本操作与实验技术》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玻璃仪器及其他器具1

第一节玻璃仪器1

一、仪器玻璃1

二、常用的玻璃仪器3

三、专用玻璃仪器装置11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14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14

(二)各种洗涤液的使用14

(三)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15

(四)吸收池比色皿的洗涤16

(五)特殊的洗涤方法16

五、玻璃仪器的干燥方法17

六、简单玻璃加工操作17

七、打开粘住的磨口塞的方法19

第二节石英玻璃仪器20

第三节瓷器和非金属材料器皿21

第四节铂及其它金属器皿22

一、铂皿22

二、其它金属器皿23

第五节塑料制品24

一、聚乙烯和聚丙烯制品24

二、聚四氟乙烯制品26

第六节移液器26

第七节其它器具28

参考文献32

学习要求32

复习题33

第二章天平34

第一节天平的分类、准确度级别及选用34

一、天平的分类34

二、天平的准确度级别35

三、如何选用天平36

第二节机械杠杆式天平37

一、双盘天平的称量原理37

二、单盘天平的称量原理38

三、砝码40

(一)概述40

(二)砝码的准确度等级和计量性能要求40

(三)砝码的维护42

第三节电子天平43

一、电子天平的称量原理43

二、电子天平的安装43

(一)电子天平的工作环境要求43

(二)电子天平的安装方法44

三、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45

四、电子天平使用注意影响称量准确度的因素45

五、电子天平的检定46

(一)电子天平检定的准备46

(二)电子天平检定方法简介46

六、电子天平的维护保养47

七、电子天平常见故障及其排除48

第四节试样的称量方法与称量误差49

一、试样的称量方法49

二、称量误差51

参考文献53

学习要求53

复习题53

第三章分析实验室用水54

第一节概述54

一、原水的杂质54

二、水的纯化方法55

三、超纯水制备流程中各组件的工作原理56

第二节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试验检验方法59

一、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59

二、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试验(检验)方法60

(一)标准方法简介60

(二)一般检验方法61

第三节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储存和选用62

第四节蒸馏法制纯水64

一、蒸馏法64

二、亚沸法64

第五节离子交换法制纯水65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66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67

三、正洗及产水68

参考文献68

学习要求68

复习题68

第四章化学试剂和溶液配制69

第一节化学试剂69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包装和规格69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69

(二)化学试剂的包装和规格69

二、化学试剂合理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70

(一)化学试剂的合理选用70

(二)化学试剂使用注意事项74

第二节分析化学中的法定计量单位75

一、法定计量单位75

二、分析化学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75

第三节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及溶液配制78

一、B的物质的量浓度79

二、B的质量分数79

三、B的质量浓度81

四、B的体积分数82

五、比例浓度82

六、微量分析用离子标准溶液的配制83

第四节配制溶液注意事项84

参考文献85

学习要求85

复习题85

第五章化学分析基本操作87

第一节试样的采取、制备和保存87

一、采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87

(一)采样方案88

(二)采样记录88

二、采样技术88

(一)采样误差88

(二)物料的类型88

(三)组成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89

(四)组成很不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93

三、采样注意事项96

四、试样的保存98

第二节试样的分解98

一、分解试样的一般要求98

二、分解试样的方法99

(一)无机样品的分解99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解107

第三节称量分析基本操作108

一、溶解样品108

二、沉淀109

三、过滤和洗涤109

(一)用滤纸过滤109

(二)用微孔玻璃坩埚(漏斗)过滤114

四、干燥和灼烧115

(一)坩埚的准备115

(二)沉淀的干燥和灼烧116

(三)干燥器的使用方法117

第四节滴定分析基本操作118

一、滴定管119

(一)种类119

(二)有关的技术要求121

(三)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21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126

(一)有关的技术要求126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128

三、容量瓶130

(一)有关的技术要求130

(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130

四、吸管132

(一)吸管的种类132

(二)使用方法132

五、容量仪器的检定133

(一)滴定管的检定134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检定136

(三)容量瓶的检定136

参考文献138

学习要求138

复习题138

第六章定量分析测定误差与数据处理140

第一节定量分析测定误差140

一、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140

一误差140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141

二、误差分类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141

一系统误差141

二偶然误差142

第二节实验数据处理144

一、数据记录和有效数字144

一数据记录144

二有效数字中0的意义145

三数字修约规则145

四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46

二、基本统计量的计算147

一平均值147

二中位数148

三偏差148

四算术平均偏差148

五标准偏差149

六平均值的标准偏差151

七极差151

八公差152

三、分析数据的离群值检验152

一分析结果判断152

二分析结果数据的取舍153

四、检验分析数据准确度的方法156

一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检验156

二分析方法可靠性的检验156

五、回归分析法的应用158

第三节不确定度评定161

一、不确定度的基本术语及定义161

一测量不确定度161

二标准不确定度162

三合成标准不确定度165

四扩展不确定度166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167

参考文献168

学习要求169

复习题169

第七章化学分析法171

第一节化学分析法概述171

一、化学分析的作用和特点171

一化学分析的作用171

二化学分析的特点172

二、化学分析方法分类及其进展173

一化学分析方法分类173

二化学分析进展174

第二节滴定分析法概述175

一、滴定分析过程和相关术语175

一滴定分析过程175

二滴定分析相关术语176

二、滴定分析法分类176

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77

一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77

二滴定方式178

四、滴定曲线方程和滴定曲线179

一滴定曲线方程179

二滴定曲线180

五、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和计算181

一一般规定181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182

六、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186

一分析结果表示方法186

二滴定分析计算依据等物质的量规则187

三滴定分析计算公式189

七、滴定分析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92

一方法和测量参数简述193

二被测量与输入量的函数关系193

三标准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分量的评定194

第三节酸碱滴定法196

一、酸碱平衡理论基础196

一酸碱质子理论196

二酸碱反应平衡常数197

三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200

四分布系数和分布曲线203

五计算pH值精确表达式的建立207

二、酸碱缓冲溶液213

一缓冲溶液pH值计算和配制213

二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215

三缓冲溶液选择215

三、酸碱滴定曲线方程和滴定曲线215

一酸碱滴定曲线方程215

二酸碱滴定曲线216

四、酸碱指示剂221

一变色原理221

二变色范围222

三混合指示剂223

五、单一酸、碱的滴定224

一cKa或cKb10-8的单一酸、碱的滴定方法224

二cKa或cKb<10-8的单一酸、碱的滴定方法226

三单一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方法229

六、混合酸、碱的测定231

七、酸碱滴定终点误差234

八、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及酸碱滴定应用示例236

(一)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236

二酸碱滴定应用示例238

第四节络合滴定法241

一、络合滴定法概述241

一方法简介241

二EDTA及其分析应用方面的特性242

二、配位化合物反应及其平衡处理244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44

二配位反应中的主反应和副反应246

三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247

四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248

五配合物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249

六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249

三、络合滴定曲线方程和滴定曲线250

一络合滴定曲线方程250

二滴定曲线251

四、络合滴定指示剂金属指示剂254

一金属指示剂变色原理254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254

三常用金属指示剂255

四金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变色点258

五、单一离子的络合滴定259

一单一离子滴定的最小pH值和最大pH值259

二金属指示剂的选择260

三单一离子络合滴定方法的初步设计262

六、络合滴定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测定262

一控制酸度进行分步滴定263

二使用掩蔽和解蔽技术264

三使用不同的滴定剂267

四采用不同的滴定方式267

七、络合滴定终点误差267

八、EDTA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269

九、络合滴定应用示例270

第五节氧化还原滴定法272

一、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平衡处理272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电位272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程度274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274

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其滴定终点的确定276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276

二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278

三、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及应用示例279

一高锰酸钾法279

(二)重铬酸钾法281

三碘量法283

四、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289

第六节沉淀滴定法291

一、沉淀溶解平衡291

一溶度积291

二分级沉淀292

三沉淀转化293

二、沉淀滴定方法293

一莫尔Mohr法293

二佛尔哈德Volhard法294

三法扬司Fajans法296

三、沉淀滴定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7

一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7

二NH4SCN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8

四、沉淀滴定法应用示例298

第七节称量分析法299

一、 挥发分析法原理及应用299

二、沉淀称量分析法原理及应用301

一沉淀称量分析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301

二沉淀称量分析常用沉淀剂302

三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303

四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305

五沉淀的条件306

六沉淀称量分析结果计算307

七沉淀称量分析应用示例309

参考文献310

学习要求311

复习题312

第八章分离和富集319

第一节概述319

一、分离富集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319

二、分离富集方法320

三、分离方法的评价320

第二节挥发分离法321

一、升华322

二、常压蒸馏324

三、分馏326

四、减压蒸馏327

五、水蒸气蒸馏330

第三节沉淀和共沉淀分离法331

一、直接沉淀法332

一无机沉淀剂分离法332

二有机沉淀剂分离法333

二、均相沉淀分离法334

三、共沉淀分离法336

一无机共沉淀剂336

二有机共沉淀剂337

四、盐析法338

五、等电点沉淀法339

第四节重结晶339

一、选择溶剂339

二、重结晶装置340

三、重结晶操作342

第五节溶剂萃取分离法343

一、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344

一分配系数344

二分配比344

三萃取率345

四分离因数346

二、无机物的萃取分离346

一形成螯合物346

二形成离子缔合物347

三、有机物的萃取分离347

四、液-液萃取分离操作方法348

五、固体试样的萃取方法350

六、超声波提取法351

一超声波提取的原理351

二超声波提取的特点352

三超声波提取设备和操作方法352

四超声波提取效率的影响因素353

七、微波萃取简介353

八、快速溶剂萃取简介354

九、溶剂萃取的应用354

一分离干扰物质354

二萃取光度分析355

三作为仪器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355

第六节色谱分离法356

一、柱色谱356

一吸附柱色谱法357

二分配柱色谱法360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362

四凝胶柱色谱简介370

二、薄层色谱371

一薄层色谱分离原理371

二薄层色谱操作方法372

三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简介376

四薄层色谱的应用377

第七节膜分离法377

一、概述377

二、反渗透(RO)381

三、超滤(UF)382

四、微滤(MF)383

五、纳滤(NF)384

六、膜分离法在分析中的应用384

第八节固相萃取385

一、概述385

二、固相萃取的装置及固定相385

三、固相萃取的方法387

四、固相萃取的应用387

第九节微萃取技术389

一、固相微萃取(SPME)389

二、液相微萃取(LPME)390

第十节超临界流体萃取392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流程392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393

第十一节分离方法的选择及分离富集技术的发展趋势394

一、分离方法的选择394

二、分离富集技术的发展趋势395

参考文献397

学习要求397

复习题397

第九章分析实验室辅助设备399

第一节电热设备399

一、电炉、电热板、电加热套和消化炉399

一电炉399

二电热板和电加热套400

三电炉、电热板和电加热套使用注意事项400

四消化炉401

二、马弗炉高温电炉402

一结构和性能402

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03

三、鼓风干燥箱、真空干燥箱404

一鼓风干燥箱、真空干燥箱结构405

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05

四、电热恒温水(油)浴锅407

一结构和性能407

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08

第二节制冷设备409

一、电冰箱409

一构造和作用原理409

二使用注意事项411

二、超低温冰箱411

三、冷水机412

四、半导体冷阱413

第三节电动设备414

一、电动离心机414

一普通电动离心机415

二高速电动离心机415

二、电动搅拌器416

三、磁力搅拌器416

四、振荡器418

五、匀浆机419

六、旋转蒸发仪419

第四节超声清洗机421

一、工作原理421

二、超声波清洗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22

第五节微波制样设备423

一、微波制样的原理及特点423

二、微波消解设备424

三、微波萃取设备425

第六节固相萃取设备426

一、概述426

二、设备和操作427

第七节仪器分析的其它辅助设备429

一、空气压缩机429

二、真空泵430

一结构与原理430

二使用与注意事项430

三、气体钢瓶及减压阀431

四、氢气发生器433

五、氮气发生器434

六、脱气装置436

七、保护地线436

参考文献437

学习要求437

复习题437

第十章化验室建设和管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438

第一节化验室建设和管理438

一、化验室的分类及设计要求438

一化验室分类及职责438

二化验室设计要求438

二、化验室管理和安全443

一化验室管理443

二化验室安全449

第二节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467

一、概述467

二、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468

一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468

二室外质量控制技术474

三分析质量评价方法476

参考文献477

学习要求477

复习题477

附录479
內容試閱
前言本书自1983年出版以来,已经四次再版,历经33年,换了几代读者,作者队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本书的初衷为提高化验员的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专业实验技能及增强化验员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信念一直没变。第四版出版后的十多年间,化验员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局面对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化学学科自身飞速发展、国家标准不断更新、化验员学历水平不断提升。在此新形势下,为了使本书能够更加适应读者的需求,在化学工业出版社领导和本书责任编辑的支持和帮助下,编者对本书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再版。此次再版,上、下册的分工更为明确,上册化学分析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化验室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化学分析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误差及分析实验室建设、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等。在第四版基础上,本次修订对部分章节作了调整和增补。取消了原上册第八章,其中滴定分析计算并入新版第七章化学分析法第二节滴定分析法概述,数据处理并入第六章定量分析测定误差与数据处理。原上册第五章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中第六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计算并入新版第七章化学分析法第二节滴定分析法概述后,其余内容构成了新版第四章化学试剂和溶液配制。第四版下册第十一章化验室常用电器设备移入新版上册,构成第九章分析实验室辅助设备,新版上册仍为十章。新版各章内容均有更新:第一章玻璃仪器及其他器具增加了专用玻璃仪器装置和移液器的介绍;第二章天平增加了电子天平的检定;第三章分析实验室用水增加了超纯水制备;第四版第十章中有关标准物质部分并入第四章化学试剂和溶液配制;第五章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加强了采样和样品处理的内容;第六章定量分析测定误差与数据处理增加了不确定度评定一节,当前掌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已成为化验员的必备知识;近十多年来分离富集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作为仪器分析的前处理手段更受到广泛重视,第八章分离和富集增加了一些新的分离富集技术;第九章分析实验室辅助设备增补较多,几乎包含了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所有设备,并采用近年来推出的新设备替代老设备;第十章化验室建设和管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根据国家标准委发布的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分析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作了更具体的可操作的介绍;第七章化学分析法介绍化学分析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本书最重要的一章,新版新增了滴定分析法概述一节,其中增加了滴定分析不确定度评定的内容。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化学分析的发展,再版时编者在化学分析法酸碱滴定一节中作了一些变革,如引入了酸碱滴定的通用滴定曲线方程,初步介绍了计算滴定法在极弱酸、碱和混合酸、碱测定中的应用等,以引起读者的重视。我们期待新版的《化验员读本 上册 化学分析》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并得到读者的厚爱和关注。本次修订仍遵循列次各版的编写原则,在前四版的前言中已作了详述,此处不再重复,新版更多强调的是化验员自身能力的提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能更上一个台阶。本书由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教师编写,参加人员:周心如第一、二、三、八章 ;杨俊佼第五、九章;柯以侃第四、六、七、十章。修订过程中,本书责任编辑在策划大纲编写、文稿文字处理、文稿的审理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编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5月于北京化工大学第一版前言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技术学科,它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化验分析工作常被称为是生产中的眼睛,科研中的尖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化验分析战线上增加了一大批新生力量。他们不仅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而且随着科研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迫切需要从基础理论和现代化分析技术上迅速地得到提高,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书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编写的。本书既考虑初参加化验工作人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考虑已参加化验工作人员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分析技术的要求。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化验工作人员既掌握化验分析的操作技能,又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既懂化学分析法的要点,又懂一般化验室中常用仪器分析的操作过程。通过实践和学习,可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举一反三的效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从最基本最常用的玻璃仪器的规格和使用方法写起,继而介绍常用的台秤和分析天平,然后介绍实验室所用纯水的制备,分析时取样和制样的常识,溶液的配制和计算,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化验人员的水平,还系统地介绍了化学分析法的基本理论,最后还介绍了化验工作中的安全与防护及化验室的管理。书末附有参考书目,复习思考题及常用数据表。下册首先介绍化验人员所需要的电工基础知识,以便为使用常用的电器和分析仪器打下初步基础。然后介绍目前化验室中常用的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如比色及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电位分析法及气相色谱法。对这些方法原理,本书仅做概念性的介绍,但对操作方法和仪器的维护知识做较详尽的叙述。最后介绍物理常数测定方法。下册书末亦附有参考书目,复习思考题及常用的数据表。本书可作为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从事化验工作人员的自学参考书,也可供分析短训班教学和参考用。本书由北京化工学院工业分析教研室周心如第一、二、四章和第五章部分,黄沛成第三、十一、十二章和第九章部分,刘珍第五章部分和第六、七、八、十三章、朱雪贞第九章部分和第十章、陈美智第十四章、于世林第十五、十六章同志编写。全书由刘珍同志主编并审阅。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对生产实际了解得不够全面,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衷心希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1981年12月于北京化工学院第二版前言本书第一版自1983年出版以来已10余年,广大读者对本书的热情关注与支持实在令我们感动。在当前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科技腾飞日进万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必然要加强化验分析工作。为此我们对本书第一版进行修订。修订工作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更新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全面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废止当量、克当量、毫克当量等名词,代之以物质的量的概念,并引用物质的量的规则和以确定基本单元作为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使计算既有规可循又能规范化,并且还可以利用以前分析数据和资料。二、保留符合初学者所需的和符合初学者认识规律的基础分析方法和三基要求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并将所涉及的基准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的计算及分析结果的计算都根据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进行了修订,重新计算数据。为巩固三基要求和提高运用法定计量单位进行计算的熟练程度,每章后都附有学习要求和复习题。三、增设了化验室建设一章。化验分析工作历来被称为科研中的尖兵,生产中的眼睛。为使初参加化工分析战线上的新生力量,对化验分析实验室的建设和所要求的技术条件,通风设备和合理的布局等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对各类药品、仪器等的科学管理,以及对化验分析实验室的防火防爆和防毒等的安全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我们改编增设了这一章。四、 删除目前不再生产的测试仪器和作为实例的分析规程,选用目前广泛应用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的测试方法。并且尽量选用国产测试仪器及国家标准G.B和部颁标准H.G中的分析规程为例。五、补充科研实验所需的超纯水的制备方法、毛细管色谱法及生产部门广泛应用的电位分析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微量水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测定微量氟或某些微量阴离子的含量。增加在化验分析前对复杂物质中的干扰离子进行分离的基础知识。第二版修订工作由北京化工学院有关同志担任:周心如第一、二、四、十章、第五章与第十章部分、黄沛成第三、十一、十二章、第五及第十章部分、刘珍第六、七、八、九、十三章、第五章部分、陈美智第十四章、于世林第十五、十六章。全书由刘珍同志主编,由刘珍和黄沛成同志审阅。承蒙本书责任编辑同志对书的结构与内容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缺点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者1993年6月 北京化工学院第三版前言本书第一版1983年和第二版1994年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在培养基层分析工作者,使之获得必要的分析化学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其中产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及发展商品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分析监测技术正在不断更新。在新形势下,每个分析工作者在掌握化学分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仪器分析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是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为了对基层分析工作者提供切实的帮助,在化学工业出版社领导和本书责任编辑的大力支持下,编者对本书进行了第三版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在保持第一版、第二版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更新,适当增加了新的章节。在上册中增加了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实验室用水国标规定的检验方法、高纯水的各种制备方法;更新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引入按国标规定的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加强了偶然误差理论的介绍、格鲁布斯法检验分析结果和回归分析法在标准曲线上的应用;增加了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方法介绍。下册删去了电工基础知识一章,增加了红外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两章;在电化学分析部分增加了库仑分析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电位溶出法;在光度分析法部分增加了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仪器、定性与定量方法的介绍;在原子吸收光谱法部分增加了石墨炉原子化器、最佳实验操作条件、干扰及消除方法的介绍;在气相色谱法部分加强了对毛细管色谱法和范第姆特方程式的介绍;在物理常数测定方法部分增加了闪点与燃点的测定方法。在全书最后增加的分析化学展望一章简述了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势,利于读者对分析化学全貌及未来发展的综合了解。本次修订工作遵循以下原则:①针对初学者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各章阐述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以使读者易于掌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②全书各章节内容安排保持科学性、系统性和一定的深广度,使读者既能掌握基础内容又明了进一步深造的方向。③全书注重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各章均以对基本概念、仪器构成、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操作条件选择的介绍为主,并对测定实例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提出各章的学习要求并配备了复习题。④针对生产和科研部门的需求,本次修订增强了对现在广泛使用的仪器分析方法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介绍。主编刘珍同志负责本次修订的组织工作,在刘珍同志编写的第六、七、八、九、十三章第二版原稿的基础上,下列同志分担了本次修订工作。周心如:第一、二、四、九、十、十三章及第五章第一、二节。黄沛成:第三、六、七、八、十一、十二章及第五章第三、四、五、六节。于世林: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章。本书上册由黄沛成,下册由于世林分别负责统稿、整理工作。本书责任编辑在为本次修订工作的总体规划、编写大纲、提供参考资料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协助,并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次修订工作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者1998年2月于北京化工大学第四版前言本书自1983年面世以来,这已是第三次修订再版,20多年来承蒙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厚爱与关注,使其总发行量达近百万册。本书为提高化验员的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专业实验技能,增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信念,发挥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局面,我国工、农业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加,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声誉,已成为产业部门的共识。面对国际贸易中不公平的单方制裁,更表明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对产品的质量监控已成为评价企业信誉的标志。当前分析检测技术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手工或化学分析操作方法已逐渐让位给快速的、操作简便的仪器分析方法。新一代的化验员应在掌握基础化学分析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以适应生产技术已发生的巨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并对基层分析工作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化学工业出版社领导和本书责任编辑的大力鼓舞和支持下,编者对本书进行了第三次的修订。本次修订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调整、更新并增加了新的章节。本书上册删除了双盘摇摆天平,精简了离子交换法制无离子水,增加了膜分离制纯水;在酸、碱滴定法中引入质子理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酸、碱度的计算和缓冲溶液的概念;加强了四大平衡理论,以提高化验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密切结合当前生产实际,精心选择各种分析方法的实例;在分离、富集方法中增加了膜分离、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介绍;在化验室建设中,加强了分析测试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阐述。本书下册电化学分析介绍了新型仪器和应用实例;光度分析中增加了双波长和导数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中增加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简介,加强了红外吸收谱图解析方法和实例的介绍;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增加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气相色谱法中增加了热离子化和光离子化检测器,保留时间锁定技术,增强对毛细管气相色谱原理、进样方法以及程序升温技术的阐述;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增加了对流动相特性参数、选择流动相的一般原则、改善分离选择性的方法介绍及梯度洗脱技术。本次修订仍遵循第三版的编写原则:(1)针对初学者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各章阐述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以使读者易于掌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2)全书各章节内容安排保持科学性、系统性和一定的深、广度,使读者既能掌握基础内容又明确进一步深造的方向。(3)全书注重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各章均以对基本概念、仪器构成、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操作条件选择的介绍为主,并对测定实例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提出各章的学习要求并配备了复习题。(4)为使初学者切实掌握仪器分析的实验技能,在仪器分析各章都突出了实验技术的介绍,以利于初学者提高解决实际操作的能力。本书主编刘珍同志对本次修订原则予以肯定。在刘珍同志编写的第六、七、八、九、十三章的基础上,几位执笔人分担本次修订工作。周心如:第一、二、四、九、十、十三章及第五章第一、二节。黄沛成:第三、六、七、八、十一、十二及第五章第三、四、五、六、七、八节。于世林: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章。全书经汇总后,由责任编辑审理出版。本书在第四版修订中,责任编辑在策划编写大纲,文稿文字处理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文稿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编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对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者2003年10月于北京化工大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