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庄子易读

書城自編碼: 289154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张洪源
國際書號(ISBN): 9787504762085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4/222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HK$ 93.6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HK$ 70.8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HK$ 59.8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HK$ 113.5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HK$ 105.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HK$ 38.4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HK$ 93.6
中国古兵器集成
《 中国古兵器集成 》

售價:HK$ 816.0

 

編輯推薦:
庄子所处的时代,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等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发现佛、道之间有很多东西是那么相似,甚至一致。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两句话,道尽了禅机,可以说是禅的根本法则。拣择憎爱,不是挑选,也不是爱恨,是取舍分别之义。其实语言文字也是拣择,也是一种分别知识的过程,而后才有言语,便是拣择。只要我们张开嘴巴一讲话,就是分别拣择的开始。有人要说了,既然这样那还说什么?是的,问题来了,还说什么?用禅宗的话讲这也是个话头,我们可以好好地参一下。我曾经在我的画上题写过这样一首诗:智人遥指天上月,是为迷人解心惑。莫把指头当月亮,明心见性是真诀。这里我们不谈什么平仄关系、工整对仗和韵脚,因为言论没有永恒的真理和标准。所以庄子说:天地四方之外,圣人怀有而不辩论;天地四方之内,圣人辩论而不决议。
內容簡介:
在研读庄子的《齐物论》以前,开篇就引用了庄子的几段话,并不是想证明什么,只是想说解读古人的著作是无圭臬可寻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可能打开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可以浮想联翩地探索古人著作中的奥妙。但是,古人的智慧和学问是不能用今天我们的一般常识和思想去解读的。那么,在研究古人经典著作时,我建议尽量把精力放在原典中,按自己的修为能力反复阅读,反复推敲,对他人的释义论著只是略加参考,防其左右你的思路。释迦牟尼佛在入灭之前为他的弟子们做过这样的四依法开示: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可见佛陀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预知,在末法时代的人们对经典会做出这样和那样的不同解释。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历朝历代的学者们对古人经典的解释也正是这样,因其修为程度的不同而各有其解,所有学者都是带着各自的主观思想来释义著论的。我们也无法评判哪个对哪个错,因为每个人的修为不同。所以我感觉,要想真正做好学问,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从原典入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嘛!
關於作者:
张洪源,1962年出生,山东省莱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培训班导师,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目錄
目录
《齐物论》1
感悟一物我两忘大道是谁17
感悟二道不可说无是无非33
感悟三实相无相非彼非我53
感悟四 执着成心无有为有80
感悟五放弃自我不用明鉴96
感悟六触目菩提随缘任运125
感悟七无内无外无法超越138
感悟八无始无终无大无小157
感悟九万物同性无分无辨193
感悟十梦有六趣觉无大千217
感悟十一是非一如争辩不能238
感悟十二梦醒一如一切物化256
內容試閱
庄子探赜
对于研究古人的经典名著,我抱着一颗无限崇敬的心,尽力想穿越时空回到他们身处的时代,走进他们的著作里去探赜索隐。历朝历代研究庄子的学者很多,对其注疏也颇多,但理解却很不一致,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对有些句子的注疏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一切我们也无法去深入探究,因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语意和语境不同,因此对古人的理解也就不同。憨山道者德清(明建邺)在《老子道德经解》中这样写道:老言古简,深隐难明。由此可见,你想用今天的白话文去解释翻译文言体的古经典,差不多也像英语翻译汉语一样,只能译个大概,甚至有的根本无法翻译明白。譬如用英语翻译中文的武术二字,翻译成了中国功夫,中国各行各业功夫多的是,难道只有武术吗?五四以后中国古汉语是什么情况这里我们就不谈了,今天想用白话文去解读深隐难明、简而古老的古文言,的确是一件困难之事。因此,有时候也只能是张说张的、李说李的,解读的深浅与否也只能凭个人的修为了。历来不乏学者在研究这些古经典时非常喜欢玩断章取义的文字把戏,当然这也无可厚非,老子云无可,无不可嘛!
庄子云: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大意是:道未曾有准确的界限区分,言语未曾有准确的常理,为了证明自己的是而有了边沿界限。我们来说明一下这个界限:天地间是有左有右的;人类文化是有伦有理的;人类理念是有分有辩的;人类生活是有竞有争的,这八类可称谓八德。天地四方之外,圣人怀有而不辩论;天地四方之内,圣人辩论而不决议。
庄子所处的时代,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等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发现佛、道之间有很多东西是那么相似,甚至一致。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两句话,道尽了禅机,可以说是禅的根本法则。拣择憎爱,不是挑选,也不是爱恨,是取舍分别之义。其实语言文字也是拣择,也是一种分别知识的过程,而后才有言语,便是拣择。只要我们张开嘴巴一讲话,就是分别拣择的开始。有人要说了,既然这样那还说什么?是的,问题来了,还说什么?用禅宗的话讲这也是个话头,我们可以好好地参一下。我曾经在我的画上题写过这样一首诗:智人遥指天上月,是为迷人解心惑。莫把指头当月亮,明心见性是真诀。这里我们不谈什么平仄关系、工整对仗和韵脚,因为言论没有永恒的真理和标准。所以庄子说:天地四方之外,圣人怀有而不辩论;天地四方之内,圣人辩论而不决议。
庄子云: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大意是:就算是我与你展开辩论,你胜了,我输了,难道你的结果就对了,我的结果就错了吗?如果我胜了,你输了,难道我的结果就对了,你的结果就错了吗?那么究竟我们两个谁的对,谁的不对呢?还是我们两个都对,或是都不对呢?我与你不可能相互知道,世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偏见偏信,谁又能给我们做出正确的裁判呢?使用观点和你相同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观点与你相同,哪能做出公正裁判呢?使用观点和我相同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观点和我相同,哪能做出公正的裁判呢?使用观点不同于我和你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观点不同于我和你,哪能做出公正的裁判呢?使用观点与我和你相同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观点与我和你相同,哪能做出公正的裁判呢?因此我与你还有别人,全都不能相互知道,那还等待谁呢?辩论中言辞变化是相互对立的,要想他们不相互对立,和平相待就要顺从自然的分际,分际的边缘要顺从自然的圆环,原因是一年到头循环往复没有始终。
为什么说和平相待就要顺自然的分际呢?对与不对一样,是与不是一样。对你结果对了,而对不同于对的不对也不用争辩说不对了;是你结果是了,而与是不同的不是也不用争辩说不是了。舍弃生死忘掉是非,游心于无穷,所以寄辩说于无穷。
这一段中庄子的言外之意是让我们从宇宙实相之理中去领悟,证悟了实相也就回归自性。《菩萨戒经》中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因为我们的自性里本来就清净,什么都没有。《六祖坛经》中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要见得清净自性,就需要在妄心中觉悟,其实妄心也就是清净心!并不是妄心之外有个什么清净心可觅得的,离开妄心就无净心,净心由妄心而得,所以说:净心在妄中。修道者,只要能行正道,忘掉死生,忘掉是非,畅游于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见自性清净,便处处般若,在在般若。不著三界,不离三界,那么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也就不消自净,不空自空了,在在处处皆放光明。因此圣人们不去分辨是非,总把自己寄托于自然均衡、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