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碧山09—米

書城自編碼: 280543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左靖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6056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68/3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投资真相
《 投资真相 》

售價:HK$ 81.6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售價:HK$ 93.6
知宋·宋代之军事
《 知宋·宋代之军事 》

售價:HK$ 94.8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万镜·现象)
《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万镜·现象) 》

售價:HK$ 81.6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售價:HK$ 180.0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售價:HK$ 90.0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售價:HK$ 71.8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7.5
《 知日·日本酒之味 》
+

HK$ 118.8
《 百工01 》
+

HK$ 162.0
《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 》
+

HK$ 73.5
《 碧山08——永续农耕 》
+

HK$ 90.7
《 碧山07: 民艺复兴续 》
+

HK$ 90.7
《 碧山06: 民艺复兴 》
編輯推薦:
● 以寻找重返中国人的传统家园之路为宗旨的《碧山》杂志书,在第9辑米专辑中,深入探讨了我们每天吃的米,这种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是如何播种、耕耘、收获、存储、交换、烹调和分享,并嵌入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
● 本书展示了稻米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境遇,透过这些真实体验,我们期待能唤起大家对每一粒作为生命源泉的稻米的珍视,也正视它所遭遇的伤害、困窘与苏生的努力。
● 面对越来越不让人放心的餐桌,当下的普通中国民众在怎样种米和吃米呢?一些城里人开始寻找好米,更确切地说,是寻找依然在用心种米的农人。
● 在全球性的生态退化和发展压力之下,这些传统稻作社区是否还能维持自身的健康运作,并继续滋养下一代人的身体和心灵?
● 民以食为天,从最平凡的一碗白米饭,到变化万千的精致米食,中国人7000年的食米艺术着实令人惊叹。而一饮一酌中的滋味变化,竟隐藏着人情世故与乡土巨变的解读符码。
內容簡介:
《米》是碧山系列的第9辑,一本聚焦于稻米的专辑,集结了众多在专业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的研究心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的稻作文化和稻米实践活动。全书分为稻作、好米、食米、视觉、文学、影像六卷,讲述中国的稻作历史和文化,寻找和耕作好米,食米的故事,与米相关的视觉艺术、文学和影像,温习稻米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境遇。期待能唤起大家对每一粒作为生命源泉的稻米的珍视,也正视它所遭遇的伤害、困窘与苏生的努力。
關於作者:
惠富平
1963年出生,陕西富平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在作物史及生态史研究方面用力较勤。已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史记与中国农业》《中国农书概说》《中国古代粟作史》《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等学术著作,发表论文100多篇。现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雄生
江西新干人。史学学士,农学硕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农业历史与中国科学通史研究。著有《中国农学史》《中国稻作文化史》《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等书,并论著章节、论文、译文及科普文章等多篇。获得过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和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等奖项。

杨筑慧
女,侗族。民族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南方民族社会与文化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主要专著及论文包括《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传统与现代: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研究》《中国侗族》《橡胶种植与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以景洪市勐罕镇为例》《妇女外流与西南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等。
目錄
卷首语
米 左靖
王国慧

卷一 稻作
稻米春秋中国稻作历史与文化 惠富平
中国历史上的黃穋稻 曾雄生
糯:一个研究中国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视角 杨筑慧
稻米在红河南岸的社会生活 李云霞
须知白粲流匙滑 费尽农夫百种心《耕织图》中的稻香与耕苦 李晶莹

卷二 好米
寻米:寻找最用心的大米 王婧
寻找地禾糯:深山瑶寨的召唤 姚婷
沃土有好米 陈靖
请鸭进田:崇明自耕笔记 侯雪英

卷三 食米
稻谷成熟,将头垂向大地 黄永松谈《中国米食》背后的故事 翟明磊
吃米的叮嘱 郝米
厦门米粉 前后
米食 郭国柱

卷四 视觉
梦溪二 魏壁
米器 王克震
自然而然 米之器 董全斌
从生土到熟土:关于夯土系列 慕辰
CHINDIA 白领之梦
马晗
春社谣 鬼叔中
关于米的舞蹈 小珂子涵
水晶梦 梁绍基

卷五 文学
谷作五首 钟永丰
晚稻禾歌 赵志明

卷六 影像
唱一首《稻米之歌》 阿泼
黄金水稻:稻电影十三年文献之说明 毛晨雨
內容試閱
稻作本源 中国稻作起源及其初始种植方式
论及中国稻作史,稻作起源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被公认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但关于稻作起源于何时、何地,水稻由何人在何种条件下、用何种方法最早成功培育并加以栽培等具体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休。随着早期稻作遗存的不断发现、研究手段的更新和研究视角的变化,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甚至修正以前的说法。
云贵高原说和华南说出现较早,二者主要以当地野生稻的分布和栽培稻的遗传变异情况来推理,缺乏考古学依据,从2 0 世纪9 0年代起赞同者减少。注1
而长江下游说、长江中下游说以及淮河流域说的提出,与2 0 世纪7
0 年代至8 0 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等众多新石器时代早期稻作遗址的考古发现有直接关系。尤其是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河姆渡遗址出土距今约7 0 0 0 年的大量碳化稻谷,使中外学者的稻作起源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考古学家曾说,我们已经有相当大的把握把长江流域(特别是它的中下游)作为稻作起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心。注2
9 0 年代以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发现的早期稻作遗存非常引人注目,长江中游起源说出现并得到加强。1993 年和1995 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的稻作遗存,年代在10 000 年以上。注31 9 9 5 年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两处遗址的上层,发现了距今14 000 ~ 9 000年的类似水稻的扇形硅酸体。1 9 9 7 ~ 1 9 9 8 年,在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还发现了距今6 5 0 0 ~ 6 3 0 0 年的稻田遗迹,有报道说它是迄今世界上发掘出来的最早水稻田。注4 于是,中日多位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的观点,并认为中国稻作至少有八九千年的历史。
稻作遗存无疑是探索稻作起源的重要线索和依据。2 0 世纪7 0 年代以后,农业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稻作资料越来越丰富,极大地促进了稻作起源的研究。注5 与此相关,稻作起源的探索及有关假说的提出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或者说在不断位移。如果考虑到中国以及世界农业起源的大背景,最早的稻作年代终究是有极限的,湖南、江西等地的稻作遗存年代实际上已经很早了。虽然人们目前仍不能确认最早的稻作遗存究竟在何处,不过随着有关考古材料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化,考古发掘的偶然性会减小,人们就会对相对接近真实的稻作起源问题有一个基本判断。注6 就是说,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或者中游地区的一元说,应该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推论。
实际上,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 1 世纪以后,随着稻作考古的进展,与照叶树林理论密切相关的稻作阿萨姆云南起源说几乎被推翻,长江中下游起源说以及长江中游起源说得到更多学者的支持和认可。同时,中外学者强调以考古学提供的稻作材料为基本依据,注意利用植物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跨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探索中国稻作起源的具体问题,如稻作发生的时间、地区,环境压力与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遗传特性改变, 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关系,糯稻与粳稻的关系,稻作起源的族属(百越族、苗族以及其他民族),稻米文化与文明形成等。注7 在这一方面,中日相关学者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注8
例如,稻作初始期的栽培方式,一般认为可以用火耕水耨来概括,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及生活方式,却并非这样简单。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或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这反映的正是稻作发生初期,在稻米产量很低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饭稻羹鱼紧接着火耕而水耨,指的应是原始的水稻种植方式;果隋蠃蛤是指瓜果、畜禽肉及鱼虾贝类水产品,反映出远古稻作的湿地环境及人们的采猎生活方式。可以想见,当先民们在背坡湿地撒播稻种的时候,稻米还没有成为其主要的生活来源。他们还需要去周边的森林、草地采集野果野菜和捕猎,在茅舍、聚落饲养家畜,在湿地、浅滩及河流湖泊采蚌拾贝、捕鱼捉蟹。就是说,初始期的稻作并不是单纯的农业,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水陆采集稻渔业。即使后来发展到了深水稻田期,稻作农业也是综合性的,稻田及其周围环境的产出多种多样。注9 当今西南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文化很受关注,其核心要素正在于当地稻作农业的生态性或综合性,他们种植各种稻米,稻田里养鱼养鸭,还注意保护村寨周围的林木鸟兽,从而获得了各种赖以生存的健康食物资源。
可惜前些年我们往往按照工业化的思维去谋划农业,一味地追求标准化、单一化和高产化,忽略了稻作农业原本的生态特性,由此带来不少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回顾原始的稻作农业,也许会对我们回归农业的本真有所启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