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清醒地活:开启最高版本的自己 (入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畅销全球!帮你找到清醒的自我,迎接美好人生。)

書城自編碼: 270623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
作者: 迈克?辛格(Michael A.Singer),曾早垒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987330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8页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9.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盗之书
《 海盗之书 》

售價:HK$ 81.6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HK$ 69.6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HK$ 58.8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HK$ 122.4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HK$ 153.6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HK$ 110.4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HK$ 105.6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HK$ 93.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0
《 没有烦恼的世界:金刚经智慧课 》
+

HK$ 78.0
《 你开心就好:一本分享快乐的创意手账书 》
+

HK$ 57.0
《 魔鬼经济学2:那些意外成功和奇怪决定背后的深层原因(21世纪必读书目!《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力荐,本书甚至影响了澳大利亚联邦预算) 》
+

HK$ 59.7
《 归属感红利:139位创新型CEO口述如何重新打造团队的速度与激情(《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真北》比尔?乔治、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杨思卓隆重推荐!) 》
+

HK$ 54.0
《 思考的要诀:松浦弥太郎的幸福工作术 》
編輯推薦: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位!版权输出至土耳其、巴西、西班牙、瑞士、日本、中国台湾地区、荷兰、丹麦、芬兰、波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救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来自于清醒的自我。

★《清醒地活》将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解开生活中的每个结,让心灵自由翱翔。精确和简洁的风格正是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纯粹大师风范。

★“快读·正能量生活馆”丛书007号。
內容簡介:
畅销书作家、瑜伽、冥想大师迈克·辛格将从崭新的视角带你探索内心、认识自我,为你正经历的烦恼、纠结、痛苦找到良药。

面对漫漫人生路,我们会迷茫、焦虑,会不知所措,那是因为我们受到了自己惯性思维和情绪的影响,从而迷失了自我。当我们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内心世界就会被打开,内心蕴藏的能量就会被激发出来。

本书分五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带你迎接清醒的自我。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倾听头脑中的声音,与内心的室友对话,从而唤醒自己的意识,找到清晰的自我。然后你才会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能量,学会现在就放手,拔掉内心的刺,超越封闭的自我。最后你要做的就仅仅是拥抱生活、享受生活了。

如果你能享受生活,直面自己的内心,每一刻都会给你带来改变。如果你愿意接受生活的礼物,而不是拒绝的话,你就会发现,深藏于内心的能量会激发你,滋养你,给你带来穿越人生的力量。
關於作者:
迈克·辛格

于1971年在佛罗里达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在博士就读期间,他的内心深处开始觉醒,于是隐居潜心钻研瑜伽和冥想。1975年,他创建了“宇宙之庙”,今天已是久负盛名的瑜伽和冥想中心,持任何宗教和信仰的人都可以在这里一起感受内心的宁静。经过多年的努力,辛格已经在商业、艺术、教育、健康和环保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之前他还著有两本关于东西方哲学融合的书籍:《寻找真相》和《宇宙的法则:因果,意志和爱》。

本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赞誉,出版后即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之后在土耳其、巴西、西班牙、瑞士、日本、中国台湾地区、荷兰、丹麦、芬兰、波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版。作者由此成为享誉全球的畅销书作家。
目錄
引 言



第一部分 唤醒你的意识


一 章 倾听头脑中的声音


二 章 你内心的室友


三 章 你是谁?


四 章 清醒的自我



第二部分 感受你的能量


五 章 无限的能量


六 章 心灵世界的秘密


七 章 超越封闭的自我



第三部分 释放你自己


八 章 现在就放手


九 章 拔掉你内心的刺


十 章 从灵魂中窃取自由

第十一章 痛苦是自由的代价



第四部分 超越自我

第十二章 勇敢迈出第一步

第十三章 远离樊篱

第十四章 不再制造稳定的假象



第五部分 享受生活

第十五章 通往幸福的道路

第十六章 不要抗拒生活

第十七章 思考死亡

第十八章 人生之“道”

第十九章 上帝慈爱的双眼
內容試閱
序言

“尤其要紧的是: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威廉·莎士比亚



以上是莎士比亚流传千古的名句,这是《哈姆雷特》第一幕中波洛涅斯对自己的儿子雷欧提斯讲的一番话,清晰而明确。这番话告诉我们要保持和他人之间诚实的关系,就应该首先诚实地对待自己。但如果雷欧提斯能完全诚实地面对自己,他就会意识到父亲让自己做的事就如同水中捞月。那么,我们要对哪一个“自我”诚实呢?是坏心情的自我,还是做错事而感觉不自在的自我?是感觉抑郁或沮丧时,从内心的幽暗处发出声音的自我?还是在生命的某些瞬间,感到生活无限美好和光明的自我?

从这些问题里,我们发现,“自我”的概念比我们之前预想的要难捉摸一些。如果雷欧提斯能求助于传统心理学的话,也许能对他有所帮助。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1927)将精神分做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他将本我看成是人类原始的,动物的本性;超我则是社会灌输于我们内心的评判系统;自我是我们在外部世界呈现的样子,需要在另外两股强大的力量之间保持平衡。但这些内容肯定对雷欧提斯也没有什么帮助。毕竟,在这些互相冲突的力量之间,我们应该对哪一个坦诚以待呢?

看来事情并不总是像它们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如果我们敢于探究一下“自我”的实质,就会产生许多人不愿问的问题:“我性格的各个方面和‘自我’是统一的吗?哪个是我的真实‘自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展开一场探索“自我”的旅程。但和传统的方式不一样。我们既不求助于心理学专家,也不求助于伟大的哲学家。我们既不会在历史悠久的宗教观点中进行辩论和选择,也不会求助于那些有研究数据支持的人的观点。相反的,我们只会依赖于一个对此有非凡的直接知识的人。我们会求助于一个专家,这个专家在其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在搜集必要的信息,以期能完成这一伟大的探索。这个专家就是你自己。

我们不在意你读过些什么书,上过些什么课,参加过什么讲座。我们只在乎你对自己的直觉体验是什么。我们也不探求你有何知识;而只想追寻你的直接体验。你是胜任的,因为不论何时何地,你的“自我”就是你。我们只是帮助你找到你的真实自我,毕竟,在探索自我的旅程中总有许多困惑。

本书的各章就是一面面镜子,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我”。虽然我们要进行的是一场内心的旅程,但是会涉及你生活中的每个方面。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坦诚地以最自然、最本能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记住,如果我们找寻的是“自我”的根本,实际上就是在找寻你自己。

在读完这些章节后,你会发现自己对那些非常深奥的话题了解得比你自己想像的还要多。事实就是,你已经知道该如何找到自己;只不过一直以来被分神了,被误导了。一旦重新找到重点,你会意识到,自己不仅有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有解放自己的能力。至于是否要这么做则完全取决于你。因此在完成探索自我旅程的时候,你将不会再有疑惑,不会再缺乏力量,也不会再责怪他人。你会确切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旦你确定要在实现自我的旅途上走下去,你就会对本来的自己油然而生一股强烈的敬意。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真的懂得欣赏这次旅程的深意:“尤其要紧的是——对你自己忠实。”





你内心的室友



内心的成长在于不要总想着自己,不要过于自我,这是唯一能实现内心安宁与满足的办法。当你意识到,那个总是在内心喋喋不休的“我”是永远都不会满足的时候,你就已经做好了要成长的准备。但凡事都会有麻烦。问一下自己,最近一次感觉到自己没什么烦恼是什么时候?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就算这个问题消失了,也还会出现另外的问题。

关键就是,如果不能从那个有许多问题的自我中解脱出来,你就会永远都有问题。当困扰你的问题出现时,不要问,“我该怎么办?”而是要问,“究竟是哪一部分的我对此倍感困扰?”如果你问,“我该怎么办?”你就陷入到了这样的状态:觉得真有什么问题必须要处理。如果要平心静气地面对问题,就要明白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的原因。如果你感觉自己在嫉妒,那么不要试着去看该如何保护自己,而是要问一问,“哪一部分的我在嫉妒?”这会使你审视内心,看看自己究竟是哪一部分出现了嫉妒的问题。

一旦你搞清问题所在,就问问这个问题,“是谁发现了这一点?是谁注意到了这样的内心困扰?”这样的询问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你能看出困扰所在,这就说明你并未深陷其中。观察某事的过程需要的是主观—客观的关系。主观可以称作“目击证人”,因为它正是观察到所发生的一切的个体。客观是你所观察到的一切,在本例中,就是内心的困扰。对内心的问题保持客观的意识总是好过将自己迷失在外部世界中。这正是有精神境界的人和世俗的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世俗并不是说你一定得拥有金钱或地位。世俗意味着你会从外部世界寻找解决内心问题的办法。你认为如果改变了外部的事情,自己就会没事了。但没有人能够通过改变外部的事情而真的没事。总是会出现下一个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目击者的身份来观察意识,彻底改变你的参照模式。

要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你必须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让自己迷失其中。要是你将自己的精力都迷失在问题中的话,绝对不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人人都知道,要是对一个问题焦虑、害怕或是愤怒的话,是无法良好应对的。你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应该是自己的反应。只有知道这个问题是如何影响了你的内心,才能找到解决外部问题的办法。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的内心中有什么东西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件事情。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应对那部分的你。这就意味着要将“解决外部的意识”变为“解决内部的意识”。过去认为只有重新处置外部世界的事物才能解决问题,这种习惯也必须改变了。彻底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走入内心,释放出那部分看起来与现实有诸多问题的自我。

释放出将一切都看成问题的那部分你,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可事实并非如此。确实有一部分你可以从你自己的情节剧中抽出身来。你可以观察自己嫉妒或是生气的状态。而不必对此进行思考或是解释;可以只是意识到这一现象而已。那么目睹这一切的又是谁呢?是谁注意到了内心正在进行的变化呢?当你对某位朋友说到,“每次和汤姆交谈都让我很沮丧”时,你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在沮丧呢?你知道自己沮丧是因为你身临其境,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在你和愤怒或是嫉妒之间是有区别的。你就是那个身临其中,观察到这些现象的人。一旦你坐上了意识的座椅,你就能够去除那些个人的干扰。你会开始观察。意识到自己正在对内心所发生的事情加以留意。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你所看到的是一个带有一切优点和缺点的人类。你也许可以将其称为自己内心的“室友”。





超越封闭的自我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在某一刻明白这一点:如果你保护自己的话,那么你永远都无法获得自由。就这么简单。因为你害怕,所以你将自己锁在了内心的房子里,还拉上了所有的窗帘。于是周围一片黑暗,你想要感受到阳光,却毫无办法。你根本不可能做到。如果你关闭和保护自己,你就是将这个害怕的,没有安全感的人锁在了自己的内心里。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自由。

最后,如果你完美地保护了自己,那么你也就永远无法成长了。你的习惯和性格会停滞不前。当人们保护自己存储下来的东西时,生活就变得停滞不前了。人们会说这样的话:“你知道的,我们从来不会在你爸爸面前谈论那个话题。”周围总是充斥着这样那样的规则,因其带给内心极大困扰,所以这样的事情不能发生。这样的生活只会令人感受不到生命中的欢愉、热情和兴奋。大多数的人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保护自己,并确信不要出错。在一天结束时,如果有人问他们,“今天过得怎么样?”通常的回答就是,“还好,”或者“我会努力活下去的。”这样的回答传递给你什么样的人生观呢?他们俨然把生活看成是威胁。过得不错的一天就意味着你安然度过一天,没有受到伤害。像这样生活的话,活得越长,你的内心就会变得越封闭。

如果你真的想要成长,那就要做相反的事情。只有当唯一的你存在于内心时,才会获得真正精神上的成长。你并不是支离破碎的各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害怕的你,另一部分是保护害怕的你的那个你。而所有的部分都应该是一个整体。因为不应该有你不愿意看到的部分,思维不应该被分成意识和潜意识。你在内心中所见到的一切就是你的所见。这并不是你,而是你的所见。正是倾注到你内心中的纯粹能量使你产生了思想和情感的波动,正是意识感知到了这一点。正是你在观看这心灵的舞蹈。





勇敢迈出第一步



在你成长的某个时候,内心会开始变得更安静。在你更加深入自己内心时,这样的情形就会很自然地发生。你会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内心一直都存在着,但各种想法、情绪,以及各种感受所建筑起来的堤坝吸引着你的意识,你已经完全被控制了。正如你所看到的一样,这些感受吸引着你。事实上你也许能超越所有这些困扰。你越是能静坐在那儿旁观自己的意识,你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完全独立于自己所观察的一切,因此也一定会有办法打破心理对于意识魔力般的控制。你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

传统上,人们用一个已经用滥的,而且常常是遭到误解的术语来描述内心上获得释放,达到完全自由的状态——“顿悟”。问题在于,我们对于顿悟的观念要么是基于自己的个体感受,要么是局限于自己观念上的理解。由于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感受,于是顿悟的状态就被人们所嘲笑,或被看成是几乎无人可以企及的神秘状态。可以大胆地说,大多数人对于顿悟能够确定的唯一事情就是,他们从来没有感受过顿悟。

但是,各种思维、情感和感知对象都不过是在你的意识面前经过而已,随着对这一点的理解,我们有理由质疑:自己的意识是否受限于这些体验。要是让意识不再关注自己的个人思维、情感和有限的感知对象,会出现什么情况?你是否就能从个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可以去自由地探寻遥远的未知?那么意识究竟又是如何阻碍我们这么做的呢?这些问题,甚至尝试考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讨论超越思维的限制之后才能回答。很显然,这样的讨论要在我们非常熟悉的思维结构内进行会非常困难。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用寓言的方式来探讨这样自由的状态。就像柏拉图在公元前360年用对话的方式来讲述其“洞穴之喻”一样,我们也要用一个小故事来讲述关于一座特别的房子的寓言。

假想你自己正身处一片开阔地,这里永远都是阳光灿烂。这个地方很漂亮,视野开阔。这个漂亮的地方让你想要住在这儿。因此你买下了这块地,在这片广阔的土地正中,你开始设计和建造自己梦想中的房屋。你建好了牢固的地基,因为你希望自己的房子非常结实,可以住很长时间。你用水泥砖来建造房屋,这样就不用担心腐坏和破漏了。为了能让房屋更环保,你决定只修建少量的窗户,并建造一个有许多屋檐的屋顶。在你建好窗户,房屋完工的时候,你意识到仍然会有大量的热浪涌进屋内。于是你安装了高质量的保护式百叶窗,不仅可以将阳光和热量反射到户外,而且还能将其锁上,用于安全防护。这是一座非常庞大的房子,可以储存完全满足自用的补给。你甚至还为一个喜欢安静的老友建造了单独的区域,这位朋友可以使房间保持整洁,还能使你独处不受干扰。整个房屋可以保证你绝对独处,因为你内心中浪漫的要求就是没有电话、收音机、电视,或是网络的干扰。

你的房屋最终完成了,你为能在此生活而激动不已。你热爱开阔的空地,所有的阳光,以及自然的美好。但更重要的是,你迷恋于自己的房屋。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房屋每一个细节的设计中,房屋就是真正的“你”。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房屋,越来越不喜欢外界所有不同的景象和声音,你花在室内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接着你就会发现,只要完全关闭百叶窗和房门,整个房子就真的感觉像一座堡垒一样。你对此感觉非常不错。作为一个城市公民,你可以完全独处,即使和外界没有联系是一件挺骇人听闻的事情。但你就是决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

因此你渐渐习惯了安全地生活在房屋之中。你非常高兴地进行自己一直以来就很渴望的阅读和写作。事实上,呆在屋里非常舒服,因为温度是完全可以控制的,而且你还很明智地安装了现代的全光谱照明系统。令人感到讽刺的是,你发现呆在房屋里实在太舒服、太享受、太安全,你居然完全不会再想到外界的事物了。毕竟,呆在屋里是自己熟悉的,可以预测的,是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的。而外面的世界是未知的,不可预测的,完全不受你控制的。当关上百叶窗和遮光帘时,它们就好像是墙上的油画,此时你感觉自己的屋子就像是一个圣所,从来没有想过要冒险走出屋外,打开百叶窗和遮光帘。它们建造得非常巧妙,只要关掉灯光,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整个屋子就是一片漆黑。但由于你已经习惯了从不关灯,所以对此从不留意,直到某天灯泡烧毁了为止。这时你才意识到自己的困境:没有可以替换的灯泡和这个新的屋内系统匹配。这就意味着,一旦最后一个灯泡用坏,你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中。

从那个时候起,你能获取的光线就是自己留作急用的几根蜡烛。但蜡烛太少,于是你尽量节约着用。作为一个热爱光亮的人来说,这实在是太困难了。但强迫自己克服离开安全的房屋的恐惧并不难。最后,担心生活在黑暗中的压力耗尽了你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美好阳光的记忆也开始从你的思维中褪色,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

你开始变得异常担心要如何保持屋里的光亮。你知道自己唯一能在黑暗中制造的光亮就是之前留下的蜡烛。现在屋里已经所剩无几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