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徐复观全集----两汉思想史(全三册)

書城自編碼: 239161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徐复观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825453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全三册/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9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售價:HK$ 119.8
“李晓鹏说中华史”系列(全二册)
《 “李晓鹏说中华史”系列(全二册) 》

售價:HK$ 175.2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

售價:HK$ 82.8
你的韧性超乎你的想象
《 你的韧性超乎你的想象 》

售價:HK$ 71.8
新东方 剑桥雅思官方指南精讲 精确剖析官方指南样题
《 新东方 剑桥雅思官方指南精讲 精确剖析官方指南样题 》

售價:HK$ 81.6
欧洲文明进程·贫困与社会保障卷
《 欧洲文明进程·贫困与社会保障卷 》

售價:HK$ 198.0
理想国译丛030: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 理想国译丛030: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

售價:HK$ 122.4
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7.4
《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
+

HK$ 52.0
《 史料五讲 》
+

HK$ 249.6
《 徐复观全集----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 》
+

HK$ 124.8
《 徐复观全集----中国思想史论集 》
+

HK$ 613.6
《 钱穆先生全集----晚学盲言(上下) 》
+

HK$ 584.1
《 钱穆先生全集----史记地名考(上下) 》
內容簡介:
《两汉思想史》是徐复观晚年的著作,一共三大卷。以不同时期论文,相继杂纂而成,他于1972年出版的《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作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版《两汉思想史》的第一卷。之后陆续出版的《两汉思想史》的第二卷、第三卷,分章节研究了汉代的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重要的文献,完整架构了两汉的思想大厦。他对《淮南子》、《吕氏春秋》、《史记》、《汉书》、《韩诗外传》、《盐铁论》这些著作进行了细密的分析,陆贾、贾谊、董仲舒、扬雄、王充、刘向的思想光芒跃于纸上。值得注意的是,徐复观先生在本书中深厚的考据功底。
關於作者: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目錄
两汉思想史(一)
自 序
台湾版代序:有关中国殷周社会性格问题的补充意见
三版改名自序
西周政治社会的结构性格问题
一、对西周奴隶社会论者的检讨
二、周室宗法制度
三、周室之封建制度及其基本精神
四、“国人”的性格、地位问题
五、土田制度与农民
六、农民的地位与生活状况
封建政治社会的崩溃及典型专制政治的成立
一、封建政治秩序的崩溃
二、封建社会在赋税重压下的解体
三、在封建社会解体中,国人阶层的发展与转变
四、封建道德的传承问题及宗法由政治向社会的移转
五、开放的过渡时代
六、商鞅变法与秦之统一及典型专制政治出现的关系
七、典型专制政体的成立
八、一人专制的五种特性
九、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问题
汉代专制政治下的封建问题
一、问题的限定
二、封建与楚汉兴亡之关系
三、汉代封建的三大演变
四、专制对封建的克制过程
五、在克制过程中对学术发展的重大影响
六、学术史中董仲舒的冤狱
七、东汉专制政治的继续压迫
汉代一人专制政治下的官制演变
一、官制系以宰相制度为骨干
二、三公九卿在历史官制中的澄清
三、汉代官制的一般特性
四、武帝在官制演变中的关键性的地位
五、武帝对宰相制度的破坏
六、尚书、中书的问题
七、中(内)朝问题的澄清
八、尚书在西汉非内朝臣
九、武帝以后的宰相地位与三公在官制中之出现
十、光武对宰相制度进一步的破坏及尔后在专制下官制演变的格局
十一、光武对地方军制的破坏及其严重后果
西汉知识分子对专制政治的压力感
中国姓氏的演变与社会形式的形成
一、引言
二、氏义探原
三、姓义探源
四、周初姓氏内容的演变
五、氏在春秋时代的演变
六、古代平民的姓氏问题
七、姓氏向平民的普及
八、姓氏普及后社会结构的变化
九、以孝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普及与宗族的功能
十、专制政治对宗族势力的摧残
十一、姓氏在对异族同化中的力量
十二、结语
两汉思想史(二)
自 序
《吕氏春秋》及其对汉代学术与政治的影响
一、《吕氏春秋》内容之检别
二、邹衍学派与《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
三、从《夏小正》到十二纪纪首
四、十二纪纪首的构造
五、明堂的问题
六、十二纪纪首中的政令与思想的分配
七、《吕氏春秋》中的天人思想
八、《吕氏春秋》政治思想之一端
九、《吕氏春秋》对汉代学术思想的影响
十、《吕氏春秋》对汉代政治的影响
十一、十二纪纪首是古代天的观念演变的结果
汉初的启蒙思想家—陆贾
一、刘邦统治集团中的文化问题
二、《新语》的问题
三、五经六艺的真实意义
四、秦亡的教训及儒道结合等问题
五、陆贾启蒙的影响
贾谊思想的再发现
一、时代背景及《贾谊传》
二、《新书》的问题
三、贾谊的思想领域
四、贾谊由秦所得的历史教训(附贾山)
五、贾谊政治思想中的现实性与理想性
六、政治思想中礼的思想的突出
七、贾谊的哲学思想
《淮南子》与刘安的时代
一、问题的起点
二、时代背景
三、思想的分野
四、道家的天、人、性、命
五、精、神、精神、心
六、道家政治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及思想上的融会贯通
七、由儒家所作的全书的总结—《泰族训》的研究
八、结论
先秦儒家思想的转折及天的哲学的完成
—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研究
一、董氏思想与大一统专制政治之成熟
二、董仲舒的生平、人格及社会性
三、董氏的著作及《春秋繁露》成立的情形
四、《春秋繁露》的真伪问题
五、董氏的《春秋》学之一
六、董氏的《春秋》学之二
七、董氏《春秋》学之三
八、董氏的天的哲学之一
九、董氏的天的哲学之二—方法问题
十、董氏的天的哲学之三—天人关系
十一、天与政治
十二、余论—《贤良三策》
扬雄论究
一、《汉书.扬雄传》及其若干问题
二、扬雄的时代
三、扬雄的人生形态
四、扬雄的辞赋
五、扬雄的《太玄》
六、扬雄的《法言》
七、扬雄的政治思想
王充论考
一、引言
二、《后汉书.王充列传》中的问题
三、王充的遭遇与思想的关连
四、王充学术思想的特点
五、王充在学问上的目的
六、王充的理解能力问题
七、王充所运用的方法问题
八、王充疾虚妄的效率问题
九、王充的天道观
十、牵涉到的科学与迷信的问题
十一、王充的命运观
十二、王充的人性论
两汉思想史(三)
中国思想史工作中的考据问题 代序
《韩诗外传》的研究
一、中国思想表达的另一方式
二、韩婴及诗教与诗传的问题
三、由《韩诗传》考查各家《诗》说的根源
四、《韩诗传》所关涉到的其他典籍
五、《韩诗传》中的基本思想及其与诸家的关涉
六、《韩诗传》中特出的问题
刘向《新序》、《说苑》的研究
一、刘向的家世、时代与生平
二、《新序》、《说苑》的问题
三、《新序》、《说苑》与《韩诗传》
四、与其他典籍之关连
五、刘向的政治思想
六、以士为中心的各种问题
《盐铁论》中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
一、背景
二、辩论的历程、态度及所反映出的社会地位
三、盐铁专卖政策的形成
四、两方的政治原则问题
五、现实上的利害比较
六、边疆政策的歧见
七、辩论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八、文化背景问题
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学的成立
一、有关字形正误
二、由史的原始职务以释史字的原形原义
三、史职由宗教向人文的演进
四、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织与交融
五、古代史官的特出人物
六、孔子的学问与史的关系
七、孔子修《春秋》的意义
八、孔子学问的性格及对史学的贡献
九、《春秋左氏传》若干纠葛的澄清
十、左氏“以史传经”的重大意义与成就
十一、从史学观点评估《左氏传》
十二、左氏晚年作《国语》,乃所以补《左氏传》所受的
限制
论《史记》
一、前言
二、《太史公行年考》的补正
三、史公的家世、时代与思想
四、史公的史学精神及其作史的目的
五、《史记》构造之一—本纪、世家
六、《史记》构造之二—表
七、《史记》构造之三—书及其中的存缺问题
八、《史记》构造之四—列传中的若干问题
九、《史记》构造之五—立传的选择
十、《史记》构造之六—表现方法上的若干特点
读《〈论史记〉驳议》—敬答施之勉先生
《史》、《汉》比较研究之一例
一、问题的回顾
二、班氏父子的家世、思想及其著书的目的
三、班氏父子对《史记》的批评
四、《汉书》之成立历程
五、《史》、《汉》比较之一—纪
六、《史》、《汉》比较之二—表
七、《史》、《汉》比较之三—书、志
八、《史》、《汉》比较之四—传
九、《史》、《汉》比较之五—文字的比较
《史记》札记
內容試閱
两汉思想史(一)
1. 把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一定的模型,或者以若干原始部落的情况作为一定的模型,而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一一加以比拟,由此以得出简捷的结论,这种方法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我不否认西方古代社会及原始部落社会的情形,对我国古代社会的研究,有其启发性;但这只是一种启发性而已。若超过启发性的限度,必求比而同之,即会走上牵强附会之路。
2. 拿定一二人的著作,当作永远不刊的经典;研究结论的价值,必以与此种经典的说法是否相符作判断,这种方法更值得怀疑。我们首先得承认任何人的知识,都要受到时代及环境的限制。其知识可以应用的范围,也自然有一种限制,而有待于后人的修补。有通贯古今中外的道德精神,但决没有通贯古今中外的行为格式。有通贯古今中外的求知精神,也决没有通贯古今中外的知识结论。尤其是对于一个由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类所形成的社会,一个含有许多动机动力、互相影响激荡的非常复杂的社会,谁人能根据局部的一时的现象,以规定出有普遍性、永恒性的发展规律呢?
3. 总之,我不是说周代没有奴隶;周初以后的三千多年中,中国社会都有奴隶。也不是说没有农奴;《国语?晋语》郑偃谓“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这分明说隶农无私田。而周代绝大多数的农夫不是隶农,因其有私田。周代虽有奴隶,但从全般的情形看,奴隶不是周代政权的基础,也不是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成分;称周代为奴隶社会,是违反历史事实的。
4. 西周的封建,与西方历史中之所谓封建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西周的封建政治,是以西周的宗法为骨干所形成的;甚至可以说,这是宗法社会的政治形态。西周宗法的起点是嫡长的传子制。殷代殷墟前半期,除武丁外,前后三代,是兄弟继承。后期武乙以下的五王,则系父子继承。 但殷代无嫡庶之分,周之太王、王季、文王,在继承上亦无嫡庶之分。故殷末之父子相传,并未形成一个客观的制度。因之,假使殷代也有宗法,与周的宗法制度,不会是相同的。
5. 宗法的亲亲是周的封建政治的骨髓。以孝悌、礼让、仁爱为基底的道德要求,都是由此发展出来的。周的政治,较之后世特富于人道的意味,也是以“亲亲”为根源所发展出来的。考古上所发掘的殷贵族的墓葬,常有大批的殉葬者。但近年大量发掘出的周代墓葬,便几乎可以说没有这种现象,也正是说明了殷周之际的精神上的大转变。此一骨髓的枯竭,便使封建精神归于破灭。
6. 由先秦以及西汉,思想家表达自己的思想,概略言之,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或者可以说是属于《论语》、《老子》的系统。把自己的思想,主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赋予概念性的说明。这是最常见的诸子百家所用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或者可以说是属于《春秋》的系统。把自己的思想,主要用古人的言行表达出来;通过古人的言行,作自己思想得以成立的根据。这是诸子百家用作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
7. 从西周到春秋时代,构成政治社会构造者,大概言之,一是以宗法为中心的贵族,二是住在都邑及近郊的国人,三则是在鄙野的农民。奴隶则不过在宗法贵族中担任一种役使及享受工具的角色。
8. 封建政治、社会的成立,是经过长期氏族社会的积累,并经过周公根据自己的理想,作政治势力的加强控制与扩张的努力,所逐渐形成的。由近代地下材料的发现,知道西周初年的政治势力,北及辽宁,南及江苏,东渐于海,“其范围不是很小而是很大的”。范围内的许多邦国,乃前代之遗,而种族氏族,也极其错综复杂;所以周公的政治理想,未必曾完全实现。甚至一面在形成,一面已开始了某一程度的崩坏。但此一封建制度,曾在历史某一阶段上发生了重大的功用;而其崩坏,在意识与无意识的两种动力之下,是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则是无可置疑的。
9. 自秦以后的专制,一方面是把它作为既成事实而继承下来;一方面又不断加入了许多更坏的和较好的因素到里面去。虽然一直到辛亥革命,政治的形式都是专制;但对于秦所建立的专制而言,已经有若干地方走了样,变得更坏或较好。为了对历史事实的把握,在观念中不致混淆,所以我便对秦以后的专制政治而言,称秦为“典型专制政治”。
10. 在封建与专制渐次交替的长期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历史的过渡阶段,这即是七雄对立争雄的阶段。一般史家称之为战国时代。本文的目的,是要把两种制度交替的情形,陈述清楚,以便能把握专制政治之何以能成立及什么是专制政治的特性,并解答我国社会何以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战国时代,正是交替的大关键,所以也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同时,战国时代,乃处于封建制度已经崩坏,专制政治尚未定型,因之,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政治压力的空隙最大的开放时代。在这个开放时代,不仅出现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并在政治社会的发展上,也具有专制以外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