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以孝树人——孝与教育

書城自編碼: 22004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李伟,王文,郑蒙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836707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6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2.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HK$ 69.6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HK$ 58.8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HK$ 122.4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HK$ 153.6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HK$ 110.4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HK$ 105.6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HK$ 93.6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HK$ 10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2.0
《 郑育斌教你轻松猜灯谜 》
+

HK$ 59.9
《 弟子规说什么(习惯决定命运,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
+

HK$ 551.3
《 国学治要(全八册) 》
+

HK$ 124.8
《 百家规:古训诫子话家风 》
+

HK$ 64.5
《 以孝治国——孝与家国伦理 》
+

HK$ 45.8
《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
編輯推薦:
这是一套较为全面介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通俗读物。它分别从孝与家国伦理、孝与社会风俗、孝与古代法律、孝与古代养老、孝与古代教育、孝与古代旌表制度、孝与古代选官制度和孝与古代丁忧制度八个方面论述了孝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通过作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发现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內容簡介:
中国古代孝教育包括国家对于孝的教育、学校对于孝的教育、家庭对于孝的教育、文学作品中关于孝的教育。本书也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在国家对于孝的教育中,重点论述了古代统治者为了提倡孝道而作出的表率和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有关孝的政策措施。在学校的孝教育中,讲述了古代进行孝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家庭孝教育方面,讲述了孔子、岳母、颜推之、司马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长对子女采取的不同的孝教育的方式。
關於作者:
李伟,1965年生,山东东平人,199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及中国近现代区域文化变迁史研究。著有《中国近代翻译史》、《山东书院史话》、《山东教育史》、《齐鲁文化通史·近现代卷》等。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王文,1989年生,山东省泰安市人,2012年毕业于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历史学专业,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论文《宋代“田制不立”土地政策探析》,获唐山历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征文二等奖。
郑蒙,女,山东潍坊人,201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专业,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于中国近现代中等教育教材及相关问题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孝教育思想的萌动
一 四子问孝——孔子的孝教育思想
二 啮指痛心——曾子的孝教育思想
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的孝教育思想
四《孝经》——儒家孝教育经典
五 重法轻孝——法家的孝教育观
六 兼相爱——墨家的孝教育观
七 自然于心——道家的孝教育思想
八 超度重于供养——佛教的孝教育思想
第二章 官方示范,导民以孝
一 虞舜仁贤孝父母
二 周文王“寝门三朝”
三 郯子鹿乳奉双亲
四 郑庄公掘地见母
五 刘邦以孝治天下
六 万石君石奋孝谨持家
七 徐庶失母乱心
八 徐孝克嫁妻养母
九 唐德宗天下寻母
十 孝子皇帝朱元璋
十一 康熙帝孝顺祖母
十二 方观承千里探亲
第三章 学校教育,教民以孝
一 各类学校通用教材——《孝经》
二 学校中的孝教育
三 专记孝道的蒙书
四 蒙书中的孝道
五《女孝经》与女子孝教育
六 举孝廉——以孝选官
七 科举考试对孝道的强化
第四章 家庭熏陶,育民以孝
一 孔子教子学诗礼
二 赵苞母临危教子忠国
三 颜之推治家有方
四 李晟教女孝公婆
五 岳飞母教子忠国
六 司马光《温公家范》论孝
七 袁采训孝
八 朱用纯《治家格言》谈孝悌
九《郑氏规范》教子孝义
十 曾国藩“孝友”治家
第五章 文学作品,劝民以孝
一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蓼莪》
二 父母之恩天高地厚——《孝父母三十二章》
三 远游之子离别苦——《别老母》、《游子吟》
四 百善孝为先——《劝孝歌》
五 孝妇与孝子——《琵琶记》
六 割股疗亲——《陈情记》、《四美记》
七 孝与不孝——《转天心》
八 尊母训,思亲罢宴——《罢宴记》
九 感天动地的孝子故事——《二十四孝》
第六章 政策引导,促民以孝
一 旌表促孝应用广
二 养老与孝紧相连
三 避讳亦显忠与孝
四 谥号加“孝”意义大
五 法律劝孝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孝教育思想的萌动
一 四子问孝——孔子的孝教育思想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产生。《孟子告子》中曾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到了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尽管这时的“孝”字主要与祭祀有关,还不是指现代意义上“孝道”,但已包含尊祖敬宗之意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孝”字逐渐与表示养老的“畜”、“养”二字结合起来,开始向“善事父母”转变,初步具有了今天“孝道”的含义。在这一转变中,孔子无疑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属山东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自有一份特别的感触,对孝的理解也更加真实与深刻。
孔子一生最为重要的事业是办私学,因此他对孝的理解生动反映在与学生的互动问答中。据《论语》记载,孔子曾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和子夏4个弟子所问“何谓孝”有过不同的回答,这就是著名的“四子问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面对“何谓孝”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在回答孟懿子时,强调孝是“无违”,即在孝养父母时不能违反了礼制;回答孟武伯时则强调,儿子如果能体谅父母所担心的事,也就是尽了孝心的;给子游的解释是,孝并不是简单地给父母以食物,要待之以诚敬之心;回答子夏的“色难”,是要求怎样和颜悦色、诚实地侍奉父母,仅仅给父母亲酒食是不够的。对4位弟子的不同回答,不仅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体现了他丰富的孝教育思想。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可看作孔子教学的实录集。据统计,“孝”字在《论语》中用了19次,论孝的篇幅有16章,远远多于其他内容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大略看出孔子的孝教育思想。
首先,孔子认为孝教育是一切教化的起点和基础。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青年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谨慎诚实,对大众要有仁爱之心,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的知识。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美德之后,才可以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可见孔子要求弟子孝顺父母远远严格于其他的学习内容。
其次,孝是由血缘而来,因此孝教育就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老母啮指儿心痛,母子血肉相连情相通,这确实是血缘亲情之孝的最直接表现。既然孝的产生是人的自然情感的流露,那么孝的现实运作也就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孔子把它归结为“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禽兽尚有对父母的感恩恭敬之举,人若只把供给父母衣食作为孝,这与犬马的“养父母”就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了。只有在赡养父母的时候,对父母流露出恭敬、爱戴之情,这才是人间的孝道。
第三,孝教育的具体内容。对于什么是孝,孔子表述得并不十分有条理,但通过他的片言只语,仍能大略看出其孝道思想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孝养。即从物质层面上赡养父母、照料双亲,这是孔子孝教育的最低层次要求。父母抚养子女长大,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待父母年迈,失去经济来源,不能照顾自己时,子女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孝养父母的责任,给父母提供衣食住行。当然,并不是只有富人才有资格孝养父母,贫苦和艰辛并不妨碍孝道的实行。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对孔子说:“我太伤心了!因为我家里贫穷,父母活着的时候,我没有钱好好地供养他们,父母死后我也没钱厚葬他们。”孔子听到后说:“就算每天粗茶淡饭,你只要尽你所能的让父母开心了,这就做到孝了。”
②孝敬。孝不仅表现为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在子游问孝中,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但人们也养犬马,如果对父母只养而不敬,则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不同呢?单纯地物质供养父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诚心实意的爱父母,尊敬父母。而子夏问孝时,孔子的回答是“色难”,指的是孝养父母最难做到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对父母的尊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诚意,这是子女的义务,但又不仅仅是一种义务。因为为尽义务而去尽义务,必然不是出自真心的自然之情。
③孝谏。世人总有犯错的时候,父母也不例外。那么,当父母做错事情的时候,子女该怎么办呢?孔子这样解释:“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是说:子女侍奉父母,父母如果有什么做错的地方,除了不能采取默许的态度外,还要婉约和气地劝告。如不听从,也不要触犯他们,可以为他们忧虑,但不能怨恨他们。
④孝丧、孝祭。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要孝敬父母。父母去世后,子女也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弟子宰我曾问孔子:“三年之丧,似乎期限太久了。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将从此而坏。三年不弹奏音乐,乐将从此而失。而且旧谷吃尽,新谷已收,钻燧接火之木也都改了。似乎一年之期也就够了。”孔子说:“你服丧一年后就吃稻米,穿锦衣,安不安心呢?”宰我说:“安心呀!”孔子生气地说:“你既然觉得心安,那就这样做吧!君子服丧期间,就算吃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觉得快乐,在日常宫室中起居,总觉得不安心,所以才不这样做的。你既然可以安心,那你就这样做吧!”等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真是不孝啊!”孔子认为,父母辛辛苦苦养育子女长大,父母死后,子女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食无味,寝不安,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困难的。
⑤孝悌、孝忠。这是孔子孝思想在家庭、社会层面的延伸,反映的是推己及人的等差之爱。悌,指敬爱、顺从兄长。如果说孝讲的是亲子之爱,反映纵的血缘之爱,那么悌讲的是兄弟之爱,反映横的血缘之爱。孔子曾告诫他的弟子们:“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就是说,在家就要孝顺父母长辈,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广泛地友爱众人。将反映血缘之爱的孝推到社会、国家,就变成了忠,它讲求的是臣子对君主的爱,反映的是宗法之爱。《论语八佾》中有孔子与鲁定公的一段对话,鲁定公问:“国君使唤臣子,臣子侍奉国君,应该怎样做呢?”孔子答道:“国君应该依照周礼的准则来使唤臣子,臣子应该尽心竭忠地侍奉国君。”这样,孝就摆脱了单纯家庭层面,有了国家层面的政治伦理意义了。
第四,孝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仁”。“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仁”就是“仁者爱人”,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即对上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对下要求平民百姓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符合“礼”的要求。孔子竭其一生地办学、教人,为的就是能够培养具有“仁”的品格的贤士。显然,其孝教育也离不开这一目标。《论语》中并没有孔子直接论述孝与仁关系的言论,但通过其弟子的言语,仍能感受到孔子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一句道破了孝、仁之间的本质联系,即孝悌是仁爱之本。既然这样,人只有首先进行孝的教育,才可能为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做好铺垫。自然,孝教育的最高指归就是“仁”了。
孔子孝教育思想虽然比较简略、零散,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但它在教育实践上还是硕果颇丰的。他不仅为中国传统孝观念奠定了基本框架,还培养了不少以孝闻名的学生。闵子骞为孔门72贤人之一,主要以孝闻名,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并以“芦衣顺母”的孝故事为后人称道。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曾参不仅以孝闻名,还继承了孔子的孝思想,主持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孝经》,将孔子的孝思想系统化、完善化。另外,十分孝顺的子路也为后人留下了“为亲负米”的美好故事。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