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中国幽默讲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生猛解读晚清政坛二号首长如何运用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力挽晚清狂澜!)

書城自編碼: 20659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历史/地理人物
作者: 雾满拦江
國際書號(ISBN): 9787543893108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20/3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5.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建筑与时间:从上古城市到当代空间
《 建筑与时间:从上古城市到当代空间 》

售價:HK$ 93.6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

售價:HK$ 202.8
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
《 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 》

售價:HK$ 165.6
向上社交:如何建立更有效的人际关系,让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
《 向上社交:如何建立更有效的人际关系,让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 》

售價:HK$ 70.8
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 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

售價:HK$ 69.6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售價:HK$ 57.6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售價:HK$ 57.6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售價:HK$ 114.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6.6
《 三国真英雄曹操 》
+

HK$ 95.4
《 权谋高手李鸿章(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层层讲透晚清政坛二号首长李鸿章的为官大智慧) 》
+

HK$ 100.7
《 一个理想青年的奋斗—孔丘说明书(孔子其人、其事、儒家思想最简明读本,畅销书作家雾满拦江最新转型力作,写给残酷世界的心灵之书,解读千百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
+

HK$ 105.5
《 最有权势的读书人:张居正——一部解剖中国式官场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专制社会个人奋斗的典范,人治官场突破规则生存与进步的标本 》
編輯推薦:
创业容易守业难。从刀笔小吏到国之重臣,李鸿章一路平步青云。那么,面对晚清军事、经济、外交的困局,李鸿章又将如何运用他炉火纯青的权术谋略,纵横捭阖,力挽狂澜,最终成为让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的官场不倒翁呢?
如何展现外交家的风骨?
如何巧妙与洋人打交道?
如何处理敏感案子?
如何维持官场平衡?
如何撰写制敌于无形的工作报告?
如何既能做事,又能自保,同时得到领导始终不渝的维护?
中国幽默讲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以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用诙谐流畅的语言,为你真实展现李鸿章如何运用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力挽晚清狂澜。
內容簡介:
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势同水火,外部列强环伺、步步进逼,李鸿章如何运用他炉火纯青的权术谋略,纵横捭阖,力挽狂澜,突破晚清军事、经济、外交的困局,最终成为让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的官场不倒翁呢?

中国幽默讲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积多年研究心得,以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以诙谐流畅的语言,为你真实展现李鸿章如何运用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力挽晚清狂澜。
關於作者:
雾满拦江,幽默写史领军人物,善于将历史名人做全新解读,并归纳其成功之道。文风辛辣犀利,观点新锐生猛,为千万读者所称道。多年研究李鸿章,深为李鸿章的谋略和智慧所折服。继畅销作品《推背图中的历史》《神奇圣人王阳明》之后,潜心创作出重磅新作《权谋高手李鸿章》。
目錄
引子 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第一章 如何摆平各方矛盾
改变历史的人 8 
改变历史的书 10 
从官场失意者到顶尖专业人士 12
天下第一伤心人 17 
鬼物出没天津城 21 
朝廷如何坑害曾夫子 24
从大帅到重臣 28 
拖延就是高效率 31 
如何处理敏感案子 33
酉阳教案第二季 36
第二章 出奇制胜,打破僵局
黄鹤楼兄弟争座次 42 
如何对付洋人 46 
转战洋务运动 49
少年皇帝不识愁 52 
皇帝也有青春期 54 
为对手树碑立传 57
启智与愚民的分野 59 
西乡大暴走 61 
以一人敌一国 63 
蚊子船来袭 65
第三章 高手过招,步步惊心
规则的冲突 70 
强权并非公理,会玩才是王道 72 
都怪你们傻兮兮 74
徒弟超越师傅 76 
精妙的圈套 79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80
如何对待合同上的漏洞 83 
李氏谈判法则 86 
猪一样的队友 89 
琉球的失落 92
第四章 借力打力,维持平衡
一个英国青年的死亡之旅 96 
被扭曲的历史 98 
迟早必挨一刀 99
智慧越高,责任越大 102 
舌战老学者 104 
帝国退化原理 106
扯皮磨牙大战 109 
战争恐惧症 113 
最后的对决 115 
职场上的异类 118
第五章 精通规则方能成大事
命中注定的倒霉差使 122 
职场替罪羊 125 
愤怒青年的欧洲之旅 127
小人物扳倒大领导 129 
冲突型人格的形成 132 
职场大刺猬 135
给闲人一个话题 138 
民众没有仇家 140 
权力的逻辑 143 
留美幼童计划夭折 145
第六章 史上最厉害的谈判高手
“三宜”提督刘永福 150 
法国占领“东京” 152 
朝鲜惊变,风波再起 156
两条规则,双重标准 159 
事非经过不知难 162 
罗网密布,杀机暗伏 165
布局打掉李鸿章 167 
初战脱利古 170 
被低估的天才将领 172 
令人崩溃的谈判 175
第七章 面对乱局,迅速解套
无形的对手 182 
黑旗军血战越南 184 
计划不如变化快 187
隐秘的政变 190 
李鸿章落入圈套 193 
做个善良的大奸臣 195
坚持投降不动摇 199 
双赢共胜的战争 205 
从此门户大开 208 
帝国精英崛起 211
第八章 腹背受敌,各个击破
血搏镇南关 216 
一战平天下 219 
把所有人拖入坟墓 222 
首战伊藤博文 224
无懈可击的对手 228 
愚民是专制国的基本政策 231 
长崎嫖妓事件 233
又一轮疯狂的军备大竞赛 236 
权力的排他法则 239 
隐秘的敌人 241
第九章 准确判断局势很重要
青春的叛逆 246 
国际政治走后门 249 
群众领袖的孵化器 251
心里有个未长大的孩子 254 
邪恶代言人 256 
如何让政局永远稳定 259
日本出兵朝鲜 261 
和平的希望 264 
消失于万军重围之中 267 
不改革,就战争! 272
第十章 力挽狂澜,破解危局
兵败平壤 278 
黄海大海战 281 
保守派如何成为激进派 285 
旅顺港失陷 288
威海卫战役 290 
马关之议 293 
不信绕不蒙你 296
蠢货千万别爱国 299 
从此不共戴天 302 
终战大三国 306
附录一 李鸿章大事年表
附录二 本书参考资料
內容試閱
第二章 出奇制胜,打破僵局
黄鹤楼兄弟争座次
李鸿章奉命赴津处理教案,让洋务干将丁日昌先行,他回家与母亲辞行。

做官了,发达了,总是要将老母亲安置在官衙,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孝文化。李鸿章进门给老母亲磕头请安:娘,孩儿要去直隶了……

老母亲听了皱眉:哎哟,儿子啊,你到两江,母亲就跟你去两江,你调湖广,母亲就得跟你去湖广。可怜你母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天天车马奔波,游走四方,我这老身子骨经受不起啊。

这时候新任湖广总督进来,扑通跪倒给老母亲磕头:娘,您大儿子回来了,你就住在官衙里,不用搬,新任的湖广总督就是我。

原来继任的湖广总督,是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当时老太太就纳闷了:怎么这天下之大,就你们哥儿俩跑来跑去,官位轮换着做,别人都干什么去了?

别人……最好别提别人。这中国之大,能有几个明白人啊?!李鸿章和大哥出来,门外早有一大群幕僚和朋友迎上:两位大人,今天你们兄弟相逢,实人间罕有之美事耳,我们在黄鹤楼上摆下酒宴,一来给新任湖广总督李大人接风,二来给新任直隶总督李大人饯行,请两位大人赏光移步。

见有饭局,李鸿章兄弟大喜,立即携手匆匆赶去。到了黄鹤楼,众人却抓耳挠腮:两位大人,你看那个……
李鸿章:到底哪个?

众人:两位李大人啊,你看你们兄弟两个,李瀚章是大哥,应该坐在上位。可是按官职,李鸿章是协办大学士,官位更高,理应坐上位。那么今天这个座位的排次,到底应该是大哥居上呢,还是大学士居上呢?

这个……李鸿章看了看大哥李瀚章。李瀚章鼻孔冲天,心说再怎么着,我也是你大哥,你这个大学士可不是一个人拼下来的,是咱们李家全家上阵,帮你打出来的。所以今天这个座位嘛……二弟你自己寻思吧。

李鸿章捋着胡子,看了看大哥的表情,问众人:我来问你们,今天这个筵席,是论公事,还是论私谊?

论公事?论私谊?众人眼珠直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应该怎么回答呢?如果论私谊,今天这几桌子酒菜,谁给你报销?于是众人齐声道:今天是论公事,不论私谊。

哦,只论公事?李鸿章听了,大摇大摆走到主座前,一屁股坐下:论公事,我是协办大学士,官衔最高,所以理应坐主座。我大哥只能坐下面,这是朝廷制度,不能有丝毫懈怠。但他是我大哥,让大哥坐在弟弟的下座,也不像话。所以你们明天还得再摆几桌,只论私谊,那样我大哥就可以坐上座了,如何?
众人听了,顿时叫绝:哎哟,李大人,你这脑子可真是快,这么个僵局竟然都被你化解了。

李鸿章哈哈大笑:之所以出现僵局,那是因为你们的眼力不济,目光短浅,你把眼光看得远一点,把一次宴请改成两次,问题岂不就迎刃而解?

以往,幕僚们看他与洋人斗智斗勇,也瞧不出个端倪来,而且许多具体工作,都是李鸿章的手下来做,他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看得久了,幕僚们已经很难看出,李鸿章到底比自己高在哪里。直到
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让诸人猛然醒悟,李鸿章这个协办大学士,可真不是白来的。而大哥李瀚章带着全家,拼命地帮助二弟,就是因为李鸿章有这么个脑子。

这件事情虽小,却透露出李鸿章那过人的机敏和独特的思维特点。我们完全有必要对李鸿章的思维特点进行一个简单粗略的分析,以便让我们学习并掌握一种或许是全新的思维方式。

黄鹤楼争座之案,是由一个矛盾构成的僵局。这个僵局的出现,是因为现场出现了两个评价标准。

按官职,李鸿章应当坐首座,而按年龄,则应该李瀚章坐首座。如果让李鸿章坐首座,年龄上说不过去;可如果让李瀚章坐首座,官职上又说不过去。

李鸿章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就是要把两个评价标准,打掉一个,只剩下一个评价标准,那么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化解了。

世间有许多僵局,让人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无法自拔。这些僵局的形成,必然是两个或多个诉求所导致,处理的要点就是把诉求拆开,每个诉求各组成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也就应然而生,所谓人生僵局,就此不复存在。

现在我们能够明白,为什么李鸿章会称做官是最容易的事情了。这是因为,所谓做官,就是处于一个调配社会资源的位置上,以满足社会各方的需求。一个官员,如果不具有这种资源调配的能力,又或是缺乏这种意识,就会陷于繁复的矛盾诉求之中,终日拆西墙补东墙,疲于奔命,试图满足所有人,累得半死还落得个贪官的恶名。究其原因,就是你的资源调配能力不够,与自身所处的职位构成了反差。

李鸿章是最善于打破僵局、另创局面的智慧型高手,无论什么样的矛盾诉求摊到了他的桌面上,他都能够迅速地找到矛盾的症结,并利索地拆解开来,化繁为简,迅速解决问题。
同样体现了李鸿章这种高明的思维特点的,当属他这段时间对丁汝昌的安排。

丁汝昌,桐城人氏,最早追随悍将程学启,两人一起加入了太平军。及至安庆城下之战,曾老九曾国荃以苦肉计逼迫程学启反水,于是程学启带了亲兵卫队长丁汝昌,缒城而出投奔了湘军。此后,程学启转入李鸿章手下,而丁汝昌始终跟随在程学启身边,为肃清上海外围的太平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幸的是,嘉兴之战,淮军第一猛将程学启战死。此人之死,损失最大的就是丁汝昌,从此他失其依附,沦为散兵游勇。他和程学启的残部忽而被调到东,忽而被调到西,最后被划拨到了刘铭传的麾下。丁汝昌追随刘铭传,于两淮战场,再立新功。
及待捻军被平灭,淮军的头一桩事,就是裁军。

裁撤军队的命令落到了刘铭传的手上,刘大麻子眼皮一眨,这个裁军,当然是不能裁自己的亲兵卫队,把自己的亲兵裁了,那就太缺心眼儿了,要裁就只能裁别人的。
谁是别人的亲兵卫队?当然是丁汝昌,他是程学启的老部下,如今程学启
死了,丁汝昌自然也就成为第一个挨刀的。

减员增效,分流下岗,这是任何时代都难免的事情。当丁汝昌得知自己将要下岗的消息后,顿时火大了,不由得发起牢骚来。

你个下岗待业的老员工,乱发脾气可就不对了,这叫不顾全大局,这叫社会不稳定因素。就见刘铭传满脸的大麻子泛起浓浓的黑气,杀机顿起。那丁汝昌却是最知道刘铭传的狠辣,闻知情形,星夜纵马,狂奔回家乡,找个茅坑躲了起来。他若是逃得慢一步,必然成为刘铭传的刀下之鬼。

丁汝昌逃了,刘铭传很是失落。但好歹,分流下岗这事,算是顺利完成了。而丁汝昌躲在家里,越想自己这半辈子,越觉得不值,半生追随程学启,在战场上死过无数次,最终却落得个逃犯的下场,这真是太郁闷了。
思前想后,丁汝昌心有不甘,就给李鸿章写了封信,哭诉自己的委屈。

收到丁汝昌的书信,李鸿章也呆住了:什么?程学启的亲兵队队长丁汝昌,现在沦为逃犯了?哎哟,这个事……真是不太好办。

丁汝昌曾是淮军中的一员,是李鸿章的家乡子弟兵。为了李鸿章的前程,不知丢了多少子弟兵的性命,侥幸残存如丁汝昌者,遇到今天这种委屈事,李鸿章是一定要管的,如果不管,那未免太没良心了。
可这事,到底该怎么个管法呢?

刘铭传和丁汝昌,手心手背都是肉。若是让丁汝昌回军中任职,刘铭传肯定不干,说不定还会大闹起来。如果不让丁汝昌回来,那么淮军的兄弟们,就会看在眼里,凉在心中,自己以后也没法做人了。
眼前这桩僵局,与黄鹤楼兄弟争座次,如出一辙,几无区别。

解决问题的法子,也是采用黄鹤楼式的,具体方法就是将两个彼此矛盾的诉求,拆解开来,一分为二,问题就解决了。
于是李鸿章打算把一支淮军拆成两支,让两人各统一军,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淮军正在裁撤之中,又如何把一军扩为两军呢?

这个……裁撤的全都是陆军,是不是?这不大清国还没有海军呢?立即上奏,要求建立海军。海军一旦建立,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空缺岗位,可以安置从淮军分流出来的下岗老员工。如此妙计,岂不美哉?

于是,丁汝昌和他的大清海军从此走入历史。只不过,这个开端有点儿诡异,为行将到来的二十四年后的中日对决,带来了永远无法抹除的阴影。


如何对付洋人

八月二十五日,李鸿章秘密来到天津。知道他到来的,只有两个人:拱卫京畿的淮军大将刘铭传与提前赶来处理案子的丁日昌。

由于教案转入丁日昌之手,民怨的宣泄口,也就冲着丁日昌来了。李鸿章一路所行,但见揭帖无数,无不是咒骂丁日昌八辈子祖宗,说他是“丁鬼奴”,巴结洋人,卖国求荣。见此情形,李鸿章心花怒放。

曾国藩吃亏就吃在手下没有一个丁日昌这样顶雷的人,所有的事情全都自己扛,结果被朝廷使阴招儿摆了一道。夫子的一世名节,毁于一旦。而李鸿章这边,挨骂的角色由丁日昌担当了,李鸿章躲在他身后,逃过了民怨的诅咒。

这么个团队,李鸿章是喜欢的,但天天被人骂八辈子祖宗,丁日昌承受不了了,没过多久,他就坚决退出了官场。但是目前他还没有退出,只好硬着头皮,向李鸿章汇报工作。

听丁日昌说了详细情况,李鸿章心里有数,就去拜谒老师曾国藩。曾夫子勉强从床上爬起来,与心爱的弟子讨论案子。
那么这起案子,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

很简单,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那些打死无辜修女的暴徒,甭管他们有多么愚昧,必须制以刑裁。至于更多的暴民,只要手上没有人命,又或是抓不到实际证据,就睁一眼,闭一眼吧。此外再赔付洋人相应的财产损失,以及给予死者相应的经济补偿。

这是李鸿章的态度。但是曾夫子告诉他,洋人的要求远高于此,法国人要求中国的地方官以性命相抵。

李鸿章连连摇头:不不不,冤有头,债有主,地方官又没什么大的过错,凭什么要给洋人赔命?这事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夫子问:你若不允,洋人定然不依,如之奈何?
李鸿章笑曰:老师放心,对付这些洋人,学生有一手绝活儿,那就是痞子腔。

听了这句话,曾夫子脸色一沉:少荃啊,你怎么又犯了老毛病呢?忘了为师对你说过的吗?待人处世,唯重一个诚字。
李鸿章点头:老师所言极是,极是……

曾李师徒,有过无数次的对话,但唯有这一次极为重要,是所有晚清史家研究的对象,也是所有相关史书必须提及的。起初,李鸿章的历史形象在政治上被定位为卖国贼,他所做的具体事情被淡化,留下来的只有这个确凿的证据,证明李鸿章是个大流氓。你看,他满嘴痞子腔,可知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地痞。

后来,越来越多的史学家无法忍受这种对历史的粗暴蹂躏,就跳出来替李鸿章翻案,解释说:所谓的痞子腔,实际上是一种外交辞令!没错,就是外交辞令。
其实,所谓的痞子腔,并非是外交辞令,而是一种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

痞字的原意,是突凸之意。这个字源自于中医,指人体内部的痞块。人体是柔软的,内部突然多出个硬硬的痞块,也就是肿瘤,让人遭受不尽的痛苦。

地痞的原意,则是指平地上突凸的坚硬障碍物。平坦的地面上,突然多出个坚硬的障碍,人走过就会被绊倒,扭伤脚趾事小,摔倒跌出脑震荡,也是常有之事。后来,地痞这个词,专门用来指称这样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粗暴粗野,像平地上的突凸障碍一样妨碍正常人行走。对于这种野蛮人,你只能绕道而行,如果有谁跟地面的突凸过不去,那就太划不来了。

李鸿章在上海跟洋人打交道久了,把洋人驯服得像狗一样听话。他是最了解洋人的,知道在中国,洋人才是真正的弱者。这些可怜的洋人,远离故国,孤零零地处身于一群梳辫子的男人之中,所有人都用阴沉沉的目光盯着他们。那种孤寂、那种凄惶,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外交官只不过是最早的经理人,是被雇用来解决问题的,国家所要求他们的是,以灵活的手段处理问题,用最少的资源替本国侨民谋取福祉。所有的外交官都是个霉摧的角色,他们只有责任没有权力,于是心里太孤寂,太恐惧,所能做的唯有先声夺人,先把对手吓唬住再说。吓唬住对手,外交官就赢了,没吓唬住的话,就另外去找个人来吓唬,总之要尽可能地捞回场子。

举凡中国所发生的教案,外交官都会先来吓唬地方官,吓唬住了千好万好,没吓唬住就去吓唬朝廷。朝廷最怕洋人,如果洋人找来闹事,就狠狠地惩治地方官,这是洋人在中国盛气凌人的主要原因。

所以李鸿章向老师表态:不要理会洋人的恫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洋人敢叫嚣战争,咱们就跟他一块儿嚷,看谁嗓门大。

而曾夫子则指点弟子,对付洋人,除了态度强硬,不失国体,还必须要以真诚的人生态度打动洋人。要让洋人喜欢你,愿意和你交朋友,你真诚,你强硬,你据理力争,谅洋人也无咒可念。

你真诚,你强硬,这就让对方知道你的原则和底线,无论是处理国际事务还是处理人际关系,都会顺风顺水。
师徒二人商议妥当,李鸿章开始与洋人谈判。洋人来了,和李鸿章一见面,对方顿时欲哭无泪。

负责处理天津教案的法国佬,还是那位刚刚和李鸿章扯皮磨牙、处理酉阳教案的罗淑亚。这也是朝廷让李鸿章来处理天津教案的原因,两人是老朋友、老对手了,都太熟悉彼此的风格,见了面想吵也难。
前面说过,法国人刚刚在普法战争中吃了败仗,生生被炮轰死 20
万人,元气大伤,根本没有底气大闹,所以双方的谈判,顺利得异乎寻常。

法国人最早的谈判底线,是清廷必须给法国开放一个通商口岸,赔付百万两银子,再拿地方官抵命。如今遇到李鸿章,这些条件都不好再提了,敢提出来,李鸿章有太多的狠招儿对付他们。
此案最终裁决,16 名杀人犯立即正法,21
名从犯流放,还有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双双流放黑龙江。再赔法国 20 万两银子,修葺烧毁的教堂,再给列国遇害人员抚恤金 25
万两银子。

看到这个结果,曾夫子忍不住老泪纵横,这个天津知府张光藻和知县刘杰,他们两个无罪啊,凭什么流放他们?应该流放的是崇厚那个王八蛋……后面这句话不能说,崇厚在朝廷是有势力的,夫子惹不起人家。曾夫子和李鸿章两人凑了一万多两银子,给张光藻和刘杰当路费,又写信吩咐东三省的官员,务必好好照顾这俩倒霉蛋,不能让他们受到委屈。

朝廷看到这个结果吓坏了,这么低的条件,人家洋人能答应吗?李鸿章你可别胡来,惹火了洋人,那可了不得。于是朝廷自作主张,另加了一款,派通商大臣崇厚去向法国人谢罪,这起案子就顺利结束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