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跨考专业课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

書城自編碼: 197813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考試考研
作者: 跨考教育考研研究院
國際書號(ISBN): 9787564060190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5/529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6.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西域考古记 世界科普名著经典译丛(精装)
《 西域考古记 世界科普名著经典译丛(精装) 》

售價:HK$ 106.8
数字图像处理——使用MATLAB分析与实现(第2版)
《 数字图像处理——使用MATLAB分析与实现(第2版) 》

售價:HK$ 82.8
陪你的情绪坐一坐
《 陪你的情绪坐一坐 》

售價:HK$ 71.8
公开的密谋
《 公开的密谋 》

售價:HK$ 70.8
可怕的战争——美国内战及其创伤(第三版)
《 可怕的战争——美国内战及其创伤(第三版) 》

售價:HK$ 177.6
超能团队:提高团队绩效的30个工具   [英]帕梅拉·汉密尔顿
《 超能团队:提高团队绩效的30个工具 [英]帕梅拉·汉密尔顿 》

售價:HK$ 82.8
渡鸦的文化史
《 渡鸦的文化史 》

售價:HK$ 94.8
韦伯政治著作选
《 韦伯政治著作选 》

售價:HK$ 9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7.2
《 新闻传播学核心热点专题80讲 》
+

HK$ 100.7
《 传播学理论基础与实战练习 》
+

HK$ 103.4
《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3) 》
+

HK$ 141.6
《 圣才·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編輯推薦:
《跨考专业课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由来自名校的硕士生、博士生联袂打造。
本书四大优势:
一是紧扣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试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第一本专门针对MJC入学考试编写的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
二是名校专家指导,名校高分考生、博士生执笔,保证图书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权威性及备战的实效性;
三是结合知识点、考点布局,精选真题,提高复习效率;
四是注重图书的体系性,为此特别编著了《跨考专业课新闻与传播硕士(MJC)核心教程》,全面提升复习效果。
本书适用对象:
一是正在备战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入学考试的考生;
二是即将备战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的考生;
三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入学考试的研究者。
內容簡介:
《跨考专业课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由新闻学名校专家指导,精心研究考试大纲,以考试大纲为编写的根本,知识点讲解与真题相结合,力求达到实用高效的目标。第1部分至第5部分,在知识点与真题的两结合中,使考生能够通过真题直观的认识重要考点,并深刻理解考点;热点专项分析,结合近年新闻与传播热点领域,参考真题,使考生对最重要的考点能够有更深入、透彻地认知。全书讲解,详略得当,张弛有度。
本书的实用、高校必将使考生全面、系统地把握考试重点与方向,是考生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入学考试的必备书籍。
關於作者:
跨考教育考研研究院由来自国内外著名学府的40多位博士、硕士组成,下设政治研究中心、数学研究中心、英语研究中心、专业课研究中心、专业硕士研究中心、复试调剂研究中心六大部门。研究院秉承“以学员为中心,以效果为导向,以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力邀原考研命题组组长3人及现任阅卷组成员20余人加盟,依托强劲的研发能力、积极的进取精神、专业的管理流程,创造了跨考品牌在业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跨考教育考研研究院创造了五轮四阶教学法、全日制“魔鬼集训”教学法、精英小班教学法、诊断式个性教学法、零基础教学法等科学体系,经过多年来不断革新,不断优化流程与体系,成功帮助数万名学员突破自我、成就梦想。先后被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教育、搜狐教育、考试吧、《创业家》、《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权威媒体报道并评价为考研行业最具特色产品体系。
继往开来,跨考人必将保持“必胜”的信念,创造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
目錄
第1部分 传播学理论
第2部分 新闻理论
第3部分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4部分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5部分 新闻业务
热点专题分析
专题一 新闻媒介的娱乐化
专题二 网络谣言传播
专题三 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
专题四 媒介审判与司法公正
专题五 媒介批评与媒介素养
专题六 传播的全球化与国际传播
专题七 媒介融合与三网融合
专题八 媒介寻租与公信力
专题九 新闻法制与舆论监督
专题十 自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內容試閱
第1部分 传播学理论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 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1.传播的含义
(1)含义

最普遍的解释,是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
(2)传播的基本特点(郭庆光)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如下:
①符号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简单地说,如果用一种事物X来指代或表述另一种事物Y,那么X便成为一种符号,Y便是X的意义。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对事物的特定指代。
所谓符号化的过程,就是借助于人的头脑,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意义的过程。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符号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人们所掌握、接纳的,并且保证社会基本信息交流得以正常进行和文化的传承,而且构成不同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符号的形式多种多样,凡是能够携带意义的事物,如声音、动作、表情、图片、影像等,都属于符号范畴。
②媒介(media)
媒介是人类传播活动中运载和传递符号的物体,是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物。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这两个方面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
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作为一种代码或手段,符号反映了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信息表达的逻辑特点,因此往往具有抽象性、有序性、思维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媒介反映了物质和能源的本身特点和存在形貌,如石碑坚硬,纸张薄软,大喇叭粗犷,电视机精致……它们都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信息与符号、符号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在文字传播形式中,人们可以运用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如电视就可以显示这一功能。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
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考研历年真题与详解
1.简答:简述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参考答案】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的是霍夫兰,他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
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但是,由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霍夫兰等人在上述两次实验中都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退,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一个重要道理,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名词解释:符号学(清华大学,2009年)
【参考答案】符号学(Semiotics 或
Semiology)广义上是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内容涉及文字符、讯号符、密码、古文明记号、手语等科学。由于涵盖的范围过于广阔,在西方人文科学中长期得不到重视,直到结构主义在20世纪下半期兴起,以《Tel
Quel》杂志为号召的哲学家,为了反对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大量引用俄罗斯在十月革命前的一系列有关符号在文化上的再现过程的研究。故此,正式出现当今所指的符号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
3.名词解释:传播媒介(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参考答案】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但无论哪一种意义上的媒介,都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
2.传播的类型
非社会传播:人内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传播的基本类型
社会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1)人内传播
①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内在传播。(郭庆光)
性质特点: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②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考研历年真题与详解
简答:简析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清华大学,2009年)
【参考答案】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2)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信息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的实质: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大众传播以外的其他人际传播类型。狭义的则有多角度的定义,这些定义强调了一些共通的地方:人际传播的传受双方是一对一的,或者是近似于一对一的较简单的传播关系;人际传播多是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传播或其他传播方式进行的,随着人类传播的演进,也有更多越来越先进的传播工具参与其中。
人际传播的特点:直接性;随意性;私密性。
考研历年真题与详解
名词解释:人际传播(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参考答案】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3)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群体传播是在群体内部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组织传播是群体传播的一种。从狭义上讲,群体传播指在非组织化的群体中进行的传播活动。组织传播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交流信息的活动。
①群体传播
群体的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的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对社会:主要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并保持其连续性;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也会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对个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也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②组织传播
组织:组织包括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一般谈到组织,指的是正式组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和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组织是一群人为了某些共同目的而形成的;通过某些政策、规范、程序等控制和协调内部成员的行为,并由分工合作来完成工作;具有目的性;具有正式化的层级;是一个经常互动的开放的系统。组织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组织传播:指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即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组织传播的基本要素:信息;相互依赖;网络;过程;环境。
考研历年真题与详解
1.简答:简述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参考答案】所谓群体规范,是指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如果个体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群体中其他人的看法很不一致,他就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驱使他与其他人保持一致。
功能:
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③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作用:
①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制约作用;
②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群体规范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2.简答:简述组织传播及其特点。(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参考答案】组织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组织传播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渠道进行信息的流动。一般有正规的组织传播和非正规的组织传播两种形式。
组织传播的功能大致有两种:手段性的和满足性的。具体而言,组织传播有以下四种功能:
①联系协调,实现目标;
②信息交流,适应环境;
③情感交流,激励士气;
④相互了解,增强凝聚。
3?名词解释:组织传播。(厦门大学,2009年)
【参考答案】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简单来说,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