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药鉴定学

書城自編碼: 195482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杨瑶珺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4975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57/54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30.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售價:HK$ 69.6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售價:HK$ 143.8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售價:HK$ 81.6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售價:HK$ 82.8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售價:HK$ 118.8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售價:HK$ 309.6
好的爱,有边界
《 好的爱,有边界 》

售價:HK$ 70.8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售價:HK$ 6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1.5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第2版) 》
+

HK$ 65.6
《 药用植物学 》
+

HK$ 162.3
《 中药药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 》
+

HK$ 115.1
《 中药炮制学(本科中医药类/中药学) 》
編輯推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的指导下,在对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经验丰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编写的。本教材紧紧围绕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并参照中医药相关职业岗位标准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编写特点是突出传承与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本教材可供全国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函授、自考中药学和药学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的参考用书。
內容簡介:
《中药鉴定学》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适用于中药学和药学类专业学生。全书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17章内容。总论共5章,主要介绍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发展史、鉴定依据、主要鉴定方法和最新进展等内容;各论共12章,按药用部位分类法进行编排,包括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藻、菌、地衣类,树脂类,其他类,动物类及矿物类中药相关鉴定技术等内容。《中药鉴定学》的编写参照了中医药相关职业岗位标准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将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目的是培养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
《中药鉴定学》可供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函授、自考中药学和药学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临床药师及自学中医者的学习参考书。
關於作者:
杨瑶珺、刘训红、马逾英、宋建平、李宝国、杨书彬、杨扶德
目錄
前言
总论
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一、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二、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三、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三节 中药的命名
一、中文名称
二、拉丁文名称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第二节 近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第三章 道地药材和我国主要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道地药材
一、道地药材产区
二、道地药材的集散地
第四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一节 中药的采收
一、采收与药材质量的关系
二、采收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中药的加工
一、加工的意义
二、加工的方法
三、药材产地加工通则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一、中药贮藏保管中常发生的变质现象
二、中药的贮藏保管和变质防治
第五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
一、国家标准
二、地方药品标准
三、企业标准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程序
一、取样
二、鉴定
三、结果
第三节 中药鉴定的方法
一、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
二、性状鉴定
三、显微鉴定
四、理化鉴定
第四节 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
二、DNA条形码技术
三、指纹图谱技术
四、植物代谢组学技术
五、计算机技术
六、电子鼻鉴定技术
各论
第六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根类中药
二、根茎类中药
第二节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
狗脊
绵马贯众
骨碎补
细辛
大黄
拳参
虎杖
何首乌附:首乌藤
金荞麦
牛膝
川牛膝
商陆
太子参
银柴胡
威灵仙
川乌
草乌
附子
白头翁
白芍
赤芍
黄连
升麻
天葵子
防己
北豆根
乌药
延胡索
板蓝根
红景天
地榆
苦参
山豆根
葛根
甘草
黄芪附:红芪
远志
甘遂
人参附:红参,人参叶
西洋参
三七
白芷
当归
独活
羌活
前胡
川芎
藁本
防风
柴胡
北沙参
明党参
龙胆
秦艽
白前
白薇
徐长卿
紫草
丹参
黄芩
玄参
地黄
胡黄连
巴戟天
红大戟
续断
天花粉
桔梗
党参
南沙参
木香附:川木香
白术
苍术
紫菀
漏芦
三棱
泽泻
香附
天南星
半夏
白附子
千年健
石菖蒲
百部
川贝母附:湖北贝母、平贝母、伊贝母
浙贝母
黄精
玉竹
重楼
土茯苓
天冬
麦冬附:山麦冬
知母
菝葜
薤白
绵萆薢附:粉萆薢
山药
射干
莪术
姜黄
郁金
片姜黄
干姜
高良姜
山柰
天麻
白及
山慈菇
第七章 茎木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性状鉴别
二、显微鉴别
第二节 茎木类中药鉴定
海风藤
川木通
木通
大血藤
苏木
鸡血藤
降香
沉香
通草
络石藤
青风藤
钩藤
第八章 皮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性状鉴别
二、显微鉴别
第二节 皮类中药鉴定
桑白皮附:桑枝、桑叶、桑椹
牡丹皮
厚朴附:厚朴花
肉桂附:桂枝
杜仲
合欢皮
黄柏附:关黄柏
白鲜皮
苦楝皮
秦皮
五加皮
香加皮
地骨皮
第九章 叶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性状鉴别
二、显微鉴别
第二节 叶类中药鉴定
石韦
侧柏叶附:柏子仁
蓼大青叶
大青叶
枇杷叶
番泻叶
紫苏叶附:紫苏梗、紫苏子
淫羊藿
枸骨叶
艾叶
第十章 花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性状鉴别
二、显微鉴别
第二节 花类中药鉴定
松花粉
辛夷
槐花附:槐角
丁香附:母丁香
密蒙花
洋金花
金银花附:山银花、忍冬藤
旋覆花
款冬花
菊花附:野菊花
红花
蒲黄
西红花
第十一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果实类中药
二、种子类中药
第二节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鉴定
白果
荜茇
火麻仁
马兜铃
地肤子
王不留行
五味子附:南五味子
肉豆蔻
葶苈子
芥子
覆盆子
木瓜
山楂
苦杏仁
桃仁
乌梅
金樱子
沙苑子
决明子
补骨脂
枳壳附:枳实
香橼
陈皮附:青皮、橘核
化橘红
吴茱萸
鸦胆子
巴豆附:巴豆霜
酸枣仁
胖大海
使君子
诃子
小茴香
蛇床子
山茱萸
连翘
女贞子
马钱子
菟丝子
牵牛子
蔓荆子
夏枯草
天仙子
枸杞子
栀子
瓜蒌附:瓜蒌皮、瓜蒌子
鹤虱附:南鹤虱
牛蒡子
苍耳子
薏苡仁
槟榔附:大腹皮
砂仁
草果
豆蔻
红豆蔻
草豆蔻
益智
第十二章 全草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草类中药鉴定
伸筋草
麻黄附:麻黄根
槲寄生
鱼腥草
垂盆草
仙鹤草
紫花地丁附:苦地丁
金钱草
马鞭草
广藿香
半枝莲
荆芥
益母草
薄荷
泽兰
香薷
肉苁蓉
锁阳
穿心莲
白花蛇舌草
佩兰
茵陈
青蒿
大蓟
蒲公英
淡竹叶
石斛
第十三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第一节 藻类中药概述
第二节 菌类中药概述
第三节 地衣类中药概述
第四节 藻、菌、地衣类中药鉴定
海藻
冬虫夏草
灵芝附:云芝
茯苓
猪苓
雷丸
马勃
松萝
第十四章 树脂类中药
第一节 概述
一、树脂的来源与采收
二、树脂的化学组成
三、树脂的理化性质
四、树脂类中药的分类
第二节 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苏合香
乳香
没药
安息香
阿魏
血竭
第十五章 其他类中药
第一节 其他类中药概述
第二节 其他类中药的鉴定
海金沙
青黛
儿茶
冰片合成龙脑
五倍子
芦荟
天竺黄
琥珀
第十六章 动物类中药
第一节 动物类中药概述
一、动物类中药的应用与研究概况
二、动物类中药的分类
三、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第二节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地龙附:土地龙
水蛭
石决明
珍珠
牡蛎
海螵蛸
全蝎
蜈蚣
土鳖虫
桑螵蛸
蝉蜕
斑蝥
僵蚕
蜂蜜附:蜂蜡、蜂房
海马
海龙
蟾酥
蛤蟆油
龟甲
鳖甲
蛤蚧
金钱白花蛇
蕲蛇
乌梢蛇
鸡内金
穿山甲
熊胆粉
阿胶
麝香
鹿茸附:鹿角、鹿角霜
牛黄
羚羊角
第十七章 矿物类中药
第一节 矿物类中药概述
一、概述
二、矿物类中药的性质与分类
三、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第二节 矿物类中药鉴定
朱砂
雄黄
自然铜
磁石
赭石
红粉
信石
轻粉
炉甘石
青礞石
滑石
石膏
芒硝
胆矾
硫黄
龙骨附:龙齿
中药鉴定学教学基本要求
中药及动植矿物中文名检索
內容試閱
总论
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2.熟悉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
3.了解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资源的途径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应用的学科。
它是在继承祖国传统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等理论和实
践问题。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取自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是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
单加工的原料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制后可以直接用于处方调配或制剂生产的原
料。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根据标准规定的处方,采用适宜的制备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
规格和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药品,如六味地黄丸、板蓝根颗粒、丹参滴丸等,在临床上
都广泛应用。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药为民族强大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药鉴
定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鉴别经验,更应该利用现代的知识和
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科学成果,将中药鉴定学的知识进一步整理,发扬光大。中药用于预防治疗
疾病,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用之得当,可以药到病除;用之有误,轻则贻误
病机,重则危及生命。所以其安全有效才是基本前提。因此,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和制定中药的
质量标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是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与寻找及扩
大新药源,是中药鉴定学继承和发扬的长期任务。
一、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一)中药的真伪鉴定
中药的真伪,即中药的品种问题。“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均为正
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或者以他种药材冒充正
品的均为伪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 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
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
检验即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
料药生产的;⑥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中药的品种问题,也是中药基原的真实性问题,当前中药的真伪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①同名异物是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贯众有6 科31 种,多种来
源不同的贯众混充绵马贯众药用。②形态相似,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造成误种、误采、误
收、误用,如金钱草为报春花科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全草,但同科植物点腺过路
黄 Lysimachia hemsleyana Maxim.、聚花过路黄 L.congestiflora Hemsl.和巴东过路黄 L.patungensis
Hand.-Mazz.的全草在某些地区作金钱草收购并混用。③人为造假,受经济利益驱动,如以园参
伪充西洋参、以平贝母的幼小鳞茎伪充松贝等人为制假行为。
(二)中药的优劣鉴定
中药的优劣主要是指质量问题,“ 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是
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药品,按劣药论处: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
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
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主要有:①中药材的品种,中药材的质量与品种密切相关。例如,麻黄
为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除含有挥发油外,还含具有止咳作用的生物
碱,三种麻黄的生物碱含量不同,其中木贼麻黄最高,中麻黄最低。②中药材的产地,同一品种
的中药材的产地不同,其质量也不相同,如广藿香产在广州石牌者,气香纯正,挥发油含量虽较
少,但广藿香酮的含量却较高;海南岛的广藿香,气较辛浊,挥发油含量虽高,但广藿香酮的含
量却甚微。③生长环境,由于近年来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野生中药材的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
足需求,栽培药材使用量越来越多。栽培药材的性状发生了改变,如栽培牛膝的主根短小,支根
多,木质化程度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量。此外,在栽培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栽培中药
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影响了中药材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④中药材的采收与
加工,不同的采收期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导致同种药材中药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 中国药典》)2010 年版对茵陈提出两个采收期,春季幼苗高6~10cm
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前者称“ 绵茵陈”,后者称“ 茵陈蒿”。经研究发现,茵陈的三个主要利胆有
效成分蒿属香豆精、对羟基苯乙酮和茵陈香豆酸以秋季的花前期至花果期含量高。⑤中药的运输、
贮藏与保管,中药如果贮藏保养不当,会出现虫蛀、发霉、潮解、风化等变质现象,都会严重影
响中药质量。⑥人为混入非药用部位和异物,如柴胡、龙胆混入大量的地上茎;西红花中掺入花
丝、雄蕊、花冠;⑦人为提取有效成分后使用,如八角茴香、丁香、独活等,经过化学成分提取、
干燥后再用,其外观性状与原药材相似,但药材的内在质量却发生了变化。
中药的品种不真、质量低劣,不仅有损中医药的声誉,还会带来一切生产、研究及临床疗效
的失败,不仅误病害人,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对中药品种和质量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有针对性
地加以解决,药材各生产、使用、管理、经营、检验等部门要严格把关,杜绝伪劣中药材的使用
和流通。
二、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质
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
人们在长期的中医药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但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对中药
真伪优劣的判断多以外观性状特征,如形、色、气、味等为标准,并在从《 神农本草经》到《 本草
纲目》的历代本草著作中有所记载,《 新修本草》作为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也为中药质量
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药品质量管理的法规和条例,建立了法定的药品质量监
督机构。1984 年9 月20 日,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并于1985 年7 月1 日
开始实施, 2001 年2 月28 日又进行了修订。从法律上确认了对中药质量监督管理的权力。中药标
准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
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我国除了具有国家标准外,还有地方标准和企
业标准。凡正式批准生产的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都要制定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标准
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 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由于中药及其制
剂是一个复杂的质量体系,除了应体现传统的鉴别经验外,还增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薄层
色谱法、气象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色谱技术逐步广泛地渗透到中药原料、制剂及大生产商
品质量研究和控制的应用中,随着《 中国药典》的不断制定、修订及增订,中药分析方法和质量
标准被大面积普及推广,并逐步提高和改进。
中药资源的短缺导致了混伪品、代用品的滥用,进而演变为质量问题。中药的质量问题严重
影响中医临床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又直接关系中医的理论基础,影响祖国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
药质量标准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中药现代化的“ 瓶颈”。
虽然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制定出符
合中医药特点,与临床治疗相适应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
三、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长期以来,中药材品种混乱问题十分严重。中药材品质问
题的实质是中药材的基原问题,品种一错,全盘皆否。因此,中药的品种鉴定是保证人民用药
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不可等闲视之。引起品种混乱的主要问题在于:①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
现象普遍存在。例如,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但柴胡属植物在我国除海南省外均有分布,因此,柴胡属的多
种植物在当地均作药用柴胡使用,造成中药材、饮片及中药制剂质量的差异,影响了临床疗效。
②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的混乱。例如,《 本草集注》中载“ 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头处有
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从古到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
作白头翁,以致清代的吴其?得出这样的结论,“ 凡草之有白毛者,以翁名之皆可”。这样就造成
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 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菊科等不同的植物。③有的品
种在历史沿革中有变化。例如,据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代、明代是牛皮、
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至今沿用驴皮。④一药多基源情况较为普遍,造成地方用药习惯不
同。《中国药典》所收载的多种药材都是多基原,有时是同属的多种植物,如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
困难,如蒲黄为水烛科水烛蒲黄 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 Typha orientalis Presl 或同属植物
的干燥花粉。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来源在变更,如1995 年版《 中国药典》收载的金银花为忍冬
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 L.hypoglauca Miq.、山银花 L.confusa DC.或毛
花柱忍冬 L.dasystyla Rehd.几种植物;而2005 年版、 2010 年版《 中国药典》收载的金银花为忍冬
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一种植物,另外,几种植物作为山银花的来源。
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上,①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和中药商品调查,结合本草考证和临床应用,
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做到一药一名;②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材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
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③开展地方志考查和古方药物的本草考证,有利于纠正历史错误,发掘出
新品种,有利于医方的发掘与继承,为新药临床服务。
(二)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中药及其制剂主要来自于天然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
长期的任务。21 世纪,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趋势使人们对健康保健极为重视,也为中医药事业
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世界范围内对中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及长期以来对中药资源的过
度使用,使野生中药资源的蕴藏量在逐年减少,部分资源面临濒危的境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合理地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实现中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为此,我国政府在1984 年发布了第一批《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收载植物354 种;1987 年发
布了第二批《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收载植物400 种,同年发布了《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
例》,制定了第一批《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1989 年又公布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
录》,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种植养殖和建立保护区等多种措施使中药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和合理开发中药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和扩大新药源也是发扬光大中药鉴定学的长
期任务之一。寻找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①进行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②根据
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③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④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新药
源;⑤以药理筛选和临床疗效结合的方法寻找新药源等。
第三节 中药的命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受地方用药、民族用药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药的使
用过程中,常出现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造成市场品种的混乱,给中药的生产、管理和使
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规范中药名称有利于临床应用、商品贸易和市场的经营管理,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 文 名 称
(一)中药材
1.根据药材产地命名 如川乌、川芎、川木通产于四川,党参产于山西上党(今长治地区),
秦艽产于古代秦国(今陕西、甘肃),皆因产地而得名。
2.根据药材形状命名 如人参因其形似人形、乌头因其形如乌鸦头、钩藤因其茎枝上有弯钩
而得名。
3.根据药材颜色命名 如玄参因其色黑、紫草因其色紫、黄连因其色黄而得名。
4.根据药材气味命名 苦参因其味极苦、甘草因其味甜、鱼腥草因其揉搓后有鱼的腥臭气而
得名。
5.根据药用植物生长特性命名 半夏因其在立夏至夏至之间完成生长周期、夏枯草因生长到
夏至枯萎而得名。
6.根据药用部位命名 如板蓝根因药用其根、大青叶因药用其叶片、桑白皮因药用其根皮、
菊花因药用其头状花序而得名。
7.根据功效命名 如益母草因能活血调经、番泻叶因能泻下通便、伸筋草因能舒筋通络而得
名。
8.根据进口药材名译音命名 如诃子原名“ 诃黎勒”,产印度、缅甸,音译而来。胡黄连、胡
椒均原产印度、尼泊尔等国,其胡字是印度番语之意。
9.根据人名命名 如何首乌、刘寄奴、杜仲、徐长卿、使君子等都是因纪念最早发现此药的
人而得名。
10.根据传说故事而命名 如女贞子、相思子、牵牛子等。
(二)饮片
临床上直接使用新鲜药材加工的饮片,常在药材名称前冠以“ 鲜”字,如鲜石斛。一般生用
的饮片,使用原药材名称。具有毒性或生熟品功效差异较大时,在生品的药材名字前常加“ 生”
字,以引起注意,如生半夏、生乌头。炮制品常在药材名字前冠以炮制的方法、辅料的名称或缀
以炮制后的形态,如煅石膏、巴豆霜、酒当归、醋柴胡等。
(三)中成药
1.单味药制剂的命名 一般采用药材名称加制剂名,如三七片。
2.复方制剂的命名
(1)根据处方中主要药物的缩写名,如双黄连口服液。
(2)用君药或在君药前冠以“ 复方”两字命名,如木瓜丸、复方草珊瑚含片。
(3)用君药名称、方剂中药味的数量或主要功能命名,如元胡止痛片、六味地黄丸。
(4)根据处方中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或剂量限度命名,如六一散、七厘散。
(5)用君药和服用方法结合,如川芎茶调散。
(6)用有效成分命名,如齐墩果酸片。
(7)用成方的原始文献与主要功能结合命名,如金匮肾气丸、普济回春丸等。
(8)用成方创始人名或与君药、主要功能结合命名,如黄氏响声片、仲景胃灵丸等。
(9)药名前冠以产地,如云南白药、广东蛇药片等。
(10)用成药的性状命名,如一捻金等。
(11)用中医术语或主要功能、主治命名,如拨云退翳丸、明目地黄丸等。
(12)用假借或比喻的方法命名,如定坤丹丸等。
(13)用炮制方法命名,如九制大黄丸、十灰散等。
(14)用古代哲理命名,如戊己丸、左金丸等。
二、拉丁文名称
为了使中药商品的名称统一化、标准化,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交流,可使用拉丁文名称(简称
拉丁名)。
(一)命名的基本规则
基本格式为:药用部位名(名词主格)加药名(名词属格),即药用部位用名词单数主格位于
前,药名用名词单数属格置于后。2010 年版《 中国药典》将药用部位名置于后,药名置于前。其中
药名通常使用药用动物、植物的学名或原矿物的拉丁名等,也有使用汉语拼音和俗名的。
中药拉丁名中的名词和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均大写,连词和前置词一般均小写。
(二)命名的方法
1.植物类药材的命名 植物类药材命名的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属名,一属中只有一个品种作药用,或一属中有几个品种作同一药材
使用时,用此种方法,如杜仲 Cortex Eucommiae、麻黄 Herba Ephedrae。
(2)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学名的种加词,此种方法多属于习惯用法,如人参 Radix et Rhizaoma
ginseng。
(3)药用部位名加植物的学名(属名+ 种名),同一属中有几个种,分别作不同药材使用时,
用此种方法,如当归 Radix Angelica sinensis、白芷 Radix Angelica dahurica 等。
(4)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学名的属名或种名,再加形容词,形容词置于后,与所修饰的药用
部位名保持性、数、格一致,如豆蔻 Fructus Amomi Rotundus(近圆形的)、附子 Radix Aconiti
Lateralis(侧生的)Praeparata(制备的)。
(5)药用部位名加植物属名、前置词短语,此种方法也用来说明药材的特征、性质。其中前
置词 in(在……内,呈……状)和 cum(含,带,同)所组成的前置词短语置于后,如竹茹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m(呈带状)、胆南星 Arisaema cum Bile(含胆汁)。
(6)当药材的药用部位为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或药材来源于两个不同属的植物时,两个药
用部位或两个属名之间用“ et”和“ seu”相连接,连词的第一个字母为小写,如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山慈菇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马勃 Lasiosphaera seu Calvatia。
(7)少数中药的拉丁名不加药用部位,一般遵循的是习惯用法,有些是国际通用名称,仅用
植物的属名或种名,或俗名直接命名,如茯苓 Poria、芦荟 Aloe、冬虫夏草 Cordyceps。
2.动物类药材的命名
(1)由药用部位加药用动物属名或种名, 如牛黄 Calculus Bovis、羚羊角Cornu Saigae
Tataricae。2010 年版《 中国药典》将药用部位置于后。
(2)以药用动物全体入药者,用属名表示其拉丁名,如斑蝥 Mylabris 、蜈蚣 Scolopendre。
(3)有些动物拉丁名沿用习惯用法,如全蝎 Scorpio、蜂蜜 Mel。
目前,2010 年版《 中国药典》中中药的拉丁名以药用部位名放在前面。
3.矿物类药材的命名 矿物类药材的命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矿物所含的主要化学成
分的拉丁名或化学成分拉丁名加形容词,如芒硝 Natrii Sulfas、玄明粉 Natrii Sulfas Exsiccatus(干
燥的);另一种是用原矿物的拉丁名,如炉甘石 Calamina。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