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第2版)(NAFMII金融译丛)

書城自編碼: 180536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金融/投资
作者: [美]莫瑞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264774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5/25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HK$ 153.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HK$ 94.8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HK$ 82.8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售價:HK$ 347.6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HK$ 82.8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售價:HK$ 117.6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81.6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售價:HK$ 83.8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HK$ 18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4.8
《 信用风险管理(第3版)(NAFMII金融译丛) 》
+

HK$ 148.4
《 债券市场导论(第3版)(NAFMII金融译丛) 》
+

HK$ 153.7
《 公司财务战略(第3版)(NAFMII金融译丛) 》
+

HK$ 141.6
《 回购市场导论(第3版)(NAFMII金融译丛) 》
編輯推薦:
内容本身
【1】 本书作为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滞胀”反思的成果,在30年后再度跻身海外英文畅销书榜;
【2】
本书作者罗斯巴德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他的多部著作被引入中国并取得非常好社会反响,尤以其中的《美国大萧条》最为知名;
【3】
此次再版结合了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货币金融理论的新进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在内容、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完善。
【4】
《银行的秘密》作为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滞胀”反思的成果,在30年后再度跻身海外英文畅销书榜,有其必然性: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滞胀的威胁渐行渐近,各国金融界开始对引发危机的成因和应对危机的措施进行深入反思。《银行的秘密》运用货币理论揭示了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整个银行体系的体制机制,系统清晰地阐明了支配现行财政和货币体系运行的基本原理,并由此指出横行全球的经济危机之核心在于货币垄断。
作者资源
【1】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2】 多部著作引入中国,其中尤以《美国大萧条》(09年金融类
內容簡介:
当更多的人把金融危机的根源锁定在人的贪婪原罪时,罗斯巴德把思考的重点放在了政府与货币的关系上,并指出货币垄断才是构成经济危机的核心。所以,当经济危机来临,那种指望政府救市的理念和措施,不仅无助于市场的完善,甚至会拉长经济危机的期限。
關於作者:
莫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生前主要担任美国内华达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米塞斯研究院学术事务副会长,《奥地利经济学评论》编辑,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参与纽约大学举办的米塞斯研讨会达十多年,罗斯巴德一生著述甚丰,他的著作对于现代的自由意志主义和无政府资本主义理论有著极大贡献。重要著作包括:《1819年大恐慌》The
Panic of 1819、《人、经济与国家》Man,Economy,and State、《美国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权力与市场》Power and Market、《自由的道德》The Ethics of
Liberty、《在自由中孕育》Conceived in Liberty等。
审校者介绍

杨农,现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先后获得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导师。出版《战略合作经济学》、《产业组织:竞争与规制》、《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目錄
第1章 货币的重要性和起源
 1.1货币的重要性
 1.2货币的起源
 1.3货币的特性
 1.4货币的单位
第2章 价格的决定:供给与需求
第3章 货币和物价总水平
 3.1货币的供求与物价总水平
 3.2为什么物价总水平会变化
第4章 货币供给
 4.1货币供应量到底应该是多少
 4.2黄金供给和伪币创造过程
 4.3政府纸币
 4.4政府纸币的起源
第5章 货币需求
 5.1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5.2发薪频率
 5.3清算体系
 5.4货币信心
 5.5通胀或通缩预期
第6章 贷款银行业
第7章 存款银行业
 7.1仓单
 7.2存款银行业与挪用
 7.3部分准备金制度
 7.4银行券和存款账户
第8章 自由银行制度及其对银行信用扩张的制约
第9章 中央银行制度:消除制约
第10章 中央银行制度:准备金总量的确定
 10.1现金需求
 10.2黄金需求
 10.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
 10.4公开市场操作
第11章 中央银行制度:银行信用扩张过程
 11.1银行到银行的扩张
 11.2中央银行和财政部
第12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起源
 12.1英格兰银行
 12.2苏格兰自由银行制度
 12.31844—1845年的皮尔制裁
第13章 美国的中央银行Ⅰ:起源
 13.1北美银行与第一合众国银行
 13.2第二合众国银行
第14章 美国的中央银行Ⅱ:19世纪20年代到内战时期
 14.1杰克逊主义改革和中央银行保卫战
 14.2 19世纪30年代到南北战争时期:分散化的银行业
第15章 美国的中央银行Ⅲ:国民银行体系
 15.1美国内战与国民银行体系
 15.2国民银行时代和联邦储备体系的起源
第16章 美国的中央银行Ⅳ:联邦储备体系
 16.1联邦储备体系:具有信用膨胀倾向的组织结构
 16.2美联储的信用扩张政策
第17章 结论:银行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17.1发展历程回顾
 17.2货币供给现状
 17.3如何回归稳健的货币
附录 苏格兰自由银行制度之谜
索引
译后记
內容試閱
(第10章,精彩章节)
第10章 中央银行制度:准备金总量的确定
前几章对自由银行制度和中央银行制度作了概貌性描述,本章将集中讨论一个关键性问题,即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量水平由何因素决定?实际上,决定准备金水平的因素繁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由公众或者市场行为决定,一类由中央银行控制。
10.1现金需求
公众行为之所以能对准备金总量水平产生影响,主要源于公众对现金在本章,我们假定现金为中央银行印发的纸币。的需求。第9章(表9.1~表9.7)已经述及,公众对现金需求的增加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紧缩压力,反之,公众现金需求的减少将增强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接下来,我们将单个商业银行的情况扩展至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假定公众兑现142活期存款的需求增加。表10.1显示了一个假想的银行体系中所有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各自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表10.2则描述了公众兑现部分存款从而现金需求增加产生的即时影响。
表10.1假想的银行体系:所有商业银行
所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借据400亿美元活期存款500亿美元准备金100亿美元资产总计500亿美元负债总计500亿美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商业银行存款100亿美元〖3〗纸币发行150亿美元表10.2现金需求增加:第一阶段
第一步:所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活期存款-20亿美元准备金-20亿美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商业银行存款-20亿美元〖3〗纸币发行+20亿美元在这个假想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为20%,所有商业银行最大限度放贷。商业银行资产栏中“准备金”数额与中央银行负债栏中“商业银行存款”数额正好相等,因为它们实际上是一回事。本章不讨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该例中,假定公众手中的中央银行纸币余额为150亿美元。该国的货币供应总量是活期存款与中央银行纸币之和,即500亿美元+150亿美元=650亿美元143现在假定公众要兑现20亿美元活期存款。为了得到现金(假定是中央银行纸币),商业银行必须从美联储的支票账户中提取20亿美元的活期存款。这一行为的最初效果如表10.2所示。
简而言之,存款人需要20亿美元现金,于是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提取20亿美元,接着中央银行印发20亿美元的新纸币并将其交给该商业银行。
此时,因为活期存款减少了20亿美元,而中央银行纸币的余额增加了同样数额,因此货币供应在总量上未发生改变,仍是650亿美元,但是结构发生了上述变化。
但这仅是第一步,问题的关键在于,公众持有的中央银行纸币金额增加20亿美元的同时,144银行准备金等额减少了20亿美元。
商业银行原本就处于全额放贷状态,现在,准备金减少后,为了满足法定准备金率要求,贷款和活期存款规模必须相应缩减。因此,商业银行贷款和投资必须缩减80亿美元,总存款缩减数额是准备金减少数额的5倍。简单说,活期存款减少100亿美元才能与准备金减少20亿美元相匹配。因此在第二步结束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0.3所示:
表10.3现金需求增加:结论
第二步:所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借据320亿美元活期存款400亿美元准备金80亿美元资产总计400亿美元负债总计400亿美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商业银行存款80亿美元〖3〗纸币发行170亿美元公众对现金需求增加的最终结果是:准备金减少20亿美元,活期存款减少1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应总量最终减少了80亿美元。这是因为活期存款减少了100亿美元,公众手中持有现金增加了14520亿美元,使得货币供应量净减少80亿美元。
公众对现金需求的增加使得商业银行准备金等量下降,进而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导致活期存款总量减少,并略微缓解了货币供应总量急剧下降的局面。
另一方面,如果公众对现金需求降低,把更多现金存入银行,那么结果将正好相反。还是从表10.1的情形开始分析,现在公众决定从其持有的150亿美元中央银行纸币中拿出20亿美元存入活期存款账户。在此例中,活期存款增加了20亿美元,商业银行将这笔现金存入中央银行,于是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了20亿美元。20亿美元的存量纸币回到中央银行的金库里,退出流通领域。该过程如表10.4所示。
表10.4现金需求减少:第一阶段
第一步:所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活期存款+20亿美元准备金+20亿美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商业银行存款+20亿美元〖3〗纸币发行-20亿美元简言之,公众将20亿美元现金存入商业银行的即时效应是准备金总量增加了20亿美元,146活期存款和现金的比例发生了改变,但货币供应总量仍保持不变。
商业银行将利用新增的准备金扩张信用,放贷的同时凭空创造了新的活期存款。存款扩张的数量按照货币乘数计算得出,在此例中乘数为5,结果如表10.5所示。

表10.5现金需求减少:结论
第二步:所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借据480亿美元活期存款600亿美元准备金120亿美元资产总计600亿美元负债总计600亿美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商业银行存款120亿美元〖3〗纸币发行130亿美元这样,公众在商业银行存入20亿美元现金使得准备金等额增加,准备金增加使得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80亿美元贷款和投资(IOUs)来扩大存款规模。因此,由于公众持有现金额减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增加了100亿美元。由于中央银行纸币余额减少了2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了80亿美元。
147简言之,公众增加现金持有是导致银行准备金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公众持有现金增加,银行准备金立即等量减少;反之,如果公众持有现金减少,准备金则立即等量增加。银行准备金与公众持有现金反向等量变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公众持有现金越多,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就越明显,反之亦然。
公众对现金的需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公众若对银行丧失信心,必然会增加他们对现金的需求,甚至演变为挤兑,最终导致银行破产。尽管中央银行往往拥有良好的信誉和丰富的资源,但挤兑仍是高悬于银行信用扩张之上的一柄利剑。只有在1933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成立之后,美国政府以毫无约束的征税与印钞权力为存款提供保障,才成功遏制了挤兑风潮。1933年以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所有银行存款账户提供担保(该担保上限不断上调),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背后强有力的支持来源,则是美联储无限量印发货币的能力。的确,商业银行现在更“安全”了,但这未必是好事,因为“安全”意味着它们摆脱了扩张信用的约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清算系统和信用卡等工具的发展是导致现金需求减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与过去相比,人们随身携带的现金有一点要注意:之前我们定义的“现金余额”不仅包括纸币,还包括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的货币,但这里所关注的是公众对于纸币的需求,区别于存款和其他形式的货币。少了;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所得税和其他形式的政府监管,近年来地下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更多严格意义上的现金交易,这种现金交易并未反映在148受政府监管的商业银行账目上。实际上,根据现金交易增加的那部分数额估算出某个比例,并以此来测定非法的地下交易规模,已经成为近年来经济学家的常规分析方法。
季节性消费也会对公众的现金需求产生重要影响。通常,在圣诞等全国性节日前夕,公众会大量兑现活期存款,用以购买礼物和支付小费。这会对银行准备金产生季节性紧缩效应。直到第二年的一月份,现金回流至银行,准备金增加。总体而言,美联储往往会密切关注公众对现金的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熨平现金需求的波动,具体措施随后阐述。
10.2黄金需求
与公众对现金(中央银行纸币)的需求一样,公众对黄金的需求增加将导致银行准备金减少,反之,公众对黄金的需求减少将导致银行准备金增加。在采取金本位制的中央银行制度下(比如1913—1933年的美国),商业银行将几乎所有黄金存入中央银行,以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增加准备金。公众黄金需求增加对银行准备金的作用机理与现金需求增加时的情况类似:为了获得黄金,公众到商业银行提取活期存款以兑换黄金;同时,商业银行必须动用准备金来购买黄金。
公众对黄金需求的增加使得准备金等量减少,并且在数月后会对银行现金存量产生成倍的紧缩效应;相反,公众对黄金需求的减少使得准备金等量增加,并产生成倍的扩张效应,这一倍数取决于货币乘数。
在现今的信用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并无兑付黄金的责任,也没有为拯救金融体系而必须149控制黄金输出的义务。但只要公众仍然使用黄金,黄金需求对准备金的影响就会存在。假定黄金通过直接购买或贸易顺差的方式,从南非流入美国。如果从南非进口的美国商人将黄金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将黄金存入中央银行,那么商业银行的黄金资产增加,从而银行准备金等量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对黄金的需求仍是银行准备金减少的一个原因。(或者,相反地,公众增加其在银行的黄金储蓄,相当于公众对黄金需求减少,将使得银行准备金等量增加。)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看到公众是如何通过现金需求或者黄金需求,影响银行准备金的数量。下面再来看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各种工具来影响银行准备金数量的。
10.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
中央银行扩张或者紧缩准备金的一个简单办法是:增加或者减少对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贷款。19世纪中期,英国金融作家沃尔特?巴杰特(Walter
Bagehot)曾写道:中央银行必须随时准备对处于困境中的商业银行施以援手,充当一个国家的“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通常坚持认为,从中央银行获得贷款是一项“特权”,而非赋予商业银行的普遍权利,美联储甚至只允许美联储体系的成员拥有此特权。然而,尽管中央银行不会一视同仁地向银行提供准备金贷款,甚至会强制借款银行执行一定的行为标准,但事实上中央银行仍努力充当银行的最终安全网。
在美国,美联储用两种方式为银行提供贷款:再贴现和再贷款。再贴现(rediscounts)是美联储早期对银行提供贷款的150主要形式,是中央银行临时性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贷款资产或贴现票据。然而如今,几乎所有贷款都是以美国政府债券为抵押品的直接贷款。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目的在于摆脱自身经营困境,通常用于弥补准备金临时性低于法定准备率的缺口,因此这些贷款往往是只有一两周时间的短期贷款。商业银行一般也会尽快偿还对美联储的债务,原因有二:首先,商业银行不愿持续、长期性地对美联储负债;其次,联储也会遏制银行的上述倾向。
表10.6描述了中央银行给四角银行Four Corners
Bank提供为期两周、金额为100万美元准备金贷款的案例。
表10.6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
四角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对中央银行借款+100万美元准备金+100万美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对四角银行的债权+100万美元四角银行存款+100万美元中央银行同时等额向四角银行提供了100万美元贷款,增加了四角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余额。四角银行准备金151由此增加了100万美元,与之对应,它对中央银行的负债亦增加了100万美元,并于两周后到期。
一旦债务到期,就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四角银行用100万美元存款偿付其对中央银行的债务,四角银行的准备金由此减少100万美元,中央银行的资产中对四角银行的债权被核销。四角银行获得贷款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增加100万美元,两周后减少100万美元。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是增加银行准备金的途径之一。
也许人们会认为,既然贷款期限很短,那么其在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甚微。实际上,这种断章取义与以下观点如出一辙:“如果银行给客户的贷款期限很短这是货币主义“银行学派”的核心教条之一,该学派在19世纪居于统治地位,在某些领域迄今仍有影响。,那么这些贷款短期内无法使得货币供给有实质性增加。”该信条忽略了一点:即使中央银行贷给商业银行的资金是短期的,但只要它是持续性的,就将在长期内增加准备金,并给货币供应量带来扩张性增长。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实现滚动可持续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但同时它也远非不可能。
如今,准备金贷款已经不是美联储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了。这一方面是源于上述提到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最近几十年联邦基金市场(federal
funds
market)的迅猛发展,为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联邦基金市场上,在美联储拥有临时性超额准备金的商业银行,几乎都通过隔夜拆借方式将款项借给资金临时短缺的银行。目前,联邦基金市场已取代美联储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成为银行借入准备金的最重要渠道。
15220世纪20年代,银行从美联储借入的准备金与从联邦基金市场所借资金的比率为4∶1左右。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该比率变为1∶8或1∶10。正如帕克?威利斯(Parker
Willis)总结的那样:“可以这么说,20世纪20年代,联邦基金市场是贴现市场的补充,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两者的地位就正好颠倒过来。”J.
Parker Willis, The Federal Funds Market Bost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1970, p. 62.
为进一步理解准备金贷款的相对重要性,我们看看以下数据。1982年1月6日,美联储对银行的债权为15亿美元,与之相比,它拥有的美国政府债券(银行准备金的主要来源)达到1
280亿美元。在过去12个月里,各成员银行从联储借款总额增加了3.35亿美元,而美联储拥有的政府债券几乎增加了90亿美元。
如果美联储鼓励银行向其借款,就会降低再贴现率,即其向银行提供贷款收取的贴现利率美联储向银行提供贴现贷款的利率仍然被称为“贴现利率”,尽管事实上,绝大部分贷款是直接贷款而不是贴现。;相反,如果要抑制银行向其借款,美联储便会提高贴现率。由于低贴现率刺激银行借款,从而增加准备金余额,而高贴现率效果则正好相反;因此,前者被广泛视为刺激信用扩张的工具,而后者则相反,即低贴现率是扩张性的,而高贴现率是紧缩性的。
贴现率调整的确有上述作用,但是现实中,财经媒体对美联储(或其他中央银行)的贴现率调整政策非常关注,并非完全由于该政策的有效性,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在于这些调整策略是公之于众的。事实上,美联储更多地将贴现率看做一种心理武器,而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153虽然贴现率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但这里还是必须指出:自1919年以来,美联储再贴现率政策基本上是扩张性的。以往的观点认为:再贴现率应为惩罚性利率(penalty
rate),也就是说,利率要足够高以至于银行只有在自身确实陷入困境时才会申请贴现,并且在借款后也会尽快偿还。过去的传统做法是:再贴现率应远远高于银行针对高端客户的利率水平。比如说,后者是15%,而联储的贴现率为25%,由于银行向联储借款承担惩罚性利率,因此它们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向联储申请贷款。如果银行向高端客户放款的利率是15%,而联储贴现率为10%,那么就会鼓励银行以10%的成本向联储大量借款,并用这些准备金以15%的利率向优质(因而相对低风险)客户大量放贷,这实在是稳赚不赔的事。诚然,尽管贴现率远非完美,亦有催生信用扩张的风险,但美联储自1919年起,无论是在信用扩张时期还是其他时候,一直将其贴现率维持在远低于优惠贷款利率的水平。幸运的是,正是由于上述其他因素之作用,成员银行借款的扩张性风险才没有酿成大祸。关于惩罚性利率问题,参见Benjamin
M. Anderson, Economics and the Public Welfare, 2nd ed.
Indianapolis: Liberty Press, 1979, pp. 72,153—54。也可参见E. Harris,
Twenty Years of Federal Reserve Polic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vol. 1, pp. 3—10,39—48。
10.4公开市场操作
现在我们将介绍最重要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在美国,美联储通过这种方法决定银行准备金总量,继而影响活期存款总量(通过货币乘数在准备金基础上派生而来)。这个至关重要的方法就是——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
154这里的公开市场不是指相对于垄断市场的自由竞争市场,而是指中央银行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上买卖资产。中央银行购买资产的行为称为公开市场购买(open
market purchase),而出售资产的行为则称为公开市场出售(open market sale)。
下面用一个案例来描述该过程。假定:因某种原因,纽约联储银行需要我的一张旧桌子。假设我愿意以100美元的价格向联储银行出售这张桌子。
联储银行将如何付款呢?它会先向我支付一张以自己为付款人的100美元的支票,然后把这张桌子拉到自己的办公室里。那么问题就来了:它的钱从何而来?答案显而易见,它凭空创造了货币。它通过签发一张100美元金额的支票,从而创造了100美元的货币。100美元是它凭空创造出来的负债,这正是因为联储拥有合法印制纸币的权力。如果有人要求将这100美元债务兑现,联储将欣欣然地印一张100美元的新纸币给这个人。
为了购买我的旧桌子,纽约联储银行签发的以自己为付款人的100美元支票大致就是下面的样子:
纽约联储银行
见票即付默里?罗斯巴德或其指定人100美元
(签名)
布兰科先生
纽约联储银行
对于该支票,我不能将其存入联储或从联储兑换现金,因为联储只接受银行的存款账户,不接受个人存款。这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其存入商业银行。假设我将这笔钱存入花旗银行,那么,我在花旗银行155的活期存款账户余额增加了100美元;花旗银行的账户中则相应增加了一张100美元的支票。花旗银行欣然接受这张支票,因为它现在可以将支票存到联储,从而使得其在联储的准备金增加100美元。
表10.7描述了该过程。购买桌子使联储账簿中资产栏增加了“家具”项目,但交易的关键不在于桌子本身,而是联储签发了一张以自己为付款人的支票。我只能将这张支票存到银行,而且一旦该行为发生,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就增加了100美元。更重要的是,我的开户行会将支票存到联储,开户行的准备金将增加100美元。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0美元,但关键是准备金增加了同样数额,因此银行体系在未来数月将会在新增准备金基础上派生出更多贷款和活期存款,这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和由此决定的货币乘数。
表10.7公开市场购买
花旗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罗斯巴德活期存款+100美元在联储准备金+100美元资产总计+100美元活期存款总计+100美元联储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桌子+100美元银行活期存款+100美元156我们注意到,联储购买了一张桌子后,银行准备金增加的数额正好是购买桌子的金额(在本例中为100美元),公开市场购买是导致准备金增加的一个因素,实际上也是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因素。
公开市场出售恰好产生相反后果。假定联储决定拍卖一些旧家具,在此过程中,我以100美元购得一张桌子。再假定我以花旗银行一张100美元支票来支付桌子款项。如表10.8所示,我的活期存款减少了100美元,相应地我得到了一张桌子。更重要的是,当联储出示支票时,花旗银行必须付给联储100美元。花旗银行在联储的准备金因之减少100美元。
表10.8公开市场出售
花旗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罗斯巴德活期存款-100美元在联储准备金-100美元资产总计-100美元活期存款总计-100美元联储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桌子-100美元银行活期存款-100美元货币供应总量最初减少100美元,但重要的是银行准备金总量也减少了100美元,这将导致银行收紧贷款和活期存款,从而货币供应量以货币157乘数的倍数缩减相应金额。
因此,如果公开市场购买是准备金等量增加的原因,那么公开市场出售就是准备金等量减少的原因。
从货币供应量角度看,联储购买什么资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底是联储签发了一张支票,还是其他人给联储一张支票。实际上,1980年的《货币控制法案》(Monetary
Control
Act)规定,联储拥有购买资产的无限权力,无论什么资产,抑或多少金额,也无论其是公司股票、债券或外汇。但直到现在,美联储大规模系统性购买和出售的资产只有美国政府债券。联储市场操作总监(纽约联储银行的一位副行长)与少数的大型私人交易商,每周都会进行政府债券的买卖。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当月货币政策,联储市场操作总监则根据该政策采取相应行动。操作总监主要是买入(或卖出)大量政府债券,每年累计购买的短期政府债券和长期债券使得银行准备金等量增加,美联储正是采用该种方式将准备金总量调整到自己所期望的水平,从而确定货币供应量。
美联储选择政府债券作为主要操作资产的一个原因是,政府债券市场是美国目前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资本市场,从来不会发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至于联储公开市场购买是如何成为货币扩张的驱动力,通过观察联储拥有的美国政府债券资产规模便可一目了然。1982年1月美联储拥有的政府债券已达到1
280亿美元,是其总资产中金额最大的一类资产。而该数字在1970年仅为620亿美元,1960年仅为270亿美元。过去20年,美联储政府债券拥有量以158年均17%的速度(未计复利)增长。不断变化的货币定义和越来越多的货币供应量测算方法,都不是通胀的决定性因素。要想永远抑制通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一项法令,禁止联储继续购买资产。每当通胀来临,政府就会将市场上的各类组织当做替罪羊,掩盖自己的罪责,这是政府的惯用伎俩。政府再三试图通过冻结工资和物价来对抗通胀,好比用蛮力把温度计上的水银柱甩下来治疗发烧,结果自然都是无功而返。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暂停中央银行业务,但政府却从未同意这么做。
下面我们用案例来解释,联储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如何引起银行准备金等量增加。假设联储市场操作总监从私人交易商手中购买100万美元政府债券(注意:这些不是新发行的政府债券,而是此前财政部发行的,由个人、公司、金融机构购买的存量政府债券)。在表10.9中,可以看到联储市场操作总监购买了私人交易商琼斯公司Jones

Co.100万美元的政府债券。联储签发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用以购买政府债券,它的资产增加了100万美元,与之对应的是负债也增加了,表现为新创造的以支票形式存在的存款。琼斯公司只能将支票存入一家商业银行,比如存入花旗银行,那么琼斯公司就使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0万美元。进而花旗银行将支票存入联储,从而增加了100万美元的准备金,货币供给将在新增准备金的基数上以货币乘数扩张。
表10.9联储从交易商购买政府债券159
花旗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琼斯公司活期存款+100万美元准备金+100万美元资产总计+100万美元活期存款总计+100万美元联储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美国政府债券+100万美元银行活期存款+100万美元这样,联储从私人交易商处购买100万美元政府债券,使得银行准备金总量等量增加,银行可以在此基础上派生贷款和活期存款。
如果联储直接从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准备金总量的变化效果相同。假设联储从花旗银行购买100万美元政府债券,这一购买行为对花旗银行和联储的影响见表10.10。
表10.10联储从银行购买政府债券160
花旗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美国政府债券-100万美元准备金+100万美元联储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美国政府债券+100万美元银行活期存款+100万美元当联储直接从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时,活期存款或者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起初并不增加。但关键是,花旗银行准备金因为联储的公开市场购买行为增加了100万美元,银行体系可轻而易举地在新增准备金基础上派生数倍的贷款和存款。
联储(中央银行)政策中,导致银行准备金总量增加的因素,包括公开市场购买和向银行提供贷款,但前者要重要得多。公众通过增加现金(金本位制下则为黄金)需求,也可以使得银行准备金等量减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