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产业社群:超级群体引领新经济浪潮
》
售價:HK$
68.2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HK$
119.9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复利人生
》
售價:HK$
75.9

《
中国绘画:元至清(巫鸿“中国绘画”系列收官之作,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
售價:HK$
184.8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HK$
259.6
|
編輯推薦: |
70年历史全景展现:以时间为轴,精选版面梳理了日文版《人民中国》从1953年创刊至2023年的70年历程,文图并茂地呈现了杂志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的全方位报道,堪称一部纪略版中国现代史拼图。
珍贵历史瞬间与版面细节:不仅记录了日文版《人民中国》70年来的重要报道,还通过丰富的版面细节和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杂志的成长轨迹,定格了不同时期的时代表情,引导读者穿越时空,感受鲜活的历史脉搏。
中日友好往来的见证:作为促进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媒介,日文版《人民中国》70年来搭建了一座连接两国人民的心桥。本书不同历史时期的编者、读者、作者留下的证言,雄辩地印证了“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与版面精选相呼应,体现了《人民中国》的行动价值,也展现了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与合作的共同期盼,具有深远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国传媒体人的坚守与初心:不仅是一部杂志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媒体人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史。通过本书,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几代《人民中国》团队以“惟精惟一”“一国一策〞的精神,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和人民友好的故事,一以贯之地促进民心相通。
|
內容簡介: |
《尚书·大禹谟》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本书名语出于此,意为“谋事必专心致志,求精求真;行事必守恒衡之心,居中行正”。日文版月刊《人民中国》是我国编译出版的唯一一本只用一种语言(日语),并只针对一个国家(日本)的国际传播刊物。《惟精惟一》这一书名寓意《人民中国》坚守“一国一策,精品办刊”的不变初心,体现了《人民中国》以70年定力促进人民友好,团结大多数维护中日关系大局的历史使命。
《惟精惟一》一书以时间为轴,细致地梳理了日文版《人民中国》从1953年创刊至2023年所走过的70年不平凡的历程。书中不仅生动呈现了《人民中国》70年来的版面细节与历史瞬间,更以每五年为节点,系统地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读者、编者、作者留下的宝贵的时代证言。这70年,既是《人民中国》不断成长的70年,也是中日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发展的70年,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又一代跨文化传播媒体人如何以笔为桥,以文为媒,记录中国不可阻挡的和平发展,见证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交相知。书中对每一年的记录都仿佛是一圈年轮,镌刻着《人民中国》鲜明的时代印记。从创刊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熟稳健,《人民中国》始终以“惟精惟一”“一国一策”的精神,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地向日本读者精准推送全面、立体、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几代团队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更是呈现在本书的字里行间。它不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座连接中日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承载着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与合作的共同期盼。
|
關於作者: |
王众一,1963年生于沈阳,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多年作为总编辑负责日文版《人民中国》编务工作,对国际传播、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大众文化有所研究,著述涉猎广泛,并从事俳句、汉俳的翻译与创作。曾作为访问学者在东京大学研究表象文化一年。常年参与北京—东京论坛等高层级国际人文交流活动。现为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第13届和第14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外文局首席日语翻译。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著有《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等,译著有《溥仪的后半生》(中译日,日本学生社出版社)、《日本电影100年》、《创新激情:一九八〇年以后的日本电影》、《中国衣饰文化》、《严复:中国近代探寻富国强兵的启蒙思想家》、《日本电影110年》、《横滨玛丽:被遗忘的真实》等。
|
目錄:
|
序/刘德有................................... i
自序......................................... vii
第一章 1953— 1960 年 草创与探索时期
第一节 1953 年创刊发刊词(摘要) 003
第二节 1953—1958 年度点评 004
第三节 创刊 5 周年纪念文章 028
第四节 1959—1960 年度点评 036
第二章 1961— 1970 年 风格调整与经历转折时期
第一节 1961—1963 年度点评 046
第二节 创刊 10 周年纪念文章 060
第三节 1964—1970 年度点评 124
第三章 1971— 1980 年 成型与再转折时期
第一节 1971—1973 年度点评 162
第二节 创刊 20 周年纪念诗文 180
第三节 1974—1978 年度点评 190
第四节 创刊 25 周年纪念文章 218
第五节 1979—1980 年度点评 234
第四章 1981— 1990 年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时期
第一节 1981—1983 年度点评 250
第二节 创刊 30 周年纪念文章 268
第三节 1984—1988 年度点评 308
第四节 创刊 35 周年纪念文章 338
第五节 1989—1990 年度点评 360
第五章 1991— 2000 年 走向成熟并面临新挑战的时期
第一节 1991—1993 年度点评 372
第二节 创刊 40 周年纪念文章 390
第三节 1994—1998 年度点评 406
第四节 创刊 45 周年纪念特辑 434
第五节 1999—2000 年度点评 448
第六章 2001— 2010 年 理念转型与深度改版时期
第一节 2001—2003 年度点评 462
第二节 创刊 50 周年纪念文章 482
第三节 2004—2010 年度点评 500
第七章 2011— 2020 年 保持纸媒“骨密度”与数字媒体共舞的时期
第一节 2011—2013 年度点评 544
第二节 创刊 60 周年纪念文章 562
第三节 2014—2018 年度点评 580
第四节 创刊 65 周年纪念文章 612
第五节 2019—2020 年度点评 638
第八章 2021— 2023 年 世纪疫情与机构改革下的坚守传承、探索创新时期
第一节 2021—2023 年度点评 652
第二节 创刊 70 周年纪念文章 674
|
內容試閱:
|
1953 年创刊发刊词(摘要)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郭沫若撰文
“《人民中国》的日文版,其宗旨是向能看懂日文文章的读者,主要是日本人民,传达当今中国国家建设事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活动等涉及各个领域的事业的实际面貌,从而使读者准确、迅速地,并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地对中国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这对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和维护远东和平都是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才是维护国际社会持久和平的坚实基础,但各国人民要想实现友好合作,首先要全力促进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才能到达真正的友好合作阶段。“中日两国人民由于历史上的久交和地理上的毗邻,关系密切。在日本,汉字是作为构成日本文字的一个要素使用的。另外,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感情传统上与中国人民相似,相互理解应该比较容易进行。
“人与人之间往往用‘知己’表示亲密的关系。这个词在日本也常用。在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中,我们也希望能建立‘知己’的关系。我们深知日本人民与日本统治阶层是完全不同的。日本人民渴望了解中国的实际面貌,也希望在贸易和文化上与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这实际上对本杂志的发行也是强有力的激励。
“我们反对侵略战争的政策。因此,我们在报道新闻时,必须保护报道的真实性,打破挑起战争者的封锁、隐瞒和歪曲。
“为保卫远东和平与世界和平,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幸福,我们愿意尽量更多地报道我国真实的样貌,同时也深切希望日本人民能够尽量深入地了解有关我国的真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