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
》
售價:HK$
131.8

《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售價:HK$
96.8

《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售價:HK$
49.5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編輯推薦: |
本书全方位介绍了全国第一、第五、第六批,陕西省第五、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殷克敬教授成才之路,总结了殷老的学术主张、医论医话、临床经验,选编了殷老在常见杂病、特长专病、疑难病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临证医案。
|
內容簡介: |
殷克敬教授从医50余年,临证重视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时间医学巧妙的与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许多疑难病,临床施针用药独具匠心,创立空间时象针灸法,经络别通取穴法等。擅长中药、针灸治疗各种痛症、心脑血管病、中风偏瘫、癫痫、胃肠疾病、乳腺病等疑难杂症。本书从殷老的成才之路、学术主张、临床经验、临证医案、师徒对话、诊疗方案等方面进行总结书写。较全面地记录了殷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典型医案,且通过师徒对话,将殷老的思想进行融会贯通,使读者身临其境,深入理解其思想。
|
關於作者: |
医学博士,教授,原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研究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考试与测评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会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
|
目錄:
|
第一章 成才之路/ 1
一、 勤奋学习锐意进取/ 1
二、 学谙经典苦志读书/ 2
三、 跟师学习广博涉猎/ 3
四、 坚持临床博采众长/ 4
五、 创建专业培养人才/ 5
六、 心存仁慈精研医术/ 6
七、 名师引领立志成才/ 7
第二章 学术主张/ 10
一、 急症用针独着先鞭/ 10
(一) 急症针灸治疗基本方法/ 11
(二) 缺血性中风治疗针灸应“早”当先/ 14
二、 痛证治疗首创别通/ 15
(一) 从经络理论阐释痛证机制/ 15
(二) 经络别通法/ 16
三、 针刺定痛临床秘钥/ 18
四、 悟透玄机继承创新/ 20
五、 时间医学玄机妙用/ 22
六、 经络诊断探幽索微/ 25
七、 探究腧穴颇有新解/ 27
八、 乳腺疾病辨证论治/ 34
九、 重视临床继承创新/ 36
十、 深研经典博古通今/ 37
(一) 探究中医针灸临证的思维模式/ 37
(二) 《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观/ 39
(三) 扶阳思想与针灸临床/ 41
(四) 扶阳通督治疗中风/ 42
第三章 临床经验/ 46
一、 中风偏瘫用针之妙/ 46
二、 发蒙疗法聪耳息鸣/ 48
三、 经络诊察针到病除/ 50
四、 蠲痹通瘀骨痹良方/ 52
五、 三通一调颈痹立除/ 54
六、 经络别通通则不痛/ 55
七、 玄机妙用时间医学/ 57
第四章 临证医案/ 59
一、 常见杂病验案/ 59
(一) 心肾不交之不寐治验案一/ 59
(二) 心肾不交之不寐治验案二/ 60
(三) 肝火内扰之不寐治验案/ 60
(四) 肝胃郁热之呃逆治验案/ 62
(五) 风寒束表之感冒治验案/ 63
(六) 风寒侵袭之面痛治验案/ 64
(七)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之面痛治验案/ 65
(八) 胃热上扰之面痛治验案/ 66
(九) 脾胃虚寒之腹泻治验案/ 67
(十) 气滞血瘀之落枕治验案/ 67
(十一) 肝肾阴亏之面风治验案/ 68
(十二) 脾胃气虚之痹证治验案/ 69
(十三) 寒湿凝滞之着痹治验案/ 70
(十四) 湿热侵袭之湿热痹治验案/ 71
(十五) 肾阳不足脾湿痰滞之尪痹治验案/ 72
(十六) 气滞血瘀之痛经治验案/ 73
(十七) 气滞血瘀之痛经治验案/ 74
(十八) 寒凝血滞之痛经治验案/ 75
(十九) 寒邪客胃之胃脘痛治验案/ 76
(二十) 寒邪客胃之胃脘痛治验案/ 77
(二十一) 气机阻滞之胁痛治验案/ 77
(二十二) 肾气不足膀胱失约之遗尿治验案/ 78
(二十三) 惊恐伤肾之遗尿治验案/ 79
(二十四) 气虚之月经量多治验案/ 80
(二十五) 经脉不通之足踝痛治验案/ 80
(二十六) 邪毒聚结之乳痈治验案/ 81
(二十七) 气滞血瘀之落枕治验案/ 82
(二十八) 风寒袭络之落枕治验案/ 83
(二十九) 血瘀气滞之膝痹治验案/ 83
(三十) 气滞血瘀之踝关节扭伤治验案/ 84
(三十一) 气滞血瘀之扭伤治验案/ 85
(三十二) 经脉阻滞之扭伤治验案/ 85
(三十三) 气滞血瘀之急性腰扭伤治验案/ 86
(三十四) 气滞血瘀之急性腰扭伤治验案/ 87
(三十五) 外感风热之急性扁桃体炎治验案/ 88
(三十六) 肺胃热壅之急性扁桃体炎治验案/ 88
(三十七) 风寒侵袭之鼻炎治验案/ 89
(三十八) 肝火亢盛之鼻衄治验案/ 89
(三十九)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失灵治验案/ 90
二、 特长专病验案/ 92
(一) 肾虚之耳鸣治验案/ 92
(二) 肝胆火旺之耳鸣治验案/ 93
(三) 寒湿痹阻筋脉失养之肩周炎治验案/ 94
(四) 寒湿痹阻之肩周炎治验案/ 95
(五) 风寒外袭气血痹阻之面瘫治验案/ 96
(六) 寒湿阻络之膝痹治验案/ 96
(七) 寒湿痹阻之膝痹治验案/ 98
(八) 瘀血阻滞之腰痛治验案/ 99
(九) 邪客筋脉经络痹阻之项痹治验案/ 100
(十) 痰瘀阻络之中风治验案/ 100
(十一) 痰瘀阻络之中风治验案/ 101
(十二) 肾虚痰瘀之骨痹治验案/ 102
(十三) 肾虚痰瘀之骨痹治验案/ 103
三、 疑难病治疗验案/ 105
(一) 弄舌治验案/ 105
(二) 小儿上肢抖动症治验案/ 106
(三) 不安腿综合征治验案/ 106
(四) 奔豚症治验案/ 107
(五) 目痛畏光治验案/ 108
(六) 抽动秽语综合征治验案/ 108
(七) 红斑性肢痛症(血痹)治验案/ 109
(八) 发作性嗜睡症治验案/ 110
(九) 咽鼓管开放异常症(耳鸣)治验案/ 110
(十) 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瞻昏渺)治验案/ 111
(十一) 咳嗽从脾胃治疗治验案/ 112
(十二) 狐惑(白塞综合征)治验案/ 113
(十三) 失音(中毒性痢疾并发脑炎)治验案/ 114
(十四) 失音(癔症性失语)治验案/ 114
(十五) 湿热浸淫之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治验案/ 115
(十六) 肝郁气滞之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治验案/ 116
第五章 师徒对话/ 117
一、 肩担道义仁心济生/ 117
二、 考镜源流探究本义/ 119
三、 手法娴熟疗效颇佳/ 130
四、 辨证辨病优势互补/ 134
五、 注重辨证针药结合/ 138
六、 研究工作临床切入/ 140
七、 针罐结合抗病祛邪/ 146
八、 继承创新发展之基/ 150
九、 传统文化中医之魂/ 156
|
內容試閱: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核心保障,并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党和政府先后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而名老中医鲜活的临床经验和深邃的学术思想,就是中医药薪火相传的主轴、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中医药学这一中华文明瑰宝中的瑰宝,正是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核心之一。
殷克敬教授,20 世纪60 年代初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前身)中医专业,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后师承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他在杏林学府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2008年获首届“陕西省名老中医”称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全国第一、第五、第六批,陕西省第五、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9 年被陕西省医师协会评为“德医双馨医师”。2021 年获陕西省中医药突出贡献奖。作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初创奠基人之一,1981 年,殷克敬教授与同事一道,为学科基础的构建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殚精竭虑、笔耕不辍。他甚至用原始手刻、蜡印的方式,编撰了学院第一套针灸学教材。多年来,殷克敬教授培养研究生数十名,为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传承殷克敬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于2008 年开始,先后在陕西咸阳、铜川、榆林、西安等地设立传承工作室。作为学术带头人,殷克敬教授带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成功获批国家推拿区域诊疗中心,并荣获“2021届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称号。殷克敬教授在耄耋之年仍坚持在临床一线,践行“苍生大医”的人文主义思想,每周坐诊6 次,为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患者排忧解难,守护健康,年诊治患者人数达上万人次。
本书全方位介绍了殷克敬教授成才之路,总结了殷克敬教授的学术主张、医论医话、临床经验,选编了殷克敬教授在常见杂病、特长专病、疑难病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临证医案,选录了部分师徒对话和他创作的书画。中医是传统的中华文化,是综合性的医学体系,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自然价值观,医论、医话可以帮助深刻理解中医之理与治疗方法,还能深入了解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学习后读者可以感知殷克敬教授治病经验、广阔的思路和对疑难问题的探索,可清晰地管窥一位秦地大医高尚的医德、丰富的思想、勤奋的精神、创新的学术、神奇的临证、多彩的生活等。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总结殷克敬教授多年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展示了殷克敬教授在针灸学术理论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如针刺治疗急症十法,发皇古义、创立经络别通选穴法,传统“发蒙”针法治疗耳疾,“关刺”止痛、《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扶阳思想的临床应用,中医时间医学治疗疑难病及独具特色的经络诊察选穴方法等。本书立足于传承,但不拘泥于实录,力争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以实用为宗旨,为同道和读者提供中医针灸学术参考与启发。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关“健康中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医者之梦。殷克敬教授这本经验集不仅能丰富中医针灸学的理论体系,于当前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有裨益,还能为加快培养新一代中医人才的成长提供借鉴。必能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本书付梓之时,承蒙恩师张学文国医大师厚爱题字,全国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孙国杰教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炎继明教授赐序,在此一并感谢!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道、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 年2 月20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