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HK$
140.8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HK$
75.9
《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售價:HK$
65.8
《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售價:HK$
75.9
《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克氏畅销全球的经典之作 曾以《重新认识你自己》为名出版 中英文对照版首次出版
內容簡介:
《从已知中解脱》是克里希那穆提最为经典的一部代表作,也是最受全球读者欢迎的克氏作品之一,自 20 世纪 60 年代出版以来在全世界持续畅销。书名中的寥寥几个字——“从已知中解脱”(Freedom from the Known),精辟地概括了克里希那穆提的核心思想:“人始终是过去的奴隶”,而“人的独特性就在于从他意识的内容中完全 解放出来”。他认为,通过纯然的观察,摆脱过去的阴影,拥有超越时间的洞见,带来一种深刻而根本的心灵突变,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爱、慈悲和智慧便会不期而至,进而便可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和谐与和平。
關於作者: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
目錄 :
第一部分:人类的追寻——备受折磨的心——传统的途径—体面的陷阱——人类与个体——生存之战——人的本性——责任——真理——自我转变——能量的耗费——从权威中解脱
第二部分 自我了解——简单与谦卑——制约
第三部分 意识——生命的整体——觉知
第四部分 对快感的追逐 —— 欲望 —— 思想造成的败坏——记忆——喜悦
第五部分 自私自利——渴慕权势——各种恐惧与全然的 恐惧——思想的破碎——恐惧的终结
第六部分 暴力——愤怒——辩解与谴责——理想与事实
第七部分 关系——冲突——社会——贫穷——药物——依赖——比较——欲望——理想——虚伪
第八部分 自由——反叛——独处——纯真——与真实的自己共处
第九部分 时间——悲伤——死亡
第十部分 爱
第十一部分 看和听——艺术—美——简朴——形象——问 题——空间
第十二部分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
第十三部分 何为思想?——观念与行动——挑战——物质——思想的开端
第十四部分 昨日的重负 —— 寂静之心 —— 沟通 —— 成就——戒律——寂静——真理与现实
第十五部分 经验——满足感——二元性—冥想
第十六部分 彻底的革命——宗教之心——能量——激情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从已知中解脱》是克里希那穆提最为经典的一部代表作,也是最受全球读者欢迎的克氏作品之一,自 20 世纪 60 年代出版以来在全世界持续畅销。书名中的寥寥几个字——“从已知中解脱”(Freedom from the Known),精辟地概括了克里希那穆提的核心思想:“人 始终是过去的奴隶”,而“人的独特性就在于从他意识的内容中完全解放出来”。他认为,通过纯然的观察,摆脱过去的阴影,拥有超越时间的洞见,带来一种深刻而根本的心灵突变,达到真正的心灵自 由,爱、慈悲和智慧便会不期而至,进而便可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和谐与和平。
如何引发这种转变,是克里希那穆提致力于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这种转变并非外在的或者社会、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而是指 内心的转变:“这里说的不是外在世界的革命——不是投掷炸弹,不是浴血奋战,也不是谋反叛乱——我们必须要一起来探讨的是内在的 革命”,因为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外在世界的一切问题都源于个人内心的混乱,“如果不能实现内在的、精神上的秩序,你就不可能拥有外 在的秩序。危机就在这里。”而改变世界乱象的钥匙就掌握在每个人 的手中——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智慧清明:“如果你的内在精神状态是 有序的,不冲突,不矛盾,如果你的意识状态是平静、稳定、清晰的,那么你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秩序。”
所以,无论他与读者或听众探讨的是哪个主题,始终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如果不做特别说明,他都是从人的内心层面展开论述的,他讲的很多核心概念中都隐含了一个定语——“内在的” “心理上的”。比如“时间”指的是“心理时间”,“记忆”指的是包含着内心反应或情绪感受的“心理记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一点 读者且在阅读中慢慢体会。
Sue 2025 年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