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編輯推薦: |
AI无法复制的旅程,18件杰作的探险之旅
被盗窃、掠夺、成为富人遗产的争夺之物,艺术品在来到美术馆前经历了什么?
这不是一本艺术鉴赏书,这是有关艺术品背后的,许多世人闻所未闻的故事。
两幅《蒙娜丽莎》,到底哪个是弗朗西斯一世的情人?《镜前的维纳斯》竟被卷入女权运动?为了能看电视而盗窃《威灵顿公爵的肖像》,竟然还成功了!梵高与高更,是朋友还是对手?高更对于梵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玩弄老鼠的猫”?“黄屋子的疯子”梵高,被神话的人生?精灵鼠小弟的冒险,令失踪近一个世纪的带着黑色花瓶的女人获得国际关注……
1.本书是一本特别的科普书,也像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作者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审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书中将每个艺术品都刻画的有血有肉,将每个故事及艺术品与人之间的情感描写得细致入微。
2.本书是一本十分全面又有趣的艺术史书籍,书中描写了许多与艺术品有关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包括亲情、爱情、友情、战争、权力斗争等方面的故事。
3.本书是一本关于艺术品的故事书,角度独特。无论是对艺术爱好者,还是单纯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有趣
|
內容簡介: |
提到艺术品,我们往往认为它们是被静态摆放的,但艺术品在成名前往往有着非凡的流浪之旅——常常伴随着神秘与历险,它们或许被盗窃、掠夺、成为遗产中的被争夺之物,有的甚至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革。
本书以时间轴串联,带领读者踏上诸如《阿诺菲尼的婚礼》《镜前的维纳斯》等世界名作的流浪历险之旅。在这趟颠沛流离的旅程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艺术家、收藏家和商人)、多种艺术风格和艺术运动(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以及这些艺术品在旅途中的“经停站”(从国王的私人会客厅到银行家的办公室)。
一起来了解“高雅艺术”背后不太“高大上”的旅行吧。
|
關於作者: |
本书作者费德里科·加西亚·塞拉诺是作家、记者、大学教授,专门研究艺术传播问题。在西班牙电视台工作了30多年,并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
目錄:
|
导读 007
引言:艺术的流浪历险 010
《阿诺菲尼的婚礼》 080
从佛兰德斯到卡斯蒂利亚 082
从大火中解救出来 085
不断被重新诠释 090
《抱银鼠的女子》 092
塞西莉亚和《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 098
两幅《蒙娜丽莎》之谜 099
在克拉科夫的达·芬奇作品 103
漫游者珍珠 109
珠宝与王后 114
漫游者珍珠的命运 123
《达娜厄沐浴黄金雨》 128
费利佩二世的内廷 130
达娜厄在约瑟夫·波拿巴的行李中 139
在阿普斯利邸宅重回大众视野 140
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的自画像 142
镜子前的女艺术家 144
另一位“银貂女子” 154
索福尼斯巴在波托茨基城堡的自画像 157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 160
艺术品的旅行:漫游的格列柯 164
格列柯,一位“现代”画家 170
《镜前的维纳斯》 176
罗马的乐趣 178
从卧室到博物馆 185
妇女选举权利的狂热 187
《奏乐天使》192
坎波的遗产 195
《老实人纳斯塔基奥》,波提切利之作 198
一个圣诞故事 200
普拉多博物馆的地下收藏室 205
波利娜·波拿巴画像 208
波利娜在幻想王国中 210
拿破仑和波利娜:爱与嫉妒 214
通往阿普斯利邸宅的道路 221
《威灵顿公爵的肖像》 224
戈雅在乡村 226
为了看电视而盗窃一幅画 232
乔治·桑和肖邦的双人肖像 237
一段温馨的友谊 242
一幅画,两段历史 252
《红色的葡萄园》 256
阿尔勒,无荣光的天堂 258
红色葡萄园的挑战 266
来到红场 274
承认一个伟大的画家 278
《吻》 287
罗丹和克洛岱尔在地狱的门前 293
艺术史上伟大的吻 297
《玩纸牌者》 301
《玩纸牌者》的历史 304
《阿黛尔· 布洛赫-鲍尔肖像一号》 308
从1938 年的维也纳,到2006 年的纽约 312
纽约的索罗拉 318
一个有西班牙灵魂的纽约人 320
西班牙的愿景 325
《蒂拉·杜里厄》 330
爱、无动于衷和悲剧 332
年迈的雷诺阿 340
《带着黑花瓶的熟睡女人》 345
柏林—布达佩斯,20 世纪20 年代 347
结语:无尽的历史 352
|
內容試閱:
|
导读
这本书记录了一些艺术品在历史长河中不同寻常的旅程及其所经历的起伏波动,既可以被称为研究成果,也可以看作历史和典故的合集。本书兼具普及知识、反思历史和文学再创作的功用,读者可以将其和学术作品一起进行交替阅读。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试图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回顾艺术历史事件,比如不去分析作品本身,而是观察围绕在作品周围的各种因素。这就像一个游戏:将关注作品的目光反转到作品对面,面向读者展示围绕这些艺术品的风景、人物和一幕幕场景,这些艺术品在历史中漫游,漂泊不定。
以这种游戏的心态,相对于艺术的形式和传达的信息,我们更贴近艺术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更关注围绕艺术品的人事更迭而不是艺术品本身。这些艺术品一方面自身传递的含义信息持久不变,另一方面又充满谜团。随着时间推移,谜团逐渐加深,艺术品被赋予了其他的含义,比如面对无情的时间流逝变得不合时宜,陈旧过时;或成为某个流派或艺术家的代表作;或在不可预测的艺术品市场上价值不菲。
读者将在这本书中发现两组不同的内容:有时是基于史实研究讲述历史故事,并为艺术作品配时间轴和图片页,有时会读到短篇文学创作故事,用细腻的笔触讲述这些艺术品在历史长河中亲历的场景、相关联的历史人物和片段。这两组内容没有被泾渭分明地划分开,而是作为互为必要的补充。安东尼奥·加拉(1930—2023,西班牙著名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和专栏作家)大概会把这本书囊括到“假如石头会讲话”这个系列,只不过转换了视角,观察者成为被观察的对象。如果倾向于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法国小说家、评论家)对于艺术品的理解的话,这本书亦可以被称为那些沉默声音的回响。
在引言部分,我们回顾了造成艺术品“流浪”的一些重要原因,比如作品之间的互换,作品交易、争夺,同时也介绍了大型博物馆和重大收藏的形成过程。以上这一系列举动让艺术品市场充满活力,也赋予一些艺术品难以估量的巨大价值,让其成为权势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引言之后的章节可以独立阅读。虽然各自成章,但是整体可以构成一幅历史的马赛克拼图,时而互相呼应,甚至主人公互有重复。虽然文章是按照艺术品的创作时间顺序排列的,但读者仍可以发现众多历史交织在一起,丰富多彩、环环相扣,回应“艺术的流浪历险”这一主题。章节里的大多数故事具有传奇色彩,为了使叙述更加清晰明确,每一个艺术品都配有时间轴并附作品出处简介。这些时间表也算作艺术品的历史传记梗概,有利于读者捋清故事的顺序。
由于篇幅受限,在漫漫艺术长路中我们只能选取一些代表作,而不得不挥手告别沿路遇到的一系列其他作品。若我们深挖一些,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都蕴藏着数以百计值得被讲述的故事,因此在这趟艺术之旅的沿途总有一扇扇打开的窗户以待探究。我深信,如果书写下去,这个系列可以出版上百本书,而这片宇宙永远无法书写完整,总会有新的星星在苍穹中闪烁,挑战我们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和破解未解之谜。
我们一方面选择了一些耳熟能详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意大利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又译作《抱银貂的女子》)、荷兰画家扬·凡·艾克的《阿诺菲尼的婚礼》、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镜前的维纳斯》,尽管这些画作早已名声显赫,但在历史的变化中仍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另一方面也关注了一些相对默默无闻但饱含历史故事的作品,如匈牙利画家罗伯特·贝雷尼(Róbert Berény)的《带着黑花瓶的熟睡女人》,这幅作品因为被搬上好莱坞的舞台而被人熟知;或者普拉多博物馆里神秘的《奏乐天使》,很长一段时间它都被认为是美洛佐·达·弗利的作品,结果最后被确认为赝品,沦落到在博物馆仓库里蒙灰。关于人物画,将关注拿破仑一世传奇皇妹波利娜·波拿巴的肖像画,以及弗朗西斯科·戈雅为反法军队的将领威灵顿公爵1所绘的画作。提到威灵顿公爵,就不得不说到一起众所周知的历史上最大的艺术品赎回事件,即约瑟夫·波拿巴2试图将装满艺术品的行李箱作为战利品运过比利牛斯山脉,结果这些艺术品却不可思议地出现在威灵顿的伦敦官邸里。
很少能有珠宝如同漫游者珍珠“Peregrina”一样造成历史和传说的混淆,它曾经属于西班牙皇后,后来又被伊丽莎白·泰勒等名人拥有,最终在佳士得拍卖行拍卖,至此,它在一个未知的地方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也许躺在某个阿拉伯酋长妻子的珠宝箱里,但它随时可能再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开启其无尽历史的新篇章。这些人物和物品的历史似乎永无止境,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故事”的观点,成为本书后记中最后思考的焦点。
谨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如同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愉悦。最后,感谢出版社为我提供的这次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