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HK$
63.8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一看就会的提分利器!让你秒变“国学小博士”。学霸们的金钥匙,有趣又有用的知识宝库。一问一答,掌握中国文化精髓。☆《中国传统文化1000问》内容有趣又有用,通俗易懂,无论大人孩子都能看懂。涵盖11大板块,1000个文化常识,让你快速“涨”知识。☆《中国传统文化1000问》将浩瀚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高深的天文历法,从礼仪交往到军事战争,精挑细选,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中国传统文化1000问》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日常起居细节和社会运转逻辑,古今生活穿越指南,深挖成语、词句背后的历史故事,翻开就停不下来。☆轻松便捷的碎片化阅读,《中国传统文化1000问》每一页都有多个独立知识点,随时翻开随时学。打开任何一页都有满满的收获!☆横跨趣味与专业,《中国传统文化1000问》是一本让小白和行家都能找到心头好的文化宝典!全书采用双色印刷,搭配精美插图,让传统文化“跃然纸上”。☆附赠精美超大挂图《家规十五条》,抬头既见良好的传统家风家训,让好的生活习惯不知不觉塑造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
內容簡介: |
1.本书是一部囊括中国文化常识的百科全书,学霸们的金钥匙。一座有趣又有用的知识宝库。从衣食住行到节日习俗,从天文地理到历史军事,从建筑奇观到诗词歌赋,精挑细选!你好奇的答案都在这里!
2.《中国传统文化1000问》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将浩瀚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高深的天文历法,从礼仪交往到军事战争,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面貌。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關於作者: |
木鱼,本名禹成豪,青年作家,资深出版策划人,出版人,常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有《你好园林》《少年读史:小史记》《这里是敦煌》《这里是三星堆》《名画里的二十四节气》等,拥有固定而广泛的读者群。木鱼的作品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他擅长以轻松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的道理,含蓄的人生智慧,渗透在字里行间。并以造诣深厚的文字修养,对传统文化类书籍进行解析和校勘,文字清晰、条理明确,可以启发读者的认知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
|
目錄:
|
序
第一章 名人逸事 文化艺术 001
第二章 衣食住行 生活百态 043
第三章 历史典故 智慧传承 077
第四章 礼仪交往 节日习俗 109
第五章 日常俗语 民间谚语 137
第六章 典章规范 法度职官 175
第七章 天文历法 发明发现 217
第八章 建筑奇观 交通出行 255
第九章 著名兵器 军事战争 295
第十章 国医精髓 中药文化 321
第十一章 流派争鸣 古代职业 359
|
內容試閱:
|
当太子时间最长的人是谁?
当太子时间最长的人是清朝的胤礽。胤礽是康熙帝册封的太子,经历了两次被废和一次重新立为太子,1712年第二次被废后,幽禁于咸安宫,胤礽作为太子的时间长达37年。
怎么理解“禅让”?
“禅让”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的是让出帝位。
尧、舜都使用“禅让制”传位,禹去世后为什么是他的儿子继位?
舜让禹去治水,禹通过治水、开山、修路、定九州得到了舜的认可,并因此得到了帝位。不过禹也是在为舜服丧三年后,把帝位还给了舜的儿子商均,不过同样,禹更得天下人心,于是正式登临帝位。
据传说,尧在祖庙中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尧去世后,舜为尧服丧三年。三年过后,舜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但是天下人只承认舜,诸侯也只向舜朝觐,所以舜去首都登上了帝位。
禹同样把帝位先传给了皋陶,但是皋陶在禹之前就去世了,后来禹又指定了益作为继承人,益在禹死后也为禹服丧三年后,把帝位还给了禹的儿子启。
不过这次天下诸侯没去朝觐益,而是启更得人心,于是启得到帝位,开始了“家天下”的新时代。
古代官员一般都多少岁退休?
历朝历代古人的退休年龄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朝代以70岁作为退休年龄。《礼记·曲礼上》中记载道:“大夫七十而致事。”
汉、唐时期,官员70岁退休,工资待遇根据官品大小而递减。宋朝官员70岁退休后中高级官员工资待遇不变,而且子孙还能荫补官职。明朝首次将官员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清朝对退休年龄进行了调整,部分官员的退休年龄甚至提前至50岁。
古代官员一般在什么日子休假?
汉朝:官员每工作5天休息一天。
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在不同朝代有所差异。以下是几个主要朝代的官员休假制度:
隋唐时期:官员休假改为每工作10天休息一天,即“旬休”。此外,还有冬至、新年等节假日。唐朝还有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假期,以及皇帝的生日假期(皇帝生日假期称“千秋节”等)。
宋朝:官员每工作10天休息一天。增加了节假日的放假时间,如春节、寒食节和冬至各放假七天。
元朝:一年大约休十几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勤政,官员每月休息时间很少。节假日中春节休5天,冬至休3天,元宵节休7—10天。永乐帝之后官员假期增多,官员每月可休6天左右。
清朝:前期沿袭明朝的休假制度,但到了晚清,随着西方文明的影响,每星期休假一天的习惯逐渐被国人接受。
古代官府为什么叫衙门?
旧时称官署为衙门,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牙门”是古代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古时战事频繁,王者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因此特别器重军事将领。军事长官们以此为荣,多在军营门口竖立旗杆上装饰有象牙的牙旗,于是,营门也被形象地称作“牙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