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HK$
63.8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孩子有这些写作困惑吗? 笔下的人物仿佛出自一个模子怎么办?
由爸爸像一种动物——我们家是动物园——我们家是植物馆、海洋馆、游乐场、图书馆逐步引导。
叙事像记流水账怎么办?
可以设计“反复”情节,还可以用“反转”让人出其不意。
描写干巴巴缺少画面感怎么办?
可以试试“连续动作法”,还可以加入色彩等细节描写。
如何进行想象力创作?
可以在情节中、留白处、结尾处想象,还可以创编爱心故事。
写人、写动物、片段描写、想象、童话等更多写作方法详见本书。
?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专为家长和老师设计的指导手册,旨在帮助他们带领孩子通过绘本进行有效的表达训练。书中精心挑选了24本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优质绘本,并从中提炼出适切的写作训练点。针对每个绘本,本书提供了清晰的写作策略,一步步指导孩子如何完成写作内容,从构思到表达,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步骤和实用的技巧。 此外,为了方便教学,本书还特别提供了配套的PPT课件,涵盖阅读和写作的全过程。这些PPT课件设计精美,内容丰富,拿到即可直接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家长和老师的备课负担。无论是希望提升孩子表达水平的家长,还是想在班级开展绘本写作实践活动的老师,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详尽且实用的指导性答案。通过本书的帮助,孩子们不仅能在愉快的阅读中培养写作兴趣,还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
關於作者: |
郭筠筠,广东省深圳市优秀教师,现任职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广东省阅读推广人;2005开始在班级进行绘本读写实践,创建学校读写绘课程,在绘本读写课程实践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及相关理论; 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之友》《陕西教育》《江苏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组织教师培训讲座100余次
|
目錄:
|
第一章 修辞百宝箱,让人物活灵活现 …………………… 001
第一节 巧用比喻“装扮”,让爸爸更酷——— 《我爸爸》 ………………………………………… 002
第二节 巧用暗喻,为一家人“乔装打扮”——— 《我家是动物园》 ………………………………… 013
第三节 巧用夸张,把人物变“巨人”——— 《小真的长头发》 ………………………………… 026
第四节 巧用反复,让倒霉的事变成幸运的事——— 《幸运的内德》 …………………………………… 036
第二章 抓住细节,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描写高手” ……… 047
第一节 捕捉外形,彰显这个动物的独一无二——— 《咕噜牛》 ………………………………………… 048
第二节 动静结合,“吃喝玩乐”显习性——— 《长颈鹿不会跳舞》 ……………………………… 058
第三节 突出趣味,遇到一只特立独行的鳄鱼——— 《鳄鱼哥尼流》 …………………………………… 067
第四节 凸显情感和品质,让爱一览无余——— 《勇敢的克兰西》 ………………………………… 078
第三章 有画面感的孩子,写出的片段不干巴 …………… 087
第一节 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画面更生动——— 《好脏的哈利》 …………………………………… 088
第二节 联系情节写对话,让片段更吸引人——— 《图书馆狮子》 …………………………………… 099
第三节 让环境描写“说话”,拉爆故事画面感——— 《小绿狼》 ………………………………………… 110
第四节 挥动色彩魔法棒,为片段美颜——— 《老鼠家族颜色派对》 …………………………… 118
第四章 会想象,培养孩子成为小小故事高手 …………… 127
第一节 在情节中想象,扩充故事情节——— 《神奇雨伞店》 …………………………………… 128
第二节 在留白处想象,创编狐狸的倒霉事——— 《母鸡萝丝去散步》 ……………………………… 140
第三节 在结尾处想象,续写一段新友谊——— 《小老鼠和大老虎》 ……………………………… 150
第四节 发挥创意想象,创编爱心故事——— 《爸爸的三明治》 ………………………………… 161
第五章 魅力童话,让写作告别流水账 …………………… 171
第一节 一波三折,让故事“坐过山车”——— 《隐形的小东尼》 ………………………………… 172
第二节 反转大转盘,“敌人”最后变成“朋友”——— 《敌人派》 ………………………………………… 183
第三节 运用对比,“最可怕”也能变成“最美好”——— 《最可怕的一天》 ………………………………… 192
第四节 换个角度,“小红帽”的第 101 种写法——— 《走出森林的小红帽》 …………………………… 202
第六章 爱生活的孩子素材多,日常写作也能技惊四座 … 213
第一节 会写日记,留住生命中的美好——— 《蚯蚓的日记》 …………………………………… 214
第二节 学写留言条,让你心想事成——— 《我要大蜥蜴》 …………………………………… 226
第三节 学习写信,让爱心传递——— 《小恩的秘密花园》 ……………………………… 236
第四节 剪剪贴贴,帮我们打开秋天——— 《落叶跳舞》 ……………………………………… 246
|
內容試閱:
|
破茧:一位教师的生长力与写作魔法
郭筠筠老师是一线教师中的卓越者,我能提前拜读这本书 并撰写序言,深感荣幸。 我通过“新网师(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结识并了解了 郭老师。 2018 年,我正式负责“新网师”工作并承担教育学课程, 先后讲授《静悄悄的革命》《人是如何学习的》等专业书籍。 这一 年,郭筠筠老师加入“新网师”并选修了我的课程。 在众多学员 中,郭老师很快脱颖而出,展现出认真专注的学习态度和强大的 学习力。 一线教师工作繁重,许多人常因时间有限难以深度投 入课程,但郭老师始终秉持热忱。 她说:“拿到作业题目当天,我 先画思维导图,整体把握内容后再作答。 从构思到查找资料,再 到打草稿、完稿,花费两周时间。 每天写写改改,最终在截止日期前一两天提交作业。”师生本应教学相长,她的治学精神令我 钦佩,也鞭策我以更严谨的态度面对教学。 郭老师是知行合一的阅读者、笔耕不辍的反思者、学习共同 体的共建者。 郭老师不仅精进自身,还主动申请担任课程义工。 她说:“我报名参与了第四次授课综述任务,整理出 21 页 20127 字的讲义。 因反复阅读,对授课内容有了更深理解。 之后又连 续担任 6 月、7 月打卡任务的点评员,顺利完成一学期学习。 学 期 9 次作业中,4 次获得 90 分。”回顾初入“新网师”的一年,她总 结道:“我研读郝晓东老师的公众号文章和两本书,绘制 49 张思 维导图,撰写 58 篇公众号文章,累计写作近 30 万字,超额完成年 初计划。”“每天至少写 500 字,每周更新一次公众号,是我给自 己定下的最低目标。”郭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早已是同行眼中的 资深教师,却仍以空杯心态持续突破。 这份对教育的赤诚与终 身学习的信念,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 “如何将所学转化为课堂实效,真正滋养学生?”这一追问贯 穿郭老师的探索之路。 她以三年时间深耕儿童读写课程,将“新 网师”所学与教学实践交融,终见繁花。 她感慨道:“前三年的学 习,我目标不清晰,为学习而学习;而今年的学习,我跳出学习之 外,目标清晰,围绕着困扰我的教室问题而学,带着问题去学,得 到了我想要的。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时间,更需要学习方式 Ⅱ 的转变,即围绕困惑自己的问题展开。 所学,才能更好地为解决 问题服务;所学,才能顺应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真正改变认 知。”这也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时间, 更需转变学习方式———以问题为导向,让知识服务于实践,融入 自身认知体系。 “新网师”的几年里,郭老师历经“学习—实践— 反思”的螺旋上升,实现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的跨越,完 成从“经验型教师” 到“专业型教师” 的蜕变,印证新教育实验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理念的力量———当教师以研究 者的姿态直面教育现场,知识便不再是纸面文章,而是照亮课堂 的星光。 当不少教师仍依赖行政培训或职称驱动学习时,郭筠筠老 师已自主开辟出“学习—实践—研究”的理想路径,展现出三重 超越:第一,超越工具理性,视学习为生命存在方式而非晋升手 段,这种生命自觉正是“新网师”深度学习的内核;第二,超越经 验局限,从课堂教学到课程开发,彰显专业教师应有的研究精神 与能力;第三,超越年龄桎梏,从教三十余载,本可静待退休,她 却成为教育界的“破壁者”,以专业学习证明老教师仍能焕发二 次成长。 郭老师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新教育实验“职业认同 专业 发展”的教师培养逻辑。 其经验昭示:无论教龄长短,当教师将 专业发展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志业,当教师以“解决问题”为 锚点持续精进,便能突破认知、年龄乃至环境限制,在成就学生 的同时实现自我精神成长。 这种“双向成全”的教育境界,恰是 新教育实验追求的理想教师样态,也是教育最迷人的风景。 如果说郭老师在“新网师”的前三年是“理论筑基期”,后三 年是“实践转化期”,那么本书的出版则标志着其迈入“专业输出 期”。 在儿童写作教育中,如何将抽象的语言技巧转化为具象的 创作能力,始终是家长与教育者的共同挑战。 本书以系统性、趣 味性和实践性为核心,构建了从修辞手法到创意表达的全方位 写作培养体系。 它不仅是一本指导“如何写”的工具书,更是一 本启发“为何写”的思维启蒙书。 书籍通过经典绘本案例、结构 化练习与亲子互动设计,帮助孩子打破写作畏难情绪,让文字成 为表达自我、观察世界的桥梁。 全书共分六章,层层递进,涵盖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维度, 即修辞技巧的具象化运用、细节观察与描写能力、画面感与场景 构建、想象力与故事创编、生活化写作应用,最终引导孩子发现 “写作即生活”,将日常琐事转化为鲜活素材。 相较于同类书籍, 本书的突出特色在于将理论落地为趣味实践。 例如,以《小真的 长头发》《幸运的内德》等作品为范本,将复杂修辞理论转化为儿 童可感知的生动案例,降低了学习门槛;书中融入四格漫画创 Ⅳ 作、亲子问答、故事续写等环节,如将家人比作动物园动物,让孩 子在动手中内化知识;从单一句式模仿(如“像……一样”)到完 整故事创编,循序渐进提升逻辑与语言组织能力,避免“一步登 天”的挫败感;同时强调家长作为“写作伙伴”的角色,通过共读、 讨论、修改,让写作成为亲子沟通的纽带。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写作技巧,更在于通过语言训练 促进多维能力发展:在描写动物特征或家人性格时,孩子学会观 察与换位思考;故事创编中的“反转”“对比”等手法,锻炼问题解 决与创新思维;从“害怕写”到“乐于写”,孩子通过文字建立自我 认同,并学会用语言传递情感。 写作中培养的观察力、分析力与 表达力,将成为孩子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素养。 可以说,本书 能让孩子在写作中提升观察力与同理心,强化逻辑思维与创造 力,锻炼自信表达与情感传递,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写作绝非孤立的技能,而是思维的外化、情感的流淌。 本书 以儿童认知规律为基,以经典文学为养,以家庭互动为壤,为孩 子播下热爱表达的种子。 愿每个翻开此书的孩子,都能在文字 的魔法世界里寻得属于自己的光芒;愿每位陪伴的家长,皆能见 证语言如何让平凡的日子熠熠生辉。 郭老师说:“教育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事,需时刻战战兢兢、如 履薄冰。 然而,正是在这精微复杂处,蕴藏着至高奖赏,令人沉 醉。”本书的出版,于郭老师意义非凡:它必将赋予她更大信心与 动力,激励其持续创作破解儿童读写难题的佳作;必将让她对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产生更深领悟;亦必为跋涉于成 长之路的同仁们带来鼓舞、启迪与示范。 行文至此,忽忆郭老师在职业生涯叙事中的一段话: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走着走着,相聚一起。 从此之后,我会更多思考:如何为幸福而教育,为尊严而教育,为 意义而教育。 我将始终向阳而行。” 愿此书化作一簇星火,照亮更多教师的教育探索之路。 前 行路上,我们终将相遇。 谨以此序,祝福并期待!
苏州工学院副教授、博士 郝晓东 2025 年 1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