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售價:HK$
74.8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1.权威团队保驾护航
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30 顶尖医学专家编写,内容经过严格审核,确保科学性与权威性。
2.从防到康全周期覆盖
系统讲解淋巴瘤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五大环节,患者及家属的“一站式求生指南”。
3.破解淋巴瘤认知误区
深度解析感染、辐射、免疫失衡等诱因,破除“淋巴结肿大=癌症”恐慌,提供科学自检方法。
4.前沿诊疗技术全景展现
揭秘基因检测、CAR-T细胞治疗等六大治疗手段,同步国际最新疗法,点燃治愈希望。
5.康复心理双管齐下
独创“淋巴瘤患者身心康复地图”,从运动计划到心理重建,助患者重拾生活掌控感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科普中国 ? 肿瘤防控科普丛书”之一,是一部有关肺癌治疗新进展的科普读物,由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中医科、心理学、康复医学等领域专家联合编写。书中所述涵盖了肺癌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五大方面,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肺癌这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一位的癌症,同时对肺结节相关知识及肺癌治疗中如何选择中西医治疗等令许多人困惑的问题也做了详细介绍。本书内容详细、阐释简明,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既可为普通读者提供丰富的肺癌相关科普知识,又可作为社区或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肺癌诊疗参考资料。
|
目錄:
|
第一章 淋巴瘤之潜踪隐迹
一、从细菌和病毒感染到淋巴瘤:感染因素对
淋巴瘤的影响 2
二、辐射与化学:环境因素对淋巴瘤的影响 9
三、免疫系统失衡:免疫功能异常对淋巴瘤的
?? 影响 15
四、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降低淋巴瘤
?? 风险的重要性 22
五、定期体检,早发现:淋巴瘤早期筛查的
?? 重要性 30
第二章 淋巴瘤之大浪淘沙
一、探索淋巴系统:构成、分布和功能 40
二、识别淋巴结异常变化:掌握可能的症状和体征 48
三、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必要的检查和诊断流程 55
四、发现淋巴结问题的“眼睛”:超声检查在淋巴结
?? 评估中的作用 63
五、两种不同的肿瘤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癌 70
第三章 与日俱进:淋巴瘤诊断五大技术
一、病理检查 78
二、实验室检查 86
三、骨髓与脑脊液检查 94
四、影像学检查 100
五、基因检测 108
参考文献 116
第四章 科学规范:淋巴瘤治疗六大手段
一、化学药物治疗 120
二、靶向治疗 129
三、放射治疗 138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 145
五、细胞治疗 156
六、淋巴瘤细胞治疗的未来 166
七、新药临床试验 168
第五章 康复之光:贯穿淋巴瘤治疗全过程
一、淋巴瘤治疗中如何科学制订日常生活规划:
?? 维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策略 178
二、淋巴瘤治疗期间的身体不适:如何缓解并
?? 提高生活质量 189
三、如何科学安排康复期的运动计划 197
四、如何规划康复期的心理康复,帮助患者重新
?? 建立健康的心态和自我认知 203
五、重视随访,定期复查,守护健康 210
|
內容試閱:
|
一、从细菌和病毒感染到淋巴瘤:
感染因素对淋巴瘤的影响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目前大家的认识,淋巴瘤发病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据统计,全球将近 20% 的癌症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多种类型的淋巴瘤的发病也是与细菌病毒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感染因素对淋巴瘤的影响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 病毒感染因素?
提到与淋巴瘤相关的病毒,就不得不提一下 EB 病毒(EBV)、人类嗜 T 细胞病毒 -1(HTL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等。
1 EB 病毒(EBV)
EBV 最早是在儿童伯基特淋巴瘤中被发现和认识的。EBV 是一种倾向于感染人类 B 淋巴细胞的病毒,但它也可以感染 T 淋巴细胞、NK 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
EBV 感染,通常呈现潜伏性感染的特点,换句话说该病毒在感染细胞当中潜伏存在,并不会持续扩增,但却能够表达一系列病毒相关的产物,我们称之为 EBV 相关抗原,而这些 EBV 相关抗原能够不断地、缓慢地刺激被感染的淋巴细胞,导致感染细胞在刺激下不停地增生与转化,
最终导致肿瘤发生。进一步来说,科学家们发现 EBV 表达的潜伏膜蛋白 -1(LMP-1)是其促进淋巴瘤发生的关键,主要原因是该抗原能够激活多种促进淋巴瘤产生的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活化不仅会刺激正常细胞发生不受控制的生长,使得细胞发生癌变,还同时能够减弱癌细胞的免疫原性,来逃过免疫系统的杀伤。
目前的研究发现,EBV 可能与多种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如霍奇金淋巴瘤、鼻 NK/T 细胞淋巴瘤、部分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等。EBV 感染还可能与一些类型淋巴
瘤的预后相关,如 NK/T 细胞淋巴瘤,研究发现外周血中 EBV 复制与预后不良相关。因此,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早期监测 EBV 滴度,进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是值得关注的。
2 人类嗜 T 细胞病毒 -1(HTLV-1)
HTLV-1 是成人 T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日本学者应用 HTLV 与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目前已经培养出多种 T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细胞株,这也是其命名的主要缘由。HTLV 的主要流行区是日本,在我国主要集中于东南闽粤沿海地区。HTLV 是目前科学家公认的成人 T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的致病因素,其是一种逆转录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基因会被整合到被感染 T 细胞的基因组当中,并能够表达一系列的病毒基因相关产物,使受感染的 T 细胞在不受刺激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快速、持久且不受控制地生长。与此同时,这些被感染后不受控制的 T 细胞会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从而导致许多继发症状的产生。
另外,有多例个案报道,感染 HTLV 的 T 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患者对于化疗效果欠佳,所以提示我们当遇到化疗效果不好的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患者时,需考虑成人 T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的可能,可考虑完善病毒学检查或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这些病例报道同时提出,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许能为改善成人 T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患者的长期预后提供希望。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大家常常谈“艾”色变。艾滋病是由 HIV 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是一种死亡率相对较高并且暂时没有治愈手段的一种疾病。
由于 HIV 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艾滋病患者常常因为多种并发症而死亡。艾滋病患者机体处于免疫缺陷状态,容易合并肿瘤,而其中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就是淋巴瘤,
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瘤发病率比普通人高 60~100 倍。艾滋病相关淋巴瘤大多数是 B 细胞来源,常见的亚型是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一些研究观察到 HIV 能够不断刺激活化 B 细胞,引起 B 细胞中许多抑癌基因的失活和一些致癌基因的活化,从而导致淋巴瘤。同时需要注意,前文所提及的 EBV 感染,也与 HIV 感染引发的淋巴瘤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艾滋病相关淋巴瘤患者都有 EBV 感染。
预防艾滋病相关淋巴瘤最好的方法就是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对于罹患艾滋病患者,积极使用抗病毒药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发生。即便艾滋病患者已经同时合并有淋巴瘤,在艾滋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淋巴瘤也可以进行常规治疗。
4 其他
还有一些情况,如丙型肝炎病毒与 B 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尤其是边缘区淋巴瘤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可能相关,乙型肝炎病毒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可能相关,人类疱疹病毒 8 型(HHV-8)又称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可导致多种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及 HHV-8 相关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等。
?◎ 细菌感染因素?
除了病毒感染,很多细菌的感染也与癌症的发展相关。目前最明确、研究也最广泛的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之间的关联。组织学研究中认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形成与HP 感染后造成的局部胃黏膜慢性炎症状态有关,这种慢性炎症状态会导致局部淋巴结中反应性淋巴细胞聚集、淋巴滤泡的形成,同时在 T 细胞的参与和帮助下不断促进异常细胞增殖,最终形成胃 MALT 淋巴瘤。对于Ⅰ期病变局限在胃黏膜且 HP 阳性的胃 MALT淋巴瘤,HP 根治是推荐的一线治疗,根除 HP 治疗可以
使 60%~80% 的患者得到缓解。监测 HP 感染状态,并积极使用根除 HP 感染治疗策略,不仅对治疗 HP 阳性、分期为Ⅰ期且病变局限在胃黏膜层的胃 MALT 淋巴瘤患者有效,同时对预防常见的慢性胃炎、胃癌等都有很大帮助。
另外,一些非胃原发 MALT 淋巴瘤的发生也可能与特殊类型感染相关。例如,眼附属器 MALT 淋巴瘤可能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相关。既往观察显示,眼附属器淋巴瘤患者的鹦鹉热衣原体阳性率高达 80%,而良性淋巴结变的鹦鹉热衣原体阳性率则不到 10%,但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与眼附属器 MALT 淋巴瘤发生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其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仍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是淋巴瘤发生风险因素之一。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包括但不限于:①了解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传播途径,尽可能避免被感染;②接种疫苗,如
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预防相关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HPV 疫苗等。此外,定期监测、及时治疗相关感染,对淋巴瘤的预防和治疗也颇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