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HK$
657.8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HK$
162.8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HK$
101.2
|
編輯推薦: |
·历史长河中的孤勇者,为你照亮前行之路
19岁太嫩?女性太弱?出身太低?——他们用一生告诉你:不,这叫优势!
· 霍去病:年仅19岁横扫匈奴,少年将军用实力证明,年龄从不是定义能力的标尺;
· 秦良玉:身披戎装、血战沙场,她是撕碎性别偏见的女战神,成就独特传奇。
· 孙策:从寄人篱下到江东霸主,他用胆识与谋略,让嘲讽变成登顶的踏脚石。
……
19位打破命运枷锁的英雄,当世人都说”不可能”,他们用行动重写人生剧本。
·历史的细节×文学的想象=颠覆你的历史认知
①以典籍为锚,考古级细节
对照《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多部正史,每个故事都有据可查;
②电影式叙事,重现历史现场
每一次挣扎、每一个抉择,不再是史书里的几行字,而是鲜活可触的命运瞬间。
·央视认证历史专家。读着过瘾?讲历史故事,我们是专业的
央视特邀嘉宾、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风趣解读重大事件,还原历史逻辑,让你读得过瘾又长见识。
·赠封面同款书签(人气插画师RedMatcha绘制) Q版人物贴纸
|
內容簡介: |
元狩四年,霍去病将空瘪的粮袋掷入黄沙,匈奴大营的冲天火光在他的瞳孔里燃烧。
建安十三年,周瑜折断曹军的令旗,裹挟着血腥气的江风掠过他结痂的掌心,那里还残留着赤壁火船的温度。
大中二年,张议潮的刀锋劈开沙州的夜空,河西十一州的地图在他心中渐次点亮。
……
逆天改命,从来不是史书里的一笔轻描淡写。本书以19段穿越时空的热血传奇,让您身临其境,见证英雄的信念与坚持。
那些在史书里被叫作“奇迹”的瞬间,不过是某个少年在命运的断崖边,咬着牙多走了半步。
|
關於作者: |
王磊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外聘导师
·辽宁省历史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协会员
·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四季季军
·代表作《人间惊鸿客》《野史未必假》
·多次登上央视、卫视文化节目任历史嘉宾
一个认真又有趣的历史说书人
|
目錄:
|
霍去病:封狼居胥趁少年 001
苏武:杀不死我的,终将败在我脚下 014
班超:“这西域,就由我来守护027
孙策:从零开始的江东小霸王 041
周瑜:那一年的东风,甚是喧嚣054
慕容垂:兴复大燕,从我做起 067
陈庆之:单挑我不行,群殴你不行 078
颜真卿:字如其人的大唐良心 089
张议潮: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099
范仲淹:一生先忧,何曾先乐 111
欧阳修:被生活整顿的“00 后124
李显忠:千里归宋路,谁也挡不住 137
俞大猷:忍字头上,何止一把刀 150
李贽:叛逆,就是我的墓志铭 162
秦良玉:始信英雄亦有雌 176
孙传庭: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明 188
柳如是:天下兴亡,匹妇有责201
李定国:从反明先锋到孤忠抗清 212
左宗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晚清 224
|
內容試閱:
|
霍去病
◎ 封狼居胥趁少年
大将军卫青向来以脾气好著称。可是再淡定的人,也有绷不住的时候,尤其是眼前这种风声雨声喊杀声,声声闹耳;国事家事眼前事,事事烦心的节骨眼。
大汉元朔六年(前123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十万大军从定襄出发,北击匈奴,史称“定襄北之战”。
但这次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二月,卫青率军北上寻找匈奴主力,因行踪暴露,只能无功而返。两个月后,卫青率军二次出击。
这次汉军前锋又遭到匈奴人的两面夹击,两名主将一败一降,三千骑兵悉数阵亡。这仗打得属实有点丢人,而且卫青还真的丢了个人。
他手下的剽姚校尉,竟然找不着了。
有人看见这位年仅十八岁、第一次上战场的菜鸟校尉,带着一支八百人的小队伍,脱离了大部队的掩护,一头扎进了草原深处。
然后,失联了。
在汉匈双方十几万骑兵绞杀成一团的血肉战场上,除非有奇迹降临,否则等待这支小部队的结局要么是死路一条,要么是在劫难逃,总之是凶多吉少。
卫青很想骂他一句小兔崽子,但是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他还真不能。因为这个不知道跑哪儿去的剽姚校尉,是他的亲外甥,名字叫霍去病。
作为舅舅,卫青当然担心外甥的安危。但身为十万汉军的最高统帅,此刻他更在意的是怎么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逆风翻盘,反败为胜。
吃亏了,那就得加倍用力地打回去。这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军事信条。
于是卫青抛开杂念,调动兵力猛攻正面的匈奴主力,经过一番鏖战,歼敌一万九千人。但卫青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匈奴人,似乎退得有点突然啊。
正当卫青纳闷时,“失联”多时的霍去病回来了,而且是大包小裹地回来了——包的是斩获的人头,裹的是俘虏的敌军。
奇迹,竟然真的发生了。
由汉武帝亲自草拟的嘉奖诏书是这样形容霍去病的:
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 ,斩单于大父…… 捕季父。
八百人狂飙突进几百里,斩首俘虏两千多,生擒了匈奴的高层官员,抓捕了单于叔父,击毙了单于叔爷。孤军深入,还能准确找到敌方两名重要首领并一刀拿下,这战绩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剽姚者,劲疾也,原意指勇猛、迅捷的样子。霍去病的这个剽姚校尉,本是汉武帝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职位,没想到用在霍去病身上竟然是再恰当不过。
战后,汉武帝割南阳郡穰县的庐阳乡、宛县的临駣聚为冠军侯国,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一千六百户。
没错,冠军侯这个爵名,依然是皇帝陛下开脑洞原创的。汉代封侯一般以侯国所在地为名,但汉武帝特意用“冠军”一词来表彰霍去病勇冠三军、功冠三军的不世之功。
此后“冠军侯”就成为华夏历史上的某种军中传奇,专门用来表彰战功卓著的名将。比如,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里排名第三的贾复,彻底打垮北匈奴并“勒石燕然”的窦宪,都曾被封为
冠军侯。魏晋南北朝和唐代,也设有“冠军将军”“冠军大将军”的官衔。就连清代负责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文称状元,武为冠军。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用冠军一词来指代赛场上的第一名,或某个领域里的领先者。
而霍去病在将星璀璨的汉武帝时代,也当得起一句:遥遥领先!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霍去病从小就身份尊贵,身居要职,
所以不太“懂事”。霍去病本是个被亲爹抛弃的私生子。但爹不疼,还有娘家的亲戚呢,尤其是他还有个全天下最权贵的亲戚——汉武帝刘彻。皇帝的亲戚,那是有专门的称呼的,俗称“外 戚”,所以霍去病三岁时就获得了上流社会的身份认证。
良好的家境让霍去病练就了一身精湛的骑射功夫。更难得的是他性格早熟,沉稳老练,要言不烦,行事果断,深受姨父汉武帝的喜爱。汉武帝甚至提出要亲自教授他兵法,只是没想到惨遭拒绝。
也不知道霍去病是没看上汉武帝要教的兵法,还是没看上汉武帝。反正他觉得学不学古代的兵法并不重要,还不如好好练一练临场的随机应变。
…………
|
|